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粦传
释义

§ 基本资料

著名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黄粦传

黄粦传(1924~1966)汉剧演员,工老生。又名黄仪。广东大埔人。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广东汉剧院副院长。著名广东汉剧表演艺木家。

§ 个人概述

黄粦传 1935年毕业于湖寮育民小学。同年从艺,师承李祝三、詹欣、郭维政等,工汉剧老生。历任大埔同艺社学员、演员,大埔民声汉剧社、广东省汉剧团演员、一团副团长,广东汉剧院副院长、艺术室主任兼一团副团长。

他精于唱功,嗓音洪亮浑厚,高低音运用自如,行腔遒劲,善用气口,念白明快喷口有力,精通汉剧音律,熟悉传统文、武场器乐的演奏技巧,善于将其他戏曲剧种的唱腔融化于广东汉剧之中。

§ 职业生涯

《百里奚认妻》剧照

黄粦传在舞台艺术的职业生涯中,饰有汉剧传统戏《百里奚认妻》百里奚、《齐王求将》齐宣王、《林昭德》的包拯、林珏,《胆剑篇》勾践、《红书宝剑》高真、《貂蝉》王允、《失空斩》诸葛亮、《五丈原》孔明,《击鼓骂曹》祢衡、《文天祥》文天祥、《秦香莲》包拯、《搜书院》谢宝、《棠棣之花》严仲子,现代汉剧《一袋麦种》兴伯、《转唐山》、《一门忠烈》许瑞伯。导有新编汉剧历史剧《胆剑篇》、《齐王求将》等。 《齐王求将》和《一袋麦种》曾摄制成戏曲艺术片。

§ 个人荣誉

图片

1957年5月15日,广东汉剧、潮剧、琼剧在北京中南海怀仁堂联合汇报演出,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观看演出后并接见演出人员,图为毛泽东主席(左一)与黄粦传亲切握手。

图片

1965年10月10日,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朱德、邓小平、董必武、彭真、乌兰夫、叶剑英等国家领导人,接见参加国庆观礼的工农兵代表及中南区戏剧观摩下乡节目汇报演出队全体人员。

毛泽东主席步入接见现场,前排(左二)为黄粦传

图片

毛主席的正后面为黄粦传

§ 个人影响

“南方马连良”----黄粦传

黄粦传,早年先后拜李祝三、郭维政等为师,工老生。经数年严师的日夕教导及其本身的勤学苦练,十五岁(1938年)在广东梅县东教场游艺大会上头角初露,演出《上天梯》(亦称《误斩姚期》)中,在“劝姚”的一大段长达七十多句的二簧慢、中、紧板,嗓音嘹亮,唱得情高昂,层次分明博得观众一片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被盛称为“黄粦传一曲震环座”。自此,他声蜚潮、梅汉剧艺坛。

黄粦传精谙音律,熟悉汉剧舞台的“八张凳”(即:司鼓、头弦、三弦、月琴、提胡、古筝及锣、钹等),可谓是汉剧舞台的全能。当时行家赞誉他为“舞台通”。

黄粦传一生戏路广,艺术造诣深,善于广泛吸收各兄弟剧种演唱艺术之长,纵横借鉴,兼收并蓄,加以融汇,在继承传统汉剧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刻意创新,大胆发挥,突破旧唱腔的局限,自成一体,特别是他能根据角色的身份、年龄和性格特点,设计创造不同的唱腔和不同唱法,判通过其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演,把剧中人物演得维妙维肖。如他在《百里奚认妻》饰七十岁的百里奚的唱腔时,古朴苍劲,饱满略带点沙哑;《击鼓骂曹》中的弥衡,裸体横眸,击鼓吭歌,声调激越铿锵;《搜书院》中饰谢宝的运腔,雅逸中带刚遒,而《齐王求将》中饰齐宣王,则用老生跨丑行的唱法,滑稽多变;《秦香莲》中饰包拯,又使用老生跨净行(黑头)的唱腔,听之令人感到高昂挺拔、雄浑庄肃。黄粦传能演上百出各类型的老生戏,中国唱片公司曾为其灌录了不少唱片,销往海内外各地,影响很大。特别是1957年,广东省汉、潮、琼剧赴京汇报演出团在京演出演出期间,他和黄桂珠合作主演的《百里奚认妻》一剧,真可谓是声情并茂,珠圆玉润,深得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戏剧艺术大师梅兰芳、欧阳予倩、田汉、蔡楚生等的赞赏,著名京剧演员、“四大须生”之一的马连良,听了黄粦传的发声和演唱后,称其为是“正宗的老生嗓子”,按京剧谓之:“云遮月”也。所以后来也就有黄粦传被喻为“南方马连良”的誉称。

黄粦传在广东汉剧老生行的演唱艺术成就,可说是空前绝后的。建国后,他对广东汉剧事业的振兴和发展所作的贡献,也是不可磨灭的,文革十年浩劫,黄粦传因受到极左路线迫害,不幸于1966年逝世,他的早殇,实为广东汉剧事业不可弥补的巨大损失。

§ 人物评价

§ 相关链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3: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