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马蔚华 |
释义 | § 个人简介 马蔚华 马蔚华,52岁,1949年6月出生于中国东北的锦州市,毕业于吉林大学经济系,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荣誉博士,高级经济师。现任招商银行董事、行长。 曾在辽宁省、安徽省的政府部门任职,1988年调至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历任行长秘书、办公厅副主任、计划资金司副司长,1992年底调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局长。1999年3月任招商银行总行董事、党委书记、行长。 马蔚华还兼任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中国联合开发研究院理事、吉林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云南大学、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兼职教授。[1] § 职位介绍 1982年至1985年,在辽宁省计委工作,历任副处长、副秘书长; 1985年至1986年,在辽宁省委办公厅工作; 1986年至1988年,在中共安徽省委办公厅工作; 1988年至1990年,任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副主任; 1990年至1992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计划资金司副司长; 1992年至1998年,任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长; 1999年3月至今任招商银行行长。 在《2004年中国金融市场论坛》上,马蔚华做了《加快国际化步伐迎接全球化挑战》的主题演讲。提出了补充资本金的三条途径:首先是宏观上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第二,创造条件减免税负,让商业银行可以用自己的利润补充资本金;第三,应对国际化考验,还需要全社会配合,银行业实行合理收费将是发展趋势。 2004年11月初,中央电视台与招商银行战略伙伴合作协议在杭州正式签订。双方的合作开创了媒体与金融机构提供整合资源服务的先河,不仅有利于双方资源的共享和互补,同时将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 2004年“财富账户”的推出,标志着银行的服务将会从单纯的功能服务向综合性管理服务的战略转型。[2] § 主要事迹 马蔚华 在金融界,马蔚华被认为是最具创新意识的银行家,他有着银行家典型的翩翩风度,而且时常在IT圈人士聚集的互联网大会等活动上出现,畅谈银行信息化。招商银行也因为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和善用,甚至贯彻“科技兴行”的银行战略,从一家后起的小银行,成为外刊评论的中国最健康、最有潜力的银行。 2005年5月23日,马蔚华获得由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单位联合评选的“2005中国十大创业领袖”;5月28日,在“第六届MBA发展论坛”组织的“中国十大最具战略思维的企业家”评选中,马蔚华行长榜上有名。 而在这之前,马蔚华获得的荣誉远远不止这些,由近及远推之:4月23日,他成功当选“2005年广东省优秀企业家”;2月,他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选为“2004年度希望之星”,成为惟一获此称号的中国银行家;1月24日,由《互联网周刊》评出的“2004中国新经济年度优秀企业TOP10”,招商银行位列其中,马蔚华同时当选为“2004中国新经济年度人物”;1月16日,在2004年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颁奖典礼上,马蔚华被评为“2004广东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之一。 2004年12月31日,在《中国经营报》“谁是最优秀的企业家——20年20位影响中国的本土企业家”评选活动中,马蔚华位列其中;12月29日,亚洲管理创新人物征评活动颁奖典礼,马蔚华获得最高奖——“首届亚洲管理创新十大新闻人物”奖;7月6日,亚太文化财富论坛、亚太文化-财富报和亚太华商领袖联合会主办的“2004亚太最具创造力华商领袖”评选活动,马蔚华获此盛誉;5月25日,第五届中国MBA发展论坛评选出“首届中国十大创新企业家”和“首届中国十大MBA创业英雄”,马蔚华位列第一;4月19日,马蔚华被《亚洲资本》杂志评选为“中国企业变革50人”;3月19日,国际经理人组织和《世界经理人杂志》联合推出的2003年度“杰出经理人”评选中,马蔚华荣获2003年度“蒙代尔世界经理人成就奖”;2月3日,2003年度中国最具价值的商业领袖评选揭晓,马蔚华荣获商界MVP金奖。 这些显赫的学术身份,这些辉煌的荣誉称号,使马蔚华获得了“创业领袖”的美称。而招商银行也在马蔚华这种创业冲动的带领下,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不断开拓,锐意创新,连演了“网络化、资本市场化、国际化”三出大戏,在革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方面创造了数个第一,较好地适应了市场和客户不断变化的需求,被广大客户和社会公众称誉为国内创新能力强、服务好、技术领先的银行。截至2005年6月末,在已经公布2005年年中报告的上市公司中,招商银行总资产规模高居榜首,46项指标位居上市银行首位。公司卓越的业绩是对马蔚华“创业领袖”称谓的最好解读。马蔚华 房价上涨是因为老百姓钱太多了 “那些刚刚毕业的学生借家里的钱都要买房,为什么?因为今年不买,明年会更贵。”全国政协委员、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在2011年3月7日的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上坦言,房价上涨根本是一个货币问题,因为老百姓手中的钱太多了。 § 对经济的看法 银行改革进度要加快 马蔚华 马蔚华认为,中国银行业只有通过彻底的银行再造,建立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的新的经营管理体系,才能适应新的金融生态环境,才能增强实力,在与外资银行“抢滩”中赢得先机。 如何酝酿银行业自身巨变?马蔚华概括为“十变”———变规模导向为价值导向,变账面利润为经济利润,变粗放营销为精准营销,变以大论优为以质论优,变控制风险为管理风险,变单一盈利为多元盈利,变被动定价为主动定价,变比例管理为资本管理,变部门银行为流程银行,变行政调节为利益调节。 要进行彻底的银行再造 新的银行体系应该包括能够有效地激励与约束相关的利益者,权责分明的公司治理结构等记者王宇新张娜北京报道“对于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所有的银行都有一个共识,就是要进行彻底的银行再造。”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1月7日在第八届北大光华新年论坛上表示。马蔚华认为,新的体系应该包括能够有效地激励与约束相关的利益者,权责分明的公司治理结构;包括能够强化和优化全行范围内资源配置的事业部的组织体系,包括能够进一步提高效率,节约成本和管理风险的业务运作的流程;同时也包括能够敏锐捕捉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快速反映的产品创新的机制,能够覆盖风险成本和经济成本的产品定价体系,能够准确评价机构、个人、客户、产品效益,基于经济利润的绩效考核与分配的体制;还包括能够有效降低资本消耗、减少风险集聚保持盈利稳定增长和相对均衡的业务结构,能够全面管理各类风险的集中化、专业化、垂直化风险管理体制和能够吸引留住优秀人才的激励制度。 马蔚华认为,在未来五到十年内,中国银行在社会融资中的地位,要从现在的82%降到50%以下,在银行的信贷资金里,由现在的零售业务10%左右、批发业务90%左右,变为批发性贷款的比例降到50%以下。在现在的银行收益结构中,逆差要占85%左右,这个比例将来中间业务提供的利润的贡献占50%以上,在未来五到十年内,这种变化会迅速来临。马蔚华还建议,改革创新既要结合中国的实践,也要最大限度地吸收国外先进经验。[3] 金融创新是银行转型的唯一途径 马蔚华说,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全球的银行业正呈现出信息化生存的趋势、综合化经营的趋势、资场化的趋势和发展国际化的趋势。在这样的大趋势下,未来五到十年中国银行的各种结构将发生巨大的变化,首先是银行间接融资在整个社会融资的地位将从现在的82.5%下降到50%甚至以下。然后是消费信贷和批发信贷的比例,批发性信贷将从现在90%以上降到50%以下,相应消费信贷的比例从现在的10%提高到50%以上,消费信贷和中间业务带来的利润收入将上升到50%以上。 讲到转型条件,马蔚华说,一个好的金融生态环境非常重要,尤其是法律部门、政府部门的支持。创新可能对原有的法律制度有冲击,所以希望能尽快修改商业银行法,也希望有关部门支持商业银行创新。在法律修改之前,应当简化审批程序,特别是试点的单位不应该根据规模的大小、所有制来区分,而应该一视同仁。另外,政府的支持对中国银行商业变革十分重要。在综合经营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现在国内的银行等于捆着手脚和外资银行竞争,只能做贷款,而且税赋沉重。对此马蔚华表示,希望政府引导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信用文化;希望监管当局加强金融监管,制止非理性的竞争,使银行在良好的条件下发展,少走弯路。 § 银行界“希望之星” 马蔚华 著名的英国《银行家》杂志将他列为全球银行界“2004年度希望之星”,基层员工称他为“精神领袖”,业界公认他是中国最具创新意识的行长,他带领的招商银行多年来在国内金融界创造了数十个第一,经营业绩在国内同行中位居前茅。 200年10月28日,清华大学国际MBA班课堂里,当记者向他提到这些荣誉时,马蔚华连忙谦虚地表示:“说我是首席营销官还差不多,精神领袖谈不上。” 招商银行的“船长” 作为招商银行的行长,马蔚华给中国银行业带来的冲击,集中体现在厚度不过1毫米的“一卡通”那张小卡片上。 1999年,招行靠“一卡通”成名,率先利用信息化网络技术改造银行业务,在网上银行的虚拟世界与招行的现实空间中架起桥梁。由于率先在国内推出网上银行,招行抢占了金融服务领域的制高点。 2002年12月3日,招行又在国内率先推出“一卡双币”,且为全球通用的真正信用卡。 几年来,马蔚华先后获“最具资本市场影响力的领袖”、“最具远见的信息化领导者奖”和“十大明星企业家”等殊荣,并被英国《银行家》杂志评为“2004年度希望之星”,为18位获选者中唯一的中国银行家。 工作热情来自内心的责任与兴趣 马蔚华的“忙”是没有人能否认的。当天他在清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晚上还要给清华经管学院的学生们上课,记者这才了解到他的另一个身份2004级国际MBA班的导师。采访结束后,他和记者在清华附近的一家酒楼吃了一顿简单的晚餐。 马蔚华用理性与感性并重的方式诠释了他对责任的理解。“股东把资金交给银行,自然是要有回报的。两万名员工也让我感到责任在肩。银行有风险,我不允许自己有半点马虎。”说到这里,他说起了自己在1997年海南发展银行当行长时奉命关闭银行的一段痛苦经历,“当时,银行关闭了,看到2000多名员工被遣散时绝望的神情,我心里很沉重......也就是从那一刻起,我切实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 尽管马蔚华没有刻意强调自己的好学,但在之后长达5个小时的接触中,记者发现他是个新知的狂热追求者,他每年都会向员工推荐50本有关企业管理的新书,从《执行力》到《从优秀到卓越》;每天都会到互联网上浏览新的行业资讯,他认为在同业竞争中,“对手有一点闪光的地方就是值得学习的地方,而自己有压力的地方,就是应该学习的地方”;他甚至还跟记者聊起湖南卫视今年的当红娱乐节目———“超级女声”,他表示:“超女的PK模式很好,今后招行也要引进这种激励模式,激励员工。” 个人定位不急于升官的经理人 马蔚华不喜欢别人称他为银行家,而是自己定位成一名职业经理人。 “好的职业经理人应该心无旁骛,而不会抱着干几年就升官的想法。”马蔚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描绘他心目中的职业经理人形象。 他认为管理好一家企业应该从3个方面着手:首先是长远的战略眼光。“银行高层首先应该是个战略家,能预见三五年后的事”。从最早的网上银行、信用卡到眼下的战略转型,招行的发展史恰好印证了马蔚华的管理理念。 其次是制度建设。对银行这样一个特殊行业来说,风险控制机制、治理机制与激励机制是推动公司不断前行的“三驾马车”。在薪酬制度方面,鼓励员工多劳多得,酬劳的分配完全遵守市场化原则,但决不容忍违规操作和弄虚作假。 第三是文化建设。马蔚华认为,企业建设最好的效果就是让每位员工都有归属感。为此,招行内部网站上设立了员工论坛,在这个论坛里,招行的任何一名员工都可以直接以匿名的形式向行长提意见,“我每天都会上论坛看员工的意见,从中发现应引起重视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畅谈“管理经”的马蔚华神态生动,语速加快的同时也显得越来越轻松。他向记者透露了自己近几天的行程:“到上海分行主持分行行长管理研讨班后,随即又参加苏州、宁波分行的升格仪式。每到一家分行,我都要做3件事情:拜会当地的党政领导、走访大客户,然后就是到基层网点走一走。” “跟马行长出差要做好充分准备,每天10小时以上的工作时间,身体不好的肯定吃不消”,招行员工私下里这样评价马蔚华的工作强度。 不难看出,这位曾经的官员早已完成了向企业家的转型。如今的马蔚华,俨然是招行员工极为信赖的“船长”,能带领他们乘风破浪、出海远航。 为人师表清华大学营造温馨课堂 跟随马蔚华到清华讲课的过程中,记者认识了他的一名学生———清华经管学院2004级国际工商管理硕士张巧铃,她让记者有幸了解到马蔚华为人师表的一面。 “这个人很温暖”,张巧铃用了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词来形容马老师。在之后的交谈中,记者才意识到,原来她印象中的行长大多有点“冷冰冰”的感觉。“他不会因为你是TCL的李东升,可以从那赚点利息,就对你很好;也不会因为你只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就摆出一副MODEL(架子)”,张巧铃快言快语道,“他的亲和力其实你自己也应该感觉到呀”。 确实,马蔚华的温暖是会给人留下印象的。一年前的一次银行家论坛上,当其他官员都无一例外回避媒体时,马蔚华却热情地跟在场记者交换名片。这次采访也是一样,他的脸上始终挂着招牌似的“马式”微笑,在回答记者提问的同时不忘跟记者聊聊当前北京的报业竞争,他说自己很喜欢读《京华时报》,而且建议版式可以更舒展一些。 大概学生们已习惯用这种不拘谨的方式与马蔚华交流,记者亲身感受到“马式”课堂的温馨气氛:一张能围坐20多人的椭圆形课桌,几盘新鲜的水果和一壶绿茶,惟一稍显“隆重”的是桌子上方悬着的一块“欢迎马蔚华老师前来讲课”的红色横幅。 马蔚华刚一落座,学生们便一个接一个地开始发问。面对这群已经事业小有成就的学生,马蔚华长达1个半小时的讲解生动而细致,他建议学生不必按之前列好的提纲来提问,想到什么就问什么,他会知无不言。临别时,他带走了一本学生个人档案资料的合订本,因为学生们希望马老师能为自己推荐一份可以胜任的工作。 之后,从张巧铃那里才知道,这次到清华来授课的时间是马蔚华借来北京开新闻发布会的机会临时安排的。而学生们在得知这个消息后,尽管其中不少人白天都要上班,仍然坚持赶来听课。张巧铃用“思维影响行动”来理解马蔚华对学生所表现出的亲和力,而马蔚华自己也承认,自己喜欢与学生交流,原因在于“与学生的互动经常能给我一些启发”。 养生之道 马蔚华 “多吃饭少睡觉不锻炼” 与马蔚华“贴身”工作的员工都会感叹:他的精力简直是出奇的旺盛,午休时间全部用来看报纸,晚上工作完之后还会留在办公室看书看到11点多钟。而这竟是一个年过5旬的人每天都在坚持的状态。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在说起养生之道时,马蔚华“多吃饭、少睡觉、不锻炼”的观点有些特别。 在马蔚华看来,“多吃饭”的理由在于不能错过世间的美食;“少睡觉”则是认为人生在世有很多有意思的事要去做,不能让睡眠耽误了时间;“不锻炼”则是因为自己的身体状况已在“多吃饭”和“少睡觉”中找到平衡,没必要再汗流浃背地运动了,那是很辛苦的事情。 § 轶闻趣事 马蔚华 文采过人拒读中文系 尽管因“从‘文革’中走过来,发现写文章是件很容易犯错误的事情”,而放弃被吉林大学中文系录取的机会,但马蔚华仍感慨自己在“下乡”期间因文采过人备受鼓舞的经历:一是当公社报道员期间自己写的一篇文章曾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还有20世纪60年代铁岭受灾后,写了一篇文章被《人民日报》转载。 招行的员工向记者透露,马蔚华极具演说家的风采,“在各种场合的演讲几乎都是脱稿的,就算事先准备好了稿子,也有很多现场发挥的内容”。 § 中国企业国际化任重道远 马蔚华指出,在中国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之后,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结构,已经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给中国的企业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 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底,已经有7000多家境内企业和投资主体,对外直接投资超过了1.4万亿,按照马蔚华的计算,过去三年,中国企业对外投资的速度没有低于60%,即使在09年经济危机之中也是如此。中国企业对外的投资广泛分布在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对非洲的投资占国际上对非洲投资总额的12%;境外企业总资产已超过1万亿。 马蔚华认为,随着全球经济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快速推进,中国企业今后将以更大的投入,更宽的领域,更深的层次加快其国际化发展进程。 马蔚华同时指出,当前世界经济进入以投资和管理为主要特征的后危机时代,在这个阶段,由国际金融危机引致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货币体系改革,以及新兴市场的高速发展,都将毫无疑问的对中国企业国际化带来了新的机遇。 然而,马蔚华强调,由于国际环境的错综复杂,各国法律、制度、文化的差异,加上中国企业仍然缺乏国际化的人才,以及驾驭国际市场风险的能力,中国企业国际化仍然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国际化之路任重道远。 § 荣誉 2011年1月8日,第五届人民社会责任奖颁奖盛典在京举行。招商银行行长马蔚华荣获人民社会责任杰出贡献奖。[4]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