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青松观
释义 青松观青松观位于屯门,建于1949年,是香港著名道观,观内建筑仿照中国道教名山大殿而成,其中以壶天胜境牌坊、三清大殿、九龙壁和九曲莲池最为著名。观内摆设不少远年盆栽,形态美妙。这里供应的上素亦十分有名。

§ 基本简介

青松观是一组极富有中国古典色彩的道观。青松观在香港九龙西部屯门的青山麒麟围。由陆吟舫等人创立于1949年,属全真龙门派,道派溯源于广东广州至宝台。该观初建于九龙伟晴街,1952年迁至弥敦道,1960年在屯门青山麒麟围再建新观。   青松观大门观内建筑为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其入口处为一门坊,上书“青松观”,坊内有“玄玄妙境”四字。前行又有一牌坊,外塑“众妙之门”,内写“壶天胜景”,坊外有对联,“临此径入斯门康庄大道;拯迷津登彼岸全觉蓬莱”,坊两侧分别是“旭日”和“宝月”两亭。由此坊上行不远见正殿,其右有钟楼、左有鼓楼,两旁殿宇依山而建,有云水堂、纯阳殿、怡和斋、清华堂、瑶华堂、百乐小苑等。小苑前有一九龙壁,高三余米,横十余米,精工雕塑,神龙活现。道观尽头有一莲池,水榭曲桥,有湖心亭可赏鱼观莲。   全真道以王玄甫、钟离权、吕纯阳、刘操、王重阳为北五祖,以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的七个弟子马钰、谭处端、刘处玄、邱处机、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为“北七真”。青松观选择吕纯阳、王重阳、邱处机三祖神像供奉于主殿,充分说明了全真道对于岭南和香港道教的影响。元明以后,南方对于吕纯阳的信仰日盛,修炼的道士崇信钟吕金丹道法,符箓的道士崇信吕祖诰诀降妖去邪。因此,岭南道观和港台以及东南亚道观多有以吕祖为主神的。王重阳和邱处机都是全真教派历史上有地位的祖师,青松观以他们陪祀吕祖,显示其全真龙门派的正宗地位与不忘祖师恩德之意。   青松观近年来致力于道教徒的培养和道教文化研究工作,创办了香港道教学院和《道家文化研究》丛刊。现任青松观住持和香港道教学院院长为侯宝垣道长。《道家文化研究》主编为原台湾大学教授、现北京大学教授陈鼓应。

§ 建筑布局

青松观熏香建筑为我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 松柏长青,老当益壮,“青松”意为松柏,“观”则为道教中的庙宇。幽恬宁静的青松观,一派祥和之气,教人消弭俗虑,心旷神怡。青松观于1949年落成,在屯门市内自成一隅。观内园地广茂,殿宇巍峨,金碧辉煌,花林池榭,风景清幽;建筑以纯阳宝殿为中心,殿内恭奉着吕纯阳祖师、王重阳祖师和丘长春祖师三代圣像。

这座传统道教庙宇,原是一处供人避世修道之所。观内亭台楼阁精巧典雅,莲池树石错落有致,古木盆栽生趣盎然,极富传统特色。观内还珍藏着不少瑰宝,其中包括北京故宫博物馆馈赠的灯笼。

主楼纯阳殿的四周分布着精心设计的亭台楼阁、巍峨殿宇、水榭牌楼、中式园林、四合院和鱼池,布局考究,与不同的树丛、园圃、花卉和盆栽相映成趣,情韵自生,妙不可言。

青松观建筑自纯阳殿建成后,青华堂、翊化宫、旭日亭、众妙之门牌楼等也相继落成,嗣后不断广辟庭园,遍植四时花木,增设池榭楼台、九龙彩壁等,古色古香,美不胜收;千姿百态的树木,可从观内精心修饰的盆景中窥见其缩影。

视觉的盛宴又岂止于此?观内还有怡情书画、仿古墨宝、诗词雕刻、醒世联文。游客可在绿荫环抱、繁花点缀、鸟语嘤嘤的环境下,领略道家及中国文化济民利物、觉世导人的风范。此外,观内还供应经济美味的斋菜。

每年4、5月期间,青松观都会举行盆景展览,展出数百盆悉心栽种及修饰的珍贵盆栽,开放予公众参观。

§ 历史发展

早期青松观青松观创立于1949年,属全真教龙门派,道派溯源于广东广州至宝台。创立初年建坛于九龙伟晴街,1952年迁至弥敦道,1960年购置屯门青山麒麟围建立永久观址,1974又增设九龙大南街观址以配合屯门祖观的发展。屯门祖观除了是信徒道侣聚合参道之宗教场所,亦是中外游客及香港市民参观游览之道教圣地。 1949年由卢少华(道号宝经)、易泽峰(道号宝云)、陆今航、叶星南、麦时修等18人发起创建。1951年于伟晴街67号四楼建立道坛供奉吕祖,1953年迁九龙弥敦道200号5楼,扩办慈善事业,1961年由观长侯宝垣道长于屯门麒麟围新建,建成并发展为现在的规模。并于1974年又在大南街另辟一道场。道脉传承全真龙门法派。是香港最大的道场之一。青松观主祀“纯阳吕祖仙师”,建有纯阳大殿,及翊化宫等殿宇亭台。观内建筑宏伟,花木茂翠,景色优美,另有精心培栽的盆景、珍藏的经典书画及古玩,使宫观更具玄雅气象。该观活动“以道教教义为经,以服务人群为纬,为道教多元化之善团。本尊道贵德之主旨,植福扬孝,安老育材,行善修真;配合政府,繁荣社会,冀求丰富市民康乐”。 青松观自发韧初期,即以慈善事业为坛务推展的重点,除宗教服务外,更因应当时香港社会情况之需要设立义学、施米、赠医施药、发放救济品、赈济寒衣棉被及男女安老院等社会福利慈善服务。五十余年来,先后获香港政府批准设立两所西医诊所、两所中医赠医药诊所、护理安老院、老人中心、两所中学、两所小学及三间幼儿园等,使青松观的济世利生善业更加发扬光大。 内地改革开放后,青松观加强了与中国道教界之联系。在1994年及1996年先后捐资人民币五百多万,由中国道教协会分配予近二百间道观,作为恢复和维修之用。对于其它省市道观的修复重建,青松观亦皆慷慨协助,尤其在1993年出资全力承担广东罗浮山黄龙古观的重建,一时成为佳话。 青松观內收藏在弘扬道学方面,青松观先后于1991年创办「香港道教学院」、2002年成立「全真道研究中心」和2004年成立「青松出版社」,对于推动道教文化的学术研究、传播以及培养道教人才方面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自1994年起,香港道教学院和全真道研究中心多次与各地著名大学(四川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合作举办大、小型学术研讨会,不但提高了道教学术的研讨风气,更开创了香港与内地及至世界学术界关于道教文化研究文流的先流。此外,《弘道》、《香港道讯》、《道家文化研究》、《香港道教学院丛书》、《全真道研究中心丛书》、《青松观藏科仪经书注丛书》、《玄门集粹》等书刊,均是青松观近年来的出版成果,亦是推广道教文化的重要媒介。 青松观近年来致力于道教文化的弘扬,创办了香港道教学院和《道家文化研究》丛刊(已出版14期)。侯观长在热心资助内地道教名山宫观的恢复同时,又在广东罗浮山黄龙观原废墟上,于1993年重建黄龙观,新建殿宇,修造亭台,开筑公路,经过几年的努力,至今已形成规模宏大的宫观建筑,使昔日荒弃的黄龙观成为罗浮山的一大胜地。此外,1993年在北京与北京白云观、台北指南宫联合启建罗天大醮,共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世界和平。与四川大学宗教所、北京大学文化研究院分别举办两次“国际道家道教文化学术研讨会”,并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兴建青松观,为道教文化的弘扬和道教传播作出了不懈努力。

§ 慈善事业

青松观----赠医服务青松观自创办之初,即办有中医赠医服务,早期于柴湾、何文田、老虎岩(乐富)等木屋区,设立长期赠医赠药中心,以济贫苦;迨一九七五年,于大南街青松观内兴办第一所西医诊所,初期为半日诊症,开诊一年后,增至全日诊症。并于一九七七年于屯门青松观内开办第二所西医诊所。两诊所均由注册西医主诊。自一九七五年至今二十余年来,每天为区内及区外巿民提供医疗服务,祇酌收挂号费,其余医药费全免,嘉惠贫病者。近年更增设两所中医赠医药诊所,以响市民所需。

青松观早于一九五七年已开始设立义学(青松学校),初置在九龙窝打老道,嗣迁多住木屋或天台贫户之汝洲街,除免收学费外,每年并赠给校服两套,及笔墨文具等。学生最多时,竟逾三百人。迨徙置区陆续兴建后,贫户被徙迁,而政府亦施行小学免费教育,已无义学之需要,故停办义学。

青松观----安老院八十年代初,鉴于社会经济渐于富裕,办学形式亦随之改变,由初以扶持贫苦失学少年为办学宗旨转为多元化办学模式,故在停办义学后,相继开办有二所中学、二所小学、三所幼儿园,让莘莘学子得到优良而全面的教育。更于一九九一年创办了香港道教学院,致力推动道教文化的学术研究及培育道教人才。

青松观自自六十年代兴办“青松安老院”,一直受到政府及各界人士赞誉;至七十年代初,于屯门观内增建“晚晴楼”,可容纳更多长者于院内颐养天年;一九八六年于元朗开办“青松护理安老院”,聘请专业护士及起居顾员为体弱长者提供护理、复康治疗、辅导及社群服务;一九九七年于天水围天慈村开办首间老人服务中心-“青松侯宝垣老人服务中心”,为区内老人提供康乐、健康教育等服务。

§ 参考资料

[1] 中国道教协会 http://www.taoist.org.cn/mingshangg/hongkong/xiangganqingsongguan.htm

[2] 道教青松观 http://www.daoist.org/ccta/ccta.htm

[3] ok旅行网 http://www.oklx.com/c/2007-3/9C3213F13F3A483F96100C4BD0E61687.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22:5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