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鞋文化
释义

§ 介绍

鞋,作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从远古年代先人们用兽皮、树皮裹足,到今天繁花似锦的各种鞋式,走过漫长发展的路程。鞋由实用性发展到既讲究实用,又要求美观。古代就有“上衣,下衣,足衣”之说。所谓“足衣”,即指鞋与袜。鞋是人们服饰的组成部分,在服饰穿着上起着“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鞋,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因地域、气候、民族不同,加之政治经济的影响,形成了各种不同的风格和表现形式。这些看上去只是横着的英文“L”型的鞋样,通过历代人们的智慧不断地发展创新,可以随心所欲地生产出成千上万个花色品种来,而这种发展,正是鞋文化的发展。那些做工精细,色彩艳丽,花样繁多的一双双鞋子,无不充满着美的魅力,值得我们去欣赏它、收藏它、研究它。

在传统文化中,鞋文化的地位是很高的,从古典经籍对鞋的规定特别严肃而认真可以看出。沈德潜《古诗源》载:"行必履正,无怀侥幸。"说明鞋同人的道德观念密切相关。《礼记· 曲礼》说到"君子"吃饭这些规定至今在有文化教养的家庭中仍然成为重要的"庭训"。

§ 鞋在中国的历史

鞋有着悠久的发展史。大约在5000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兽皮缝制的最原始的鞋。在新疆楼兰出土的一双羊毛女靴,距今已有4000年,整双鞋由靴筒和靴底两大部分组成,堪称世界第一靴。在3000多年前编写的《周易》上已出现了代表鞋的“履”字。战国时的孙膑因为被宠涓敲碎了膝盖骨,不能行走,就用硬皮革裁成“底”和“帮”,发明了高皮绚,即后来的靴子,中国历史博物馆里就珍藏着一双2000多年前的皮绚。

后来,由于鞋的制作材料、式样、用途越来越多,鞋的种类也开始丰富起来。根据制作材料的不同通常可以将鞋分为草葛、布帛和皮革三种。

其中布帛鞋是指以大麻丝、绫、绸、锦等织物布缝合成的鞋。汉代多呈分叉状,底用麻线编织,又称双尖翘头方履;魏晋时期,则流行在鞋的前端绣上双兽纹饰。

北齐时,屐成为一种时尚,它是有木齿的鞋,由扁、系、齿三部分组成。

皮革、棉毡等制成的皮鞋、皮靴又称“马靴”或“高统靴”,原为北方游牧民族所穿,有旱靴、花靴、皮靴、毡靴、单靴、棉靴、云头靴、鹅顶靴等之分。相传孙膑是靴的始祖,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广泛流行,并传至江南,到了唐代已官庶咸宜(直至明清才被朝廷下令禁止百姓穿靴,只有官宦才可穿靴)。

宋代亦普遍流行皮制的皮鞋,男性多穿小头皮鞋,女性多为圆头、平头或翘头,上面也饰各式花鸟图纹。

元朝末年开始出现鞋头高耸、鞋底扁厚的女式布帛鞋,这种鞋使人显得格外修长。

到了明清,鞋的制作方法与式样逐渐融合,越发考究起来。明代的鞋多以厚实为主,北方多穿菱纹绮履,江南多着棕麻鞋。

清代满足统治时期,男鞋以尖头鞋为主,夏秋用缎制,冬用建绒,有厚底薄底之分,面作单梁或双梁,鞋帮有刺花或鞋头作如意头卷云式。清代的女鞋最具特色,鞋底多为木质,高一寸至五寸不等,其底形为上宽而下圆,被称之为“马蹄底”,又称“花盆底”。鞋面常以绸缎所制,上施五彩刺绣,贵族妇女有的在鞋面上还镶嵌各种珠宝,穿起来显得身材尤为挺拔。但因行走不便,老年妇女或者身份低下的人多穿木制平底鞋。

鞋与中国文字

在我国,鞋与文字的关系极为密切,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有多种称呼,比如:

舄(xi),我国早期对于一种重木底鞋的称呼,是帝王大臣常穿的尊贵的鞋,多用兽皮或丝绸作面,布底之下加一厚木为底,有的还在木上注腊,以防潮湿。周代的舄有等级之分,天子足登赤舄,依次为赤、白、黑;王后之舄亦为厚底及赤、青、元三色,夏用葛麻、丝绸,冬用兽皮制作而成。

屦(ju),《诗经》上有“纠纠葛屦,以屦霜”一句,其中的屦就是指一种比较简陋的用麻、葛编成的单底鞋。

履,是早期用草、麻、葛等编织而成的鞋。《说文》中即有“履,足所依也”。它是汉代以后对鞋较普遍的称呼。

另外还有屣、靴等。

不但如此,鞋与中国文化还相互融汇,在成语典故、文学作品,乃至现代的歌谣、相声、小品中都不乏有与鞋相关的内容。透过鞋,您能窥见中国某一时期、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遗憾的是,尽管中国很早就开始了鞋的生产制作,但是现在皮鞋的制作工艺却仍要从欧洲引进。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鞋的文化内涵愈加丰富,从品牌的取名到产品的设计、工艺技术管理、员工培训以及质量检测和产品包装、营销策略等等,都渗透着思想与技巧,中国的鞋文化与制鞋工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面对全球化浪潮的冲击,我们期望中国的鞋文化、中国的鞋历史能够沿革下去……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1:2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