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高鸿钧
释义

§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概述

高鸿钧,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

相关介绍

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理事(自1985);中国社科院法学所法社会学研究中心主任,1997年2月被中国社会科学院授予“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

§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简历

高鸿钧研究员男,1963年8月生,1994年北京大学理学博士,现为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真空学会副秘书长,国际真空科学、技术与应用联合会常委、科学秘书,英国物理学会New Journal of Physics杂志编委。曾在美国Oak Ridge National Laboratory任访问教授和学术顾问。

主要研究方向

纳米电子器件中的基本核心单元;有机功能分子及其复合纳米体系;扫描隧道显微术在纳米科技中的应用。

过去的主要工作及获得的成果

在纳米体系的构造、结构表征与物性研究中,作出了在国际上有影响力的工作。如:(1) 在超高密度信息存储材料与特性的研究方面实现了单个分子尺度上的超高密度信息存储。该项研究从1996年始至今一直持续居国际前沿地位。2000年被美国物理学会选为Physical Review Focus, 称其为“奔向下一代的CD (Toward the next generation CD);Nature Materials对稳定的重复的超高密度信息存储的工作的评价是:“在国际上首次在单个Rotaxane类分子水平上实现的稳定的超高密度信息存储” (Nature Materials, 17th November, 2005)。(2) 在STM成像机制方面,利用室温UHV-STM,通过改进STM针尖,在国际上首次用STM同时清晰地分辨出单胞中的所有6个rest atom 和12个adatom,显示了自STM发明20年以来最高分辨的Si(111)77的STM图像,理论计算揭示了通过对STM针尖的修饰改进,可以获得表面纳米结构中更加精细的电子结构信息;在研究perylene在Ag(110)上的吸附性质时,提出了反衬度分子像是由于perylene分子吸附在钨针尖表面而成像的模型,该成果证明了perylene分子轨道作为STM针尖轨道的成像机制。这对纳米和表面科学领域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相关工作共发表100余篇论文(PRL 8 篇,JACS 2 篇),国际同行合作专著 4 本。

目前的研究课题及展望

正在进行有关纳米电子材料的制备与表征,纳米电子器件的构造与物性的研究,承担国家“973”、“863”、基金委重点和重大国际合作的项目,研究课题有:

1. 纳米电子器件基本功能单元的构造与物性;

2. 低维功能分子体系的组装与结构特性;

3. 超高密度信息存储/分子存储的材料、技术及相关物理问题;

4. 有机-无机复合体系自组织结构的实验与生长动力学;

5. UHV-STM研究固体表面纳米结构及其在表面上的自组织生长;

6. 低维生物体系的制备与物性。

培养研究生情况

已培养博士后5名,博士生9名,在读博士生16名和硕士生15名,博士后1名。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4:5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