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陶西平
释义

§ 简介

陶西平,男,1935年3月生,湖南益阳人。大专文化。198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3月参加工作,曾任北京市教育家陶西平

第十二中学教导主任、校长,北京市教育局局长、党组书记,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党组成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青少年专门小组副组长。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七届、八届、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现任职

现任国家总督学顾问,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亚太地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协会联合会主席,北京市社科联名誉主席。

§ 名言

以前义务教育的目标是让所有的孩子有书念。义务教育法修订后,目标是让所有的孩子念好书 。

§ 谈民办教育

陶西平说,“影响民办高校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教育需求的变化、市场投资方向的趋势、政府政策调整 教育家陶西平报告会的导向,更有民办学校自身的办学水平及民办教育的行业信誉等。希望大家为民办教育从高速发展的初创期向成熟期过渡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实践的努力,以实现民办教育在更高层次上的健康发展”。陶西平指出,民办高校在优胜劣汰中洗牌分流,一部分得以进一步发展壮大形成强势品牌,另一部分规模日益萎缩甚至转让关闭最后依法责令停办。陶西平强调,“中国民办教育的发展才进入一个转型期,路还很长很远。风物长宜放眼量。”

陶西平也同时指出目前民办高校所存在诸多矛盾,诸如法律与条例相关规定的具体化及程序化严重滞后,用地优惠、税收优惠不能充分落实等;现实遇到的如法人地位、产权明晰等问题尚无明确解决方案;一些民办学校尚未树立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影响了行业声誉等等。

陶西平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做出了如下划分:1978年到2003年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民办教育再度萌生后的初创发展期。以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为标志,打破了高等学历教育的壁垒,是民间力量在高等教育这一领域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2003年到2020年,中国民办教育将进入第二阶段。以《民办教育促进法》颁行为起点,民办教育进入法制化阶段后的转型发展期。而2020年以后,陶西平预言,中国民办教育将进入到相对成熟发展期。

§ 谈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高中的在校生只有31.8万人,到2008年的时候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已经是2476.3万。高中阶教育家陶西平作报告

段的毛入学率达到了74%,接近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在上世纪的90年代后期当时国家教委行政部门提出来要建立一定数量的示范性高中,主要是为了带动整个高中教育的发展。后来实际落实的时候一部分省、市推进了示范性高中的建设。这个举措对我们国家高中教育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因为它推进了各地关注高中的建设,并且建设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办学条件比较好的高中学校。也促进了一部分初中和高中的剥离,初中和高中的剥离也加快了一个独立义务教育体系的形成。当然,这其中有多种原因,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高中希望能够自己保有一点好的生源,所以剥离出来了以后有一部分又回去了。

但是,这种示范高中的提出和各地的推进很快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就是示范性高中到底好不好。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是示范高中示范什么问题,主要是反映了普通高中到底怎么办的问题,反映了对于高中发展道路的思考,或者瓶颈。反映了在高中建设过程当中的建设,我觉得示范高中、示范什么的问题实际上是让我们回答示范高中的培养目标到底是什么,高中的价值取向到底是什么,高中的功能定位是什么,高中的办学模式是怎么样的、高中的发展方式是怎么样的。这里面有一些关系给我们高中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些困惑,也正是这样的挑战在促进着我们一些高中在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

企业之间的竞争就好像在比赛穿越一块玉米地掰玉米,一个是穿越,一个是掰玉米叶子,看谁掰得多,还有一个是掰玉米的时候看谁的伤口少。我觉得我们普通高中的发展实际上也需要以这样一种整理优化的思想来综合、考虑好如何更好地把握住这两个关系。

首先是大众性与竞争性的关系。我们国家提出要建立一个人力资源的强国就需要形成这样一种人力资源的结构。应该有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力和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还有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这样说明我们教育所要面临的基础是要为这样一个结构的形成来奠定基础的。 我们劳动力的素质总体上来说还是偏低的,同时高级人才还是非常匮乏的,汽车维修人员每年需求30万,护理人员每年需求15万,软件蓝领40万,而农村有4.8亿劳动力,真正受到专业技能培训的只占10%,很多人没有受到专业的培训。所以说明我们整个劳动者素质是比较低的。

第二,我们国家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也与建立创新型的国家有着很大的差距。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的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大概在70%以上,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2%以上,而总体来看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不到40%,研发投入占GDP不到2%。英国“经济学家”信息部2009年4月28日公布2004到2008年全球82个经济体的创新绩效排名来看,中国从两年前公布的排名第59位上升到了54位,说明我们还没有进入到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大师级的拔尖人才我们也培养很少。诺贝尔奖开评至今108年中,六大奖项共有569人获奖,目前还没有中国大陆本土培养出的获奖者。近8位美籍华人分别在物理、化学获得诺贝尔奖。虽然没有中国人获奖,胡培兆教授说:说明中国人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发挥智慧的催化剂。

高中教育要为形成人力资源强国的结构服务,就要成为高素质劳动者的摇篮,当然它只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但是作为基础教育一部分的高中阶段,它实际上已经不完全等同于小学和初中的阶段了。所以大众性与精英性的结合挑战教育的结合。比如说北京制定了一个“翱翔计划”,他从前年开始,去年、今年继续发展,主要是为在青少年当中培养拔尖的创新人才。2007年8月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创新学院,启动了翱翔计划。从高中阶段入手探索培育现代化发展急需的创新型人才。来自全市68所高中的132名高一学生,在一年的时间里参与科学的研究。翱翔计划以学生的兴趣为主导,并不急于要求学生取得什么研究成果,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室特有的氛围熏陶来形成他们持久的科研兴趣。所确定的目标是让学生亲历一个完整的过程来感受科学研究,来理解科学研究过程和科学家的素养,然后对科学研究和成为科学家感兴趣,最后做到投身于科学研究当中,为人类的科学发展做出贡献,想让他们经历这样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既有导师的辅导,更多是在高端实验室里给他们提供机会,让他们去参与。

再比如说北京二中做的探索,这个学生是李汉歌,在去年开学典礼的时候得到这个礼物给他一个200平方米的实验室,是以学生名字命名的实验室,为他的科学实践创造条件,主要是因为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到科技馆学习研究蜘蛛,对蜘蛛进行观测,5年时间里他写了很多篇关于蜘蛛的论文,这些论文有些还获得了科学创新奖。所以北京二中根据他的情况来为他提供了一个实验室,现在这个实验室还有一个小组来共同继续进行这样的实验。最近他们又刚刚用一个搞天文研究的学生名字来命名,也组成了一个学生的实验室。还有深圳的东湖中学也有一个以学生名字命名的实验室,他研究的是无辐射的台灯,他管这个灯叫聪明灯,说只有聪明的人从懂得怎么样保护自己,所以叫聪明灯,他做了很多研究,设计了很多不同样式的台灯,而且取得了很多专利,这个孩子还是一个聋儿,听不见声音的孩子,但是学校为他提供了一个实验室来做研究,他也做了很多方面的探索。

第二个主要是考虑素质性与应试性的问题。我觉得高中的价值取向存在这样素质性和应试性的矛盾。应试实际上是一个中心概念,从客观上来讲有考试就有应试,考试是一种评价的手段,是一种价值取向,考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促使教师和学生按照要求去应试,如果以知识为主那教学就变成了知识的传授,如果以其他的价值取向为主那教学又变成了另一样,所以对价值走向进行制约。当然,我们考试本身存在着不少的毛病,所以考试必须进行改革,不能束缚学生素质教育的推进,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2005年某省有6位英语外教做英文高考题,满分是150分,这6位外教平均是71分。我觉得这是应试的问题,应试在中国确实一个严峻的概念,因为它代表了价值取向。素质也是一个中性概念,因为素质首先是一个事实,它包括人所具有的个性、体制等等。在中国,素质教育是一个褒义的概念,直接针对应试教育提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现在高中的课程改革实际上是为了从教学体制上来推进素质教育,有针对性强化学生的心灵体制,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素质教育还是有指向性和针对性的。高中的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同时,高中又是高等教育的预备教育,现行的高等学校的选拔制度是以考试为主要测量手段,因此、高中的教学要帮助学生应试。所以,我们在提高学生全面素质过程当中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还是摆在高中教育面前的难题。因此我觉得这种素质性和应试性都放在高中身上。很多学校都进行了很多探索,北京四中提出了一个“大气成就大器”的教育理念。他提出来要以极其大气的胸怀进行着思考和实践。不是每天都要算今年的升学率是不是提高一点,不是这样一种小气的教育,以教育思想为大气,以教育胸襟的开阔来成就一种大器,他们1百年的经验说明了只有大气的教育才能培养大器的人才。所以强调老师的大气就是老师要以行为培养行为,以理想树立理想,以境界提升境界,以人格塑造人格,这样体现一种高境界的教育,我觉得是值得借鉴的。

再一个是在基础功能上高中教育仍然是基础教育,所以进一步打好学生全面的素质基础是高中教育的一个根本任务。但是,高中已经是专业选择的一个准备阶段,学生的爱好、特长等等一些个性在高中阶段同样应该得到充分的发展。高中教育有跟义务教育不同的特点,就是教育的基础性应该跟选向性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关注学生打好素质基础的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判断发展。所以挑战着我们教育的智慧。

有一些地区开始进行了一些尝试,比如说北京市宣武区开始启动了一个跨校选科工程,是今年刚刚启动的,实际上去年就开始做一年了。普通学校的学生可以走进示范学校的课堂来听老师讲课。北京的北师大附中等6所示范校开放了部分课程。首轮参加跨校选修的占了学生总数的20%,一个学校的资源难以满足本校学生在选择性方面的需求,因此来达到资源的共享,我觉得这是一种探索。当然,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进行的体教结合也是很有意义的探索。我们国家优秀运动员基本上从小就开始专门训练,最后培养出了一些拔尖的人才。优秀的运动员能不能学业成绩和其他方面的素质也是很好、很优秀呢,这主要是跟我们学校教育的紧密结合问题。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是一个所示范性的学生,他们培养出很多优秀的游泳运动员,同时学生的成绩也非常好,他们在2005年6月代表中国在法国举行的欧洲青少年游泳锦标赛一共32块金牌他们拿了28块。到现在已经有5个人进入了国家队,有9名国家一级运动健将,同时这些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是非常好的,他们进行着这样的实验。

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结合问题。在办学模式上普通高中应当有一种共性的办学模式,但是由于高中学生已经有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不仅学生在不同方面的才华差异开始渐渐体现,学生能力和水平的差异也体现出来了,顺应这种差异普通高中部应该办成一种类型,应该发展成不同特色的学校。所以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也挑战着我们教育的智慧。我们现在进行着一些探索,比如说北京的地坛中学,就是北京市唯一一所以日语作为第一外语的中学,很多学生直接通过日语的考试,这样来形成对日语爱好者提供了一所很好的学校。大连市第十五中学是辽宁省大连市公办美术特色完全中学。从1997年到现在,这个学校的毕业生229个人被清华大学的美术学院录取,我想这也是一种探索,就是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在一个是规范性和自主性的结合。这是最大的困惑。在全国进行波澜壮阔的改革进行当中,尽管改革的目标、内容、指向都不完全一样,但是都在改革,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逐渐形成了一些对教育问题的共识。比如说最近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局的专家归纳出四条来:

第一条,教育是社会问题,它涉及大量的利益相关者。而再进一步导致的结果就是政府对教育的干预力度加大,甚至有的国家、地区实现了度教育的强干预。比如说法国颁布了基础教育来界定基础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日本现在已经公布了从2010年到2012年开始实施小学和初中新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都开始由政府来进行强力的推动,甚至采取了一些制度。学校的存亡、教师的待遇等等来干预。其他的几个方面我不想多讲,这种干预本身对教育的发展、对协调社会对教育的意见和协调教育发展过程当中的矛盾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是这种度如果把握不好的话可能会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又产生其他负面的影响。

国家应当对普通高中提出一些规范化的要求,但是这种规范化的要求主要是形成良好的教育秩序来保证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对学校内部的教育活动进行限制,学校应该有自己的特点,这样才具有活力。特别是是高中阶段的教育,各国实际上都在不断地进行着各种探讨和实验,所以赋予学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我想在现在应该是特别必要的。

最近看到一个和尚和屠夫的故事。两个人在一起,和尚起来要念经,屠夫起来要杀生,怕起不来,于是约定谁先起来就叫谁,后来两个人死了,让屠夫上天堂,让和尚下地狱,说屠夫让和尚念经,和尚让屠夫起来杀生,所以屠夫做了好事,而和尚做了坏事,所以我们如果不明确目标的话有一天下地狱都不知道原因。

北京八中就是一所普通高中,从1985年开始进行了少年班的实验。招收30名10岁左右的小学生成为少年班的学习。在他们14岁的时候参加高考,这个班始终是这样的,14岁参加高考,20多年一共为大学输送了290名,平均年龄14岁。第一届少年班32名毕业中的25人在国内外一共取得了的15个博士学位。北京八中第一届少儿班毕业生陈曦于2008年2月19日获得了美国总统青年科技奖。

最后想说一个结语。示范性高中应该是大众性与精英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示范。进行素质性与应试性相结合的示范,也就是说,我们还是要坚持以人为本来推动高中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这个事情确实在挑战着我们的智慧。

§ 谈教师发展

陶西平指出,近年来,中国的教育事业经历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的时期。到2006年,在校就读的中小学教育家陶西平调研教育情况

学生共约2.3亿人,从事基础教育工作的教师约1100万人,教师的数量基本可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高学历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中青年成为教师队伍的主体。但是同时,教师队伍依然存在相当多的矛盾,教师队伍出现了一种结构性的不协调。其中包括地区结构的不协调,优秀教师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发达地区,农村边远地区无论数量和质量都存在较大问题;学科结构的不协调,外语、艺术等学科的教师明显缺乏;体制结构的不协调,公办学校教师的数量基本可以得到保证,而民办学校教师的数量还难以满足需求。

陶西平指出,目前我国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适应。其中既包括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不适应,也包括专业情意的不适应,就是教师自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不适应,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突出。陶西平说,加快教师专业化的进程是提高教师质量的成功策略。近年来,我国正在加快教师专业化的步伐,国家规定了教师的学历标准,有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制定了较为严格的教师资格制度和教师继续教育制度,但教师专业化的整体水平并未提高到预期的程度,原因之一就是在这条道路上仍然缺乏一种明确的导向和良好的氛围。

他建议,我国在加强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规划、增加对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投入的同时,要努力创建一种良好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文化。在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应该特别防止工具理性的膨胀而价值理性的缺失,从而使教师专业发展保持正确的方向,从而实现教育的优质和均衡。

§ 谈区域教育

他讲一个故事:据说有一座山上面,有一位德行很高的长者,他收了两个徒弟,有一天对这两个徒弟说:“你们应该教育家陶西平教育工作会

到远离我这儿的很远的海边去,到那边学会生存。由于那个地方非常远,所以我给你们准备了两样东西,你们自己挑。一样东西就是一筐鱼,你们可以一路走一路吃,另一个东西就是一个渔网,拿着这个到海边以后就可以靠捕鱼生存,为了考验你们的能力,你们每个人自己挑一样东西。”结果一个现实主义者挑了一筐鱼,他拿着这筐鱼在路上可以一边走一边吃,这样可以维持生命一直到海边。但是到了海边以后,因为没有捕鱼的工具,所以没办法生存,最后饿死在海边。另外一个是理想主义者,他想最重要是将来要生存下去,所以挑了渔网,但是还没走到海边,他就饿死了。这两个徒弟,一个是理想主义者,一个是现实主义者,两个都最终没有实现他们的愿望。

教育就面临着这样的许多问题,有的主张是非常理想的,有的主张又是非常现实的,但是在实现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矛盾,这些矛盾实际上就在考验着我们的智慧。在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进程中确实充满了矛盾,这些矛盾的解决,挑战着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也为干部教育职工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甚至可以说正是这样的矛盾,成就了一批教育家。现阶段提高教育质量,已经是全球教育的一个共同话题。我举几个例子。比如说法国,法国最近公布了一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叫做共同基础法令。

这个共同基础法令缘起是什么,因为法国义务教育自从1882年实行,到现在已经一百多年了,基本上做到了上学机会的平等,把它称作教育数量上民主化基本实现了。但是数量深的民主化实现了,质量上的民主化还没有解决——就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接受保证质量的教育问题没有解决。所以质量问题就很多,OECD组织的国家有一个质量检测评估方案,这个评估对15岁的孩子,对他们的学力有一个监测,法国这些学力水平不高的孩子,引起了各界关注。再加上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不断的知识增长、社会变化、技术更新,许许多多东西都要求加入到教育的内容当中来,像我们提的什么都要从娃娃做起,于是都塞进来了,塞进来以后,学校教师包括家长都不清楚,究竟基础教育到底干什么,因为有了这么多任务,应该把什么东西真正把握住,所以都要求要进一步地明确基础教育的内容跟目标。因此,他们在05年的时候公布了一个《教育指导法》,这个《教育指导法》主要是进一步提高法国的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这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每个学生掌握基础的知识和能力。到底什么是基础的知识和能力?他们征求了许多方面的意见,包括参考了欧洲其他国家的意见,然后推出了一个法令,这个法令就叫做《共同基础法令》,在这个法令里面他们明确说,基础教育主要是使学生人人都打好这样的基础,这个基础包括七个方面,每个方面又都包括对知识、能力、态度等不同层面的要求。其中七个包括法语、基础数学知识和科学文化,掌握基础的人文文化,一门外语,常用信息通用技术,掌握社会交往能力和具有公民意识,包括拥有独立自主和主动禁区的精神。这七个方面包括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等。基本的观点是学校要做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情。我们不讲它具体的改革指向,但是能看到一点,那就是法国当前对于它的教育质量的提高是十分关注的。

日本的文部科学省公布了修改以后的《中小学学习指导大纲》,这个学习指导大纲已在高中正式实施,从后年起小学、初中也将开始实施。为什么要公布一个新的教学指导大纲?同样是由于这个评估。这个评估每三年一次,03年公布的时候发现日本学生数理成绩大幅度下滑,比不了韩国和我们国家的台湾、香港和澳门地区,这引起日本社会对教育的普遍不安。因为日本已经搞了20多年教育改革,主题是要实施宽松式教育,这个实施造成整个学生质量的下滑,这个下滑同2000年比,当时第一次进行评估的时候,日本学生的学力水平是相当高的,其中数学跟科学都是最好的,但是七年以后,他们的成绩下滑了。所以各界都要求解决日本的学生学力下滑的问题,有的要求恢复原来的教育制度,有的要求改变这种宽松式教育,日本明确提出要提高学生的学力,全面地纠正宽松式教育。小学从2011年、初中从2012年开始实施新的教学大纲。它的新大纲最主要有两点,一点是增加授课时数,另一点是加深教学难度。比如授课时间小学增加5%,初中增加4%,算术数学增加18%,理科增加23%,另外增加一些学习难度。前一些年我曾经向国内朋友介绍,比如小学将圆周率近似值∏约等于三,我们至少要记3.14。我念小学时要记小数点后面20位,但是一辈子没用过。现在,日本又反过来还要求学生记∏约等于3.14,又开始加深了教学难度。日本背景跟我们不同,日本在宽松式教育之后出现了新的情况,因此它的改革指向与我们不同,但有一点一样,那就是日本非常关注基础教育教育质量的提高。

布什担任美国总统的时候制定了“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因为这个评估使美国的数学成绩在57个国家里排到倒数第五或者第四,美国人认为这会影响未来国家的竞争力,所以提出这个“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可以看出这些措施是从我们这学过去的。比如统考,比如绩效工资,以此要求学校一定要提高学生的基础教育学习水平。

奥巴马上台以后,同样也非常关注美国基础教育的教育质量。今年9月8号,他在一所中学参加开学仪式,发表了一个题为“你们身上寄托着我们的未来”的讲话。实际上他也是以爱国主义教育这样的旗号,来督促美国的学生好好学习,好好完成作业。比如他讲话里面说到:“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发挥你们的能力、技巧和才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决棘手的问题。好好学习,是和国家未来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解决不了的难题你们可以解决。你们可以发挥最好的长处,而教育是最好的试金石,生存环境、家庭背景、财富多少都不能作不做家庭作业和不上进的借口。”他最后还提出“当你在困境中挣扎时,当你时间沮丧时,绝对不能自傲自欺,因为一旦放弃了自己,意味着你也放弃了国家”。他从这样的角度要求美国学生要好好学习。这次演讲之后,美国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的中学生当中开展了一个活动,要求每一个人写一段最短的话,表明自己的学习跟国家未来之间的关系,到上个月底刚刚结束。我们可以看得出来,美国也在关注教育质量的问题。

2000年,在达喀尔举行世界全民教育论坛,中国也参加了,通过的最后行动纲领里面有一段话“向所有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是一个胜利,但如果不能向他们提供保证质量的教育,那不过是一种空洞的胜利。”上半世纪提出的口号就是全民教育,要解决所有的人,所有的孩子都有上学机会的问题。但是到2000年,新世纪之初,各国政府关注点开始有所转移,从让所有孩子有上学机会的问题,开始转到让所有孩子接受保证质量教育的机会,也就是关注点开始专注教育的质量。我国的教育事业经历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快速发展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教育规模这么迅速的扩大。08年底的时候,中国教育总体规模如果从在读人数看,所谓在读不包括继续教育当中的一些人,幼儿园到大学合起来大约有2亿5千万人在读。世界上有2亿5千万人口的国家不多,如果同时在学校里面念书,这个规模是世界最大的规模。

我们的规模扩大了,但是规模的扩大并不意味着质量的提高。很多国家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规模的迅速扩大有的时候要以牺牲一定的质量作为代价。所以规模跟质量矛盾,实际上也是我们现在面临的主要矛盾。就是我们教育规模的扩大,最主要是通过两件事情扩大,一个是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一个是高校扩招,这两个带动了其他,比如高中阶段教育规模相应扩大。这个规模的扩大,都是很短时间内实现的,因此存在着保证质量的条件,并不一定完全具备。所以我们社会关注的热点,也开始从有没有上学的机会到教育质量,特别是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质量、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关注。去年8月31号,胡锦涛总书记会见优秀教师代表的座谈会上有一个讲话,当中提出要着力提高教育质量,“着力”两个字体现了我们对教育的关注点,把着力点要放在哪,今后相当长一个时间,要放在提高教育质量上。也就是说,能上学的问题基本解决了,上好学的问题已经成为主要矛盾,提高质量已经成为教育的核心问题。但是从各国政府关注提高质量上看,又可以看出对质量关注点不太一样,这个质量标准不太一样。

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我们要尽量减少考试的时候,美国在增加考试,特别是增加州一级的;当我们在努力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的时候,日本在增加课时,增加教学难度和加强课外作业。

这个现象主要是说明我们处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背景,从而教育改革的指向也自然会有不同。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改革方向,就是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实际上是我们中国人用智慧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一个创造。也有专家认为,提出来素质教育的内涵不够清楚,素质教育的提法不够科学等等,其实也有很多专家实际上是用他们所掌握的西方的教育理论来评价中国的教育创新。我们总是要借鉴别的国家的东西,但是最后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还必须找中国的办法。提高教育质量本身是系统工程,里面充满着许多相互关联又相互矛盾的许多因素,实际上提高教育质量的过程,就是这些因素矛盾运动的过程。这个过程当中,如果中小学教育能够有一个比较和谐的发展,妥善地处理这些矛盾,教育就会前进。

因此他觉得,迎接这些矛盾的挑战,实际上是在考验着我们教育的智慧。

今天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一下我们所面临的矛盾,一个是教育的方向,一个是教育的服务对象问题,一个是教育的时效问题,一个是教育的开放问题。

首先提高教育质量一定要坚持教育的方向性。因为各国教育指向会有不同的。应该讲,应对未来的诸多挑战,世界相当多国家都在进行教育改革,即使包括印度这样原来比较坚持的是一种精英教育的路线,现在也开始进行改革,开始要普及教育。所以应该说已经形成全球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大潮,每个国家都在选择自己国家教育发展战略。比如说有的强调人才战略,它的教育改革指向着力点在全民教育和保证基本人权的教育。有的是提出了公平与卓越战略,就是要追求一种有质量或者高质量的教育;有的是人才战略,侧重培养引进优秀人才,强化教育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作用,就是以精英培养作为重点,比如印度原来曾经提出过要用2%的精英养活印度人。

再有信息化战略,实际上是终身教育战略,因为终身教育的实现不可能完全通过学校来实现,要通过网络来实现,所以也有的国家目前以信息化战略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形成。另外还有国际化战略,也有的国家已经把教育作为支柱产业,比如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我们国家香港地区,提出来把教育作为一个支柱产业。实际上它不仅是向本国提供教育服务,而且要向外国进行跨进的教育贸易服务。通过这个,实际上作为自己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动力。比如说有的国家提出来,我接受一个外国的学生来就读,就可以解决我自己的四个学生就读学习需要的经费,因此把它作为贸易服务的战略。

总之,各个国家都在找自己的教育战略。我国应该说素质教育提出本身有这样的意义,是针对我们国家的情况,用我们中国人的智慧解决中国的教育问题的一种探索。

总书记讲过,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么样培养的重大问题。这个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一个主题。所以我们今后教育工作的主题要落在实施素质教育这点上。实际上我感觉,我们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温家宝总理在他发表的一篇文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里,提出的了四个符合,我觉得这四个符合实际上是把握住了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规律。

第一点,要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要求。这个自身发展规律,包括人的发展规律和教育的发展规律,这样好保证我们教育的科学性。比如说他特别强调了做到学思联系、知行统一,我们在制定规划方案中,要充分体现这个精神,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落到我们教育教学改革上,而我们教育教学改革,应该重视学思联系、知行统一、因材施教。

第二个,应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也就是要有时代性,我们的教育应该站在时代发展的前沿。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与时俱进,要赶上时代发展步伐,要办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现代化教育。

第三个,应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人才的要求。就是符合国家民族命运的要求,要有这样的适应性。教育一定要立足于现代化建设对人才的实际需要,培养创新型、适用型、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要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报效祖国,服务社会。

第四,应符合以人为本的要求。就是要符合国家的要求,也要符合人的发展需要,体现教育的人本性,提出把依靠人、为了人、服务人作为出发点,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发现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塑造学生大爱和谐的心灵,要为人的发展服务,要讲人的自我和谐,要使人对自己的认识符合客观实际,适应社会的要求,正确对待金钱、名利,正确对待进退,正确对待荣辱,这点提出,是我们今后在《纲要》里面,要用社会适应能力或者适应社会能力表述,我们原来强调自主发展能力比较多,这也是必要的,但同时,也还有一个怎么样去适应社会的问题。

从温总理讲话可以看出,要符合教育的规律,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又要符合人的发展需要。当然这里面又出现了刚才所说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在教育改革当中,一定要重视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自主学习,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能够成为学习的主体。

他和英国教育部讨论过一个问题,我问他们对于多元智能理论怎么看,他们分析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不同的人可能会具有不同的优势智能,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创造适合不同学生的教育,使不同的学生都能在原基础上得到发展。他们说这个是对的。但是,学生走进社会以后,社会不可能去适应某一个学生,要让学生适应社会,他们认为多元智能理论还有一点片面性,当然我认为多元智能理论特别强调了这个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自我反省智能的培养,已经注意到这点,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正确认识社会交往,但至少在这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既要重视学生自主发展,又要使学生将来进入社会能够适应社会,因为要培养他们社会责任感,培养他的职业发展的这种能力,要培养他和别人交往和谐相处,也要培养他能够增加认识社会和正确认识自己,否则的话也会容易造成当他们自我意识发展得过度的时候,也会出现反社会的倾向或者出现自杀以及其他的一些现象,这些现象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在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在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怎样实现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统一,即要培养学生主动、自觉、自信的未来发展,又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环境这样一个能力的结合。

第二点,是坚持教育服务性的问题。我们学校本身是服务行业,我想借用一个理论,企业管理上面有一个著名的企业管理学家,他是第一个提出企业应该有和谐竞争力的观点。他提出企业必须致力于建设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而他最近又写了一本书叫《企业成功定律》,里面又说实际上企业核心竞争力并不复杂,用两个公式就可以概括,一个叫做N=1,N实际上是不确定数,这个不确定数就是1。他说价值是基于每一个顾客的独特个性化消费体验,企业面对一亿个体,也要关注某一个具体个体意识在某一个时刻的体验,个人中心地位是重点。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任何一个企业,你的产品可能为许许多多人服务,但是你的关注点必须到每一个人对你的产品怎么看。如果你脑子里面只有一个整体,而没有那一个一个的具体的话,最终还是没办法满足不同个体的不同需要的。

如果放在教育上来说,是说教育基于每一个学生独特个性化的学习体验。校长面对许多老师,教师面对许多学生,也必须学会关注一个具体的老师和具体的学生的体验。这实际上给我们观念上做了一个调整,就是比较多地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一定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是对的。但是什么是全体学生?老师在讲台上一站,他面对的这一个班就是全体,因此他永远可以讲我在面对全体学生。可是实际上,他所面对的这个全体,是一个一个不同的个体,有的哭,有的笑;有的高兴,有的悲观;有的愿意发言,有的不爱说话。他是面对一个一个不同的个体,因此我们的教师的教育,一定要理解一个N=1,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服务的任务。

现在社会上对我们的学校教育有一个讽刺,说好学生将来就是学校的历史,差学生学校将来是你的历史。这是什么意思?每个学校校庆时就是展示自己的学校历史的时候,于是那些有成就的所谓好学生就开始成为学校的历史组成部分。我们这有三个院士,还有几个考上北京大学的怎么怎么样,这些人就变成了学校的历史。但是差学生呢,学校将来是你的历史,因为学校在描述自己的历史的时候提不到你们,所以你们在描述自己的历史的时候,提到学校,因为填表得填我曾经在哪个学校念过书,这实际上讽刺我们只关注一部分的成长,而不关注所有的学生的成长。所以我觉得我们是应该解读为让每个老师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学校的历史。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都是学校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要关注每一个学生。陶行知讲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做微积分时才认识到他是你当年的差学生”。意识很明显,不要冷落差的学生,因为他们也有许多人才,他们也会成才。所以他又说教育是什么,就是变,让人变得更好。你变好的幅度越大,说明你教育能力越强,说明是越成功。因此这个教人变,不是只教几个人变,而是教每个人变,你是为每个人变得更好来服务的。

这有一个问题,当我们以面向全体作为我们的基本观点的时候,标志着教学成就的就是百分数。所以这个百分比应该讲是个好东西,因为百分比经常会令人鼓舞,一讲学校百分之多少考上北大,我们学校有多少人成就优秀,我们学校有多少人如何如何,这个时候会令人鼓舞,但是只用百分比来看教育成就,实际上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因此我们的着眼点只关注了其中的一部分,而没有办法来说明,我所面对的这50学生,每一个学生究竟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因为教育作为是使每个学生变得更好,我们不能热衷于用一个百分比评价教育,教师更应该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来回答自己的工作。所以他觉得,一个好的教师,是要具备许多好的素质的,但是他个人理念、品德、才华,归根到底还是要转化成为学生的真实体验,才可能真正地成为教育的效果。在这,我也想举两个例子,就是如果要关注学生,就需要研究学生。 最近他在北京国子监中学,见到一个赵老师,这个学校收的学生基础比较差,所以他们从来没选择过学生,而这个学校有一半以上的学生都是流动人口子女,但是在这个学校里头,也没有借读一说,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赵老师就是立足于研究每一个学生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的。他做了很多的事情,比如说因为流动人口子女比较多,这些人在城市里,有的时候容易在回家路上到其他的地方不按时回家,所以他要求每个学生回家以后给他打电话,告诉他到家了。结果这些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有的学生初中毕业上高中,每天还给赵老师打电话,说“我到家了,我回家了。”有的上了高中一年,每天只要上学就给他打电话。他为了更好地研究学生,坚持每个学期都要对所有的学生进行全员家访,而他家访的路,就是学生怎么来上学,怎么回家,他就走什么样的路家访。他了解学生是坐地铁来的还是坐汽车来的,或者走路来的,这个路上有什么,这个孩子需要多少时间,经过哪些地方,他要比家长说得清楚,因此他就是潜心来研究学生的人。而我们有的学校把所有兴奋点关注在怎么帮助老师上好、做好一节课,怎么在一节赛课当中取得成功,他把基础点落在了解一个一个学生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我们再举个例子,刚刚举行了北京史家小学七十周年校庆,这个校庆一位校友讲了一件事情,他说他40年前是在史家小学由张晓梅老师教他,现在这个张老师已经82岁,校庆也来了。他说40年以后他看老师,他觉得老师一定不认识我,结果老师一眼认出他来,并且拿出来一张画,是这个人念小学的时候画的他看着这张画非常感动。他讲老师当初不仅了解每一个人,而且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他没有想到,一个老师还会把学生念小学的一张画保存了40年,而且40年后一见到学生就认出来了。

我想这些都是把它的着眼点关注在学生身上了,能够把学生说得很清楚。我们现在研究课,基本上是讲教材、讲过程、讲内容,很少讲学生。其实,不同的学生决定着你的教学过程。因此我想,我们应该重视这个。教师的成功,也并不完全在于他个人的聪明才智,更重要的是他要明确这个N=1,心里应该装着每一名学生。

在这又出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要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个性化地教学。当然现在比较大的障碍,就是大班额的问题,一般国家在30人上下,我们还要在45到50这个之间,觉得是很理想的。在这个背景之下,怎样处理好一个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能够进行个性化的教学,我想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二个问题,挑战我们的智慧。现在很多老师做这方面的研究,就是如何实现大班额背景下面向全体学生跟个性化教学的统一。

第三点,讲一下坚持教育的有效性。这是当前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就是教育应该有实效。举例子,今年8月在日本奈良,举行东亚儿童艺术家大会,今年是四川成都代表中国参加的。我拍了一些照片,请大家关注一个人,就是这个奈良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图片演示),她主持这个东亚儿童节,主持的过程中不断地采访参加演出的各国代表。大家看她采访的姿势,她永远保持一个和她被采访对象的平视,体现对对方的尊重,你个高我就站着,你是小孩我就蹲着,始终保持这样的职业习惯。这是什么?这是一位主持人的素质。这种素质是她的理念的一个外在表现。

我们再看这样一张照片(图片演示)。这是前年北京一个学生艺术团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之后去参观,路上车多,忽然前面的车都在路两边停下来,司机说前面大概出了交通事故。他说我们这如果出了交通事故,后面车自动停在两边,给抢险、救护留出道来。车上的中国人说,我们要有这么一个道,肯定抢着走过去。前面是职业的习惯,后面是群体的习惯。我觉得素质实际上就是通过这样的一些习惯体现出来。什么叫和谐?我觉得这个就是和谐。如果大家都去挤肯定和谐不了。因此我们感觉这是一种行为习惯,这种行为习惯体现着个人的素质,也体现着国民的素质。

接下来我讲一下思维习惯。这是一个没有固定答案的考题。我们现在非常不习惯这样的东西,觉得没有标准答案的话不行。所以我们的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特别热心于追求标准答案,好应试的时候答对。北京有一个12岁小女孩去英国念书,前五年在中国。她面试的一道题目就是给她一篇关于地震的文章看,问她从这篇文章里看出来这个作者大概是什么样的人?这个没有标准答案,因为没有设定作者到底是谁。后来我问这个孩子怎么回答的,她说我看了这篇文章讲了一些作者怎么有同情心、观察力怎么强等等,还说这个可能是30岁以上的人,因为那篇文章用的语言已经不是一个孩子的语言,而是对生活的了解有一定深度的,而且这个作者大概是个男人,因为文章虽然体现了许多对于受难人的同情,但作者还是表现得比较刚强。 我想就是这样的一种没有答案的题目,可以完全看出一个孩子知识、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小女孩说面试时还问了她:你认为现在世界上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未来世界最大问题是什么,要是给你一个机会,你将要为改变这个世界做什么。问一个12岁孩子,这也是没有标准答案的题目,但是完全可以看出这个孩子的思维能力、会不会从多角度来思考、知识面有多宽,以及她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我们的教育过程当中,可能像这一类的东西,是太少了一些,可能是给学生一个完整思考的机会比较少。我们听过许多课,我每年至少听60节中小学课,教学特点就是分散难点,给每个难点设计一个问题,然后化解这个难点,使它能够顺利地走进下一步。所以每一个题基本上短的一个词可以回答,长的三句话,最多五句话就可以回答。很少有学生比较完整地思考、完整地表述。

我们也曾经对我们的学生用同样的办法做过调研,这个结果我们现在还不能公布。但是大致可以看出来,我们的数学能力、科学能力不差,但是阅读理解能力,也就是学生的思维能力相对来说至少是二梯队。思考不是简单的处理问题。我们老师教学当中有时候提的问题非常简单,学生只要重复课本的词,重复老师讲的话基本可以回答。思考也不是支离破碎的,应该是完整的、有创建的思考,而不是适应教师的教学设计。所以我们的教学过程,应该考虑怎么样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维的习惯。

现在我们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呢?一个是素质教育难题的无解化。大家觉得素质教育真正实施起来难题太多,特别是环境问题、考试制度问题等等,所以没解,有的明确讲素质教育没法干。另外一个教育是素质教育研究殿堂化。我现在见到中国最早一个素质教育大纲,是1983年,当时北京八中校长制定的一个60条大纲。这个大纲里面提出了一些素质,其实都是非常具体的。比如他提出要守时,里面要求学校所有会议守时、老师上课必须守时等等,后面有责任人怎么落实。最初这个素质教育,应该是很朴素的。但是素质教育的研究越来越深化,到现在许多专家写出了许多关注素质教育的文章,说实话有的我也看不懂,素质教育变成非常深奥的东西,我想越深奥,可能离我们实践越远,最后实效也就越长。因此我觉得,要关注爱因斯坦曾经说过的话,他说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学的一切,剩下的就是教育。那么我想我们高考状元可以表扬他,但是你问他当年考上状元的题目是什么,他可能记不住了。很多东西你会忘掉,但是有的东西会剩下,比如说身体、身心的健康,是教育给你留下的;比如道德品质情怀,是教育给你留下的。

叶圣陶说过,教育是什么?简单说就是培养习惯。所以他很明确地提出,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给他留下一辈子的东西。有些诺贝尔奖获得者也说最得益于幼儿园老师讲的“从哪拿的东西放回哪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使命就是四个学会: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共处。这实际上是要我们培养学生好的学习习惯、做人习惯、做事习惯、共处习惯。我觉得实际上这是我们素质最重要的体现,前面我们讲的个体的或者群体的,实际上都是体现了他们由这种内在的素质,表现为外在行为和思维的习惯。个人有了好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素质就会提高。国民素质就提高了,建设和谐社会、人力资源强国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当然教师自身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应该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关键。

上个月他在浙江义乌考察一个小学,这个小学的特色是书写,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都写得很好。那天,他们让学生把课桌椅搬到操场上面,让你看他们写的字多好,这是我拍的照片(图片演示),这么多学生都坐在那写字。使我非常感动的并不是他们的字写得如何好,而是他们坐的姿势和书写的姿势。温家宝总理有一个听课的照片,除了温总理坐姿是正确的,其他所有人的坐姿都不正确。我们从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坐姿对他的一生来讲,益处有多大?我们素质教育最后一定要变成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才能落实,因为看得见、摸得着才会关注它。有人问我,如果给你半个小时进一个学校转一圈,能不能对这个学校素质教育立即做一个评价?我说给我半个小时我可以做四件事:第一件是看这个学校玻璃干净不干净,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学校制度是不是健全的。因为玻璃干净,第一要有擦玻璃的制度,第二这个制度要落实到具体的人。第二件是看一个学生厕所,因为这是唯一不受监督的地方,学生可以在里面很自由。如果同样能够保持很干净、很卫生,表明学生有良好的文明习惯。第三件看学生的课间操,课间操最能够表现学生的精神状态,如果在做操的时候学生精神状态非常好,说明这个学校负担不重、睡眠时间够;如果无精打采就有问题了。第四听听学生唱,是全校或者一个班唱,因为合唱能表现团队精神。这四个都看完,大致可以对这个学校的素质教育做一个评价,当然这并不完全。

素质教育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朴素的事实,不要让我们把它搞得太深奥使谁都不懂,不然教育研究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了。全部教育活动,都应该把培养好习惯作为重要的任务,作为实施素质教育重要的追求,这样素质教育就成为一个看得见、摸得着,可以评价、可以检验的教育。尽管现在我们的社会环境、社会舆论、考试制度等等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我们把它落在培养各种好的习惯上,素质教育还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也是可以卓有实效的。

有一篇文章为《会教与教会》,主要是批评美国的教师教育。它认为美国的教师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会教的老师,但是没有培养出能把学生教会的老师。会教是指能够掌握一般的教育规律,或者像我们现在这样,大家一块研究一节课怎么上好,然后这个课可以作为研究课,可以作为观摩课,甚至于可以赛课,最后说这样的课就是最好的课。文章认为这个仅仅是会教,当然会教也重要。因为会教归根到底由专家评议,但是教会是由学生评价。

我们都在进行有效教学的研究,还最终采用了一种规范研究的办法,即经济学所谓的规范研究——用我们已经知道的道理,推出新的道理来。北师大党委书记刘川生曾经提到过一次测试:对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提出同一个问题“给你一张纸,让你对折,你最多能对折几次?”结果我们中国的孩子不加思索就马上回答“无数次”,这当然是对的。而美国的孩子则是拿了一张纸折,一张A4纸折了七次以后折八次很困难,他就说大概一般是折七到八次,这个对于回答问题来讲当然是不标准的,因为理论上的标准答案是无数次,但他回答的是可以做得到的次数。我想这就是思维方式的不同,我们比较爱推理,从道理上讲最后怎么样,而美国人可能比较现实,最重要看现实结果是如何。我听完后第二天自己也折了下,到第七次以后确实很困难了。我们的教育研究,大概推理东西太多,就说符合这些原则,这个课就一定好,其实学生是不一样的,到了学生那不一定好,因此我们可能要更多地倡导实证。

布什在2004年成立了数学咨询委员会,为解决美国数学水平低的问题。我去年看了一下他们提出的报告,这个报告对于美国数学教育提出了四点基本的看法,我比较关注的是第三点——鼓励支持开展严谨实证的数学教育科学实证。对于数学的研究来讲,他们认为过去从哲学层面做演绎推理太多,而实际的证明非常少,所以应该把每一种教学实际在学生身上起的作用多做研究。

现在的研究一种是规范研究,一种是实证研究,最早是经济学方法,后来也用于教育研究,都有价值功能。针对当前我们国家现实,特别是在基层的教育研究,应该多倡导实证研究,因为实证研究用事实支持结论。有人讲我们现在很多的政策推理上看都很好,可事老办不好,比如绩效工资,推进过程中就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推理是好事,但是缺乏实验,实践中派生出哪些问题估计不足,所以一出台就容易出现许多的问题。要重视实证,特别是实验,多做一些实验然后再来说明这个东西好不好。我们的研究课要多看看、多检查一下这个课做完了以后,不同的学生有什么样的反映,什么样的效果,不是只用推理的办法,由专家评估,这样的课就是好课。非常顺利的课,非常漂亮的课,并不一定是好课。我们老师大多只愿展示自己教学的成果,不愿意展示这种磕磕绊绊的课。我以为如果把老师问住了,这个老师教学水平是高的,因为学生敢问,敢提出老师回答不出来的问题。

关于教学实效,有的地方用了一个非常朴素的方法来评价老师课堂教学,我听了以后笑了。评价一节课,校长说就在教室外面走,看有没有三种声音。第一有没有掌声,有的话说明老师讲的深刻精辟,学生有感悟;第二有没有笑声,有的话说明非常精采;第三有没有辩论声,有的话说明学生有参与。这是注重什么呢,注重对学生的反映,至少体现了一种方向,要重视实证。现在,教育研究可能面临着一个规范研究跟实证研究的矛盾。所以我们要面对的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怎么实现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统一,特别是多做一些实验,多一点教育工作的耐心。

第四个问题讲讲坚持教育的开放性。

刚才讲到有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有两个公式,第二个公式是R=G。资源实际上来自全球,每一个企业家都要善于从全球寻找自己需要的资源,甚至是竞争者那里,以形成全球化的系统。没有一家企业规模,能满足任何的消费者、任意时刻的体验。解读我们的教育,就是所有学校都应该从全球的多个学校和其他领域甚至竞争者那里获得资源,形成广泛的自愿性。没有一个学校内部资源,可以满足任何一位学习者任何时刻的需求。教育责任重大,教学跟学习需求旺盛,但是供给能力不足,这是困扰学校追求的矛盾。我十月初参加教科文组织的大会,上面非政府机构委员会主席的讲话里有一句我印象很深,他说现在缺少的不是好的主意,而是足够的资源。好的想法我们都可以有,都可以出,但是出了这些主意,我们的资源达不到。所以资源意识非常的重要,我们很多规划和计划的制定,往往只考虑最后希望能达到什么,而没有充分考虑要达到这样的目标,需要有什么样的人力、物力和其他各方面的资源支撑。作为学校来看,应该重视各种资源的整合,包括学校已有的资源、家长的资源、周边社会资源、国际可能会有的资源。有人讲我们学校校长和区教育局局长,不是学术型的,纯粹是经营型,这是对校长、对局长的赞美。因为如果一个校长或局长不善于整合各种资源,不善于从学校资源匮乏的角度出发寻求各种方法支持的话,不可能把这个学校办的非常好。因此我觉得,我们应该努力寻求各个方面支持,需要多元灵活、全方位资源教育意识,也就是说要善于借助,会借的人才会梦想成真,我们善于借助一切的思想、能力、资金、人才等等。实际上借助是一种智慧,真正的高明领导者,善于捕捉实际,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实现理想的目标。我们到了需要打破我们封闭式管理的时候了,至少我们应该树立一个开放意识,既善于整合学校内部的资源,又善于借助一切可以借助的资源,从而使自己学校教学强大起来,使自己学校确定的目标实现。

有人说资源有那么多吗?关键在于会不会发现。一个音乐演奏者,在地铁站门口站了许久,这是今年一月份的事,温度很低。他连续演奏45分钟,拉的是巴哈、舒伯特等作曲家的作品。早上八点钟左右,成千上万上班族到工作地点去,三分钟以后,一个中年男子发现小提琴家演奏,停留几秒钟就走了;又过了一分钟,他得到第一张钞票;再过几分钟,有人靠在对面的墙上听了一会,看着表走了。只有一个小孩表示出了兴趣,但他妈妈把他拉走了。他演奏的45分钟,只有七个人停下欣赏演奏,赚了32美元,没有一个人理他,没有一个人鼓掌,一千多个人从他身边过去,没有人发现他是世界最有名的演奏者之一,演奏的都是最难演奏的曲目,那个小提琴就值350万美元。他前几天还在波士顿歌剧院演出,结果好多人票都买不到。

这是在测试人们的品位、行为和倾向,检查一个公共场合,在不适宜的时段,我们是否能够欣赏到美,在不适宜的情况下发现人才呢。可能的结论是,如果我们确实没有时间停下来,听一听世界上最优秀的演奏家演奏世界上最优美的旋律,还不知道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从我们的身边溜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善于发现我们身边的美,当然包括发现我们身边各种各样的资源。这又提出一个问题,我们需要协调好目标意识跟资源意识的统一。他提出了一些问题,涉及到目标、对象、途径以及保证条件,这些问题实际上也在挑战着我们教育的智慧。还回到这个鱼和渔网的故事。据说后来这个长者又收了两个徒弟,他把前两个徒弟的故事告诉这两个徒弟,又拿着这些东西让徒弟挑,结果两个徒弟选择合作,就是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结合起来。实际上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是理想和现实结合的过程。我们要立足现实来追求理想,用教育的智慧迎接挑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科学发展进程,以提高我们的水平,涌现出更多的教育家。

§ 理念观点

苹果原理与价值观

美国《时代周刊》调查过两组人,一组有犯罪记录,另一组事业有成。面对同样的问题:“在小时候,母亲做的哪件教育家陶西平被聘为名誉校长

事情对你一生影响最大?”有两人讲到同一件事。 有犯罪记录的人说,母亲端来一盘苹果,其中苹果有大有小,有青有红。弟弟抢着说要大的,遭到母亲批评。其实我也想要大的,但这样说会挨批评,就反着说。结果母亲很高兴,把大苹果奖励给我。那件事给我印象:要想得到最多,就得说假话。 另外一组有人却说:母亲端来苹果,我想要大的,可母亲说:你们都去除草,谁除得多就可以得到大苹果?最后,我除草最多得到大的。那件事给我印象:要想得到最多,就得付出最多的劳动。 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我们不能说讲假话的孩子智商低,但他没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教育价值的最重要体现,教育应当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过去,我们重视对知识点的把握,而对于加强德育体系中的德育点和德育场的研究不够。往往在有意无意间扭曲了学生价值观。有一些孩子学会了看教师脸色行事,回答问题时看教师,教师微笑就是答对了,瞪眼睛就是答错了。当学生的回答接近教师所期待的教学目标时,教师就表现得特别高兴。这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

实际上,价值观是我们的一个教育目标,不是一个教育工作。一提到德育就会想到班主任、德育干部,这种想法还是把德育看成工作,没有看成正确目标。看成正确目标,就要增强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自觉性,让全体教师成为德育的骨干力量。

木碗原理与德育观

这是个阿根廷的故事。一家人吃饭,父母、孩子和爷爷。因为爷爷手指颤抖,经常把碗摔在地上,父母不耐烦了,就弄来一个小木碗,让老爷爷在旁边小木桌上吃饭。一天,父母回来看到孩子正拿一块木头刻着什么。他们好奇地问孩子,孩子回答说:“我在刻木碗,将来给你们老了用。”孩子的话让父母很震动,晚上又重新把老爷爷请到大桌上吃饭了。故事中,父母一句话没说,但孩子从他们的行动上学会了父母的价值观。我们讲教育过程,特别是德育过程,要避免出现言行不一的情形,尤其在现在社会上诚信缺失的情况下,学校必须重视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体验环境。

北京某所小学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一个家长向校领导反映一位教师推孩子,还把桌子推倒了。校领导开始调查时,那位教师马上对班里的孩子说:“你们是不是看到我无意中推倒桌子的?我是不是当时向那位同学道歉了……” 事实面前,这位教师不肯承认错误,还在掩盖。我想,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教师有勇气承认自己不懂、不会或者做错了,那么对孩子来说,教师对自身的矫正行为是具有巨大教育震撼力的。

钉孔原理与师生观

一个人脾气不好,问父亲怎么改。父亲说:“你每发一次脾气,就在院子的栅栏上钉一颗钉子。”过了几天,这个人告诉父亲:“我已经好几天没钉钉子了,这些天都没发脾气。”父亲很高兴,又告诉他:“如果一天不发脾气,那么就去拔掉一颗钉子。” 过了些日子,这个人又来告诉父亲:“我把钉子拔完了,现在坏脾气改掉了。”父亲拉着他的手来到栅栏边说:“你看,虽然钉子被拔掉了,但是钉孔都留在上面。你要记住,你伤害了别人的情感是会在别人的心上留下伤痕的。”

中国心理学会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3.4亿17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中,有约3000万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其中中小学生心理障碍患病率为21.6%至32%。心理健康是必须重视的问题,我想其中可能就有来自教师的师源性伤害。我前不久参加过一次聚会,来的都是我以前教过的学生。一个学生问现在某某老师在哪,很想见他。我问为什么?他说:“二十年前,那位老师发现有人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后,非常气愤,质问是谁写的?在场没人承认,他就认定是我写的,还说别辩解,回去写检查,要不不许上课。我现在只想告诉那位教师,名字真的不是我写的。”

这是个埋藏了二十年的委屈,我们不能轻视啊!现在常说建立师生平等的关系,说着容易,做着难。教师要特别注意在情感上不要伤害学生,最大限度地避免师源性的心理伤害。

根雕原理与教育观

弃之荒野的树根是无用的废料,然而到了根雕艺术家手里,经雕琢却成了艺术品。这种加工,不仅使树根的艺术价值得到挖掘,它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也提高了。 从某个侧面说,教育也像一位根雕艺术家加工一个根雕艺术品的过程。对教育来说,好的教育要体现在教育能力上。以前,我们看一个学校的好坏,大都看它的毕业生情况。其实毕业生只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结果,它不一定能完全体现一所学校的教育能力。优质教育的重要特征是高水平的教育能力,即具有高水平促使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所以,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眼光。根雕艺术家拿到树根,会先看它的优点。可我们看待学生时,往往先看学生的缺点。缺点不是不能看,而是要把它看作是发展的起点。

教育任务是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而不是去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优点,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缺点。

蛙跳原理与动力观

两只青蛙掉到一个坑里,因为坑很深,上面的青蛙们就对它们喊:“别跳了,坑太深了。” 一只青蛙果然没跳,趴在坑底,太阳出来时被晒死了。另一只青蛙却一直跳个不停。外面的青蛙越喊,它跳得越欢,最后一跃出了坑。青蛙们问它为什么能跳出来?这只青蛙回答:“我误会了。因为我的耳朵有点听不清,以为你们这么多人给我加油呢!” 我想,最能给孩子前进动力的是“形成一个激励机制”。 几个月前,我接待过一位澳大利亚中学的校长。他谈起学校有个残疾学生一直努力学滑雪,在一次有名的比赛中得了冠军。这个学生上台讲自己的体会时说:“我和其他人在比赛中都不只一次地跌倒过,但我的成功在于不是滑得最快,而是爬起来最快。” 一个人总是会有失败的,但关键是要鼓励他(她)能够迅速爬起来。

过河原理与主体观

一个学者要过河,当小船来到河中央。学者询问船夫到对岸的距离时,他发现船夫的语言有基本的语法错误,就很看不起船夫,说:“你这半辈子白活了!”船夫没说话。船继续往前走,忽然狂风大作、波涛汹涌,船夫问学者:“你会游泳吗?掉在水里能辨别方向吗?”学者回答不会。船夫说:“我的船就要翻了,你这辈子真是白活了!” 现在学校对学生的培养,注重的是“解答”问题的能力,而实践中,需要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设想,如果让那个学者坐在教室里设计游到对岸的方案,我想他能设计出十几个来,但这并不意味着能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现在提多元智能论,我想各种智能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好坏之差。因此每个人都有可发展的潜力,只是表现的领域不同而已。所以,我们不能说哪一个学生更聪明,而应该说,那个学生在哪一个领域里更聪明。

§ 著作

教育家陶西平专著

曾主编《教育评价辞典》,《多元智能与课程改革丛书》,著有《让失败率为零——教育改革的思考与实践》,《一路走路来——陶西平教育漫笔》。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4:5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