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NADP |
释义 | § 简介 NADP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缩写NADP,曾称为三磷酸吡啶核苷酸(TPN)或辅脱氢酶Ⅱ或辅酶Ⅱ。它是一种辅酶,是烟酸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与一个磷酸分子以酯键结合的物质,广泛存在生物界。化学性质、吸收光谱、氧化还原形式等均类似NAD。它通过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EC.1.1.1.49),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EC.1.1.1.44)等,可被许多脱氢酶进行可逆的还原。但是与很多利用NAD的脱氢酶不一定能进行反应,也不能呼吸链直接氧化。在好氧生物的细胞中与NAD不同,它主要以还原态存在。通过NADP转氢酶(EC.1.6.1.1)可进行如下的氧化: NADPH+NAD+→NADn+NADP+ 在这过程中有的伴有ATP的生成。另外在脂肪酸合成过程的还原阶段,NADPH被用于合成的还原,此外还被作为需要二个底物质的(加)氧酶(oxygenase)的一个底物。在细胞内的作用似乎与NADH不同。NADP可通过NAD+的ATP磷酸化进行酶的合成。 植物叶绿体中,光合作用光反应电子链的最后一步以NADP+为原料,经铁氧还蛋白-NADP+还原酶的催化而产生NADPH。产生的NADPH接下来在暗反应中被用于二氧化碳的同化。 对于动物来说,磷酸戊糖途径的氧化相是细胞中NADPH的主要来源,由它可以产生60%的所需NADPH。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