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高骈 |
释义 | § 人物简介 高骈高骈(?至八八七),字千里,南平郡王崇文孙。唐代诗人。昭宗(八八九至九O三)时历淮南节度副大使,封渤海郡王。光启中为毕师铎所杀。家世禁衞,颇修饰,折节为文学,笔研固非其所事,然字亦不俗。咸通二年(八六一)张翔所撰唐蹈溪庙记,为其所书。《唐书本传、集古录》 高骈之先世为渤海人﹐迁居幽州(今北京)。祖崇文﹐为唐宪宗李纯时名将﹐世代为禁军将领。高骈累仕为右神策都虞候。懿宗初﹐高骈统兵御党项及吐蕃﹐授秦州刺史。咸通七年(866)﹐高骈镇安南﹐为静海军节度使﹐曾整治安南至广州江道﹐沟通交广物资运输。后入为右金吾大将军﹐除天平军(今山东东平北)节度使。僖宗干符二年(875)﹐移镇西高骈 川﹐在任上刑罚严酷﹐滥杀无辜。但有干才﹐他筑成都府砖城﹐加强防御。又在境上驻扎重兵﹐迫南诏修好﹐几年内蜀地较安。五年﹐徙荆南(今湖北江陵)。当时﹐王仙芝﹑黄巢起义军转战江南﹐朝廷任高骈为镇海军(今江苏镇江)节度使﹑诸道兵马都统﹑江淮盐铁转运使。次年﹐又迁淮南(今江苏扬州北)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仍充都统﹑盐铁使以镇压起义军和主管江淮财赋。 § 生平经历 高骈作品配图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自广州(今属广东)北趋江淮﹐高骈慑于起义军威势﹐又因统治集团内部倾轧﹐故坐守扬州﹐保存实力。起义军入西京长安时﹐朝廷再三征高骈“赴难”﹐他欲兼并两浙﹐割据一方﹐遂逗留不行。中和二年(882)﹐朝廷罢免高骈诸道兵马都统﹑盐铁转运使等职。高骈素信神仙﹐重用术士吕用之﹐付以军政大权。用之谮毁诸将﹐上下离心。光启三年(887)﹐部将毕师铎奉命出屯高邮﹐师铎联合诸将﹐返攻扬州。城陷﹐高骈被囚﹐不久被杀。 干符六年(879年)黄巢军队沿长江南岸西进,朝廷任高骈为镇海军(今江苏镇江)节度使,高骈遣将领张璘、梁缵阻击,黄巢转由浙江南进广州,广明元年(880年)黄巢北上,五月在信州(今江西上饶)击毙张璘。七月,飞渡长江。 高骈慑于黄巢威势,又与中宦田令孜有怨,故坐守扬州,拥兵十余万,保存实力。黄巢军入长安时,唐僖宗急调高骈勤王,他不服朝廷节制,割据一方。唐朝之亡,和高骈有很大关系。中和二年(882年)正月,僖宗以王铎兼中书令,充诸道行营都统,高骈有诗才,听到王铎加封都统,颇不以为然,写诗《闻河中王铎加都统》讽之:“炼汞烧铅四十年,至今犹在药炉前;不知子晋缘何事,只学吹箫便得仙。”同年,朝廷罢免高骈。 高骈晚年昏庸,信神仙之术,重用术士吕用之、张守一等人,吕用之专断独行,上下离心,淮南将领毕师铎恐惧,中和五年(885年)遂反,召宣州观察使秦彦助战。光启三年(887年),毕师铎出屯高邮,联合诸将攻扬州,高骈派人向杨行密求救,未至,城陷,高骈被囚,不久被秦彦、毕师铎所杀,杨行密得知后,命令全军将士为高骈穿孝,大恸三日,后发兵杀秦、毕二人。罗隐曾写诗讽刺高骈好神仙之术。[1] § 代表作品 安南送曹别敕归朝边城听角边方春兴残春遣兴 高骈 池上送春春日招宾对花呈幕中对雪二妃庙 访隐者不遇风筝赴安南却寄台司 赴西川途经虢县作广陵宴次戏简幕宾闺怨 过天威径海翻和王昭符进士赠洞庭赵先生 寄鄠杜李遂良处士寄题罗浮别业锦城写望句 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马嵬驿南海神祠南征叙怀 平流园席上遣兴遣兴筇竹杖寄僧入蜀 塞上寄家兄塞上曲二首山亭夏日蜀路感怀送春 太公庙叹征人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诸友人 渭川秋望寄右军王特进闻河中王铎加都统湘妃庙 写怀二首言怀宴犒蕃军有感依韵奉酬李迪寓怀 杂歌谣辞·步虚词赠歌者二首、山亭夏日、对雪、太公庙、句、寓怀、寄鄠杜李遂良处士、马嵬驿、赠歌者二首、依韵奉酬李迪、途次内黄马病,寄僧舍呈、杂歌谣辞·步虚词、宴犒蕃军有感、渭川秋望寄右军王特进、闺怨、留别彰德军从事范校书、春日招宾、赴安南却寄台司、送春、遣兴、言怀、和王昭符进士赠洞庭赵先生、赴西川途经虢县作、边城听角、步虚词、闻河中王铎加都统、广陵宴次戏简幕宾、海翻、蜀路感怀、塞上曲二首、南海神祠、湘妃庙、入蜀、安南送曹别敕归朝、筇竹杖寄僧、对花呈幕中、访隐者不遇、叹征人、残春遣兴、过天威径、平流园席上、锦城写望、塞上寄家兄、边方春兴、风筝(一作题风筝寄意)、遣兴、南征叙怀、寄题罗浮别业、池上送春。 § 名作鉴赏 山亭夏日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精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这是一首描写夏日风光的七言绝句。行书唐高骈七绝诗首句起得似乎平平,但仔细玩味“阴浓”二字,不独状树之繁茂,且又暗示此时正是夏日午时前后,烈日炎炎,日烈,“树阴”才能“浓”。这“浓”除有树阴稠密之意外,尚有深浅之“深”意在内,即树阴密而且深。 《红楼梦》里描写大观园夏日中午景象,谓“烈日当空,树阴匝地”,即此意。夏日正午前后最能给人以“夏日长”的感觉。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说“日长睡起无情思”,就是写的这种情趣。因此,“夏日长”是和“绿树阴浓”含蓄地联在一起的,决非泛泛之笔。 第二句“楼台倒影入池塘”写诗人看到池塘内的楼台倒影。“入”字用得极好:夏日午时,晴空骄阳,一片寂静,池水清澈见底,映在塘中的楼台倒影,当属十分清晰。这个“入”字就正好写出了此时楼台倒影的真实情景。 高骈《山亭夏日诗》 第三句“水精帘动微风起”是诗中最含蓄精巧的一句。此句可分两层意思来说。其一,烈日照耀下的池水,晶莹透澈;微风吹来,水光潋滟,碧波粼粼。诗人用“水精帘动”来比喻这一景象,美妙而逼真──整个水面犹如一挂水晶做成的帘子,被风吹得泛起微波,在荡漾着的水波下则是随之晃动的楼台倒影,多美啊!其二,观赏景致的诗人先看见的是池水波动,然后才感觉到起风了。夏日的微风是不会让人一下子感觉出来的,此时看到水波才会觉着,所以说“水精帘动微风起”。如果先写“微风起”,而后再写“水精帘动”,那就味同嚼蜡了。 正当诗人陶醉于这夏日美景的时候,忽然飘来一阵花香,香气沁人心脾,诗人精神为之一振。诗的最后一句“满架蔷薇一院香”,又为那幽静的景致,增添了鲜艳的色彩,充满了醉人的芬芳,使全诗洋溢着夏日特有的生气。“一院香”,又与上句“微风起”暗合。 诗写夏日风光,纯乎用近似绘画的手法:绿树阴浓,楼台倒影,池塘水波,满架蔷薇,构成了一幅色彩鲜丽、情调清和的图画。这一切都是由诗人站立在山亭上所描绘下来的。山亭和诗人虽然没有在诗中出现,然而在欣赏这首诗时,却仿佛看到了那个山亭和那位悠闲自在的诗人。[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