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棉花俱乐部》
释义

§ 剧情介绍

棉花俱乐部

本片是根据艾灵顿公爵的小说《哈林丛林夜》先后经过六十多次的修改而成的。讲述的是片中的中心场地棉花俱乐部两组黑白人兄弟的故事。(理查德基尔扮演)的小喇叭手狄西杜威,偶然救了黑社会老大荷兰佬一命,因而与黑道挂钩,从荷兰佬的跟班变成了好莱坞大明星,并且与歌女,也是荷兰佬的情妇维拉产生了一段爱恨交缠的关系。[1]

狄西的弟弟文生初为荷兰佬卖命,后来杀得性起,成为天怒人怨的社会公敌,最终丧命于电话亭中。(格雷戈里海因斯扮演)的黑人舞者沙曼为了在只招待白人顾客的棉花俱乐部出人头地,不惜贬低和他一起出道的兄弟来争取独舞的表演机会;而沙曼苦苦追求的女友,则处心积虑的冒充白人歌星在演艺圈立足。本片虽是介绍两对黑白人兄弟之间的事,实际是介绍黑社会帮派明争暗斗。就整个影片的风格而言,导演突破了自已一手建立黑社会电影模式,用行云流水的映象,精确的音响和独具创意的剪辑,展现出一个三十年代哈林区的黑道世界。

§ 幕后花絮

本片是根据艾灵顿公爵的小说《哈林丛林夜》先后经过六十多次的修改而成的。虽是介绍两对黑白人兄弟之间的事,实际是介绍黑社会帮派明争暗斗。就整个影片的风格而言,导演突破了自己一手建立黑社会电影模式,用行云流水的影象,精确的音响和独具创意的剪辑,展现出一个三十年代哈林区的黑道世界。此片荣获1985年金球奖“最佳导演”及“最佳电影”提名,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剪”及“最住布景”提名,另于1986年荣获英国BAFTA FILM AWARD “最佳服装”大奖及同届“最佳音响”提名。

§ 媒体报道

前一阵子心血来潮,突然想再看一遍《棉花俱乐部》,和朋友聊天时偶然提起,可惜的是除了Diane Lane(黛安-莲恩)那艳丽的面容和华丽的服饰,几乎什么也记不起来了。隐约记得好象是一部集枪战、歌舞、感情为一体的电影,我想那时的年龄和心态大约还不能领会这部电影的内涵吧!

再看时,惊奇地发现Richard Gere,Nicholas Cage两大明星都赫然在内,当初看的时候还真是有眼不识泰山了呢!(这里顺便八卦一下,Nicholas Cage是科波拉的侄子)

《棉花俱乐部》的名声远没有《教父》或《现代启示录》响,而先后两次的观看,让我对这部带有强烈歌舞片色彩的影片更添了份欣赏。影片的时空上跨越了从20年代初到30年代初的时段,包括了1929年的大萧条;情节上则分了两条主线来写,分别是小号手狄克西 Dixie(Richard Gere饰演)和女歌手维拉Vera(Diane Lane饰演)之间的曲折的爱情,以及黑人踢踏舞者山德曼Sandman(Gregory Hines饰演)试图进入白人一统天下的百老汇的艰难过程;而地点,则放在纽约的哈林区(Harlem),当时的棉花俱乐部是一家供有钱的白人们到贫民窟猎奇作乐的地方。

§ 相关评论

《棉花俱乐部》科波拉的影片总是能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在镜头里展现他唯美的摄影。该片的经典之处有两处,一处是拍狄克西和维拉的感情戏,当维拉的裸体以一个黑色的侧身剪影出现时,那种美丽叫人心醉。而接下来的一段就更叫人荡气回肠了:月光透过镂空花纹的窗格印在他们裸着的身体上,光和影随着身体的移动而流动,那更是一种叫人屏住呼吸的诡异的美。我以为,这样唯美的镜头不仅仅是为该片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更是暗喻了男女主人公试图逃离这个疯狂的黑道集团的悲哀处境。

另一处则是该片的高潮处,达基被杀的情节,也是该片最精彩的地方。这里,科波拉用了蒙太奇手法,创造了一连串绝妙的视觉的飨宴。影片将山德曼的踢踏舞独舞和达基的被杀放在同时进行,一边山德曼为了自己成为明星的梦独自在炫目的聚光灯下跳着,一边是达基被枪杀的过程。突然,山德曼的舞停止了,镜头同时也显现出达基身中数枪后颓然倒下,他的枪在空中划过一个弧线后穿裂了玻璃窗,掉在门外目瞪口呆的守门人的脚边。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达基手中那把枪的轮廓在屏幕的前景,背景则是山德曼渐渐移近的模糊化的踢踏舞步,使得整个镜头看上去就像山德曼抬脚将枪从达基手中踢飞的一样。整个系列的镜头持续了大约四分钟,这也是我所见过的将蒙太奇手法运用地如此精彩的少数几例之一。

再有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认为该片的情节铺得太开,从两条主线去叙述,难免会影响了影片主题的深度。对此,我却不以为然。狄克西和维拉的爱情故事固然动人,但如果缺少了山德曼这一线,影片无疑会苍白不少。因为20年代到30年代正是白人开始注意到黑人特有风格的歌舞,并开始加以借鉴的时候,加上影片特有的哈林区的故事背景,那么黑人当时想以自己的技艺出人头地的一节,就更加显得重要了。

另外,其实在片中,“棉花俱乐部”本身就是一个主要的角色,它贯穿了影片的全部,每一次回到“棉花俱乐部”,科波拉都以一个不同的歌舞形式来展现给观众,或踢踏舞,或爵士乐,或布鲁斯......片中大量高水准的歌舞,说该片是部现代歌舞片也不为过。

《棉花俱乐部》显然是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黑道枪战片的,也鲜明地印有科波拉的特点,他一针见血地道出了黑道间相互残杀的残酷,也直白地反映出当时种族的极其不平等,但他的表现手法是贴近大众的,是人性化的。而最贴切的例子就是《教父》了。

§ 导演资料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中文名: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英文名: Francis Ford Coppola

性 别: 男

生 日: 1939-04-07

角 色:编剧,导演,演员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是名震世界影坛的大导演。他出生于美国底特律一个意大利移民家庭,其父是位音乐指挥家兼作曲家。他从小就对电影十分着迷,17岁时,他进入了霍夫斯特拉学院(Hofstra University)戏剧系,在参加校内戏剧演出时,他几乎什么都能干。大学毕业后,科波拉进入加州电影学院(UCLA )专攻电影,其间,他应聘参加了好莱坞导演罗杰·考尔曼(Roger Corman)的摄制组,当了一名打杂工。从加州电影学院毕业的科波拉起先充当的是编剧的角色。但一开始,名不见经传的他的作品往往被人忽视、贬低。[2]

直到1970年,他因《巴顿将军》(《PATTON》)一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剧本奖时,他的才能才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 关于演员

一头银发的基尔如愿拿到金球奖。  [3]

理查德·基尔1949年生于美国夕法尼亚州一保险公司的职员家中。从大学的哲学系毕业后,出于对戏剧的热爱,他放弃了当哲学家的念头,进入百老汇当演员。理查德·基尔面庞俊秀,身躯结实,一双咖啡色的眼睛配上他那充满孩子气的笑容,使他具备了独特的外形条件;更重要的是他懂得运用形体动作和眼神的变化,细腻地传达人物内心意念。他拍摄的影片总是好评如潮,赢来了更大的声誉,成为世界影坛演技派的著名红星之一。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