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青塘镇 |
释义 | § 江西省宁都县青塘镇 青塘镇人民政府镇长-高纯清江西省青塘镇位于赣州市北部丘陵山区,是宁都县、兴国县、章贡区三地的中心地带,邮古公路穿境而过。圩镇始建于唐朝天复年间,迄今已有1100多年,青塘镇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中国近代革命的根据地,土地革命期间,毛泽东、王家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率红军驻扎于此。圩镇四面环山,青塘河、青龙河绕城而过,呈“二龙戏珠”状,区内山林青翠,碧水环流,呈盆地状。 § 概况 青塘镇人民政府青塘镇辖区面积184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1.5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共3.495万人口,其中圩镇人口约1.5万人。2002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1.8亿元,财政收入560万元,居民人均纯收入3160元。 青塘镇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上有充足的林木资源,地下尤其以矿产资源丰富而闻名,如石灰石、硫磺矿、煤、钨、铜、镁、铁的储量甚大。镇内拥有相当规模的水泥厂、煤矿、石灰石、硫磺矿等一批龙头企业,是宁都县的一个工业重镇。江西省宁都县青塘镇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投资1100万元修建的邮古二级油路贯穿青塘全镇,东接319国道、昌厦公路,西接京九铁路兴国火车站,是一个融工、矿、农、贸为一体的江南特色小城镇,多次被国家、省、市评为“先进乡镇”文明圩镇和“文明单位”;程控电话遍布全镇,移动、联通通讯网络覆盖全镇,通讯快捷方便;老埠一级电站、二级电站总装机容量2260千瓦,电力充足;有日供2千吨自来水厂一座。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齐备;有奇峰景秀的莲花山、宝华山,古韵犹存的屈原庙,孙中山先祖孙利后裔的孙氏家庙,“宁都会议”旧址等旅游休闲的去处。融合着数千年的擂茶文化,构成了青塘大一道亮丽的客家风景线。 青塘镇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特别是被评为中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和江西省重点镇以来,经青塘镇历届党委、政府班子的探索和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使青塘更趋交通便利、设施齐备、市场完善的小城镇。 § 历史文化 青塘原名清溪,后辟建圩场,因四面环山,中洼如塘,蔚蓝青秀,故改称青塘。清溪何氏最早进入青塘开基,其次进入青塘的是孙氏,于北宋后期由宁都县城迁徒于此。而谢氏却在明朝初期从兴国竹子坝迁徒于此。青塘镇概貌建国前,青塘属于于都县上北乡管辖,1952年4月起,青塘与赖村一起改属宁都县第十三区(即青塘区),1961年11月设区扩社,复设青塘区,1989年起定称为青塘镇。 青塘素有“圣地”之美誉,地理复杂,交通便捷。从古至今,其复杂的地形在战略上意义深远。太平天国时期,太平军攻占宁都县城,唯独青塘没有失守,而且,举人何戴仁带领1000多名青塘子弟兵参战,救回宁都、于都、瑞金、赣州等地。1945年,日本投降以前,青塘四周被日本军占领,唯独青塘没有失守。1945年,江西省主席曹浩森亲笔写下了“睦宗报国”四字并制成工匾,讼扬了青塘人民宗族和睦,誓报家园的传统美德。 以何、谢、孙三氏占多数约(70%)而构成的青塘人,都是地道的客家人。因此,客家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以擂茶和庙会为特色的客家文化,孕育着几千年的青塘人。建国前,青塘的寺、庙、祠数不胜数,形成了“跨出门槛有神庙的”宗教奇观。庙会也相应盛行,其仪式归纳为四种:起会、祭神、出巡和祭典。建国后,大部分寺、庙、祠都被拆除,现有何、谢、孙等各姓宗祠30余座。 § 特色农业 青龙脐橙厂青塘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全年无霜期达320天,适宜脐橙、温柑等果树的种植。青塘镇以市场为导向,技术交流,宣传促动,引导全镇积极人民大力投资开发脐橙产业,加上青塘镇出台的一系列脐橙开发的优惠政策,可以说,青塘的果业发展是突飞猛进的。青龙脐橙场、青塘村曾会昌脐橙场的果品在2002年举办的赣州市第二届“脐橙节”上荣获金奖。尤为值得一提的是青塘镇引进台商张带拳先生投资的赤水锦峰果业有限公司,是赣州市最大的外商投资果业基地,获宁都县招商引资工作大项目奖,该项目带动相关产业产生直接效益600多万元,全镇果业大户11家,开发投资面积达2万亩,年产值收入达1300多万元。 以新建北路农贸市场为龙头,采取市场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办法,引导农户从事养殖生产,青塘、西迳村的山羊、兔子、奶牛的养殖业发展相当快,销售业也日益红火,年年俱增。 § 工业 青塘水泥厂青塘镇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山上有充足的原始松木、杉木、杂木、毛竹等林木资源,地下尤其以矿产资源丰富而闻名,如石灰厂、硫磺矿、煤、钨、铜、镁、铁的储量甚大。工业是青塘镇的支柱产业,三分天下有其二。青塘镇内拥有相当规模的水泥厂、煤矿、石灰石、硫磺矿等一批龙头企业。2002年实现乡镇企业总产值7246万元,民营企业发展迅猛,单竹木加工企业共有一百多家,机砖厂有二十三家,粮食加工企业、磨菇生产基地也在逐年增多,相继产生经济效益非常可观。2002年11月,青塘镇成立了青塘镇私营企业协会,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全程服务。 § 广东省英德市青塘镇 检查组在青塘镇蔬菜专业合作社调研青塘镇在广东省清远地区英德市东面,处新丰、翁源交界点,位于东经113度20分,北纬24度11分。面积128平方公里,长20公里,宽18公里,属丘陵盆地,是三县交界乡镇物资贸易集散中心。青塘总人口27079人,其中农业人口21884人,占总人口80.8%,非农业人口5903人,占总人口19.2%。劳动力10142人,富余劳力3000人。此外,有华侨、港澳台胞100多人。可耕地面积28910亩,鱼塘1200亩,中小型水库6座。 § 历史沿革 青塘镇新石器时期早期人类洞穴居住遗址,己列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9年10月,中山大学教授李见贤在青塘镇石灰石溶岩洞区发现动物化石。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古人类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等单位教授曾到青塘镇挖掘考证,在青塘狮子岩、黄门岩、朱屋岂、吊珠岩、仙佛岩等洞穴遗址采集到10多种动物遗骨、肢骨和人类肢骨化石,还出土烧螺、骨针、骨首饰、打制石、石斧等近20种物器,估计距今8000-10000年。 § 基础设施 青塘镇合唱队在演唱中青塘镇辖10个村委会,1个居民委员会。城区面积3.8平方公里,水泥铺设一级路7.2公里。主要道路8条,总长28.5公里。有年供水量14万吨自来水厂2座,供水网管长16公里,有容量640干瓦水电站2座,电视转播台2座,闭路电视遍及村乡。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人均住房25平方米。二期程控自动电话1000门己开通。工业卫星镇和十年发展规划己实施,墟镇以南辟有10平方公里工业开发区和以西国道旁新辟300亩商业区己实现三通,招商引资政策优惠。 青塘镇现有中学二所,小学11所,幼儿园2所,在校学生4600多人,儿童人学率98%以上。有镇电影院一座,文化楼1座,娱乐场地29个,溜冰场2个。医疗保健站20个,卫生院2所。 青塘镇内106国道和1911线省道贯穿东西,南距广州195公里,北距韶关92公里,英城75公里,到翁源龙仙45公里,新丰城48公里,佛冈具城65公里。有运输单位92家,客货车217辆。每日开往深圳、韶关、广州、英德、翁源、新丰等地客车36班次。 § 经济状况 青塘镇1998年,青塘镇工农业总产值11800万元,其中工业产值4120万元,占总产值34.9%,农业总产值7680万元,占总产值65.3%,有企业132家,其中国营5家,集体7家,个体112家,私营8家。工业有煤、水泥、石米、砖瓦、电力、木器、食品加工等行业,农业方面己形成水果、蔬菜、“三鸟”、水产等商品生产基地。 青塘模现有专业市场3113平方米,商业户502户。1998年集市贸易成交额2643万元,社会商品零售额2216万元,城乡居民储蓄额1856万元。 § 资源特产 资源 青塘镇森林覆盖率达58%,青塘河发源于新丰回龙镇,流经青塘西入翁江。城区处于106国道和1911省道的交汇点,塘水环绕,环境优美,资源丰富,有“宝盆”美誉。现已查明优质原煤储量800万吨以上,稀土矿600万吨,磁泥300万吨,硫铁矿600万吨,优质石灰石1亿吨。其它自然资源和地方物产极为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宜于种植多种作物、果类和发展饲养业。切粉特产 青塘切粉:始制于清雍正年间,采用本地优质米手工制作,耐煮,嫩滑爽口,名声远扬,销广州、韶关、英德等地。 青塘米酒:采用瓦缸手工土法蘸造,酒度浓,味酵芬芳,浸药殊佳。 白煤:青塘煤矿生产,热度为4500-6000卡度,年产量14万吨,储量800万吨以上。 英飞牌普遍硅酸盐水泥,青塘水泥厂生产,规格“425”年产量80万吨,远销珠江三角洲一带。 反季节荷兰豆、黄瓜苦瓜亦形成规模生产,年产量1万吨,远销广州、从化、江门、江西等地。 § 旅游资源 青塘镇狮子岩旅游景点:是处俟青塘圩镇,南距从化温泉80公里,北距南华寺80公里。是新石器时代早期人类洞穴居住遗址。与之相连的有猴公洞、清龙岩(岩内有1.8公里河流)、旗山(岩洞与狮子岩相通),它们洞中有洞,洞内有河、湖,奇观异彩,光怪陆离。岩洞后开阔地有涌泉,可辟为游泳池;相连景观有和尚石、细女石、金狗守石门等维妙维俏石景。极具观赏价值。 § 相关词条 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田头镇固村镇 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广州市韶关市 § 参考资料 [1] 江西名镇 http://www.jx.xinhuanet.com/mz/2003-11/28/content_1264530.htm [2] 金农网 http://www.agri.com.cn/town/441881106000.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