词条 | 首山 |
释义 | § 首山简介 地址:辽阳县首山镇 首山 首山位于兴城市东2.5公里处,海拔329.7米,总面积800公顷。 有林面积446.7公顷,有各种树木30余种,松柏长青,野草繁茂、山谷幽深、威武险峻。 因山势险要,怪石嶙峋,形似人首而得名。远眺首山可见顶上三峰异立,恰似一个硕大的“山”字,故又俗称三首山。整个山体犹如一位风姿绰约的睡美人,神态安详地静卧,显露出娴静、恬淡、自信而又幸福的神韵。山巅主峰上筑有烽火台一座,高7米,直径13米,用条石和青砖砌成。西北麓有朝阳寺院,掩映在奇松怪石丛中。 § 景色描述 首山,因三峰矗立,状若人首而得名。 它是屹立古城东北的天然屏障,欲守古城,必扼首山。因此,首山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清初的"宁锦大捷",首山就是主战场。其主峰上保存着明朝时修筑的烽火台。它现已被定为国家森林公园。 首山俊美多姿,远望象一位仰卧着的少女,浑身都充满了秀气。每当轻云落霭缭绕云 峰时,就会出现"三首云冠"佳景。云雾漫漫似白纱飘飘然然,若有若无,峰峦时隐时现,分外妖娆,就象少女犹抱琵琶半遮面,婷婷玉立,婀娜多姿,古人曾给她起个响亮的名字---"三首云冠",并定为兴城八景之首。"三首云冠"、"三首悬流"、"朝霞赏春",古时列入兴城八景"美人卧睡"、"雄师望城"天然成趣。 站在远处观望,逸兴阁、望海亭、半斜亭、喷泉、望海塔,亭台楼阁与山门甬道、奇松、怪石相交辉映,亭、台、楼、阁分布有致。攀山者可穿青松、步石岩、登墩台、看日出、观沧海、能一览"天开云雾东南碧,日射波涛上下红"的瑰丽景色。登了峰顶,俯瞰西坡,怪石嶙峋,早年依坡就势栽植的青松翠柏已蔚然成林。远看那非常鲜明的五角星形的青松林带,像嵌挂在山间的绿色的偌大的翡翠,拔萃于绿丛之中,擢秀于青峰之上,真乃:"松抛山面重重翠,云峰青插碧云天。" 是啊,首山那苍松、奇石、山路、古迹、亭台、流水、鲜花、碧空、白云,的确能使游人欲醉,留连忘返。 § 清风寺 古刹清风寺是号称山海关外第一刹的"清风寺",它是全省境内保存比较完整的明代建筑群之一,清风寺以古朴、典雅、优美、神奇而著称,在辽南一带很有名气,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了解清风寺首先要了解首山,因为清风寺位于辽阳西南15华里的首山南麓半山腰处。 清风寺风景区位于辽阳县县城所在地首山镇内,辽阳、鞍山两市之间,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首山为千山第一山,是一座历史名山,有唐王李世民驻跸山的美誉。清风寺风景区地处省级公路辽鞍路旁,自古以来就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很多重要的战事如司马懿征公孙渊、唐王东征高句丽、日俄战争等多发生在这里。南山坡上清风寺号称山海关外第一刹,建于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其山门、正殿、后殿和东西配殿等现存殿房均为明清时建筑,也是全省境内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建筑群,山门墙壁上嵌有清咸丰七年(1857年)立的石碑,正殿仍保留明代歇山式作法,是省内现存明代殿宇建筑的典型代表。正殿后有白皮松一株,为国内罕见。清内寺1988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东才子的王尔烈在寺中题写了"昙花香远"四字匾额,所教之子 炎曾在此跪拜,致使首山清风寺名震一时,僧人在清朝时多达几十人,佛像近百尊,并有大量经书和器皿,进寺诵经焚香者络绎不绝。 幽静的清风寺,雨季溪水潺潺,夏季花木繁茂,苍松翠柏绿四季,玉栏朱楣壁生辉。殿窗掩映,钟磬悠扬,处处玲珑剔透,画栋雕梁。可称窗开风轻楼群小,帘卷车缓烟雾茫,是一个红尘不到的仙境。首山樵唱、清风古刹、文殊寺与观音阁、首山墩台、勒石记功、首山斗、将军立石、首山擎月等首山八景等天然美景更是今日游人观光的好地方。 名山经风雨,古刹也历经沧桑。几经劫难,几经修缮,1993年在省市县的积极努力下,投入100余万元,重修清风寺,雕石狮、修山门排楼、刻摩涯字、购石铁香炉、铺上山路、建停车场等,一个占地5000余平方米的清风寺又以其古朴自然的风貌屹立在首山。近年随着清风寺的修复,游人、信徒来此游玩者络绎不绝。特殊的历史人文积淀,使古刹清风寺在新世纪又展现出无限的发展空间。 历史上几次大的战事、古战遗址、遗物,为这里建设古战场展览馆提供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便利的交通,有位于城市群之间的优越的地理位置。历史名刹清风寺声名远播,首山有唐王驻跸山的美誉,有丰富的历史和传说,有首山八景等丰富的自然资源,这些都为建设一个辽阳地区范围内唯一的战事展览旅游项目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前景。 辽阳县志记载,明朝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在千山之首首山南麓的唐代旧址上重建清风古刹。乾隆44年(公元1779年)、咸丰7年(公元1857年)各重修了一次,寺庙共有37间建筑,分前后两院,左右各有配房,东西均有跨院,建筑面积2638平方米,占地面积为3418平方米。 清风寺风景区位于县城所在地首山镇内, 山门两侧分别建有钟、鼓楼各一间,尖顶卷檐,楼角高翘,型似鹏鸟展翅,美观大方。正殿三间,单檐歇山式木架结构,门上匾额,"秦梦汉觉"、禅室门匾"昙花香远"、对联"登大路一远瞻高山卓尔,叩禅关而徐步御风凌焉"系辽阳乡贤太师太保王尔烈之墨宝(在光复时由于战火混乱而使王尔烈的墨宝两块匾额和对联被盗无踪迹)。殿内有鼎足大香炉、供具、石刻、水刻、泥朔彩绘及铜制神佛。墙壁上是鲤鱼卧莲,牧笛横吹等古画,后殿三间,但檐硬山式木架结构,顶覆小瓦,滴水儿猫头,篱吻跑兽脊,门窗皆朱红色,每逢庙会朝山进香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 清风寺的整个建筑全部是青石、青砖、松木、白灰等材料。布局结构疏密适度,斗拱疏朗巧妙精湛,朱栏画栋古朴浑厚,风景优美别有天地,它为辽阳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一座古庙,清末改为学堂,1955年改鞍山市第四职工疗养院,以后又做过农场、养鸡场、学校、收容所等,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清风寺的山门 正门两旁的墙壁上,分别在汉白玉上刻着两首诗,这就是"清风八宝"之一的"二圣钦诗"了。左侧为唐太宗李世民进驻辽阳时写的《辽城望月》 ,由著名书法家温同春补书。"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大概意思是说:李世民进驻辽阳,登上辽阳城头,但见明月初上,月色皎洁,光照圆碣(碑)。月亮时而被飘浮的云彩遮住,时而又露出脸来,月光从树的枝叶空隙间照到地面上,缀出斑斑点点的花样图案。微光渐明满桂枝,圆月亏时镜彩缺。影散晕重,驻跸辽阳,望月抒怀,表达了诗人"伫观妖氛灭"的愉快心情。(玄菟:古代郡名,汉武帝所设,包括辽东、吉林南部及朝鲜咸境南道一带。九都:古城名,在吉林省集安西北。驻跸:古代帝王出行,途中停留暂住的地方。)右侧为清康熙皇帝玄晔巡幸辽阳时题的诗:"肃将轩驾向辽阳,暖日晴熏百草芳……林间苍藓侵人径,墙上新花缀女墙……"是由书法家杨玉林书写的。这两首诗都对首山进行了描绘赞美。而这两位均是中国历史上最有成就的皇帝,他们均到过首山并留下诗篇,实在是给首山这块宝地增添了光彩。山门内侧这副对联"驻跸山前时有清风吹浊世,青云台畔常将落日照迷津"是清乾隆皇帝为清风寺所提,当时旷代关东才子王尔烈伴驾乾隆东游至此,乾隆皇帝诗兴大发,留下墨宝,同时王尔烈也提了"遵大路以仰瞻高山卓尔,扣禅关而徐步御风冷然",现刻于正门的门柱上,一会就可以看到了。同时王尔烈还为"清风寺"提了"昙花香远"四个大字,也在正殿能够看到。 § 首山形成的传说 兴城城东有座酷似人头的首山,传说中此处并没有山,而是一片平地。首山形成和一个堵海眼的英雄有关。 那年月,这片平地蹭有个人身子般粗细的海眼直通渤海。渤海老龙王和他手下的水妖海怪经常通过这个海眼来陆地上做坏事,人们虽然非常憎恨,却也没办法堵住它。 有一天,此处来了个云游老道,报号是纯阳真人吕洞宾,说自己善于斩妖除怪。大家请老道想办法堵住海眼,老道说:"海眼太深了,一百座大山也填不满,用盖也会被龙王顶掉,惟一的办法就是用一个病人的身子把洞口堵住,龙王和手下受不了病人身上的气味就不到海眼里来了,然后再用土在病人头上堆起一座大山,海眼便永远打不开了。 大家听了直摇头,上哪儿去找这样的人呢?恰好,消息让一个名叫金梁的残疾青年知道了。金梁原来是个健全人,有年冬天下大雪,他上山缎带一个无儿无女的老妈妈打柴,不慎摔断了双腿,又被严寒冻成疽,一到春天就流脓淌水的,老治不好。金梁想,人活着就应为别人做点儿事,像我这样除了吃饭啥也不能干的人,不如去堵海眼,省得后人再受苦。 金梁爬到人群中主动要求去堵海眼,可大家都难过地走开了。金梁一看没人帮他的忙,就自己偷偷向海眼爬去。金梁一走,家人还以为他是去串亲戚了呢,三天后才着慌了,一找,金梁齐肩以下已堵在海眼里,变成一个金人! 金梁舍身堵住海眼感动了老百姓,大家纷纷拿着香与供品来祭祀他,为他担土造坟,终于堆成了今天的首山。现在我们看见首山,山四周好像都有人从山上走过,那是人们挑土造坟的足迹。由于山造在金梁头上了,古人称为首山,山里的水流过多梁的胸前时,全被金梁的心烘热了,山下因而就有了温泉。 原来这里还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呢。相传,在清风寺建寺之初,有一个云游四海的高僧来到这里,在他抚摸雄狮子头顶时,不小心中指被划破了,血滴在了雄石狮的天灵盖处,正是这滴中指血,年深日久,受日月精华使这头雄石狮具有了灵性。它得了灵性之后便不安分起来了,总想飞升,循迹山林为王,因而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张牙舞爪,准备适当的时机逃离。一天夜里,狂风大作,暴雨如注,雄石狮感到这正是它飞升的好时机,在它正欲逃离之时被巡天使者发现并急报玉皇大帝,玉皇大帝速派雷公电母前去将其劈为两半。雄石狮从此虔心赎罪,纵然身为两半,也全心全意守卫佛门,至今不倒。这段传说更为清风寺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 历史 首山系千山之首,千朵莲花山的第一山,高176.1米,东西走向,长5华里。首山以其地处咽喉要道,地理位置重要,地势险要而成为辽东战事中的兵家必争之地。三国时著名的司马懿讨伐公孙渊之战、唐贞观十九年,唐太宗东征高勾丽曾驻军于此、发生在上世纪初的日俄战争及解放战争时的辽阳保卫战皆发生于此。 首山还是历朝历代帝王将相、名人骚客的驻足之处,著名的有唐太宗李世民、清朝康熙、乾隆、禺页颢,还有历史名人王尔烈、梁半农等,文人墨客、帝王将相为首山凭添了诸多诗文和神奇。您瞧:首山,从正南方向看过去恰如一个横卧沉睡的仙子,东首是额际,蜿蜒部分是下垂的长发,额下眉眼鼻唇分明可见,主峰如高耸的丰乳。往西是一道斜坎的梁,好像是一只手扶着腹部,腕下就是古刹清风寺了。如果登上山顶极目远望北方,古城辽阳尽收眼底,高高白塔矗立其中。向南观看近处是新兴的辽阳县城,远处就是辽宁的第三大城市--鞍山了。 历史上首山曾是树木繁茂,遮天蔽日。据史料记载,首山原名大香山,山上长满高蒿,芬芳异常。山西坡下森林茂密景色奇观、气候宜人,清风古刹、首山樵唱、文殊寺与观音阁、首山墩台、勒石记功、首山斗、将军定石、首山擎月共称为"首山八景"。其中以"首山樵唱"最为著名,成为明代辽阳八景中的第六景,传闻有仙人樵于首山,"夜闻歌声,曲终不见",可见林木之茂盛。首山南有沟壑数条,涌泉飞瀑,水资源极其丰富。 明时,辽阳八景为:望京杰楼、广佑雄图、太水环带、千山屏列、香岩佛梦、首山樵唱、首峰泉瀑、陀洞悬珠。随着时代变革,江山易主,辽阳八景亦有新称。到了清代,辽阳八景为:华表仙桩、龙王夜渡、神灯孤照、白塔晚晴、魁阁凌霄、双桥卧虹、松柏琴声、首山樵唱。)而今这些历史美景在数次战争的洗礼后已不复存在了,剩下的是战火焚烧后的秃山、裸露的岩石,还有就是对落后就要挨打的屈辱的追忆及以对曾经美好山林的向往。走进清风寺,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这里的古建筑风格,聆听"清风八宝"的传说,寻觅龙的影子,畅游三国,感受佛教的博大精深吧。 清风寺的碑文上记载"兹寺也不知创自何年、访其断碣残碑迄唐宋元明而递新。"有史料记载为建于明代隆庆五年(1571年),至今已有432年的历史了,清代曾经多次维修和扩建,其正殿和配殿仍保持明代风格。正殿为歇山式建筑,是省内现存明代殿宇建筑的典型代表。寺院坐北朝南,有三层殿:山门、正门、正殿、东西厢房、后殿东西配殿,西配殿的西北角有清代增建的狐仙堂一间。寺院占地3418㎡,有殿堂34间,佛像百余尊。僧人在清朝时多达几十人,并有大量经书和器皿,进寺颂经焚香者络绎不绝。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