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白鸠辞》
释义

§ 作者

唐 李白

§ 诗词正文

铿鸣钟,考朗鼓。歌白鸠,引拂舞。白鸠之白谁与邻,

霜衣雪襟诚可珍。含哺七子能平均。食不噎,性安驯。

首农政,鸣阳春。天子刻玉杖,镂形赐耆人。

白鹭之白非纯真,外洁其色心匪仁。阙五德,无司晨,

胡为啄我葭下之紫鳞。鹰鹯雕鹗,贪而好杀。

凤凰虽大圣,不愿以为臣。

§ 注释

⑴白鸠辞:指夷则格上白鸠拂舞辞。夷则格,南朝梁舞蹈名。夷则,古十二乐曲之一。《史记·律书》:夷则,言阴气之贼万物也。格,式也。《白鸠》,三国吴舞曲名,拂舞,乐人执拂而拂舞,以指挥节拍。

⑵铿鸣钟,考朗鼓:谓敲击钟鼓,发出响亮的声音。铿,撞。考,击。朗,声音响亮。

⑶“白鸠”句:谓白鸠毛色的洁白,无物可比。邻,比。

⑷食不噎:喻不贪。噎:指咽。

⑸首农政:服从农业政令。首,服从。这里用拟人手法。

⑹鸣阳春:谓白鸠每到农耕该开始的春天,便鸣啼报时,使农人不忘农事。

⑺“天子”二句:言天子为老年人所赐之玉杖,上端雕刻白鸠。《后汉书·立秋》仲秋之月,县道皆按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玉杖,哺之以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玉杖长九尺,端以鸠鸟为饰。鸠者,不咽之鸟也,欲 老人不咽。

⑻阙五德:谓白鹭不如鸡有五德。《韩诗外传》:君独不见鸡乎?首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鸡有此五德。阙,通缺。

⑼无司晨:谓白鹭不如鸡之能报晓。司,掌管。

⑽“胡为”句:质问白鹭何以啄食芦苇下的鱼类,与人类争食。葭,芦苇。紫鳞,指鱼类。

⑾鹰鹯雕鹗:四种猛禽。

§ 译文

敲响鸣钟,击响朗鼓。高歌《白鸠》,跳起拂舞。

白鸠毛羽洁白,谁可以与之为邻,霜雪样洁白的衣襟弥感珍贵。

能平均公道地哺养七个子女,不抢食,食不噎,性情安驯。

首推农政,鸣贺阳春,催促农耕。

天子刻玉杖,上镂白鸠之形赐与老年人。

而白鹭羽毛虽然很白,但不纯真,外型洁白,其心不仁。

既没有鸡的五种德性,也不司晨而鸣,还胡乱啄我芦苇下的紫鳞鱼。

鹰鹯雕鹗,这些猛禽,均贪而好杀。

凤凰虽然具有大圣德行,也不愿与之并列为臣。

§ 作品简析

此诗为舞曲的歌词。这篇歌词,通过对白鸠形象的描绘,歌颂劳动人民品质高尚,表里如一,平和公允,清心寡欲,温顺善良,循政负责;借猛禽与凤凰的形象,批判统治者的表里不一,口实行非,不劳而获,贪婪残忍,高傲不群。诗含抨击李林甫与唐玄宗之意。全诗分为两部分。前四句为第一部分。是全诗的引子。写奏乐、歌唱、舞蹈。其余为第二部分,是全诗的正文,又可分为两层。第一层写白鸠品质高洁,公允平和,知足不贪,性情驯顺,循政报时,从而受到人类的尊重,其形象成为天子赐老人玉杖上的雕饰物。第二层,首写白鹭表里不一,无德无功,不劳而食;次写四种猛禽的贪而好杀;再次写凤凰自高,脱离平民。

§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自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叶(唐时属安西都护府,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少年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从25岁起离川,长期在各地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所体验。公元742年(天宝元年)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公元744年(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杜甫结交。安史之乱爆发后,他怀着平乱的志愿,于公元756年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争夺帝位失败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漂泊东南一带,卒于当涂(今属安徽)。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30卷。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3: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