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隆兴寺 |
释义 | 隆兴寺 § 景区概况 隆兴寺占地82500平方米,主要建筑分布在南北中轴线上。建筑自南向北依次为照壁、石桥、天王殿、大觉六师殿(遗址)、摩尼殿、牌楼、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大悲阁、御书楼、集庆阁、弥陀殿、毗卢殿。 主体建筑为大悲阁,五檐三层,高33米。阁内正矗立着高大铜佛铸像,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千手千眼观音正定大菩萨。大佛始铸于北宋开宝四年1971年,是北京周边地区4尊大佛之一,即北京雍和宫大佛、天津蓟县独乐寺大佛、承德普宁寺大佛。寺内尽端的毗佛殿,创建于明代。殿内有铜铸的毗卢佛像,设计精巧,造型奇特,是国内孤例。佛像整体分三层莲座,每层四尊铜像,各向一方,相背坐于莲座中央。莲座的第一莲瓣上刻一小佛,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 寺内有六处文物堪称全国之最:被古建专家梁思成先生誉为世界古建筑孤例的宋代建筑摩尼殿;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的倒座观音;中国早期最大的转轮藏;被推崇为隋碑第一的龙藏寺碑;中国古代最高大的铜铸大佛;中国古代最精美的铜铸毗卢佛。此外,寺内东北侧还建有集文物展示、旅游休闲为一体的明清代园林——龙腾苑。 隆兴寺内碑碣林立,其中有隋代龙藏寺碑一方。寺北有荣国府,近在咫尺,是为拍摄电视剧《红楼梦》而建。 § 隆兴寺历史 隆兴寺始建于隋开皇六年(公元586年),时称“龙藏寺”。 唐改额龙兴寺。宋开宝二年(公元969年),宋太祖赵匡胤巡境按边驻跸真州(正定)到城西大悲寺礼佛得知寺内所供四丈九尺的铜铸大悲菩萨毁于五代,遂勒令重铸大悲菩萨金身于龙兴寺,并动建大悲宝阁,开宝四年(公元971年)兴工,开宝八年(公元975年)落成,而后以此为主体采用中轴线布局进行扩建,形成了一个南北纵深、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的宋代建筑群,龙兴寺遂跃为“河朔名寺”。 隆兴寺隆兴寺这座千年古刹,历代帝王曾多次到此巡境幸驻跸,上香礼佛,题诗书匾,刻碑立石。元代曾多次赐金重修,并赐田亩、经卷、长明灯钱资助寺院的经济和佛事,致使龙兴寺僧徒增多,规制完善,日臻隆盛。著名高僧胆巴曾一度住持龙兴寺,并施白金千两重修大觉六师殿。明万历年间敕修寺内主要建筑和佛像。清朝康、乾二帝出巡曾多次与此住架,拈香礼佛,以祈皇图永固。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至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至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两度奉敕大修,并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在西侧增建帝王行宫,形成了东为僧徒起居之处、中为佛事活动场所、西为行宫三路并举的建筑格局,达到了鼎盛时期。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赐额“隆兴寺”,并被誉为“海内宝刹第一名区”清朝末叶至民国年间,政治腐败,经济凋敝,战争频仍,隆兴寺也随之颓败。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西路行宫被天主教堂侵占,中、东两路建筑也是殿阁倾圮,僧堂损漏。寺院游僧日少,门庭冷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隆兴寺受到了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科学保护。196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1953年成立专门文物保管机构至今,国家屡拨巨款对寺院进行修葺和扩建,使古刹逐渐恢复其盛世风貌。正定是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北15公里的地方。西望太行山,南临滹沱河,素有“燕南古都,京畿屏障”之誉。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分别从县城东西两侧穿过。城内现存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隆兴寺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座落在正定县城东隅。 自1974年以来,先后有田纪云、薄一波、李鹏、李瑞环、吴阶平、彭冲、彭佩云、钱其琛、江泽民、迟浩田、姜春云等70多位国家领导人莅临隆兴寺,2001年11月5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隆兴寺时,对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给予高度评价并题词留念。 § 摩尼殿 隆兴寺寺内独特建筑,当推摩尼殿。摩尼殿坐落在中轴线前部,始建於宋仁宗皇祐四年(1052年),距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大殿结构十分奇特,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椽屋,前後乳栿四柱结构形式。正中殿身五间,进深五间。中央部分为重檐歇山顶,四面正中各出山花向前抱厦,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点和见格,殿顶为绿琉璃瓦剪边、檐下饰雄大的绿色斗拱,翼角弧度圆润而微微向上翘起。大殿雄伟壮观,又不失矫健优美。殿脊、飞檐曲线如波,自然流畅;四角微翘,如鸟振翅欲飞。像这样立体礼富淤变化,形制颇为特殊的古建筑,在我国早期古建筑中实属罕见。隆兴寺殿内正中佛坛上,塑有释迦牟尼、文殊、普贤、阿难、迦叶像,其中一佛(释迦牟尼)、二弟子(阿难、迦叶)像为宋代原塑。檐墙及围绕佛坛的扇面墙上,均绘有明代成化年间绘制的壁画,题材内容为佛传故事。壁画色彩艳丽,线条流畅。扇面墙背面塑有玲珑别致的须弥山,山间塑有罗汉、狮、象等,中部有一尊明代彩塑观音坐像,头戴宝冠,肩披璎珞飘带,胸臂裸露圆润,一足踏莲,一足踞起,双手抚膝。鼻梁微高,柳叶细眉,面容恬静安详,姿态优雅端庄;实为我国古代彩塑杰作。殿后南壁浮雕五彩悬山中的倒坐观音,头戴宝冠,肩披璎珞飘带,胸臂裸露,圆润丰满,一足踏莲,一足踞起,双手抚膝,细眉之下,双目俯视,神态安详,姿态端庄优雅,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被鲁迅先生誉为“东方美神”。经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批准,从1977年下半年起至1980年底,对摩尼殿进行了落架重修。 § 大悲阁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五檐三层,高33米。阁内正矗立着高大铜佛铸像,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正定大菩萨。这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有22.28米高,有42臂分别执日、月、净瓶、宝杖、宝镜、金刚杵等法器。面部情端祥恬静,仁慈庄重。达到了瞻之弥高、仰之益恭的艺术效果。隆兴寺大佛始铸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有三千匠役投身这项工程。由于佛像超高,所以采取自下而上,分段接续铸造。第一段铸莲花座,第二段浇至膝部......第七段浇铸至顶部。工程浩大,工诹复杂,比承德外八庙普宁寺大乘之阁的观音木雕像难度要高得多。它是北京周边地区4尊大佛之一,即北京雍和宫大佛、天津蓟县独乐寺大佛、承德普宁寺大佛。寺内尽端的毗佛殿,创建于明代。殿内有铜铸的毗卢佛像,设计精巧,造型奇特,是国内孤例。佛像整体分三层莲座,每层四尊铜像,各向一方,相背坐于莲座中央。莲座的第一莲瓣上刻一小佛,共计大小佛像1072尊。隆兴寺内碑碣林立,其中隋代龙藏寺碑一方,具有很高的书法价值和史料价值。隆兴寺1944年重修大悲阁时,拆掉了两侧的御书楼和集庆阁,建筑面积较原来缩小了三分之一。东、西、北三面墙壁上的宋代壁塑也已无存。阁内有楼梯直达顶层,可凭栏纵观正定古城风光。历代文人墨客登临此阁,吟诗咏赋,留下了许多美好诗篇。元代诗人萨都刺诗云:“眼中楼阁见应稀,铁凰楼檐势欲飞,天半宝花飘关道,月中桂子落僧衣。高擎玉露仙人掌,上礎银河织女机,全赵堂堂遗物在,山川良是昔人非。” 大悲阁前,东侧为转轮藏阁(藏经楼),西侧为慈氏阁。转轮藏阁坐西朝东,面阔三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平面近似方形。阁内正中安置木制的直径七米、八角形的“转轮藏”(即转动的藏经橱):中间两根金柱各向左右让出,其梁架结构,作出由下檐斗拱弯曲向上与承重梁衔接的弯梁,上层梁则有大斜柱(叉手)的应用,是早期木构建筑中的杰作。慈氏阁与转轮藏阁大体相似,阁内采用永定柱造和减柱造的做法,是其建筑结构上的特点。特别是檐墙一周的柱子均采用永定柱造的做法,是国内现存宋代建筑中的孤例。阁内二米高的须弥座上,立有一木雕像,高七米,为弥勒佛形象,或称“慈氏菩萨”,是宋代遗物。 § 碑刻 隆兴寺在隆兴寺内,还保存有隋唐以及宋、金、元、明、清各代碑刻三十多通,其中龙藏寺碑是隋开皇六年(586年)创建龙藏寺时所立,是我国现行的著名古碑之一。碑高2.1米 宽0.9米,碑额题“恒州刺史鄂国公为国劝造龙藏寺碑”15字。碑文为开府长史兼行参军张士礼撰文,无书写入姓名。书体方整有致,结构朴拙,笔画遒劲有力,具有古拙幽深的美感,不仅记载了隆兴寺的始建,具有史料价值,而且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它上承南北朝余风,下开初唐书法诸家先河,被王国维誉为“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是我国现行的著名古碑之一。 § 评价 隆兴寺寺内建筑布局规整,形式多样,是我国现存时代较早、规模较大、保存较完整的一座佛教寺庙建筑群。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评价说“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府的隆兴寺。”隆兴寺是全国十大名寺之一,隆兴寺整个寺院除了两座碑亭以外,几乎全是宋代建筑物,是我国目前仅存的宋代建筑范例之一。它虽经千百年风雨侵蚀,仍能显现当时“重档通霄汉,正殿俯星辰”的规模和雄姿。 2001年11月,隆兴寺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4A”景区 § 旅游信息 门票:40元 交通:市内可乘201路公交车,车费3元。 § 相临景点 赵云庙 临济寺澄灵塔 天宁寺凌霄塔 荣国府 开元寺 正定古城墙 文庙大成殿 广惠寺华塔 唐代风动碑 唐代钟楼 蕉林书屋 藏经楼 西游记宫 马家大院 封神演义宫 正定县科技馆 历史文化街区 § 参考资料 1、http://www.longxingsi.com/shownews1.asp 2、http://www.51766.com/www/detailhtml/1100010291.html 3、http://www.izy.cn/travel/7b/2837.html 4、http://www.lotour.com/member/sight/703/ 5、http://www.hebocs.org/lvyou/46.asp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