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飞蝗
释义

§ 特征

成虫的体长,雄虫为32.4~48.1毫米,雌虫为38.6~52.8毫米;体色常为绿或黄褐色,可因型别、性别和羽化后时间长短,以及环境不同而有所变异。触角丝状;具1对复眼和3个单眼,咀嚼式口器,后足明显较长,善跳跃。前翅透明狭长,具有光泽和暗色斑纹;后翅透明,静止时折起,为前翅覆盖。腹部第 1节背板两侧具鼓膜器。腹部末端雄虫下生殖板短锥形,雌虫为1对产卵瓣。

§ 变型现象

飞蝗分群居型和散居型。前者在高密度蝗群的大发生年出现,后者在小发生年密度很低时存在。两型之间尚有转变型 (或中间型),由高密度蝻群分散或低密度蝻群聚集而形成。群居型体色黑褐,头较宽,头顶稍高于前胸背板,复眼较大,前翅长与后足腿节长之比值大于 2,前胸背板略呈鞍状(侧面观),后缘钝圆形,背板两侧有黑褐色或黑绒状纵条纹。散居型为绿色,头较狭,头顶低于前胸背板,复眼较小,前翅长与后足腿节长之比值小于 2,前胸背板呈弧状隆起(侧面观),后缘直角形,背板两侧无褐色条纹,均为绿色。

§ 产卵成卵囊

飞蝗卵囊黄褐或淡褐色,长筒形,长约45毫米,中间略弯,上端为胶液,卵粒在下部微斜排列成4行。每块卵囊一般含卵50~80粒,卵粒长6~7毫米,直径约为1.5毫米左右。

若虫称蝗蝻或跳蝻,共 5龄。龄期识别是进行预测预报指导防治适期的重要依据。1龄体长5~10毫米,触角13~14节,翅芽很小,不明显。2龄体长8~14毫米,触角18~19节,翅芽稍现,前后翅芽相差不大,翅尖指向下方。3龄体长10~20毫米。触角20~21节。翅芽明显,前翅芽明显小于后翅芽,后翅芽略呈三角形,翅尖指向后下方。4龄体长16~25毫米。触角22~23节。翅芽翻向背面靠拢,黑色,长达腹部第 2节左右;翅尖指向后方。5龄体长20~40毫米。触角24~25节。翅芽显著增大,长达腹部第4、5节。前翅芽狭长并为后翅芽所掩盖,向背上合拢,翅尖指向后方。

§ 分布

飞蝗

东亚飞蝗在亚洲东南部及其沿海岛屿均有分布。中国主要分布于北纬42°以南的东部平原地区,海拔高度一般在 200米以下,仅在黄土高原及云贵高原的一些河谷地带所发生的散居型飞蝗可超过 400米。在分布区内 ,经常发生的地区称为“蝗区”。根据飞蝗发生数量和频率的不同,可分为发生基地(又称发生中心或常年发生地)、一般发生地(或称适生区)和临时发生地(又称扩散区)。蝗区的主要发生地均分布在黄淮平原的湖泊、河流及入海水系的附近。

寄主及为害  飞蝗食性杂,以成虫和蝗蝻主要为害禾本科作物的小麦、玉米、稻、粟、高粱、稷,及野生禾本科植物如芦苇、稗草、荻和莎草科的三棱草等。东亚飞蝗是东南亚的重要农业害虫,也是中国历史性的大害虫。从周末春秋时代起到1950年左右的2600多年中,平均每2~3年有一次地区性大发生,间隔5~7年有一次更大范围的猖獗为害,主要受灾地区多在东部黄淮平原的农业区,与该地区的旱涝灾害相间交错发生。蝗灾的惨景,历史上记载甚多。仅在20世纪40年代末以前较大蝗灾就有 3次,即1929、1933和1938年曾蔓延10省(市)、265个县。到40年代初期几乎连年发生蝗害。

§ 生活史

飞蝗

在中国年发生2~4代,无真正的滞育。以卵在土壤内越冬。黄河及海河流域常在 5月中、下旬孵化,一般年发生2代。淮河流域在5月上、中旬或5月中、下旬孵化,一年也发生2代。长江流域常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孵化,年发生 2~3代,台湾在4月中下旬孵化,年发生3代。珠江流域常在2月中下旬至4月中下旬孵化,年发生 3~4代。南渡江流域常在2月中下旬孵化,年发生4代。猖獗发生多在2代区,第1代称夏蝗,第2代称秋蝗。

§ 繁殖

飞蝗产卵

1、在正常情况下,成虫羽化后平均 7天左右即可交配,雌虫一生可交配20~25次,交配后4~7天即可产卵在土下,深度约为4~6厘米。卵产下时分泌粘液胶着卵粒形成卵块。每头雌虫一般可产卵囊4~5块,最多达12块,每块一般含卵50~80粒,一生所产卵粒总数平均为300~400粒。产卵时对地形、方位、植被及土壤的理化性质有一定的选择性,绝大多数产在较坚实的土内。最适产卵的土壤含水量为10~20%,当土壤含水量低于 5%或高于25%时,产卵数量显著降低。表土氯离子含量0.2~1.2%为产卵繁殖的适宜地区,含盐量 0.5%以下的地区产卵最多,产卵地的最低含盐量临界为0.3%,当表土含盐量高于1.2%时则无卵的分布。也能进行孤雌生殖,孵化的幼蝻为雌性,生长发育正常,羽化后仍可交配产卵。这是飞蝗种群数量极低时进行自我调节的重要繁殖特性。

2、孵化。在天气适宜时,白天均可孵化,阴天较少,雨天更少,但小雨后的晴天孵化比较整齐。在湖、河水位波及地区所产的蝗卵有随水位下退而陆续孵化的现象,甚至可推迟1个月之久。在植被稀疏、地形高起、向阳地带的蝗卵发育快,孵化也较早。

3、取食。在黄淮平原的自然情况下,自日出后半小时即开始取食,16~17时为取食高峰,日落后取食渐少。温度低于15℃或高于38℃时,取食显著下降或停止取食。其生长速度、成活率及生殖力因食物不同而有差异,以取食红草、稗草、爬根草,及高粱、小麦者最强。一般情况下,成虫期的食量约为蝻期的3~7倍。在饥饿或被迫情况下,也取食大豆、油菜、向日葵、棉等。但对甘薯、马铃薯、麻类及田菁等均不取食。这对改造飞蝗发生地的植被、切断其食料植物来源、控制发生数量与面积有重要参考价值。

4、群聚、扩散、迁移。是东亚飞蝗适应环境的行为特性,也是调节种群数量与空间分布的方法。可据以进行蝗情测报和采取防治措施。黄淮地区开始群聚的地表温度在23℃上下,28~37℃为最适群居温度。低于15℃或高于40℃均无群聚现象,阴雨、风天也不群聚。2~3龄蝗蝻点片聚集时进行挑治最为适宜。扩散与迁移的能力随蝗蝻龄期的增大而加强,并受食物、地形、外界及其他因素变化和人为活动的影响。正常天气条件下,成虫羽化后 5~10天性器官即发育成熟。多在晴天傍晚飞翔活动。飞翔时,虫体温度升高,能在相当时间内维持一定的飞翔强度作远距离迁飞。降落后即进行交配、产卵,成为降落地区飞蝗猖獗发生的虫源。因此防止蝗蝻及成虫的扩散与迁移,对控制它的为害极为重要。

§ 形成原因

飞蝗

发生与环境及生态因素的关系  根据中国东亚飞蝗的形态结构及形成原因。

将蝗区分为 4个类型:滨湖蝗区、沿海蝗区、河泛蝗区和内涝蝗区。这些蝗区大多位于平原下洼或边缘地带、地势相对低洼并倾斜;

有明显的夏季,一般日间高温均大于30℃,冬季不过于严寒;降水量集中于夏季,春季蒸发量大、降水量小,有较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经常间隔若干时间后,在夏或秋季有1次时间不长的浸水,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并有明显季节变化;

土壤以冲积性壤土较为普遍;植被一般以禾本科植物为主,代表性的植物有芦苇、稗草、茅草、狗牙草、两栖蓼、蒿草等,沿海蝗区则普遍混生暇鬚草及少数的海蓬子、盐蒿等;植被覆盖度一般在75%以下,以15~30%最适发生。

中国主要蝗区是伴随黄河及其有关河道的变迁而逐渐形成的,因此,进行湖,河水系的治理,使水位稳定,这是中国改造蝗区、根除蝗害的重要条件。

蝗灾大发生与气候及水文的关系密切,特别是与旱涝关系更为明显。如在淮河流域,以干旱与飞蝗同年发生的几率最大,其次为前年干旱而后一年大发生;就水涝而言,则以前两年涝、间隔一年大发生的几率最大。海河流域的内涝蝗区是先涝后旱的大发生几率最大。一般规律是雨量愈大,对当年蝗虫的发生愈不利。湖、河水位上升,发生基地被淹,不利于飞蝗的发生;反之,湖滩洼地全部暴露,发生就重。产卵后淹水时间的久暂与深浅可影响蝗卵的孵化率。淹水时间愈长孵化率愈低。温度的影响也很重要。适宜发育温度为26~32℃。蝗卵完成胚胎发育需有效积温 210度日。在不同土壤含水量内完成发育所需的积温,有随含水量升高而增多的趋向。吸水后的越冬蝗卵在-10℃地温下可维持15天,-15℃可维持5天,-25℃则在1天以上即死亡。在中国北纬40°以南冬季土温很少连续 5天出现-20℃,故冬季低温对飞蝗大发生的限制作用不大。蝗蝻的正常发育开始于20℃,成虫进行正常生殖最适宜温度为28~34℃。在黄淮平原地区,如4月下旬或5月上旬连续出现4~5天的寒流,可使卵及幼蝻部分死亡;秋季出现寒流迅速降温也可引起幼蝻死亡。在黄淮平原,蝗区形成和飞蝗大发生与黄河河道的历代变迁有明显的伴随相关。滨湖蝗区湖水位的升降及其时间的久暂对沿湖飞蝗发生的面积及数量影响甚大。1951~1980年洪泽湖水位的高低变化与飞蝗发生面积有显著的负相关。60年代以前,由于湖水位还不能完全控制,水位升降及飞蝗发生面积的增减波动较大,1968年后,水位被控制在12.5米,便能较稳定地控制飞蝗的猖獗发生,多年不需进行防治。飞蝗的主要天敌黑卵蜂、寄生蝇、鸟类、蛙类、蜘蛛以及线虫等,对飞蝗的大发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 国内研究“飞蝗” 相关问题的主要学者

张民照 康乐 钦俊德 景晓红 闫路娜 李春选 陈永林 李冰祥 黄原 张德兴

§ 预测预报及防治

飞蝗

中国对东亚飞蝗的预测预报工作开始于1956年。测报的内容包括:根据越冬蝗卵胚胎发育期,有效发育积温及死亡率,预测孵化期及发生密度;根据孵化盛期预测 3龄盛期以确定防治的有利时机;结合防治夏蝗效果检查,预测残蝗活动的地点、面积、密度;并根据夏蝗产卵期预报秋蝗发生的时间、地点与面积;根据秋季查残余成虫及越冬死亡率预测来年夏蝗发生的面积与密度,并确定防治夏蝗的具体计划与措施等。

改造蝗区的主要措施

1、 兴修水利。包括稳定湖、河水位,合理排灌,综合治理旱、涝、碱、蝗,大面积垦荒种植等,以改造并压缩发生基地。

2、改变发生地的植被,因地制宜种植飞蝗不食的作物。

3、提高耕作和栽培技术,改变飞蝗发生地的土壤条件。尚未得到彻底改造的蝗区,在做好蝗情侦查和测报的基础上,于 3龄前采用超低容量制剂如马拉松、乐果等进行药治。农田附近要将蝗蝻消灭在孵化阶段。

化学防治方法

使用菊酯类农药快速压低高密度飞蝗后,应交替或配合使用一些药效期长,环境污染小的仿生物农药,如卡死克等。同时要加强农业防治,抓紧收割成熟稻谷。要尽快犁田耕地,破坏田间地下飞蝗卵块。尽快完成插秧和加强田间管理,减少飞蝗为害。

§ 相关药品

飞蝗

药 材 名:飞蝗

拉 丁 名:飞蝗 Locustamigratoria (Linnaeus)

别名蝗虫:蚂蚱,蚱蜢

名称考证:蝗虫、蚂蚱、蚱蜢(《中国药用动物志》)。

科目来源:蝗科动物

药用部位:飞蝗的新鲜或干燥成虫

功效主治:止咳平喘,解毒透疹,滋补强壮,解毒排脓用于小儿百日咳,支气管哮喘,麻疹或风疹,发热,恶寒,出汗,疹出不畅,肾虚,腰膝酸痛,阳萎,滑精,小便频数,白带过多等证。外用治中耳炎。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一20只。外用:适量。

资源分布分布:于河北,山西,山东,河南,陕西,四川,安徽,江苏,浙江,湖南,江西,湖北,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化学成分:鲜品约含水分66%,蛋白质25.5%,脂肪2%,碳水化合物1.4%,灰分2.3%,尚含维生素A.B.C等。干燥品约含水分20%,蛋白质64%,脂肪2.3%及少量维生素A.B. 和约3.3%的灰分(磷,钙,铁,铜,锰等)。

内服:煎汤。10一20只。

外用:适量。

参考出处:《中国药用动物志》

关 键 词:止咳平喘  解毒透疹  滋补强壮  解毒排脓  小儿百日咳  支气管哮喘  麻疹  风疹  发热  恶寒  出汗  疹出不畅  肾虚  腰膝酸痛  阳萎  滑精  小便频数  白带过多  中耳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