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清忠谱》
释义 《清忠谱》

§ 简介

明末清初苏州剧作家李玉撰。事据明天启六年(1626)阉党魏忠贤迫害东林党人周顺昌,苏州市民奋起斗争的史实。 演述明末魏党专权,大肆迫害东林党人。吏部文选司员外郎周顺昌告假归家,住苏州衡门陋巷。状元周起元因弹劾魏忠贤削籍南归,周顺昌登门造访。押解东林党人魏大中的官船经过苏州,周顺昌毅然登船看望,并与之联姻。苏州巡抚毛一鹭和苏州织造李实为魏忠贤建造“普惠生祠”。

落成之日,周顺昌前往骂像斥奸。毛一鹭上疏,魏忠贤大怒,遂将周顺昌嵌入周起元一案,矫旨逮捕。消息传出,市民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五人义愤难捺,聚众万余,冲进西察院闹诏示威,要求释放周顺昌,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市民暴动。事后,周顺昌被秘密解至京师,受尽严刑拷打,最后囊首身死。义士宋完天助其长子茂兰完葬。毛一鹭恼羞成怒,飞章入奏,请旨屠城。颜佩韦等五义士为保护全城百姓,挺身而出,英勇就义。

熹宗去世,新主登极,魏忠贤正法戮尸,群奸论罪。苏州市民欣喜若狂,涌向山塘拆毁魏阉生祠,就地建五人墓以志之。周茂兰呈上血疏,新君下诏,周顺昌三代荣封。

§ 作者简介

周顺昌耿介正直,集中体现了某些东林党人清廉公正、疾恶如仇的优秀品质。随著东林党人和阉党矛盾的加深,他那种不畏权势,勇于斗争的精神,也更加突出了。当东林党人魏大中被魏忠贤逮捕时,许多人都不敢接近,周顺昌却独往江边送行,并和他联姻。当阉党的爪牙正在庆贺魏忠贤生祠落成的时候,他却冲进祠堂,大骂他们是“豺狼满朝”、“鸱号满巢”、“只贻著臭名儿千秋笑”。

他被捕入厂狱后,在阉党的严刑逼供之下,表现得更加顽强。他一面痛骂魏忠贤“欺君虐民,残害忠良”;一面表白自己的“劲骨千磨不坏,填胸正气,直将厉气冲开”。在就义之前,他仍然高呼:“魏忠贤,魏忠贤!……我周顺昌生不杀汝,死作厉鬼,击杀奸贼便了。”表现了至死不屈的精神。当然周顺昌毕竟是一个士大夫,他的斗争主要是从忠君思想出发的,他一出场就表白自己“忠孝自根心,君亲魂梦钦”。感伤“怎奈君门万里,空流血泪千行,一点孤忠,徒付数声长叹”。除掉君侧权奸,做一个名留后世的忠臣便是他的愿望。当别人告诉他,人民知道他被逮。恐怕引起民愤时,他却说:“果有此事,反陷弟于不忠了。”在生死关头,人民起来挽救他,他还说:“小弟与兄俱读圣书,君命召驾且不俟,今日奉旨来提,敢不趋赴。”在厂狱里受了种种的酷刑,还想辩白自己的忠心。这些都表现了他的愚忠和对最高统治者的幻想。

§ 主要特点

这部作品是以现实的政治斗争为题材的,符合历史的真实,具有史剧的规模。“东林党”的得名,在万历三十二年(1604)顾宪成、高攀龙等人在无锡建立东林书院之后。但是早在万历十四年(1586),顾宪成等人就以在野势力的身份,同朝廷里的当权势力相抗衡,成为左右朝政的政治势力了。到了天启年间,太监魏忠贤当政,在从朝廷到地方的各级机构里遍植死党,当时有“五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的名号。阉党实行血腥的特务统治,酿成东林党祸,一大批正直官僚惨遭镇压,造成有明一代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魏忠贤倒台以后,以东林党人与阉党的斗争为题材的传奇有十多种,《清忠谱》“最后出”(吴伟业《清忠谱序》),成为这一题材的代表作。 《清忠谱》

《清忠谱》第一次在戏曲舞台上描写了如火如荼的市民斗争,表现了新题材、新人物、新主题,这在中国戏曲史上是应该大书特书的。

《清忠谱》以形象的画面揭露了阉党把持的诏狱草菅人命的罪恶。剧中杨琏被打了一百铁杠子,当场死去。左光斗用了三次铁脑箍,两次铜拶子,顿时命绝。魏大中受尽酷刑,陡然气尽。周顺昌被百刑拷打,手足俱折,伤口腐烂’,最后被活活用土囊闷死。狱中禁子叹道:“目今司中人犯,惨不过东林一案。可怜那些官儿,也有拷打不过,当堂了命的;也有带伤受刑,腐烂身亡的,也有昏迷绝食,含冤自毙的;也有逼讨气绝,灰囊压死的;不知坏了多少性命尸阉党的残忍凶暴,严重地践踏了传统道德,威胁到国计民生,这不能不激起平民百姓的普遍愤慨。当时东林党人几乎成为正义的化身,黄宗羲《明儒学案•东林学案序》说:“凡一议之正,一言不随俗者,无不谓之东林。”人们纷纷站在东林党人的一边,支持他们反权奸、反暴政的正义行动。在东林党人被阉党缉捕的过程中,各地出现了许多惊心动魄的群众反抗的场面。《清忠谱》所描写的苏州士民痛打东厂校尉,保护周顺昌的行动,在当时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复社领袖张溥曾经写了《五人墓碑记》一文,热情歌颂颜佩韦等五义士,称赞他们富有正义感,勇于反抗权奸,不惜赴汤蹈火。他们死得其所,死得重于泰山!

李玉等人认为,社会之所以黑暗,是因为统治者不施行仁政德治,而推行惨无人道的特务政治和专制统治;权奸邪佞之所以可恶,是因为他们权欲膨胀,图谋不轨,叛逆了正统的封建宗法制度;官场上下之所以腐败,是因为官吏们贪得无厌,损公益私,违背了清廉正直的道德品质;如此等等。因此,他们创作传奇,就是要“更锄奸律月作阳秋,锋如铁。”(《清忠谱•谱概》)作者自己深感忭慰,也要引导观众感到忭慰的理想结局就是:

逆贼受到惩罚,忠臣扬眉吐气,朝廷政治又获得了新生。可见,苏州派作家对恢复符合道德理想的社会秩序充满了信心,坚信政治伦理和道德规范的治国功能。他们极力想向人们表明:封建制度并非腐朽透顶,无可救药,它的病态,充其量只是因为一部分悖逆伦理道德的邪恶势力散发着毒素,侵袭了健康的肌体;只要“明王在世”,只要既清且忠的正派官僚重掌朝纲、教权和文柄,那么封建制度就可以凭借自身的道德重整和秩序重建,治愈锢疾,获得新生。

因此,忠臣义士和权奸邪佞的斗争,伦理道德和黑暗政治的抗衡,关系到国运民生,岂可等闲视之!为了道德重整 《清忠谱》和秩序重建的崇高社会职责,正直的文人士大夫不惜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清忠谱》的主人公周顺昌,就是一位“既清且忠”的理想人物,他秉赋着一副“白雪肝肠,坚冰骨格”。周顺昌居官多年,仍是一贫如洗,“只留得清风如剪”,这正是“高风盖世真堪羡,清名亘古称独擅。”这种清廉无私的品质,同权奸邪佞的贪得无厌、骄奢淫逸、寡廉少耻,恰恰形成鲜明的对照。周顺昌一直志守孤忠,心存廊庙,连睡梦里也想着要“感悟君心”。所以,当魏忠贤派人来逮捕他时,他极力劝阻苏州士民勿生变乱,免得陷自己于“不忠”。他从容不迫,大义凛然地说:“大丈夫视死如归”,“我若是回头一步品便低!”真是“血淋淋一点赤心,只是忠君为国。”被捕入狱后,周顺昌受尽酷刑,胫骨几折,手指尽断,伤口腐烂。但他仍然坚守气节,毫不屈服,坚定地说:“痛我完身几粉,幸我完心无碍。劲骨干磨不坏,填胸正气,直将厉气冲开!”他决不给魏忠贤下跪,还当面数落魏忠贤的罪恶。门牙被敲掉了,他就用鲜血唾奸臣,大骂道:“有口不能咀贼肉,好将碎齿咀奸肠!”直到被秘密处死时,周顺昌还发誓,死后化作厉鬼,击杀奸贼。

周顺昌就是这样一位有着清风亮节,而又不畏强暴,拼死捐躯的仁人志士。他置个人安危生死于度外,义无反顾地采取种种激烈的行动,同权奸邪佞直接交锋,殊死斗争,决不苟且偷生,决不阿谀奉承,决不心慈手软。明末复社成员夏允彝曾称赞周顺昌:“伟哉,其清中之清,忠中之忠乎:”(夏允彝《幸存录》卷上)不要低估了仁人志士的这种道德品质。不要因为他们的根本立场无非是巩固封建统治,而一笔抹杀了他们的浩然正气。这班仁人志士的政治观念我们可以不接受,但他们凛然自持的高风亮节,他有为了自己所信赖的观念赴汤蹈火、百死不辞的意志和豪情,不仅在明清时期曾经积贮了和鼓荡起一脉摧枯拉朽的浩然正气,而且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动人心魄的震慑力和感奋力。可以说,苏州派传奇中仁人志士形象的这种浩然正气,在其抽象意义上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

§ 艺术构思

《清忠谱》之所以能在同题材作品中后来居上,主要跟它别开生面的艺术构思有关。第一,一般时事剧多沿袭《鸣凤记》的路数,以忠臣烈士一而再、再而三的上书直谏的描写和奸臣逆党种种暴虐行径的刻画为主要对象,将真实 《清忠谱》的历史事件平铺直叙地展示在舞台上,事件淹没了人物。

而《清忠谱》则避实就虚,不去正面展现魏忠贤乱政的史实,而是集中笔墨刻画周顺昌和颜佩韦等五义士的光辉形象,以他们同阉党斗争的尖锐性表现魏忠贤专制统治的残酷性和两股政治势力冲突的严重性,事件为人物形象服务。第二,《清忠谱》把东林党人的斗争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群起呼应的背景之中,表现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群众斗争,让正直的士大夫和广大人民在反权奸、反暴政的共同目标下结成精神联盟。在这种精神联盟中,士大夫因其符合民意而更加理直气壮,而下层人民也因精神有所寄托而热情高涨——两相融合,汇成一股在封建主义容许的标尺下达到最高极限的精神洪流。

第三,《清忠谱》在坚持“事俱按实”(吴伟业《清忠谱序》)的写实精神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艺术想象与艺术虚构,以便突现主题思想、刻画人物性格和加强戏剧效果。例如,根据历史记载,毛一鹭、李实在苏州为魏忠贤建生祠是在周顺昌死难之后,剧中却安排在周顺昌就逮之前,因此有了《骂像》一折,成为周魏斗争的第一个高潮,也是周顺昌性格发展的第一个高峰。这一折戏不仅淋漓尽致地揭露了李实等人谄媚卑佞的丑恶嘴脸,更歌颂了周顺昌嫉恶如仇、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

§ 成就

《清忠谱》的是时事内容和艺术成就:(试述《清忠谱》在戏曲史上的意义)它在中国古代戏剧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第一,《清忠谱》是一部描写明末东林党人及苏州市民同魏忠贤阉党斗争的时事剧,它上承《鸣凤记》,下启《桃花扇》 ,成为我国戏曲史上迅速反映当代重大政治事件的名剧之一。第二,它大胆地把苏州市民的暴动搬上 《清忠谱》舞台,真实地再现出轰轰烈烈的群众斗争场面,让市井小民成为正义的象征,肯定他们的历史地位,使他们成为戏剧的重要人物方面,这在中国戏曲史上也是前所未有的。剧本成功地刻划了周顺昌清正刚直,坚强不屈的性格,更为难得的是还塑造了颜佩韦等五位义士的英雄形象。他们行侠仗义,嫉恶如仇,爱憎分明,敢作敢当,作品充分肯定了这些市井细民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这是《清忠谱》在思想境界上的重大开拓。第三,剧本在艺术上的最重要的成就是善于利用有限的舞台以表现广阔的群众斗争场面,善于把群众与个人,明写与暗写,前台与后台很好地结合起来。第四是主题突出,线索分明,详略得当,布局合理,一洗明人传奇头绪纷繁,结构松散的通病。《清忠谱》不仅以其新题材,新人物在戏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而且以其大气磅礴,风雷激荡的艺术风格在众多古典悲剧中独树一帜。

§ 影响

作品还成功地塑造了城市人民群众的形象,其中最突出的代表要算为佩韦。他的性格特徵是豪爽、重义气、有胆识,具有毫不妥协的战斗精神。他在李王庙前听书时,听到韩世忠无辜被害,就忍受不住,因而大闹书场。充分表现出他爱憎分明,疾恶如仇的品质。在听到官府要逮捕周顺昌时,他愤怒地喊出:“公愤冲天难宁耐,怎容得片时捱,任官旗狼虎威风大,俺这里呼冤叫枉、喧天动地,管教你一霎扫尘霾。”(《义愤》)为佩韦对阉党的斗争是最坚决的,有人提出向官府请求时,他说:“求他什么!他若放了周乡宦罢了,若弗肯放,我们苏州人一窝峰,待我们几个领了头,做出一件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事来,为兄弟不可缩头缩脑,大家并力同心便好。”这和周顺昌害怕 《清忠谱》群众斗争反陷他于“不忠”的思想形成明显的对比。

《清忠谱》在艺术方面最重要的成就在于比较真实地表现了一场轰轰烈烈声势浩大的群众斗争,同时通过斗争显示出各阶层人民的不同性格。如《义愤》、 《闹诏》二出既写出了为佩韦、杨念如等的组织群众斗争,也写出了王节、刘羽仪等书生的醉心于写辩呈向地方官恳求,还描绘了北京校尉和地方大小官吏的不同精神面貌。又如《毁祠》出,通过群众的合力拉倒石牌坊和最后的冒火抢出魏忠贤雕像的头颅来祭周顺昌、为佩韦等,表现了人民热烈的情绪,并热情地歌颂群众的队伍:“似行兵摆阵,似行兵摆阵,好似天将天神,下临苏郡。”

其次是主题突出,线索分明。明代传奇,特别是反映重大历史事件的戏,往往头绪纷繁,人物复杂,或夹杂爱情描写,冲淡了作品的严肃主题。而《清忠谱》全剧二十五出都按照周顺昌及苏州市民的反魏党斗争进行,没有多馀的人物和情节。再次,作品写的是苏州实事,作者根据耳闻目见的材料加以组织,搬上舞台,不仅重要事件有历史根据,就是一些明细,如周顺昌写“小云栖”匾额,周茂兰刺血上疏等也都有事实根据。《清忠谱》是我国戏曲史上第一部“事俱按实”(吴伟业《清忠谱序》)的历史戏,在清代舞台上有著重要的地位。这对后来的《桃花扇》等剧有影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0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