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浦博物馆 |
释义 | § 基本概述 新馆开馆青浦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10月,原址在青浦城隍庙内。藏品近万件。新馆座落在青浦区崧泽广场,建筑面积约 8800 平方米,由著名建筑设计大师邢同和设计。建筑主体材料为五个相交的椭圆体,其外形犹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采用了先进的建筑装饰材料,玲珑剔透,熠熠生辉。 整座大楼因五个椭圆而分为五个主要区域。中间部分为大堂,以 8 米高的大型石材浅浮雕《青龙赋》为主题背景,庄重而典雅,是为观众提供服务和休息的公共场地。 东、南两翼是陈列区域,陈列面积3600平方米,陈列展出千余件文物精品。新馆打破了传统的文物陈列模式,以现代博物馆传播学的新理念为宗旨,采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将文物陈列与场景复原、精美资料图片、多媒体辅助等手段相结合,使观众能够轻松明了、愉快的认知青浦历史,解读古代上海。 “上海古文明之源”是南翼展示主题。这里从上海成陆开始,通过介绍青浦崧泽和福泉山等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讲述了古代上海从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文化到春秋两汉那悠远而多彩的历史,告诉观众青浦是上海古文明的发源地。 “申城水文化之魅”为东翼的展示主题。观众通过“沧海桑田”来了解历史上青浦的水系变迁、建置沿革。青龙镇港湾实景复原区气势恢弘,再现了宋代海外贸易港口青龙镇的市井风情和繁华景象。“桥文化”、“水乡风情”等板块则通过介绍明清时期青浦的民风、民俗,展示了水乡动人的风情、旖旎的风光。“人杰地灵”让观众领略到青浦自古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西北两翼共 3600 平方米,分别为办公、接待及临时展览区域。 新馆将以全新的面貌向世人开放,为青浦文化事业贡献一份力量。 § 历史沿革 青浦博物馆2004年12月8日,在上海市历史文化名城命名十八周年之际,青浦区博物馆新馆于举行了隆重的开馆仪式,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青浦区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一大盛事。新馆的落成开放标志着青浦文博事业的发展迈入了新的阶段。 青浦博物馆自成立以来已有46年的历史了。解放初期,青浦县的文物及博物事业由青浦县文化馆管理。1958年10月1日,青浦县博物馆正式成立开馆。从此。青浦县有了专门的文物、博物机构。1959年初,在上海博物馆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的支持下,展出了青浦县的革命历史文物,作为博物馆的历史之部。1960年,又在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指导下,开辟了自然之部,展出了青浦县自然、地理、物产的各种模型和标本。1960年,青浦县博物馆被评为上海市文教战线先进集体。 博物馆成立以后,同时担当起了全县文物古迹的调查、保护、陈列展示的重任。先后多次对全县的文物古迹进行了普查。1959年至1961年,青浦县人民政府先后公布了3批32个文物保护单位。1960年至1961年,青浦县会同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对崧泽古文化遗址进行第一次发掘,出土了大批文物,对研究、探寻太湖地区的原始文化、上海地区史前人类文明的起源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至2004年,先后有54处文物古迹被评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福泉山遗址被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它8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改革开放以后,青浦县博物馆于1978年11月单独建制,并且恢复了正常的工作,1980年,迁入青浦县城隍庙旧址办公。1982年,会同上海市文管会对重固福泉山古文化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重大的收获,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以及战国至汉代的墓葬,出土了大批精美文物,在考古学上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为上海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翔实的资料。1984年,陈云同志为青浦县博物馆亲笔题写了馆名。1985年1月21日,青浦县博物馆隆重举行揭匾仪式,同时举办了福泉山出土文物展。1986年,县博物馆拆除了原展览厅以及城隍庙后院的危房,新建了一座两层的仿古建筑,陈列厅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改造后的博物馆已拥有馆藏文物近万件。不但陈列了崧泽、福泉山两个古文化遗址出土的典型文物,还有介绍古代青龙镇、青浦建县、青浦教案、周立春起义等地志性的陈列,并且介绍了任仁发、管道升、王圻、王昶、何书田、夏瑞芳等历代青浦名人。尤其青浦古文化的陈列颇具特色,在全国文博界产生了良好的影响。 青浦县博物馆在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同时,还注意运用文物、方史资源,先后举办了"可爱的家乡"、"青浦人民抗日斗争史"、"青浦青年运动史"、"革命烈士生平事迹"、"香港回归展"、"澳门回归展"、"青浦辉煌五十年"等各种专题性的小型展览,宣传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1990年,青浦县博物馆就被命名为"青少年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开馆以来,共接待中外观众达百万多人。 青浦博物馆注重精神文明的建设,在本区的文化事业单位里树立了良好的形象。1995年被青浦县政府命名为"青浦县先进集体"。1995-1997年,连续三年被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文明窗口单位"。1997-1998年、1999-2000年、2001-2002年连续三个年度被上海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及上海市农业委员会评为"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上海市农口系统先进单位"。1998年、1999年连续两年被中共青浦县委评为"青浦县五好党支部"。2003年,获得上海市文管会颁发的"上海市文博系统文物藏品管理奖",同年,在上海市文管会举办的"保护文化遗产、打造城市精神"宣传《文物保护法》的知识竞赛中,青浦博物馆获得优胜奖。青浦博物馆历年来均被青浦爱国卫生委员会评为"卫生免检单位"。 青浦博物馆作为展示地方历史和文化的窗口单位,在青浦的文化事业的建设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老馆虽然有着丰富的馆藏、多年来一直向世人开放,但是,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随着上海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老馆陈列面积小、库房条件差,安全设施落后,已经落后于时代的步伐,远远不能满足文物安全存放、充分展示的需要,更不能满足广大群众对于博物馆参观环境现代、优雅、庄重、人性化的需求。博物馆一直在等待机遇,准备改造、翻新,改善条件,提高档次,重塑形象。 1999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青浦县改为青浦区。青浦县博物馆易为青浦区博物馆。随着上海市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青浦区作为上海市的郊区也加快了城市化进程的步伐。青浦区委、区政府与时俱进,抓住上海城市建设重点由中心城区转向市郊的机遇,充分挖掘和利用全区文化资源优势,拓展具有水乡特色的文化产业,建造一座全新的博物馆,被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个五年计划,全力打造以崧泽广场博物馆为文化标志性建筑的现代化、高品位的新区文化中心。青浦区博物馆新馆在这种前提下应运而生,顺利落成开馆。 § 馆藏精品 黑陶鸟纹尊黑陶鸟纹尊 口径9.8厘米,高16.9厘米,朱家角镇西漾淀鱼塘良渚文化木井中出土。 盛水或酒的器皿。高领,圆肩,圈足,造型简洁。腹部细刻四只形态各异的鸟纹,一只外形像鸵鸟,长颈前倾,拱肩,长腿,正在向前疾走;一只是栖息的小鸟;与两只鸟间隔的是展开双翼飞翔的大鸟的正面形象,线条勾勒,栩栩如生。鸟纹在良渚文化玉器和陶器上经常出现。鸡心形玉琀鸡心形玉琀 长4.2厘米,宽2.6厘米,崧泽遗址出土。 远古先民以为玉能使尸体不烂,故置玉晗于口中,此习俗在5000多年前的上海先民中就已形成。 这件玉琀用阳起石碧玉制成,黑绿色,扁平,一端圆,另一端尖状,呈鸡心形。中为一大圆孔,单面钻成,表面无纹,琢磨光滑。距今约5800年,是崧泽文化早期器物。黑陶竹编纹带盖罐黑陶竹编纹带盖罐 口径15.2厘米,高26.3厘米,崧泽遗址出土。盛贮器。 罐的造型最为丰富,大小各有不同。这件黑陶罐由盖和罐身二部分组成,器盖为浅盘形,捉手为圈足形。罐口竖直,口旁有一圈直沿,沿上有4组小孔,每组3孔,共有12个孔,口沿置小孔可能为防止雨水渗入罐内。罐的肩部浑圆丰满,饰刻划的竹编纹,共22个单元,巧妙地串编一体。 这种纹饰反映了先民喜欢使用竹编器皿的生活习俗。罐腹中部饰一周锯齿形堆纹,底部是外撇的矮圈足,置放稳重。此罐纹饰规整,是崧泽文化陶罐的珍品。黑陶“T”形足甗黑陶“T”形足甗 口径16厘米,高24厘米,福泉山遗址出土。 蒸煮食物的炊器。 良渚文化陶从崧泽文化的陶鼎发展而来,其外形与鼎完全一样,但在器内作了改进,陶内壁中间凸出一圈宽棱,用来承放箪,增加了蒸的功能;在凸棱下有一小孔,可以根据需要向内注水,增加了调节水量的功能。 盖为笠形,有小圈足捉手;器足为“T”字形,足的两侧刻划竖条纹。器身外表有一层红褐色陶衣,腹上部饰有三周凸弧弦纹,装饰朴素大方。 扁薄形玉斧扁薄形玉斧 高17.1厘米,刃宽10.9厘米,厚0.6厘米,福泉山遗址出土。 礼器,是地位和财富的象征。玉色青绿,滋润透光,扁薄形;刃部弧凸,钝口并略为外翘,无使用痕迹。上部中间有一圆孔,用管钻对钻而成。 在斧的一面圆孔上部和器身右侧,有弧形制作痕迹。 全器形制规整,在琢玉过程中进行过抛光加工,表面光洁鉴人,工艺精致,选料上乘,是良渚玉器中罕见的珍品。黑陶细刻纹高圈足豆黑陶细刻纹高圈足豆 口径17.7厘米,高18.8厘米,福泉山遗址出土。 礼器。敞口,折腹式豆盘,喇叭形高圈足,圈足饰竹节纹。器身上下及盘内细刻花纹,刻工精细,主题为鸟纹与蛇纹。鸟纹以3或4只鸟作为一个单元,两边是2只侧面相向的飞鸟,圆首,尖长喙,曲体,长尾上翘,两鸟之间又有1或2只正面展开双翼的飞鸟。 这两种不同的鸟身均填刻云纹与短直线,栩栩如生,在良渚文化陶器的吸刻鸟纹中最为生动。蛇纹刻于豆盘外壁,与鸟纹相间,其状如螺旋盘卷,蛇身内填刻云纹和短直线,蛇身上还凸出多个圆点。全器刻工精致,图案繁简得体,是良渚文化陶豆中是一件艺术佳作。黑陶鸟形盉黑陶鸟形盉 高19厘米,腹径10~12.5厘米,福泉山遗址出土。 盛酒器。造型别致,器口似鸟首,宽留上昂,上有器盖,扁核形的器腹,两侧凸出圆脊,腹下有3小扁足,器背有一绞索状把手,整器似伫立的企鹅。制器所用陶土在各部位有所不同,把手、三足和器底掺加细沙,其余部分则为细泥质。 这件鸟形盉与2件高柄盖罐同时出土,应是先民在举行重大祭祀仪式时使用的器物。 § 下属古迹 颐浩禅寺颐浩禅寺 位于金泽镇南隅,颐浩寺始建于宋景定元年(1260),由里人费辅之创建,相传为宰相吕颐浩故宅而得名。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建大雄宝殿等,元贞元年(1295)奉旨名为颐浩禅寺。时有鸳鸯楼、大山门、贝多林等亭台楼阁20余处,规模宏大,世称古刹。明洪武年间(1368~1398)修葺,后迭经兵燹,屡毁屡建,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又重修,民国二十七年(1938)大部分建筑毁于日军轰炸。原存宋至清代名人撰书的碑刻达15方。现仅存遗古银杏1株,元"松江府颐浩寺碑记",碑1方,大殿方形柱础若干方及相传为赵孟頫所作的部分"不断云"石刻。今由当地众信在原址内再建一小殿宇,并请赵朴初先生题额"颐浩禅寺"。2002年8月,在现建的殿宇旁边挖土时发现了该寺一殿的柱础遗物。 1959年3月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 松江府颐浩寺碑记碑在金泽镇颐浩寺原址,碑高2.72米,宽1.31米,厚0.32米,青石质,元至元七年(1341)立。由牟O撰文,文为行楷,20行670字,因历史久远,石碑表面有些斑驳脱落,文字已很难辨认。碑文记载了颐浩寺创始和建寺的历史。 不断云石刻青石质,有数十米长,图案为连续的云朵,故称不断云。图案相传为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所绘,采用高浮雕的形式。颐浩寺内原有金鱼池,不断云石刻即是原金鱼池四周的石护栏。民国年间寺遭战火,金鱼池毁损。解放后,不断云石刻的残存部分被砌在墙体内。现当地众信将幸存的不断云石刻集中在一起,向众人展示元代石刻的艺术风采。青龙寺青龙寺 位于白鹤镇青龙村(纪鹤公路南500米),始建于唐天宝二年(743),初名报德寺,宋代更名隆福寺,俗称青龙寺,因位处华亭县重镇青龙镇镇南,故又俗称南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皇帝南巡,途经青龙,赐名"吉云禅寺"。元大德至至正年间,宣慰使任仁发及其子先后捐资重修。顺治元年(1644)始,百愚大师重建大雄宝殿、地藏殿、方丈殿、韦驮殿、普同塔、揖秀堂、且歇堂等。当时青龙寺占地60余亩(约40,000平方米),建筑宏伟,有"佛角为天下之雄"之誉。乾隆三十九年(1774),邑人徐葵建文觉堂、澄怀堂、东廊庑、地藏殿。嘉庆三年失火,崇阁大殿均成废墟,道光十一年(1831)重建大雄宝殿。咸丰十三年(1860)又遭兵燹,寺屋废损大半,仅存两殿及清代"重兴青龙隆福寺碑记"、"敕赐吉云禅寺重建大殿铭"两通石碑。 1997年大雄宝殿落架大修。大殿前有上述碑刻两通。1959年3月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 重兴青龙隆福寺碑记碑高2.15米,宽1.05米,青石质。碑文为楷体,19行,733字,由青浦名士诸嗣郢撰文;玉峰徐元文书丹,上部为阴刻碑额,由娄东吴伟业篆书"重兴青龙隆福寺碑记",康熙六年(1667)立石。全文记载了百愚、寒松操两位大师重建隆福寺的经过。碑原嵌在大雄宝殿东南的墙角上,作墙体用,碑身已断裂。1997年大殿落架大修后,移至殿前。 敕赐吉云禅寺重建大殿铭碑高1.88米,宽0.93米,青石质,文为楷体,23行,共751字。由染香学人祖定撰文,吴县石韫玉篆额,长洲陈其进书丹,道光十二年(1832)监院澄参立石。碑文主要记载了当时重建大雄宝殿的经过。此碑原在大殿西南墙上,作墙体用,1997年大殿落架大修,移至殿前。圆津禅院圆津禅院 位于朱家角镇漕河街187号,建于元至正年间(1341~1368),为朱家角镇著名古刹,寺内塑有辰州圣母像,故又名"娘娘庙"。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修,清顺治十五年(1658),禅院住持通证(语石)建亦峰居、漕溪草堂、墨华禅、息躬室、清华阁。有殿角鸣鱼、漕溪落雁等十二景。后多次修葺,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大殿等。历代住持都是精通书画的高僧,故寺内珍藏了不少名家字画,有赵孟頫、董其昌的匾额;刘墉、梁书同、郑板桥、吴梅村等人的对联;陆树声、诸嗣郢、王昶等都有翰墨留存。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禅院逐渐破损。现仅存大殿,单檐硬山顶大殿面宽10.6米,进深10.5米,面积111.3平方米,尚留王昶撰的"重修清华阁碑记"、"振华长老塔铭记"及沈光莹撰"重建圆津禅院大殿记"石碑和"圆津禅院示警碑"。2000年大殿进行改建,易名"三圣殿",其旁建圆通殿;2001年,重建清华阁。 重修清华阁碑记碑长0.82米,高0.42米,共二方,青石质,隶书,510字。由清刑部右侍郎青浦王昶撰文,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大兴翁方纲书丹,乾隆五十六年(1791)吴门顾庆詹勒石。碑嵌在圆津禅院大殿墙上。碑文记载了圆津禅院的简要历史和住持振华重修清华阁及慧照恳请王昶撰文为记的经过。 圆津禅院振华长老塔铭并序碑碑为青石质,高0.86米,宽0.43米,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立,由刑部右侍郎青浦王昶撰文,翰林院侍读石门陈万青书丹,吴门顾庆詹刻石,文为楷书,27行,460字。此墓志嵌在圆津禅院大殿内东墙上,保存尚好。碑文记载了圆津禅院振华长老(1722-1784)的生平事迹及其王昶与振华交往的一段珍贵资料。圆津禅院示禁碑碑高1.23米,宽0.78米,青石质,文为楷书。11行,300字。清嘉庆十三年(1808)立,嵌于圆津禅院大殿外墙上。碑文主要禁止在圆津禅院内外擅取财物或到寺骚扰、闹事,违者将追究责任,由松江府青浦县正堂山东张京业颁示。 重建圆津禅院大殿记碑高0.30米,宽0.60米,青石质,文为楷书,正文19行,约240字。由里人沈光莹撰并书,立于光绪十八年(1892)春,嵌在圆津禅院大殿东墙上。小部分文字脱落不清。碑文主要记载了同治、光绪年间重建圆津禅院清华阁、山门、大殿等的经过。 § 下属遗址 青浦博物馆上海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精品和典型器物绝大多数出土于青浦,种类齐全、器型丰富;地层清楚、鉴定精确。青浦区境内共发现十二处古文化遗址。 崧泽文化遗址 位于赵巷镇崧泽村北侧(沪青平公路南侧、油墩港两岸),1957年发现。遗址以原有假山墩为中心,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1961年、1974年-1976年、1987年和1994年-1995年、又2004年2-4月进行过五次发掘,共揭露面积1,266.5平方米。崧泽文化遗址发掘探明:遗址内有三层古文化堆积,上层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戚家墩类型文化,出土了硬陶豆、硬陶罐、原始瓷盒与瓷豆以及拍印回字纹、曲折纹、斜方格纹、米筛纹等印纹硬陶片;中层为崧泽文化氏族墓地,发现148座墓葬,人体平地掩埋,仰身直肢,出土了大量典型的陶鼎、豆、罐、壶、杯和石斧、锛、凿以及玉璜、琀、镯等随葬品,并发现马家浜文化时期人工堆筑的红烧土祭坛和建筑房址;下层是马家浜文化的村落遗址,出土了夹砂红陶釜、炉箅、泥质红陶盆和豆以及石斧、玉玦等器物,发现了人工培植的稻谷和两口全国发现最早的圆筒形土井。 2004年的一次发掘,首次发现了7座马家浜文化墓葬,填补了上海地区以往未有该文化时期墓葬出土的空白。出土的磨制石斧为双面管钻穿孔,这一发现将时期管钻穿孔技术提前了一千多年。崧泽文化前承嘉兴马家浜文化,后接余杭良渚文化,具有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典型性代表的文化,1982年被全国考古界命名为"崧泽文化"。1961年5月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1962年10月公布为上海市保护地点。福泉山古文化遗址发掘现场福泉山古文化遗址 位于重固镇西市(钱家泾北50米),1957年发现。遗址范围大体以福泉山为中心,东西长约500米,南北宽约300米,面积约15万平方米。而山体是由良渚文化时期古人在崧泽文化遗址上作为墓地堆筑的一座大土墩,东西向长约94米,南北宽约84米、高7.5米。1979年试掘探明在福泉山周围农田下,西部有马家浜文化层,北部有崧泽和良渚文化层,东部有良渚文化层,南部有马桥和吴越文化层,吴越文化及汉代墓葬。1982年、1983-1984年、1986-1988年进行三次发掘,发掘面积共2,235平方米,清理出崧泽文化居住遗迹1处和墓葬19座,良渚文化墓葬30座和祭坛、大灰坑各1处,还有吴越文化墓2座,楚墓4座,西汉墓96座,唐墓1座,宋墓2座。出土了石、玉、陶、骨等质料的遗物2,800余件,其中良渚文化大墓、祭坛和大量玉礼器的发现是最为突出的收获。 1959年7月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12月公布为上海市保护地点,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洋淀良渚文化木井遗址西洋淀良渚文化木井遗址 位于青浦县朱家角镇北约1公里,西漾淀解放渔业社的鱼塘东壁,1990年11月渔业社排水清理鱼塘时发现。井为圆筒形,口径0.98米,深约2米,用一棵对剖开的大木,中间挖空后对合作井壁,木质已经炭化朽蚀,稍动即碎。井底似铺木板。沉入井内的器物,都是良渚文化常见的陶器,有黑衣灰陶贯耳壶、高颈壶、细砂红陶袋足鬹和黑陶实足盉等。大部分已经破碎,其中一件完整的高颈壶的腹部,刻划4只鸟纹,第一只似正在疾走的驼鸟,细颈前倾,拱背长腿。第二只和第四只是展开双翅迎面飞来的大鸟。第三只为低飞着地的小鸟。刻划流畅,形象生动,是一幅研究新石器时代绘画艺术的少见资料。 木筒壁水井在中国井史上,是继马家浜和崧泽文化土井之后,第一次使用坚固物质作井壁,对于防止井壁坍塌和保持井水清洁,是一项重大的改进。[1]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