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黄光升
释义

§ 简介

《福建省晋江潘湖临漳黄光升营护海瑞甚力》

黄光升(1506-1587年),字明举,号葵峰,明·泉州晋江潘湖临漳人。教谕黄绶之子。

黄光升秉性好学,年少时就学于潘湖仁颖书院,精通赋役、理讼、律狱等知识。

§ 生平

明·嘉靖七年(1528年)中举人,嘉靖八年(1529年)中进士,授浙江长兴知县。因“贤声蔚著”,被调入朝廷任刑部给事中。后因母亲吴氏在潘湖去世,回家守制。制满后,补兵部。居官清介,不事田宅,子孙至无以为衣食。居家杜门,以经史为业。在官严诬告、权轻重、详讼词、惩奸慝、省佐证。

在朝时曾两次得罪当政宰相夏言,被逐出朝廷,后任浙江佥事三年。进参议,调任广东副使,转任四川参政、广东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等。

在浙江任上,他筑海塘,治湖蓄水,疏浚山阴、会稽(今绍兴县)、萧山、诸暨四县的水利工程;提倡兴学,奖励知识分子;编写县志,政绩显著。

广东沿海民众,有的挟舸入海和夷人互市,时有抢掠。黄光升到广东后,设立稽查,核验册籍,逮捕寇贼,从此不复为患。由于不法官吏侵削,“夷市”课税入库只有十分之一,黄光升进行整治,秋毫不染,征得“夷税”十减其六,而课入库银却加倍增长。

安南(越南)内部莫正中与莫宏冀兄弟争立王位,莫正中逃来广东避难,而安南大臣范子仪借口迎还莫正中,率兵攻掠钦、廉二州(今广西钦州县和合浦、灵山等县)。总督欧阳必进命黄光升速调东莞、新会二县守兵,授俞大猷作战方略,伏兵海岛,范氏大败。随后,莫宏冀斩范子仪首来献,纳贡如前,明朝廷承认莫宏冀继承王位。中国与安南边境恢复安定。

之后,黄光升又讨平连岩黎民的叛乱和新会陈文伯剽掠。为长久之计,黄光升又编定广东全省瑶民的册籍,因此进官副都御史,督抚四川省。

黄光升 在四川担任参政、布政使期间,上疏请求停止采办丹砂、淘金,每年可节省水陆邮费数十万金,减轻百姓负担。

世宗崇信道教,笃信方士陶仲文,于嘉靖二十一年至二十二年(1542—1543年)营造大享殿、大高元殿等三殿,急需很多巨木,而这时四川无巨木可供采伐。黄光升不加重百姓负担,“度郡邑大小,地理之远近”,使各地合理负担,还命位尊望高的官吏向当地夷民购买,转运之费,暂时向其他省份借支,做到不加赋而又顺利完成巨木的采供任务,受到世宗嘉奖,拜为兵部侍郎,总制湖北、四川、贵州三省。

又因讨平苗民叛乱和招回流民600户有功,被召入工部任左侍郎。

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四月,升任南京户部尚书。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南京振武营因总督粮储侍郎黄懋,官裁军饷,惹起变乱,黄光升一面疏请恢复军饷原额,一面及时处理负责处理军库主事黄鹗的不法行为,责成司法查覆,使“库藏为之一清”。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十月,黄光升被召入北京任刑部尚书。时严嵩秉政,黄光升在任刑部尚书五年内不与私交,亲自审理三大案件:

一是审理蓟辽总督侍郎杨选因“失城守”坐死罪,特旨杨妻流放二千里。

二是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严世蕃、罗龙文案。御史弹欬严嵩之子严世蕃在其母丧期内仍放任纵淫,并严嵩父子不法事。世宗罢严嵩相位,法司判严世蕃滴戌雷阳卫(在广东省),严世蕃同他的爪牙罗龙文逃回安徽徽州,经常诽谤朝政,建造园亭,聚众4000人,气焰嚣张。南京御史林润得悉这一情况,当即上疏。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世宗诏令逮捕严世蕃、罗龙文下狱,并令刑部尚书黄光升、左都御史张永明、大理寺卿张守直审理。黄光升查明严世蕃、罗龙文与海寇汪直勾结,聚集亡命之徒,南通倭,北通虏,准备叛乱,疾书上奏。严世蕃、罗龙文被处死,籍没严嵩家产,计黄金3万余两,白银25000余两,其他珍宝所值又数百万。

三是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户部主事海瑞买棺材,别妻子,散童仆,以死上疏,劝说世宗不要相信陶仲文这班方士的骗术,应振理朝政,因而激怒世宗,诏命下狱论死。宰相徐阶力救海瑞,黄光升则把海瑞上疏比拟儿子骂父,以减轻罪责,并乘机把海瑞留在狱中,营护海瑞甚力(详见《中国历史大辞典》)。直至同年十二月世宗驾崩,穆宗即位,才奏请释放海瑞出狱。

给事中沈束因向世宗进言,触犯龙颜,被系诏狱达16年之久。黄光升上疏乞求从宽处理,突然下旨释放沈束为庶民。廷臣议论纷纷,黄光升有难言苦衷,屡次向徐阶表示辞归之意。徐阶一再挽留。

明·穆宗隆庆元年(1567年)四月,钦赐驰驿致仕,黄光升趁机辞归,回故里潘湖埯边儒林书堂撰志著书。徐阶也于隆庆二年(1568年)辞相。

隆庆五年(1571年)四月,黄光升被再起任南京刑部尚书。他力辞不准,只好勉强赴任。

隆庆六年(1572年)十月,高拱指使下属王时举论劾。黄光升就此回归故里潘湖埯边临漳小宗。

归家后,居乡谦退,先世田庐之外少所增拓。郡国守相时造谒,与言国家大计及其平日历官,厝履以为常。晚与缙绅耆宿为洛杜之游,品茶聊天,称道而不乱。他闭门自重,论学重践,摒元虚,大有吾泉文宗欧阳詹之风与儒家孔子、朱熹之范。晚年著书立说于南安葵山董埔,自号“葵峰”。有《四书纪闻》、《读易私记》、《读书愚管》、《读诗蠡测》、《春秋采义》、《历代纪要》、《昭代典则》、《陶集注解》、《杜律注解》等数百卷藏于家,而《读易私记》学者宗之。

明·神宗万历十五年(1587年)十一月二日卒于潘湖埯边家中,终年八十一岁。海瑞及闻,悲伤至极,带病前来奔丧,十天后,于十一月十三日也瘁然卒于南京任上。神宗特遣福建左布政使陈冯孜造坟安葬,赠太子少保,谥恭肃;配留氏、王氏俱赠一品夫人。

《谕祭少保恭肃公》碑文长2米,宽1米,厚0.2米,现存于潘湖临漳黄光升研究会。

墓在三十二都锦源山(今南安果园),旧有石翁仲、虎、马、羊、驮龟、亭、钦赐祭葬坊在焉。

§ 相关链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3 1:5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