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草坞村
释义

§ 简介

村民以郑、陈、邓姓居多。50年代初,属李家巷乡一村,1955年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与老虎洞合并为弁锋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9年与李家巷大队合并,1961年析出大队建制,1983年2月改为青草坞村,隶属于李家巷镇。辖青草坞、地洞寺2个自然村。村委会驻地青草坞。1992年有368户,1281人。有水田557亩,旱地198亩,山3112亩。

§ 能源

青草坞村金矿石金银铁硅矿集合此一村, 村区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铁、硅灰石、褐色白筋石灰石。金矿、银矿主要分布在景牛山、大银山。金矿由公安某部、省地质九大队、县计划经济部门等三方于1990年12月合资试采,1992年5月正式投入开采。银矿由省地质九大队、县计划经济部门(含青草坞村股份)合资开采,已完成开采准备事宜。

铁矿分布在景牛山,含铁量为50~60%,民国初期投入开采,日产矿石400~500吨。1921年,长程公司曾与汉萍公司订约,输冶铁矿石50万吨。后因故停顿。1958年"大办钢铁"时,在景牛山开采铁矿石10余万吨。

硅灰石矿分布在姚湾山、龙井山,矿石平均品位高于60%,矿体稳定,地质储量509万吨。县办企业在开采,并出口国外。

褐色白筋石灰石分布在村西戚家山,50年代末开始开采。

§ 工业发展

青草坞村硅灰石矿70年代以前,青草坞村的工业主要有烧制砖、瓦业,以及小规模七○砂生产。1978年后,逐渐扩建村级建筑材料企业。除扩建原有的七○砂厂外,1981年建加工矿,1983年建石料厂,1984年建砂矿,1985年建灰石矿。同时,发展交通运输、商业饮食等第三产业。1992年,从业人员有466人,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60%。主要工业设备以电力机械、柴油机为主,运输工具有汽车5辆、拖拉机44辆。工业总产值883.4万元,净收入178.2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600余元,固定资产由1978年的19万元增至1992年的120万元。1990年被评为长兴县村级集体经济十面红旗之一。

驻村县以上厂矿、林区单位有:浙江省长湖建筑材料厂 建于1974年1月,隶属于浙江省公安厅。厂址在戚家山。用褐色白筋石灰石烧制的水泥质地优良,1978年获优质产品,被评为全省第一,获省科技奖。

长兴县硅灰石矿  1986年筹建,1987年建井,投资共508万元。县属企业。为全国第二大型矿。年开采能力为3万吨。1992年有职工170人,其中科技人员有8人。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土地占用面积50亩。产量13000吨,产值257万元,盈利23.5万元。产品销往日本、欧州、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长兴县小浦林场弁山林区 林区面积2500亩。青草坞村在发展村办工业的同时,注意对农业的投入。1991~1992年,农业基础建设投资20万元,用于修筑机埠、渠道、道路,完成农业电气化标准村建设。以工补农,每亩(包括田、地、山林)每年补30元。

1983年开始对全村村民实行建房补贴,推动民房改造,至1992年,全村已建新房的有328户,计3.3万平方米。1991年起对独生子女支出保健费,年人均60元,独生子女父母养老保险金平均30元,并对村办企业老年职工(男年满60岁、女年满55岁村民)实行养老保险制度。村投资18万元,建造自来水站,挖井3口,建水塔2座,铺设管道9000米,全村饮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1989年9月,村里投资15万元建造教学楼。1990年投资6万元开辟操场。教室、办公室均装上了日光灯、吊扇。添置了电化教学、扩音设备。增设学生吃开水保暖桶等。对民办教师除月兑现工资外,每月给予50元左右的补助。对外来单身教师,村里给每人发煤气和煤气灶具一套。同时办好食堂。对学生给予奖励,凡在本村学校读书的学生,按年级学杂费规定标准,由村负责支付,村民子弟凡升入高中、初中中专、大专院校的新生,凭入学通知书分别给予100元、200元、300元和500元的一次性奖励。同时对自费生、代培生也按各档次的50%给予奖励。1992年,村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和在校学生的巩固率都达到100%。村里还重视对成人的教育,1990年组织全村50名年龄在15~40周岁的半文盲,集中进行为期两个月的脱盲培训。至1992年,全村青壮年已完成扫盲任务。

§ 龙舞

青草坞村龙舞中国汉族民间舞蹈,有些地区称“舞龙、耍龙”,因表演时手持传说中龙的形象为道具而得名。龙舞源于久旱无雨时的民间祭祀活动。《山海经·大荒东经》曰:“应龙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隋唐时期,龙舞在节日期间的民间娱乐活动中已屡见不鲜,宫廷散乐中的“鱼龙烂漫”之戏即为龙舞表演。《隋书·音乐志》:“又有大鲸鱼,喷雾翳日,悠忽化成黄龙,长七八丈,耸踊而出,名曰黄龙变。”

相传李家巷双龙戏珠原自一个传说:相传距今(公元2005年)100年前,本镇青草坞村东临“龙井山”,西靠“凤凰山”,中间有山名叫“馒头山”,整个地势像“龙凤戏珠”,故而,当地人在湖州白雀龙舞的激励与启发下,创编了青草坞双龙。解放前,每逢过年过节,双龙都要挨家挨户进行表演,更有外地人慕名前来邀请表演,以祈求来年大吉大利。

双龙戏珠作为一种民间舞龙表演形式,经常在农村喜庆节日中演出,两条龙分为雌龙和雄龙,所以也称为双龙,雌龙表演者为9个女性演员,雄龙则为9个男性演员,另加1名龙珠(男性),整个节目共有19个舞龙人员。双龙龙身由布制成,用颜料画满鳞片,龙头小巧,龙棍较短,舞时灵巧轻便,因此也适合女演员演出。表演开始后,5位伴奏人员敲击大锣、小锣、鼓、镲等乐器,龙珠先出,在搭建的高台上造型,之后翻跳下来,跑到舞台前方,将棍子在地上跺三下后,雌雄两龙分别由两边舞动上场,跟着龙珠跑阵,称为“双龙戏珠”,之后,龙珠进行绕阵、穿阵表演,或龙尾缠绕,龙头相碰,或龙头缠绕,龙尾甩动,都有代表雌雄双龙情深意切之意。第三阶段龙珠又出场,带引双龙表演,直至结束。

青草坞双龙的特点在于,它不讲究龙身上下翻滚,而是讲究先布阵、后解阵的表演,最大的难度是两条龙纠缠在一起时,演员解阵的步伐不能出错,否则双龙打结,便有不祥之意(为当地人传说)。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4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