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颜文姜祠 |
释义 | § 介绍 颜文姜祠颜文姜祠位于博山区山头镇西神头村内,是一组拥有二进院落、殿房七十余间、占地面积约三千六百六十余平方米的古建筑群。颜文姜祠的兴建,源于颜文姜和孝妇河的传说,据《齐乘》记载:“齐有孝妇颜文姜事姑孝养,远道取水,不以寒暑易心,感得灵泉生于室内,文姜常以缉笼盖之。姑怪其须水即得,值姜不在,入室发笼观之,水即喷涌,坏其居宅。故呼为笼水,今孝妇河也,出益都县颜神镇孝妇祠下。”颜文姜则因这一美丽动人的传说而被人们神化,奉为神明,并为之立庙建祠。 《博山县志》载,颜文姜祠“后周时建,唐天宝间重建”。到了标榜以孝治天下的宋代,更有人将颜文姜附会成孔子大弟子,复圣颜渊的后裔,于是身价倍增,熙宁八年宋神宗敕封颜文姜为“顺德夫人”,并“赐灵泉庙为额”,元代又被封为“卫国夫人”。现存建筑为典型明清风格,为1984年修葺的,电视剧《武松》、《宋江》、《庚娘》、《碧血珠光》都曾在该祠进行拍摄。 颜文姜祠在1956年曾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7年人民政府拨款将其修整后,一度辟为淄博市博物馆。“十年浩劫”中,颜文姜祠遭受严重破坏,趋于倾废。1981年人民政府再次拨出维修专款二十六万元,聘请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古建维修队按原貌修复,历时一年,于1982年9月主要建筑修葺竣工,现已辟为淄博陶瓷博物馆。 § 建筑 颜文姜祠景观颜文姜祠墙阙严整,内有山门、香亭、正殿、东西配庑、寝殿、爷娘殿、公婆殿等共七十三间,其中主体建筑三十四间。山门、香亭、正殿、寝殿、灵泉坐落在一条中轴线上,整个建筑物布成四个院落,前后两进,左右对称,形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全祠南北长64米,东西宽61米,主要建有山门、香亭、正殿、东西两庑、寝殿等计73间,建筑面积1324平方米。山门,坐北朝南,面阔3间11米,进深1间6米。歇山顶,单檐琉璃瓦,前后均有斗拱,门上悬“颜文姜祠”匾额,行书阴文,系中国著名书法家舒同于1982年秋题写。 院内迎门有重檐四角攒尖式香亭1座,为人们进香之处,高8.5米,长5.1米,宽4.7米。重檐歇山,后墙及两侧底部为石基,中砌青砖,门窗皆为朱色木雕扇,布局协调,玲珑别致。 前院中央是灵泉,为孝妇河的主要源头。呈7.5米见方的正方形,深3米,四周护有兽雕石栏。泉旁有一石碣题云:“孝妇河名自古今,泉头一派更弘深。何当汲去为霖雨,洗尽人间不孝心”。现泉已干涸,改为人工泉水循环池内。 前院正中为正殿,俗称“无梁殿”。是颜文姜祠的主体建筑,面阔3间13米,进深3间14.5米,高约15米。歇山顶,单檐斗拱,木架结构,上覆琉璃瓦。殿前檐下有木制卷廊,檐枋皆饰以彩绘,殿内顶梁上有“大清顺治丁酉九月吉旦钦命督抚,山东领尚书孙廷铨、御史赵班玺重建”、“中华民国拾叁年岁次甲子荷月上浣吉旦邑重修”、“1982年大修”三道嵌梁。前院两庑均为硬山式斗拱建筑,面阔各5,进深各1间。 颜文姜祠的后院北殿一列正中,为“寝殿”,面阔3间,进深1间,悬山顶。东、西两侧分别为“公婆殿”和“爷娘殿”,均系硬山顶,木扇,为清代一般建筑;西殿一列为郭公祠、百子殿;东殿一列为钟鼓楼、王爷殿。 § 景点 颜文姜祠 石碑灵泉 又名孝泉。闻名遐迩,被咏为“笼寒泉万古声”,位于香亭和正殿之间,瓮石为池,深三米,正方形,四周雕栏环抱,柱头狮、兽、莲等石雕颇精,旧时,泉水自正殿殿基下涵洞涌出,甘冽清冷,荇藻郁茂,常年不竭,是孝妇河之源。池北正殿台基中嵌一石碑,题云:“孝妇河名自古今,泉头一派更弘深,何当吸去为甘霖,洗尽人间不孝心”,道出了博山一带自古以来敬老爱幼的朴厚民风。 正殿 也是颜文姜祠的主建筑。正殿建于泉西北台基上,是颜文姜的主体建筑,内有颜文姜艺术彩塑,构思别致,造型生动。因该殿梁架结构系全部用斗拱攒成,俗称“无梁大殿” 。原形式四面皆为木雕槅扇,清初,内秘书院大学士,本镇人孙廷铨恐年久侵损,遂以砖石围筑东、西、北三面,致有今之规制。殿宇雕梁画栋,上复琉璃瓦,采用单檐歇山顶,前无续檐,另建卷棚代替出厦的形式。独具匠心。雄姿勃勃的吻兽立于正脊、重脊之上,使大殿更加壮观,富有神采。整个建筑物规矩严谨,金玉交辉,华丽中透着古朴,优美中伴着刚健,充分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建筑技巧。前院东西配庑均为硬山式斗拱建筑,东配庑现为陶瓷陈列室。 后院 后院正殿一列,中为寝殿,东为公婆殿,西是爷娘殿,西殿一列分别是郭公祠、百子殿;东殿一列分别是钟楼、王爷殿。全祠虽不宏阔,但布局有序,鸣泉淙淙,环境极为幽雅。祠中古代碑刻甚多,自北宋以来历代碑刻七十九块,多嵌于殿,庑墙壁间,其中北宋《牒文石碣》、《敕女石碣》请孙廷铨撰文碑,赵执信手书《重修顺德夫人坟院记》碑都保存完好,清乾隆三十一年任博山知县的杨春喈之妻吴静君所画“风雨竹” 刻石,为其中佼佼者,历来为人们所珍爱,嵌于正殿壁上。2006年05月25日,颜文姜祠作为元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传说 颜文姜相传远在周朝,凤凰山下住着一户姓郭的人家,娶了个美貌儿媳颜文姜,婚后不久,丈夫去世,生性勤劳善良的颜文姜就担起了全家的重担,侍奉年迈的公婆,抚养小姑。此地水源奇缺,婆婆喜欢用清洌的泉水沏茶,颜文姜就天天翻山越岭,往返三十多里山路到石马庄为婆婆挑来深山泉水。泰山老母闻知此事,半信半疑,就变成一个骑马的老者在路上等候文姜以试探她的孝心。待文姜挑水行至“老人” 面前,“ 老人”求她赐水以饮马。文姜答允用后一桶饮马,“老人”问她原因,她回答道:“后一桶水是我喝的,前一桶水是给婆婆用的”。 泰山老母深为文姜孝行感动,便将马鞭赠给文姜,嘱咐她将马鞭挂在水瓮里,啥时用水稍微一提就有,但如提出水瓮就会水涌成灾,文姜感激不尽,将马鞭拿回家照做,果然灵验,而且水质更加甘洌,文姜十分高兴,便小心翼翼用绢笼将水瓮盖好,准备随时取用。过了一段时间文姜的婆婆对文姜说:“你很长时间没回家了,趁这两天家里没事,回家看看吧! ” 文姜听从婆婆的话回娘家。 文姜走后,小姑去水瓮里取水沏茶,见里面有一条马鞭,心里十分生气,顺手猛地一提,只听山崩地裂一声巨响,平地冒出一股大水,顷刻间冲倒了房舍,幸而文姜尚未走远,拼命跑回家用身体堵住了泉眼,才使狂涌的水流驯服,自此这灵异的泉便世代流澈,汇而成河,后人根据这一传说,将凤凰山下这一泉源称作“灵泉” ,在泉上又建起了一座颜文姜孝感灵泉庙,并将河水命名为“孝妇河” ,把在河泉附近兴起的村落称为“颜神” ,颜文姜则因这一美丽动人的传说被人们奉为神明。世代祭祀。一年一度农历四月二十八“颜奶奶庙会” ,香客毕至,商贾云集,热闹非凡。“ 白打春暄社,红妆暗卜钱”,“灯火祠夜堂,依然问寝年” 。(清)安致远《谒灵泉颜文姜祠》就是对此盛事的写照。[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