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隆木乡
释义

§ 基本简介

隆木乡通电了南康市辖乡。市粮食生产基地。1958年设太阳升公社,1959年更名隆木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市境最北部。乡府驻隆木圩,距市区74公里。康隆公路从境中经过与105国道相接。面积91平方公里,人口1.7万。辖晓源、黄石、陈源、忠东、西木、高塘、瑞坑、塘上、新村、隆木、民丰、樟村、福田、小东、邹家地15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盛产油茶、鲜李、药材等。乡镇企业有食品加工、家具、板材加工等厂。所产花岗石板材质量上乘,远销海内外。传统地方名特产有雪片糕、豆腐管子等。境内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石箭。隆木圩镇建设通过几年规划初具规模,形成了“井”字形街道结构,东西有350米街道接隆木至汤村公路,200米街道接隆木至小东公路,南北有560米连隆沙公路与唐隆公路,有400米步行街道用于圩场,圩场外围有占地9亩的农贸市场,农贸市场建设有550平方米的钢架农贸棚,地面已硬化。通过这几年的公路建设,隆木与遂川、万安等县的贸易更加频繁,隆木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市场日益繁荣。

§ 特色产业

隆木乡领导视察隆木乡长期以农业生产为主,肉牛养殖与茶油生产是隆木的特色产业。隆木乡山多地广,山林面积有108795亩,人拥有山地面积61亩,水草丰茂,气候宜人,草场资源十分丰富,农户有着传统的养殖习惯,为了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产品科技含量,促进农民增收。这些年乡政府出台扶持肉牛养殖大户政策。优化肉牛品种,做大做强了肉牛养殖产业,形成以瑞坑村、福田村两村肉牛养殖基地,辐射隆木乡其他各村。2004年累计隆木乡肉牛出栏625头,存栏1731头。茶油产业是隆木乡山林生产的一枝奇葩,茶油是一种天然绿色保健食品,具有乌发美容去疤消肿等功效。含好“山”字经对原有的油茶园林进行更新改良,开发优质丰产油茶林,目前已开发忙改造3751亩人均拥有油茶林面积1.3亩,年产值人210元。

§ 基础建设

为了更好的统筹解决“三农”问题,南康市于2007年底在广大农村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隆木乡政府迅速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乡农医所负责该项工作的开展,召开隆木乡乡、村两级干部会议,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制定进度表,确保2008年1月30日实现目标人口的85%的参合率。从2008年12月23号开始发动,到31日,隆木乡已有2722人参加,参合率达到了15%,上缴金额5万元。在隆木乡迅速掀起了一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浪潮,乡党委书记廖祥益在工作动员大会上强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为民办实事的具体体现,所有干部必须以强烈的责任感,在较短时间内迅速的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使百姓早日享受到实惠。”

§ 历史文化

历史遗迹南康最北面的乡叫隆木乡。隆木古时称“龙穆”,说得是古时龙穆二姓人家在这里开基建业。因繁体的龙与穆二字太过复杂,在解放后便叫做了“隆木”。有趣的是,这龙穆之地竟没有一户龙姓与穆姓人家了,一打听,原来是后来迁居过来的明姓人家风头抢过了龙穆二家,龙穆二姓人家走往衰败后便离乡背井去了。不过,这新名字——隆木倒也改得贴切,这里自古便是个巨木参天古树成林之地。可惜的是,五十年代大跃进时期山林惨遭涂炭,隆木便真正失了它的繁荣。值得当今隆木人还有些咀嚼的是它怀抱着的一座大山一处山地,一个被称作“南康的阿里”的边域,一个在南康人眼里充满了神奇色彩、四面被高山峻岭层迭裹掖着的村落,一个整年风唱着季歌、泉淌着激情、石显出峥嵘、花开得异艳、天蓝得无暇的世外桃园。这,便是隆木邹家地。峻岭雄奇是邹家地的第一大特征。邹家地地处南康最北面,与遂川交界,距离南康市70公里、唐江镇54公里、遂川城25公里。而从隆木乡政府到邹家地也有整整15公里之遥。从墟镇往北望去,南康最高峰——1040米的白鹤岭,犹如一道天然屏障,与着四周连绵无止的崇山峻岭,四面御雨抵风、守护着这块神奇的土地。走向大山深处,是种生命体验。这种行旅,明显带着自我挑战的意味。前方只是原始与未知,只有坎坷艰难。行旅之人,似乎需要的就是这样一种与求知遭遇的感觉。[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2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