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陆孝彭
释义 陆孝彭

陆孝彭,飞机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毕生致力于航空飞行器的设计研究。主持设计研制成功的强5型飞机,是中国自行设计的第一架超音速喷气式战斗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主持设计研制了歼12轻型单座超音速歼击机,组织领导了变后掠翼技术的预研工作,为中国的航空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 简历

1920年8月19日 生于江苏常州。

1937-1941年 在重庆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学习。

1941-1944年 先后在昆明第一飞机制造厂设计科任制图员和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任设计员。

1944-1946年 在美国麦克唐纳飞机公司实习,参与飞机设计。

1946-1949年 在英国格洛斯特飞机公司实习,从事飞机总体、结构设计。

1949-1951年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航空工程研究室工作。

1951-1956年 在北京南苑飞机修理厂工作,先后任工程师,技术科长、设计科长。

1956-1958年 在沈阳112厂第一设计室任总体、气动组组长,喷气教练机主管设计师。

1958-1965年 在南昌320厂飞机设计室任强5型飞机主管设计师。

1966-1969年 任飞机设计所副所长。

1969-1973年 主管设计歼12飞机设计师。

1981年 被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公室任命为强5改型机总设计师,被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任命为强5加大航程改进飞机总设计师。

1982年 任南昌飞机制造公司飞机设计所副所长、所长、副厂长,兼任南昌航空工业学院院长,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飞机总设计师。

§ 生平

陆孝彭,1920年8月19日出生于江苏常州。在南京下关小学毕业后,跟着舅舅进江苏常州正衡中学念完了初中。1935-1937 年,他考入江苏省立高中学习。此时,日本大举入侵中国的现实,激励着少年陆孝彭发奋学习。他立志要报考航空工程专业,造出中国自己的飞机。于是,高中毕业后,陆孝彭报考了全国创先设有航空工程系的南京中央大学。

抗日战争爆发,南京中央大学迁往四川重庆。陆孝彭到重庆沙坪坝中央大学新址报到上课。1941年,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中央大学航空工程系。

大学毕业后,陆孝彭被分配到云南昆明空军第一飞机制造厂。他没有立即去报到,准备参加当年的清华公费留美生的考试。不料,3个多月后,这一年的公费留美生考试被取消,于是他来到昆明第一飞机制造厂报到,被派到设计科当制图员。1942年他到成都空军机械学校高级班学习,1943年分配到南川第二飞机制造厂任设计员。陆孝彭先后在空军飞机工厂工作了3年,逐步看清了重庆国民政府的腐败,原有的航空救国愿望彻底破灭了。

1944年,重庆国民政府成立了航空工业局,接受了大笔美援,决定派一批专业人员到美国飞机工厂实习,学习技术。陆孝彭幸运地得到了出国机会。

1949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陆孝彭不畏艰险,和虞光裕、高永寿从英国途经香港返回祖国,投身于新中国的航空建设。

1982年12月,陆孝彭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多年的夙愿。他先后当选为航空航天工业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第二届和第三届常务理事,第四、五、六、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西省第四、五、六届委员会副主席,江西省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江西省航空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

陆孝彭于1985年被评为全国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1986 年被国防科工委授予总设计师荣誉状,于1991年获得航空工业的最高奖航空金奖。他于1995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 主要贡献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陆孝彭未能幸免那场冲击。1969 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自过问下,陆孝彭恢复了工作。他更加珍惜时间,夜以继日地忘我工作。根据空军部队提出的战术要求,他又参加并负责歼12飞机的设计工作。歼12飞机于1969年8月起进行方案论证、风洞试验,1970年进行详细设计和试造,同年12月26日首飞成功。经过调整试飞,于1974年完成各项试飞科目,成为世界上最轻的超音速战斗机。歼12飞机在研制中采用了许多新技术、新结构和新材料,如:翼身联合式整体油箱、碳纤复合材料的辅助进气门、直轴平尾、大面积蜂窝结构机身侧壁等均属国内首创。1972年,叶剑英元帅听取了歼12飞机的情况汇报,并对研制工作作了指示。1978年,歼12飞机在北京南苑机场飞行表演以其外形小巧,重量轻,短距起降和良好的盘旋、爬升性能给中央领导留下了良好印象,并决定投入批生产。1979年,由于我国空军装备系列调整,歼12飞机未被列入现有装备。

强5飞机成批生产后,1981年,国防科委任命陆孝彭为强5加大航程改进飞机总设计师,对强5飞机进行改型设计,使飞机性能进一步提高。强5飞机已成为有7种改型的系列飞机,大量装备部队,成为中国空军的主力机种之一,并出口外销其他国家,赢得了较好的国际信誉。在第37届巴黎国际航展上,强5飞机被誉为“亚洲明星”。1985年,强5飞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并载入英国《简氏航空年鉴》。

陆孝彭在从事飞机设计研制的同时,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并取得了成效。1964年,在中国航空学会成立大会上,他发表了“涵道风扇式陆空两用直升机设计”的论文,分析了一种独特的飞行器的飞行原理。1974年编写了《飞机总体设计(讲义)》,为南昌洪都工学院培养总体、气动设计技术人员提供了教材,对飞机总体、气动设计人员的工作起了指导作用。1979年4月,陆孝彭总结制订了《强击机低空性能的准则》,为强击机的研制改进,提供了理论基础。1980年他发表了“用速度坐标法描述三度空间位流微分方程”论文,将查普雷金的二元流线函数微分方程引伸到三度空间。1982 年,他发表了“后掠机翼的翼根效应”一文,提出了翼根旋涡区与非旋涡区之间有一条分界线,通过数学分析,求出了这条分界线的轨迹及翼根区的涡强分布。1983年,在庐山召开的全国跨音速学术讨论会上,陆孝彭发表了“论激波和极限线的关系以及二元翼剖面表面激波生成的条件”一文,对学术界长期有争议的二元跨音速流中极限线的性质,以及与激波的关系问题作了深入的数学分析,解决了λ激波生成的机理,解决了查普雷金特殊解中指数υ的数值问题,为应用查普雷金特殊解求解复杂的气动力问题开辟了道路。

§ 主要论著

1 陆孝彭.涵道风扇式陆空两用直升机设计方案.中国航空学会成立大会宣读论文,1964

2 陆孝彭.飞机总体设计讲义.南昌:洪都工学院,1974

3 陆孝彭.强击机低空性能准则.南昌飞机制造厂科技资料,1979

4 陆孝彭.用速度坐标法描述三度空间位流微分方程.江西航空学报,1980

5 陆孝彭.后掠机翼的翼根效应.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科技资料,1982

6 陆孝彭.论激波和极限线的关系以及二元翼剖面表面激波生成的条件.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科技资料,1984

7 陆孝彭.变后掠技术预研总结和技术评价.南昌飞机制造公司科技资料,1989

§ 参考资料

[1] 中国数字科技馆 http://www.cdstm.cn/zhuanlue/persondetails.jsp?personid=163703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2:1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