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陈渭岩
释义

§ 人物简介

陈渭岩(清光绪年间——1926),清未民初名家,石湾魁龙里人,名胜,号惠岩,又养云居士。陈渭岩多才华。他对于石湾陶塑艺术中的人物、动物和器物,都有卓著的艺术成就,又长于仿制古代名窑器釉色和造型,如仿宜兴松树画筒、笔筒等,还善于发现人才和培养人才。石湾陶艺大师潘玉书是陈渭岩的入室弟子。陈渭岩曾偕艺徒潘玉书到江西景德镇市传艺和学习江西景德镇瓷塑艺术的创作技法与经验,其间创作了一批作品,融会了石湾窑与景德镇窑两地的陶瓷雕塑艺术特色,如《贾玉宝》、《观音大士》等作品,就是此时的罕有的传世佳作。 [1]

§ 人物生平

陈渭岩 最早将西洋艺术引入石湾陶瓷 陈渭岩自塑像

陈渭岩创作的高峰期在清光绪至民国初年。在他创作最辉煌的年代,帝国主义列强政治经济的入侵以及长期的军阀混战,打击了民族工业的发展,但内忧外患的局势却促进了国民的觉醒,闭关自守被打破,也开拓了国民的眼界。虽然,陈渭岩未能如蔡元培先生那样,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方针,然而,对于推动石湾陶艺的发展,他的确做出了很多创新,比如亲身至兄弟窑区学习、学习西洋技法、为时人塑造坐像、是迄今为止有文字可查的第一位获得职称的石湾陶塑名家等。而另一方面,他还有着民间艺人中罕有的宽广胸怀,带出了名徒潘玉书,成为石湾陶塑史上的一段佳话。

少年时代偷师学艺

根据流传下来的说法,陈渭岩的父亲是花盆行店主,少年时期陈渭岩曾上私塾读书。其时,石湾陶工普遍文化不高,学做陶艺的多是一些身体不够强壮或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人。而这些陶工,尊重读书人,希望子女读书成才,由“王羲之爱鹅”、“读书公”、“王冕骑牛攻读”等题材的作品可见一斑。尽管家境并不富裕,父母亲还是节衣缩食让陈渭岩读书识字,期望他有朝一日能学有所成光宗耀祖。

然而,陈渭岩行走在石湾的窑场和作坊间,却迷恋上了塑石湾公仔。据传陈渭岩少年时,石湾名家黄炳的陶塑技艺达到了高峰。陈渭岩常借故找黄炳和他的少叔黄古珍闲聊,偷偷记下他们的创作体验和技法和一些尚未完成的作品形态。回家后,聪慧的渭岩就直接琢磨仿制。到了后来,黄炳的公仔还没有烧成,市面上就有陈渭岩模仿的作品在出售了。有一次,黄炳叔侄捏造“马骝”,渭岩又上门“偷师”。两日后,黄炳路过他家时无意发现一只一模一样的“马骝”,才恍然大悟。后来,陈渭岩来访时,黄炳就暗示少叔黄古珍用布将桌上的作品泥稿盖起来,渭岩不介意,依然常常造访“拜师”。

当然,以陈渭岩的好学态度,当时在石湾,他的陶塑老师当然不止黄炳和黄古珍。“学无常师”的态度习惯,该是自小就养成。这种包容性,让他得以在此后数十年走在时代的前列。

陶艺家中难得的读书人

传闻,陈渭岩曾做过数年私塾老师,教古文学,属旧社会的知识分子。而这一点,也得到众多研究石湾陶艺发展史的学者认同。也许,正是读书人的眼光和视野,让他意识到石湾陶艺交流学习的迫切性。

佛山人津津乐道的“石湾瓦,甲天下”的古谚,其实只是“郡人”自己的过誉,连文字记述本人也不完全认同。此语出于清道光二年(1822)阮元等人所撰《广东通志》,原话为:“石湾去佛山廿余里,所制陶器,似清道光二年(1822)古之‘厂官窑’,郡人有‘石湾瓦,甲天下’之谚。形制古朴,有百级清道光二年(1822)纹者,在江西窑之上,其余则质粗釉厚,不堪雅玩矣。”实则是弹多赞少。

或许,在陈渭岩之前,就有艺人意识到了向外学习的必要,然而,学习方式仅限于临摹全国各名窑的产品。陈渭岩却是第一个亲自去景德镇学习的石湾艺人。

陈渭岩带着自己的徒弟潘玉书,走访当地名师,用瓷土塑造一批作品,并用景德镇的瓷塑技法,施绘彩颜色釉,他还尝试在石湾陶泥塑造的人物上施绘景德镇的颜色釉。这批以不同的技法和不同的原料创作出来的作品,融会了景德镇和石湾两地的工艺特色,别树一帜,自成新样。尽管,后世对这系列作品褒贬不一,然而,融会创新的实践得到了普遍的认同。在今天,如何“融会创新”还是主题呢!

勇于创新为时人塑像

民国前期,石湾陶业出现了一些新兴的资本主义因素,广州和佛山先后诞生了几家民营股份制的艺术陶瓷公司。陈渭岩从景德镇返回石湾后,醉心于陶塑创作,艺术造诣越来越高。后来受刘星桥邀请,偕同潘玉书等石湾艺师到广州西门口大纸巷广东陶业公司,烧造石湾公仔。因陈渭岩技艺高超和品行出众,被称为工程师,这也是迄今为止有文字可查的第一位获得职称的石湾陶塑名家。可惜,两年之后,该公司因经济拮据而歇业,陈渭岩和潘玉书又受雇于广州另一家规模较大的裕华陶瓷厂。

在裕华陶瓷公司任职时,受裕华艺术指导高剑父“折衷中西艺术”的主张影响和石膏像注浆成型的启发,陈渭岩渐改早年排斥西方文化心理,所塑作品趋向写实,被称为开石湾吸收西洋之风的先驱。在陈渭岩之前,石湾的人物陶塑,题材主要为祈求保佑幸福安康的神仙佛道和体现民族传统美德的英雄人物。他吸收了西洋雕塑人体解剖比例准确的长处,为时人塑像。目前珍藏在澳门某银行的陈渭岩为光绪皇帝、洵贝勒、庆亲王、肃方、端方、张之洞、李鸿章塑的7尊坐像,形神兼备,明显地看到西洋雕塑的影响。若不是对自己有着绝对的信心,又岂敢开为时人塑像的先河,而且创制的都是其时最著名的人物。 [2]

§ 人物作品

陈渭岩所处的时代正是鸦片战争后,列强大举侵略中国,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代。其中《林则徐》、《番鬼痰盂》、《巴夏礼夜壶》等,表达了石湾广大陶瓷工人和艺人对反帝反封建的英雄的歌颂,对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精神的赞扬和对殖民主义列强的谴责。陶塑《巴夏礼夜壶》把英国殖民侵略军头子巴夏礼的形象塑造成夜壶(尿壶):巴夏礼作侧卧状,左手弯曲叉腰为提梁,右手着地手掌托着下颌,礼帽为壶口,屈膝侧卧,身躯为壶身(腹)形象下贱谐趣,辛辣地讽刺英国侵略者的卑劣,人们纷纷购此夜壶,天天以尿溅辱之以泄愤。

陈渭岩后期曾在广州广东陶业公司从事陶瓷造型设计工作,并创作了不少作品,如《孔子像》、《六祖》、《女尼》、《观音大士》等。《孔子像》题款为“广州西门内大纸巷广东陶业公司谨识工程师陈渭岩敬塑”字样。他的传世作品刻(题)款用过的印章较多,多用篆书阳文方章,如“粤东渭岩氏制”、“粤东陈渭岩章”、“岭南陶隐居陈渭岩作于羊城诚一窑制”、“岭南陶隐”等,时人也有呼渭岩为“渭南”的。但传世作品中有“陈渭南制”款识的,有不少明显是后人仿制之品。

陈渭岩的作品,形神兼备,比较注重人体解剖结构和比例,人物性格洒脱豪放,仕女温柔、娴淑,形式美韵律感强烈。例如作品《昭君出塞》异常真实细腻地表现了女性的体态结构,比例恰当,女性的体态匀称、优美尽显,在清未民初的石湾民间陶塑人物作品中实属少见。《女尼》是陈氏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石湾陶塑中塑造女性人物的罕见佳作。石湾艺人塑造人物形象多属男性,如神仙、道士、和尚等等,而塑造女尼的惟有陈氏。女尼是难度较高的人物题材,不易掌握,但是陈渭岩不避困难,选择了女尼坐禅为主题,别开生面和不落陈套地塑造了《女尼》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作者深入观察生活和表现人物典型性格的高超技艺和艺术造诣。

晚年,陈渭岩曾以“壶隐老人”别号印款刻印于器物上,常见印款有“壶隐老人”楷书阳文方章,或“壶隐老人制”刻楷书阴文(常作两排)款识。 [1]

§ 人物轶事

在石湾,关于陈渭岩的传闻有许多。一次,陈氏要为江孔殷太史塑造一个半身像,事前曾言明酬金500元。塑像完工之后送给江太史审阅,岂料江某在审阅时诸多挑剔,企图减价收取。陈渭岩不答应,因为塑像实在无懈可击,于是他将江太史塑像取回囚于一铁笼里,,并放置广州河南海幢公园金鱼池旁,羞辱他成猴子,江某无可奈何速照原价500元酬金收购。

陈氏一次患病,其母到广州六榕寺六祖铜像前祷告,许愿说:如若渭岩得六祖保佑,愈后当塑造六祖像百尊以为还愿酬谢神思。后渭岩果病愈即践其诺,塑造六祖百身,像高18厘米,坐于石上,形态逼真庄重,胎骨无釉,衣服为古铜色釉,钤有“岭南陶隐居陈渭岩作于羊城诚一窑制”篆书方印,诚为佳作。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10:0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