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隆美尔 |
释义 | § 个人简历 隆美尔 埃尔温·约翰内斯·尤根·隆美尔(德语:Erwin Johannes Eugen Rommel,1891年11月15日-1944年10月14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位著名的德国陆军元帅,通称“沙漠之狐”,也是德国极少数以中产阶级出身以及未进入过参谋学校而获得此头衔的军人。英国战时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对隆美尔评价:“我们面对的是一位大胆与熟练的对手,一位伟大的将军。” 隆美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为一名战功卓越的士兵,曾于意大利战区的英勇表现并受获蓝色马克斯勋章。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入侵法国的行动中,隆美尔担任了第7装甲师师长,以迅速的机动攻势俘虏大批敌军与物资,使该师获得“幽灵师”的称呼。法国战役后,隆美尔前往北非战场,以少数的德国师与意大利军队向英军发动攻击,收回意大利在先前失去的殖民地,之后又击退了持有装备、人员和制空权优势的英军反攻—战斧作战,以及在加查拉战役中以8万人和560辆坦克的兵力将11万人与840辆坦克的英国第8集团军击溃、后者物资与人员损失过半。隆美尔因为此役的成功而被晋升为元帅,也因为其先前多次以少胜多的活跃表现而产生了“隆美尔神话”。 但到了阿拉曼战役后,隆美尔部队的补给状况每况愈下,再度面对拥有物资增援的英美两军已难以对抗,隆美尔因此最终离开了北非,回到德国占领的西线负责抵挡盟军入侵欧陆的防务。战争后期,隆美尔被卷入了推翻希特勒的行动中。由于他广泛的知名度,希特勒让其选择可享有荣誉的私下自杀进而保护家人,或受军法审判、全家送至集中营,隆美尔选择前者后服毒身亡,希特勒为其举办国葬。 隆美尔的军事能力受到多位军事学家的推崇与批评,包括其亲临前线所发展出的灵活机动战术、对军中同僚过于严苛和难以相处、行事莽撞、未重视后勤与战略观狭隘等都有许多争议,甚至有人认为其杰出能力不过仅是英军不承认敌军士兵的素质,而将隆美尔吹捧为军事天才的说法。除了军事能力外,隆美尔也以人道精神对待敌军士兵、并拒绝了杀害犹太裔和英国突击队战俘的命令。[1] § 履历年表 隆美尔 • 1891年11月15日出生于德国符腾堡邦首府海登海姆市。 • 1910年7月加入军队在第124步兵团任中上、上士。 • 1911年3月被送进但泽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11月毕业。 • 1912年1月升中尉军衔。 • 1914年3月1日,任职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 • 1916年与露西•莫林(Lucie Maria)结婚。 • 1917年夏,在伊松索河前线并因在夺取蒙特山和隆格诺恩的突击行动而荣获德意志帝国最高荣誉——「蓝色马克斯」勋章。 • 1917年任上尉连长。 •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获二级铁十字勋章、一级铁十字勋章和功勋奖章。 • 1928年得独子曼弗里德。 • 1933年10月,升为少校,被委任德国中部戈斯拉一个山地营的指挥官。 • 1935年10月,被提升为中校并且担任波茨坦陆军学校的教官。 • 1937年,出版了《步兵攻击》一书,获得希特勒赏识,书中贯穿了德国军事理论的进攻精神,提出「进攻,进攻,进攻!」强调了发扬火力的重要性。 • 1939年9月,被任命为少将。波兰战役期间,负责指挥希特勒的警卫部队。 • 1940年任第七装甲师师长,同年6月20日,第七装甲师占领瑟堡,结束了进攻法国的战斗。战斗结束后荣获一枚骑士级铁十字勋章,被纳粹德国政府誉为「战神」,装七师也因在隆氏指挥下的神出鬼没被敌方誉为「魔鬼之师」。 • 1941年1月被晋升为中将,2月担任德国非洲军团的司令,指挥非洲战场的德意志联军。 • 1942年,获带剑橡叶铁十字勋章,任非洲装甲军团司令,晋上将军衔,同年6月22日当天在攻占托布鲁克后被授予元帅(Generalfeldmarschall)军衔。 • 1943年3月31日,被希特勒召见授予镶钻带剑橡叶铁十字勋章。 • 1943年8月18日被任命为「B」集团军司令,负责意大利防卫任务。 • 1943年12月至1944年7月,任驻法国西线陆军。 • 1944年7月15日致函希特勒,批评他的战争领导策略,请求他思考停战。 • 1944年10月14日,被查出与七月二十日希特勒暗杀事件主谋高级军官有接触。希特勒要求他在军法审判与自杀之间选择。隆美尔最后在乌尔姆(Ulm)近郊的贺林根(Herrlingen)家中自尽。 • 1944年10月18日,希特勒为他举行国葬。 § 幼年经历 隆美尔 埃尔温·隆美尔于1891年11月15日星期日中午、于德意志帝国巴登-符腾堡州的海登海姆出生,该地为乌尔姆郊外的一小座城市。父亲为海登海姆文科中学的数学老师—埃尔温·隆美尔(他以自己的名字为儿子命名),老隆美尔的父亲也是一名教师,他们两人都以数学家的身份而小有名气,也在海登海姆相当受人尊敬。母亲海伦娜(Helene)则为巴登-符腾堡州地方行政首长卡尔·冯·卢兹(Karl von Luz)的女儿。父母两人皆为新教徒。隆美尔有位兄长曼弗雷德(Manfred)、姊海伦娜(Helene)和弟盖哈德(Gerhard)与卡尔(Karl),其中曼弗雷德在年幼时即去世。隆美尔童年时体质盈弱[,据其姊海伦娜叙述,隆美尔因为发色淡薄、皮肤苍白而被家庭成员以“小白熊”称呼,而据隆美尔本人人事纪录中夹着的备忘录上记述:“小时候常在自家宽大的庭院里游玩,十分幸福。” 父亲在年轻时曾于炮兵部队服役过,但除此之外隆美尔家就无与军方有任何关系,也未有与其相关的亲戚。此外也因为隆美尔家族教育市民的阶级出身,在看重贵族出身的德意志帝国陆军中十分不利。1898年,隆美尔父亲成为了阿伦文科中学的校长,全家也因此搬到阿伦。由于阿伦没有小学,隆美尔在进入中学就读前必须先由家庭教师来授课。1900年进入由父亲所管理的中学就读,起初隆美尔在校表现不佳、散漫而懒惰,是个对于运动和读书都没有兴趣的孩子。到了10多岁后隆美尔突发上进,尤其是数学这科的成绩变好,且对体育活动也开始关心。隆美尔特别对飞机起了兴趣,14岁时与朋友共同做了一个与实体大小相同的滑翔机,虽然最后没有成功飞起,但以1906年欧洲才有了能以自身动力飞行的飞机来说,当时隆美尔的作品已算是小有成就。 隆美尔希望成为飞机工程师,但遭到父亲的反对,后者希望其能加入符腾堡王国的军队,但隆美尔本人却对军事生涯没有兴趣。[1] § 从军 隆美尔 隆美尔于1910年7月19日加入了驻魏因加滕(Weingarten)的符腾堡皇家陆军“威廉一世皇帝”第6步兵连(即德意志帝国陆军第124步兵连),成为下级军官候补生(Fahnenjunker)。在以下级军官的身份作了半年的勤务后,隆美尔于1911年3月进入了普鲁士王国但泽皇家军官学校。在隆美尔念军校的时间里,他遇见了将来的妻子—来该地专读语言学、17岁的露西·玛利亚·莫林(Lucia Maria Mollin,隆美尔常叫她“露西”)。在军官学校毕业后,隆美尔也经常与露西以信联络,两人于1916年结婚。1912年1月27日,隆美尔获得少尉军衔,并回到了第124步兵团单位内,主管新兵的训练工作。1913年,隆美尔与瓦贝卡·史坦慕尔(Walburga Stemmer)有了一个私生女—哥露特(Gertrud),并以给予生活费为条件,要求不要公开此事。日后隆美尔也请妻子能宽恕他的这个“过错”。 1914年3月,隆美尔被调往驻乌尔姆、与第124步兵团一样同属第27步兵师的符腾堡皇家陆军第3野战炮兵团(即德意志帝国陆军第49野战炮兵团),但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又转回第124步兵团,担任该单位下第2营第7连内的一个排长。[1] § 参战经历 1914-1933年 1914年3月1日,隆美尔被派到乌尔姆第49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8月,隆美尔回到原来的步兵团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9月他的左腿被打伤,为此他荣获了二级铁十字勋章。1915年1月,隆美尔重返第124步兵团,又获得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1916年后期他被派往东线罗马尼亚作战。1917年5月,隆美尔被召回西线作战。到了8月返回东线,并在那里再次受伤。9月,隆美尔所在的营被调往意大利北部参战。隆美尔率领的部队作战英勇,突破科罗弗拉防线,攻克蒙特山,占领隆格诺恩,这些战绩使隆美尔赢得了德国很少颁发给低级军官的功勋奖章,并被提升为上尉。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隆美尔先是被派往一个军团参谋部任文牍工作。1920年10月1日,隆美尔被派往施登卡德指挥一个步兵团的步枪连,他一直在那里呆到1929年。1929年10月,隆美尔被派往德雷斯顿步兵学院担任教官。在这段时间,隆美尔根据自己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作战经验撰写了《步兵进攻》一书,《步兵进攻》于1937年初被出版发行。 1933-1940年 1933年10月,隆美尔军衔升为少校,被委任德国中部戈斯拉一个山地营的指挥官。1935年10月他又被提升为中校并且担任波茨坦陆军学校的教官。1938年二战爆发前夕,他又被调往另一所军事学院任教。1939年9月,隆美尔被任命为少将。 波兰战役期间,隆美尔负责指挥希特勒的警卫部队。德军迅速地消灭了波兰,隆美尔也开始充分认识到坦克部队和闪电战的重要性。波兰战役之后,希特勒问隆美尔需要担任何种职务,隆美尔暗示希望指挥一支装甲师。1940年2月15日,尽管缺乏装甲作战的实战经验,隆美尔还是被希特勒任命为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第7装甲师隶属于霍斯将军指挥的第15装甲军准备入侵低地之国和法国。 1940年5月10日,德军入侵西欧。第7装甲师风驰电掣般的横扫过比利时和法国。5月13日,第7装甲师在激烈的战斗后强渡了默兹河。5月15日,冲过了菲利普维尔。5月21日,隆美尔的部队已经越过了康布雷,勒卡特,抵达了阿拉斯,在这里他们遭遇了英军两个坦克团大约70辆坦克的阻击,其中有一些德军37mm反坦克炮无法击穿的马蒂尔塔II型坦克。正当英军坦克大量杀伤了德军的步兵和反坦克炮的时候,隆美尔命令德军使用88mm高射炮平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5月26日,第7装甲师继续前进,并攻占法国最大工业城市之一的利勒,这个行动使法国第1军团一半的部队陷入困境。6月5日,隆美尔命令他的装甲师顺着两座还没有被破坏的铁路桥跨过了索姆河,第7装甲师此时的速度已经是平均每天40-50英里了。6月10日,隆美尔的部队终于在迪埃普附近抵达了英吉利海峡岸边。6月16日清晨,第7装甲师从鲁昂的法军一座桥梁上跨过塞纳河,然后向南疾驰,17日第7装甲师在行进间开始攻击瑟堡,于19日攻占了这座法国重要的深水港口。6月25日,法国战役结束。法国战役期间,第7装甲师赢得了“魔鬼之师”的称号。 隆美尔在指挥第7装甲师的时候总喜欢自己跟着侦察部队,他认为对于一个指挥官来说经常走近自己的士兵是很重要的,这种习惯一直被带到了后来的北非战场。隆美尔有时候会故意将上级的命令置之不理,他认识到最高指挥部有时候并不会根据实际情况去处理,所以隆美尔经常先执行自己的命令,等做完了再去向上级报告。隆美尔的参谋人员对隆美尔这种行为并不赞同,而他们更多的时候是根本找不到他。隆美尔在写给自己妻子露西的信件中称法国战役是一次“闪耀的法国之旅”。 1940-1943年 1941年隆美尔在北非战场 法国陷落以后,隆美尔继续他的军事生涯。1941年1月他被提升为中将并在2月被召回柏林担任德国非洲军团的司令,2月12日,隆美尔接到命令抵达的黎波里。非洲军团由两个师组成,他们的使命就是支援已经在1940和1941年1月在北非同大不列颠军队战斗的意大利盟友。从40年12月至41年1月,英联邦的军队将他们逐出了埃及,意大利人已经被击退至利比亚境内。 1941年2月14日,隆美尔的先头部队第5轻装甲师部分人员装备在的黎波里上岸。隆美尔意识到意大利人由于被英军击败而士气低落,他会见了意大利的指挥官。2月24日,德国非洲军团首次在的黎波里以东和英军发生小规模战斗,3月31日,非洲军团对布雷加的英军发动了一次成功的进攻。隆美尔使用其在法国成功的闪电战术给了英军狠狠一击。非洲军团继续向东追击撤退中的英军,一直深入昔兰尼加并攻占了班加西。 4月13日,隆美尔的部队向南绕过港口要塞托布鲁克攻克巴迪亚,接着又于4月15日占领了埃及西部边境上第一个城市萨鲁姆。隆美尔的进攻迫使英军及其盟军退守到了托布鲁克要塞内。4月11日到13日,隆美尔第一次尝试攻占托布鲁克,但是失败了。托布鲁克对于整个北非的战线有着重大的战略地位。 隆美尔第二次尝试攻占托布鲁克是在4月30日至5月2日,此时他的敌人和朋友都因为他狡猾的战术而称他为“沙漠之狐”。4月中旬至6月中旬,英军也发动了一些小规模的进攻,但是在德军威力强大的88mm炮的打击下损失惨重,被迫撤回了防御阵地。1941年6月,无论是英军还是德意军队都无力再发动攻势,双方只有加固防御阵地的实力。在德国,宣传机构已经把隆美尔塑造成一个无敌的将军。 1943-1944 年 1943年3月至7月,隆美尔因严重的病情只能和妻子和儿子在一起度过。7月10日,他被指派为德军在希腊的指挥官,不过很快又被召回柏林。随后隆美尔参与了德军镇压意大利政府倒戈向盟军,大量德军涌入意大利境内并解除了意大利军队的武装。11月初,隆美尔又被委任为意大利的指挥官,很快这个职位被凯塞林将军所取代。11月下旬,隆美尔离开意大利回到德国。 12月初,希特勒正式委派隆美尔视察从北边开始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全部海岸防御工事。12月31日,隆美尔被任命为B集团军群的指挥官,这个集团军群的总指挥是陆军元帅伦斯特。隆美尔视察了从荷兰到波尔多沿海岸的防御工事,也就是著名的“大西洋壁垒”。为了阻挡盟军的登陆,隆美尔特别设计了防空降的障碍物,这种东西被称为“隆美尔芦笋”,还有很多在海滩上的障碍物以及大片的地雷带。由于盟军成功的实施了欺骗行动,使得德军在海滩防御重点地区上出现了严重的分歧。隆美尔对盟军可能的登陆点判断有误,1944年6月6日,盟军在诺曼底一线实施了登陆,数日之后盟军就完全控制住了滩头阵地,并向纵深扩大。 尽管隆美尔在卡昂外围暂时阻挡住了英军的进攻,党卫军第12装甲师摧毁了英军100多辆坦克,但是在盟军绝对优势空军打击下,德军终于顶不住了。当盟军坦克潮水一般涌过德军的防线,隆美尔心中对德国必胜的信念已经荡然无存了,他开始怀疑德国是否还有继续战争的必要。1944年7月17日,在一次空袭中隆美尔的座车被击中,隆美尔受了重伤,不得不离开了前线。德国反希特勒的军官们曾经找过隆美尔试图说服他加入他们的阵营,尽管隆美尔对战争失去了希望,但是他却始终没有直接参与反希特勒的活动(在这个问题上,西方历史学术界的观点一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 1944年7月20日,德国反希特勒组织策划了一起爆炸试图刺杀希特勒,可惜行动阴差阳错的失败了。这个事件牵连了很多的高级将领和军官,其中也包括隆美尔。8月8日,隆美尔被从法国医院转到他的故乡斯瓦比亚的赫尔林根山庄。8月12日,密谋刺杀希特勒的重要成员戈台勒被捕,从他箱子里搜出来的有关文件上有隆美尔的名字。另外一名参与这个组织的成员霍法克也向希特勒的秘密警察证实隆美尔支持刺杀希特勒的行动。 1944年10月14日,希特勒的第一副官布格道夫向隆美尔转达了希特勒的命令,隆美尔有两种选择,自杀或者被逮捕受审。隆美尔选择了前者,服毒自杀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结束生命。1944年10月18日,希特勒下令为隆美尔举行国葬并全国默哀一天。[2] § 人物影响 隆美尔 身为指挥官的能力 隆美尔为部下戴上铁十字勋章隆美尔被部份历史学家评价为资质卓越的战术家与伟大的军事指挥官,特别是精于机动战和敏锐判断敌人弱点的能力,但绝非毫无缺点,尤其是他在战略、统筹大军和与人相处的能力上颇受批评。隆美尔在指挥上总是位居前线,他的一些下属如芬克对于这样的风格予以赞赏,但弗里德里希·冯·麦勒锡将军(Friedrich von Mellenthin)则对此提出质疑,因为这种作法会使得隆美尔和其参谋幕僚发生冲突,事前拟定的种种计划也可能会因为一时的变卦而修改,甚至取消;以及也会因为亲自设身于战地而影响对大局的判断能力,如阿拉斯战役时因为受到多辆坦克的攻击而向上级报告“遭到数百辆坦克的攻击”。此外,隆美尔因为身在前线,经常与后方的指挥部失去联系,而当有行动决策时,下属军官总是找不到隆美尔,进而造成混乱。在法国战役期间,隆美尔经常不顾侧翼与后方安危的攻击英法军的防线,被批评莽撞行事。古德里安传记的作者肯尼兹·麦可塞认为隆美尔在极多的场合中将个人野心置于第一位,而企图掠夺他人成就,还会虐待、辱骂同僚,并将个人过错怪罪于他人,这些都可在法国战役中所见。而在与意大利军的交流中,隆美尔也多次表示义军将领和政府的不可靠,像是他认为意大利将领贪图享受。根据他非洲作战参谋的叙述,隆美尔在军营中过得十分节俭,并与部下住同样的军营,使用同样的配给品[494],因此隆美尔成为深受士兵爱戴、但将官不甚喜欢的将领。 隆美尔在1941与1942年间于非洲夺下了多次战役的胜利,这些都是在敌军人数与补给状况胜过他的条件下透过积极进攻所取得的。有许多次在德军高层反对下,隆美尔也执意发动攻击,尤其是隆美尔在未有良好补给下进攻埃及这件事,当时局势令其仅有两种选择,不是停下补给再发动攻击就是立即追击,而隆美尔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来夺取埃及,第8集团军近乎崩溃,且敌人在补给速度上远胜轴心军,因而选择追击,但最后遭到失败。而隆美尔认为他的补给都是意大利军的消极应付和将补给运输船班资料都泄漏给了英军。英国军事历史学家马丁·凡·克瑞福德(Martin van Creveld)对此写道:“德军只有部份摩托化和倚赖不算强大的汽车工业,但要因为政治情势来稳定无能的意大利军。利比亚港口的吞吐量是如此地小,但它所要掌握的(补给)路程是如此地长。局势似乎很清楚,尽管隆美尔创下无数的战术成就,只要轴心国补给问题无法获得解决,进攻中东的计划将永不可行。隆美尔一再无视下达的命令,并试图越过其补给基地的合理推进距离,这是一个不应被容忍的错误。”麦勒锡写道:“隆美尔常仅以一时冲动或不完整的资讯就进行对整场战役的赌博,如十字军作战的情况就是这样。”英国史政局也评述:“隆美尔不怎么关心补给事务,他只希望必要时都可取得即可,这是他手下参谋的一个困难任务,因为他们常不知道隆美尔下一个企图是什么。” 隆美尔自己也清楚他的战功声誉系于频繁的军事赌博,因此认真、仔细地将当时想法记录于作战文件中,用作事后解释和捍卫自己行为的论据,特别是有关他在1942年要发动夏季攻势进攻埃及时[499]。1942年8月的中东英军司令哈罗德·亚历山大对隆美尔评价道:“他是一位最优秀的战术家,紧密地控制每一个装甲单位的行动细节、快速地抓住一瞬间的机会并以机动战中扭转局势。然而,我对于他的战略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怀疑,特别是他是否充分了解一个健全行政计划的重要性?隆美尔快乐地指挥着眼下控制的机动部队使他想要获得迅速的成功,对于未来并没有充分的考虑。”亚历山大的一名情报官员—大卫·亨特爵士(Sir David Hunt)则评价隆美尔:“……也许他的才能是指挥一个装甲团、或装甲师,但到了装甲军就是其极限了。” 英雄形象 隆美尔的生平广为人知,不仅是德国人,也包括其敌国军民。其著名的骑士风度和优异的战术能力令他赢得了敌军将领的敬重,包括奥金莱克、丘吉尔、巴顿和蒙哥马里,而隆美尔对他们也是如此。隆美尔也是少数不多被盟军官方下令计划暗杀的轴心国指挥官(其他如莱茵哈特·海德里希与山本五十六),然而不同于后两者,该行动以失败告终(即菲力普行动(Operation Flipper))。 隆美尔麾下的非洲军也从未被指责过犯下战争罪行,隆美尔自己也曾提到过北非战线是一场“没有敌意的战争”(Krieg ohne Haß)。许多例子也显示了隆美尔对盟军战俘的人道作为,比如他在坚忍行动(Operation Fortitude)中俘虏了罗伊·胡德瑞吉(Roy Woodridge)与乔治·蓝涅(George Lane)两位突击队中尉时,抵制了希特勒所下达的《突击队命令》,并未将前两人处决,另外也拒绝遵照后者杀害犹太裔战俘的命令。隆美尔驻于法国期间也反抗了希特勒要求其驱逐该国犹太人的命令,并多次写信抗议犹太人的待遇。英国突击队的吉欧菲·凯耶斯(Geoffrey Keyes)少校在其攻击德军海岸防线的任务失败而阵亡后,隆美尔下令进行其保有军人荣誉的埋葬。另外,在大西洋壁垒建设期间,隆美尔指示法国人不用作奴隶,但应付出劳动。 战争结束后,当隆美尔涉入刺杀希特勒的政变行动后,他的道德价值名誉在盟国间大幅提高,也被西方盟国引用为一位勇于对抗希特勒的忠诚德国人。在1951年美国所拍摄的《沙漠之狐》电影更是助长其知名度与声誉,令其成为备受瞩目的德军将领。1970年,西德海军的一艘力长斯级驱逐舰即命名为隆美尔号。[1] § 军事理论 《步兵攻击》隆美尔 隆美尔最著名的军事著作,核心内容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强调部队灵活机动、大胆推进。 进攻力学(杠杆战术) 这种战术的核心内容是正面佯攻敌人,而将主力迂回到被攻击方的后方或一侧,予敌人致命打击。在北非战役敌众我寡的的情况下,击溃英国著名的第八集团军,隆美尔也因此一战成名。 《隆美尔文件》 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哈特整理隆美尔战术资料而发表的军事著作,其实该作品也融入了作者的军事思想。主要内容论述了「沙漠战争规律」,如包围战、遭遇战、消耗战等,并记述了沙漠战场上组织军队协同作战的方式。提出以炮兵为火力点、坦克用于机动作战,而步兵为辅的作战方法。 § 死亡 没有审判的死刑 隆美尔在历史上的形象一直熠熠发光。第三帝国初期,他还充满激情地赞扬希特勒的“旷世奇功”,然而从1943年起,他就成了德国国防军中敢于就不断恶化的形势向元首直言的少数高级军官之一。1944年6月6日,盟军攻入法国后,隆美尔成了希特勒最危险的反对者。 1944年9月末,希特勒最信任的心腹马丁·博尔曼在从元首大本营发出的一份印有“帝国秘密事务”字样的呈文中报告,隆美尔曾说“暗杀成功后他将领导新政府”。这份文件意味着对希特勒最喜欢的隆美尔将军作了死刑判决。因为博尔曼出卖了那些试图在1944年7月20日用炸弹炸死那位独裁者的勇敢的将军们。在博尔曼的报告发出几天后,两位将军来到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并强迫这位被英国虞机炸成重伤的元帅吞服了毒药丸。 末路袅雄之死 1944年10月14日12点,盖世太保的刽子手把隆美尔在黑尔林根的住所包围起来。一辆大卡车挡在路口。为了防止隆美尔外逃,慕尼黑和斯图加特之间的公路也被封锁了。53岁的“沙漠之狐”隆美尔还有他生命的最后15分钟。 布格多夫将军和梅塞尔将军把黑色奔驰车开到门前。隆美尔穿上皮大衣,拿起他的无帅权仗,戴上帽子,并习惯性地拿起了房门的备用钥匙。他犹豫了。然后他把钥匙放在儿子曼弗雷德的手里:“也许今天晚上我就死了,这一劫在所难逃……”隆美尔坐在车后座的右边,车门被关上,奔驰车开动了。驶出500米后,他们停在一个有砾石坑的小树林里。布格多夫将军要求梅塞尔将军和司机多泽离开,5分钟再回来。后来司机回忆说:“我看到隆美尔坐在汽车后座上,显然生命垂危。他毫无知觉地瘫倒,抽噎着……他嘴里还残留着氰化钾。” § 个人荣誉 先后获得3枚十字勋章; § 人物评价 正面评价 隆美尔 隆美尔高超的军事素质和出色战术才能受到了许多军事爱好者,甚至是著名军事家的尊敬和崇拜。丘吉尔称其为「伟大的军事家」。著名军事家乔治•巴顿曾经潜心研究过隆美尔的军事作品,直到现代,隆美尔的战术思想仍然是各国军事学校的教材。 隆美尔一生称谓很多,最著名的是“沙漠之狐”,还有如“纳粹战神”等称谓。有历史学者认为,隆氏未被派往东线战场是成就其崇高声望的重要原因,相较于因强烈民族与意识型态对抗而不时传出战争罪行的东线,北非战场交战双方对战争公约的遵守与住民密度颇低的战场环境,令隆美尔能拥有纯军人的绅士形象;另一方面,因为希特勒将注意力集中在东线,对属于次要战场的北非较少肘制,反令隆美尔有较东线将领更大的空间发挥其军事才能。 此外,虽然涉入的程度为何颇有争议,但由于受希特勒暗杀事件牵连而自杀,隆美尔因此被部份人士视为“德国军人的良心”加以推崇。 许多作品以猎奇为卖点替隆美尔吹嘘。美国曾摄制了电影《沙漠之狐》,该电影主要赞美了隆美尔的军事才能。该电影受到二战老兵的非议。 负面评价 不能否认是,隆美尔做为希特勒的爱将,的确是纳粹最得力的侵略工具,因此被称为“二战纵火犯”。也有军事家认为,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军事家。具体表现为北非作战时,隆美尔只顾进攻,打乱了希特勒在北非牵制英军的目的,致使希特勒不得不增援隆美尔,而后被蒙哥马利击败。后来又错误的判断盟军开辟第二战场的地点,使“大西洋壁垒”失去作用。因而被称为:“战术上的巨人,战略上的矮子”。但有些人也不同意这种看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