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马鹿
释义

§ 概述

名称:马鹿

拉丁学名:Cervus elaphus

命名:Linnaeus,1758

体长:180厘米左右

马鹿

角长: 1米左右

寿命:16~18年

肩高:肩高110~130厘米

体重:成年雄性体重约200千克,雌性约150千克

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级别:二级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

濒危等级:濒危

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未列入

生态环境:森林、森林草原、灌丛

致危因素:作为医药成分被捕猎,栖息地破坏

保护措施:限制捕猎[1]

§ 动物特征

形体

马鹿是仅次于驼鹿的大型鹿类,因为体形似骏马而得名。雌兽比雄兽要小一些。蹄子很大,侧踢长而着地。尾巴较短。

头部

头与面部较长,有眶下腺,耳大,呈圆锥形。鼻端裸露,其两侧和唇部为纯褐色。额部和头顶为深褐色,颊部为浅褐色。颈部较长,四肢也长。

马鹿的角很大,只有雄兽才有,而且体重越大的个体,角也越大。雌兽仅在相应部位有隆起的嵴突。雄性有角,一般分为6或8个叉,个别可达9~10叉。在基部即生出眉叉,斜向前伸,与主干几乎成直角;主干较长,向后倾斜,第二叉紧靠眉叉,因为距离极短,称为“对门叉”。并以此区别于梅花鹿和白唇鹿的角。第三叉与第二叉的间距较大,以后主干再分出2~3叉。各分叉的基部较扁,主干表面有密布的小突起和少数浅槽纹。

披毛

夏毛短,没有绒毛,通体呈赤褐色;背面较深,腹面较浅,故有“赤鹿”之称;冬毛厚密,有绒毛,毛色灰棕。臀斑较大,呈褐色、黄赭色或白色。马鹿川西亚种,背纹黑色,臀部有大面积的黄白色斑,几盖整个臀部,与马鹿其他亚种不同,故亦称“白臀鹿”。[2]

§ 种群差异

马鹿

由于产地不同,马鹿的形态也有一些差异,在全世界共分化为23个亚种,其中生活于北美洲的北美亚种又叫北美马鹿,体形最大,有的个体的体重超过400千克。中国的马鹿大约有7—9个亚种之多,而且大多是中国的特产亚种。中国的亚种有:

东北亚种:Cervus elaphus xanthopygus,分布在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

阿拉善亚种:Cervus elaphus alashanicus,分布在宁夏贺兰山。

甘肃亚种:Cervus elaphus kansuensis,分布在祁连山、四川西部、西藏东部。

阿尔泰亚种:Cervus elaphus sibiricus,分布在新疆西部、北部,乌鲁木齐、准噶尔、阿尔泰。

西藏亚种:Cervus elaphus wallichi,分布在西藏东南郎县、米林、墨脱交界。

天山亚种:Cervus elaphus songaricus,分布在新疆天山东部。

塔里木亚种:Cervus elaphus yarkandensis,分布在塔里木盘地。

§ 物种状况

马鹿在中国尚有一定数量,在黑龙江和吉林可能有近10万只,但由于过量猎捕幼仔和栖息地的丧失,也逐渐产生危机,尤其是在新疆,塔里木的野生种群已经由15000只下降到4000—5000只;阿尔泰马鹿由70年代的10万只下降到4万只左右;野生天山马鹿则正以每年3000只左右的速度锐减。如果这样下去,野生马鹿很快就将有绝迹于伊犁河谷的危险。

§ 生活习性

马鹿

栖息

马鹿属于北方森林草原型动物,但由于分布范围较大,栖息环境也极为多样。东北马鹿栖息于海拔不高、范围较大的针阔混交林、林间草地或溪谷沿岸林地;白臀鹿则主要栖于海拔3500—5000米的高山灌丛草甸及冷杉林边缘;而在新疆,塔里木马鹿则栖息于罗布泊地区西部有水源的干旱灌丛、胡杨林与疏林草地等环境中。

迁徒

马鹿还随着不同季节和地理条件的不同而经常变换生活环境,但白臀鹿一般不作远距离的水平迁徒,特别在夏季,仅活动于数个“睡窝子”之间的狭小范围,由此常被当地人称为“座山鹿”。

生境

在选择生境的各种要素中,隐蔽条件、水源和食物的丰富度是最重要的指标。它特别喜欢灌丛、草地等环境,不仅有利于隐蔽,而且食物条件和隐蔽条件都比较好。但如果食物比较贫乏,也能在荒漠、芦苇草地及农田等生境活动。

食性

马鹿在白天活动,特别是黎明前后的活动更为频繁,以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为食,种类多达数百种,也常饮矿泉水,在多盐的低湿地上舔食,甚至还吃其中的烂泥,夏天有时也到沼泽和浅水中进行水浴。

种群

平时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群体成员包括雌兽和幼仔,成年雄兽则离群独居,或几只一起结伴活动。马鹿在自然界里的天敌有熊、豹、豺、狼、猞猁等猛兽,但由于性情机警,奔跑迅速,听觉和嗅觉灵敏,而且体大力强,又有巨角作为武器,所以也能与捕食者进行搏斗。

§ 繁殖习性

马鹿

马鹿的发情期集中在每年9~10月,此时雄兽很少采食,常用蹄子扒土,频繁排尿,用角顶撞树干,将树皮撞破或者折断小树,并且发出吼叫声,初期时叫声不高,多半在夜间,高潮时则日夜大声吼叫。

发情期间雄兽之间的争偶格斗也很激烈,几乎日夜争斗不休,但在格斗中,通常弱者在招架不住时并不坚持到底,而是败退了事,强者也不追赶,只有双方势均力敌时,才会使一方或双方的角被折断,甚至造成严重致命的创伤。取胜的雄兽可以占有多只雌兽。

雌兽在发情期眶下腺张开,分泌出一种特殊的气味,经常摇尾、排尿,发情期一般持续2~3天,性周期为7~12天。

雌兽的妊娠期为225~262天,在灌丛、高草地等隐蔽处生产,每胎通常产1仔。初生的幼仔体毛呈黄褐色,有白色斑点,体重为10~12千克,头2~3天内软弱无力,只能躺卧,很少行动。5~7天后开始跟随雌兽活动。哺乳期为3个月,1月龄时出现反刍现象。12~14月龄时开始长出不分叉的角,到第三年分成2~3个枝叉。3~4岁时性成熟,寿命为16~18年。[3]

§ 常见品种

马鹿

挪威马鹿 、巴巴里马鹿 、科西嘉马鹿 、西非马鹿 、中欧马鹿、苏格兰马鹿、西班牙马鹿 、东欧马鹿 、大夏马鹿 、塔里木马鹿、克什米尔马鹿 、西藏马鹿 、白臂鹿。

有些专家认为加拿大马鹿是独立种类,而不是马鹿的亚种。如果加拿大马鹿是马鹿的亚种,马鹿亚种列表中就多了一个亚种:加拿大马鹿。

如果美洲马鹿是独立中了的话,以下亚种就是加拿大马鹿的亚种:蒙古马鹿 、东北马鹿 、阿尔泰马鹿、西伯利亚马鹿 、天山马鹿、落基山马鹿、马尼托巴马鹿、罗斯福马鹿、加利福尼亚马鹿。

§ 种鹿饲养

马鹿

生茸前期,每头鹿精料每天由1公斤增加到2公斤。生茸期,精料加到5公斤左右,生茸结束也要坚持给精饲料,这是与饲养“专职”产茸鹿不同的地方,但精料数量要减到2公斤,使膘情保持九成,为9~10月配种期做好准备。对种公鹿按饲养要点做好了,对成年母鹿的饲养也要跟上。

最主要的还是产茸量,包括它产茸的茸型,你看下边那门枝要小,上边要肥大,采茸量要高。一般达到六、七锯的时候,至少要40多斤采茸量。

马鹿在中国南北方都可以饲养。但在买鹿的时候要因鹿种制宜,因地域制宜。比如说在北方饲养,就选择比较耐寒的,像清原马鹿、天山马鹿这类品种。要是在南方比较炎热的地方,就可以选择塔河马鹿。但不管您买哪种马鹿,都一定要到比较大的、信誉度高的鹿场;再有就是买鹿时,要通过有关政府部门或行业协会,拿到他们的鉴定证明,或鹿场的档案文件。

§ 饲养管理

马鹿

鹿舍建造

要求地势平坦高爽、阳光充足、背风向阳、安静、排水良好的地方建舍。鹿舍由棚舍和运动场两部分构成,四周设有围墙,高3米,运动场铺沙,每只鹿占地6平方米。

配合饲料

鹿是反刍草食动物,坚持以本地饲料资源出发来配制日粮,日粮分精料和粗料。粗料有柞、杨、柳、槐树枝叶、大豆秧、红薯秧、甜菜、青贮饲料;糖料有玉米、豆类、糠麸等。要根据公鹿、母鹿的营养需要,合理进行调配,以满足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需要。

科学喂养

做到“三定”:一定时,每天喂3次,早7点、午12点、晚6点;二定量,粗料自由采食,一般10-15公斤,精料0.75-l公斤;三定水,供足清水,冬饮温水(15-20℃);采取自由饮水,水要常换。

生茸管理

为多产茸,在鹿的生茸期,一般从3 月中旬开始脱盘生茸,此时要一抓饲料,蛋白质提高到20%-25%;二抓切茸,在鹿茸长到3厘米时,从茸顶部纵向切开2厘米,可提高茸产量30%左右;三抓适时收茸,一般马鹿茸生长60-70天可锯收,不留过晚,以防角化。

严防疫病

做到无病早防,有病早治,每天要打扫鹿舍、清除粪便,刷洗用具,不喂变质饲料,要经常细心观察鹿的动态,对发现的病,要立即进行治疗。马鹿的慢性消瘦病(萎缩病),其症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至瘫痪死亡。

适时出栏

出售种鹿可在1-2出栏,同时要及时淘汰失去繁殖能力和低产茸的鹿,对饲养年限较长的老龄鹿也应适时出栏,以提高经济效益。[4]

§ 提高产量

马鹿

控光养鹿增茸快

养鹿户可因地制宜建筑几个简易塑料大棚,占地面积约为125~225平方米,棚顶安上100~150瓦水银灯4个,灯高距地面约2.5~2.7米, 照明度为500℃左右。每年从春季开始(最好从1月初开始),每天可增加光照时间6.8~9.5小时,增加光照的天数可在50~60天。大棚内的鹿群,饲养条件与露天一样。经试验证明,控制光照养鹿,鹿可提前38~39天脱角生茸。自然光照下的公鹿4月份还未脱角生茸,而大棚控光下的鹿群可提前在2月20日脱角生茸,为延长茸的生长发育期创造了条件。结果,公鹿头杈茸产量可提高0.88%~13.8%,特别是再生茸,不但长出二杠茸,而且产量平均可提高2~3倍(290%~310%)。

腐植酸钠添加剂

腐植酸钠是一种结构十分复杂的多元有机酸,它能促进机体的氧化酸类活力,增加新陈代谢和吸收营养的能力。因此,用腐植酸钠作为鹿饲料添加剂,鹿的食欲增加,新陈代谢旺盛,为鹿茸的生长提供了充分的营养。据试验,每日分三次给每头雄鹿饲复方腐植酸钠0.2克,喂前两小时将固体复方腐值酸钠用水稀释为0.05%,pH值为6.5,然后加入精料饲喂。连续喂70天, 到收茸为止。结果试验组鹿茸单产575克,对照组单产茸490克,增主17%。

§ 加工鹿茸

马鹿

生长规律

初生的雄性马鹿(母鹿不长茸),在它的额顶左右两侧的皮肤上,各有一个褶皱状,上面附有旋毛的角痕,9—10月龄的公鹿开始生长初角茸,在基部生出眉枝,斜向前伸,与主干成直角,主干长,而向后倾斜。第二枝紧靠眉枝,第二枝与第三枝间距较大。主干末端有时分成2—3个小枝,角枝圆形。采用破茬方法初角茸鲜重达1.0公斤,有的高达2.0公斤以上。成年鹿1—10锯三杈鲜茸重平均单产3.2公斤左右;3—14锯四杈比锯三杈重33%左右干重增加65%左右。马鹿茸致密,黄色茸较多,单门桩较多,多数四杈茸嘴头很小,有的四杈茸呈掌状或铲形。生茸期从4月份开始,到6月份结束,前后75天左右,如不割掉则逐渐骨化成角。9—11月分配种期大部分撞掉,有的自然脱落,第二年再生出嫩茸。

适时取茸

小公鹿头年取茸约在6月中旬。2年以上的鹿,需待茸长成二杠、顶端呈凹形而第三个分杈还未长出时割取。此时的鹿茸质量好,价值高,一般在6月下旬取头茬,8月下旬取二茬。取茸前应在其臀部注射醉药,一般体重100 千克的鹿一次注射氯化琥珀胆碱注射液0.3毫升;取后应迅速注射25%的尼可刹米注射6毫升。鹿注射了麻醉药倒地后,即用碘酒在其茸根部四周消毒,割茸后再用碘酒把茸茬消毒,并用止血药或捣烂的刺筋草(一种止血草)和陈石灰及适量龙骨粉混匀,涂于茸茬处进行止血。

鹿茸加工

排血。把注射针头插进茸端,用打气筒针头注入空气, 使茸内血顺着血管从茬口处全部流出。有条件的也可用排血机进行。

消毒。将鹿茸放在高锰酸钾溶液和碱水中消毒,洗去茸上的灰尘和杂质,然后在鹿茸茬口处用粗花线将外皮叉缝数针,以防外皮滑离而影响质量。

蘸煮。目的是使茸中残留的淤血流出来,所以要注意不能让开水浸入茬口,以防血凝而影响鹿茸质量。方法是:手拿茸的注口处把其放入开水中蘸3秒钟,取了晾一晾再蘸3秒钟,如此反复进行10分钟,再将再次蘸煮时间延至5秒钟,反复进行15分钟再将每次蘸煮时间延长到20 秒钟,反复进行30分钟。当鹿茸茬口流出白沫时,说明茸内余血已出净了。然后,将茸摇动着全部没入开水中,5秒钟后取出凉半小时再进行清洗。

烘烤。将晾好的鹿茸挂在烘房内。第一天烘烤温度为35~40℃,第二天为40~45℃,第三天为45~55℃,最高不过60℃,直到烘干为止。最后洗净消毒(不洗茬口处),晾干后即可出售。

鲜茸分等

马鹿鲜茸分为一、二、三和等外,共四个等级,其中一等茸是肥嫩、挺圆、上冲的“莲花型”或三杈茸,同时要求不扁头、不拉钩、不畸形、不骨化。骨化超过全茸40%的,就属于等外品了。畸形茸就是主干与分支方位不正,多分支或少分支。鹿茸畸形但不骨化,可以定为三等茸。马鹿到采茸的时候,有这么两个标准:马鹿要是大一点的,就可以放4杈,小一点放3杈,然后必须保证这个嘴头丰满。马公鹿长茸最早从生下来5个月就开始了,初次采下的茸俗称“毛桃儿”,一周岁锯下的茸叫“头锯儿”,二周岁锯的叫“二锯儿”,依此类推。每头公鹿茸的收入万元,以后产量逐步下降,到十七、八岁时马公鹿就可以淘汰了,养殖马鹿经济价值较高。[5]

§ 马鹿文化

马鹿

马鹿是人们熟知的一种珍贵野生动物,自古以来就被视为吉祥、和富贵长寿的象征。古代《诗经》中就有“呦呦鹿鸣,食野之萍”的记载。远在汉代,即有“鹿身百宝”之说,民间用鹿产品向皇帝进贡,皇帝也用鹿产品作祭祀。鹿产品作为药用从先秦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应用历史,一直被认为是滋补强壮药和防治多种疾病的珍贵药材。

鹿产品自古就是皇帝和达官贵族的长寿补品。鹿的各种内脏皆有补益作用。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曾记载:鹿茸、鹿鞭、鹿胎、鹿血、鹿心、鹿肾、鹿筋、鹿肉、鹿骨等均可入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养生保健功能,可以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成为治疗百病方剂的重要组成部分,被成为“中药的钻石”。

§ 经济价值

马鹿

马鹿一般在2~4月脱角,5~7月为茸角生长旺盛的季节,9月以后开始骨化。它的茸角叫“青茸”,品质优于白唇鹿的岩茸和水鹿的春茸,仅次于梅花鹿的黄茸。但马鹿的数量多,鹿茸的产量也高,通称为四岔,锯茸重量可达1~2千克,比梅花鹿200—600克的锯茸重得多。此外,马鹿的肉可食,皮可制革;鹿胎、鹿尾、鹿筋、鹿鞭、鹿血、鹿肉等都可入药。

由于马鹿的经济价值较大,已经有很多地区开展了人工养殖事业。饲养马鹿的回报率特别高,年回报率是30%~40%,是饲养牛羊猪的2~3倍,所以在中国一些地区,养殖马鹿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那么要想收获到优质的鹿茸,要做的工作很多,最主要的还是饲料的配比。一公斤干鹿茸能卖1800~2000元,而干鹿角每公斤只能卖100元左右。

马鹿惟有雄性才长茸,鹿茸一般只长70~90天。许多养鹿户都选择了从繁育小鹿到采收鹿茸的一条龙养殖。其中种公鹿的主要任务是人工输精,获得高产优质的后代。鹿茸一年可以卖1万多块钱,每年要采精可以采1000只冻精,每只200元,这就可以卖20万元。

§ 药用价值

马鹿

经现代药理研究,鹿茸有效成份中的胶原蛋白、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硫酸葡萄糖胺、硫酸角质素、软骨素、透明质酸、皮肤素,在治疗关节炎中起到巨大作用。

鹿茸中丰富的氨基酸,已知的有色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羟脯氨酸、苏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等20余种;丰富的维生素A、硫胺素、核黄素;无机盐钙、磷、铜、铁、锰、锌、硒、硫、锶、钼、钠、钾、镁等;微量元素与酶、辅酶和卵磷脂、脂质、激素、白蛋白等这些有效成份均能促进肌肉发育,兴奋机体,同时其中的生长激素具有合成代谢作用,能使组织生长,使体内储存的能量被消耗。

鹿茸有效成份中的生长激素及其前体,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大的益处,葡萄胺聚糖也可提高机体免疫力,它在免疫系统细胞激酶激活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同时鹿茸中的卵磷脂、脑磷脂、神经鞘磷脂、中性脂肪、脂蛋白、肽类、氨基酸、核苷酸、胆碱样物质、维生质、微量元素等均可以提高机体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具有免疫促进剂的作用,还能增加机体对外界的防御能力;调节体内的免疫平衡而避免疫病发生和促进创伤愈合及病体康复。

鹿茸的一些药理作用类似于软骨,软骨含有一种能阻止新血管生长的抑制成份,并且这些物质起着一种选择性的作用,它可抑制迅速增长的癌细胞内血管,这些癌细胞不能获得生存所需要的营养,这样癌细胞繁殖将受到抑制,软骨还可以降低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摧毁。鹿茸被广泛用于抗癌还在于它可以有效降低常规抗癌药的毒副作用,并且可以提高化疗药对实验动物的疗效,减少肾的损伤。鹿茸还可以增强巨噬细胞功能和免疫力,特别适用于癌症的治疗。

鹿茸中的聚胺,包括精胺和腐胺是RNA刺激剂能激活RNA激活酶,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这样可用于治疗小儿发育不良、筋骨萎软、行迟、语迟等发良不良症。鹿茸中的神经节苷脂可以提高记忆力和学习能力。还有卵磷脂也具有同样功效。

鹿茸中的核苷酸成份包括次黄嘌呤和尿苷,均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次黄嘌呤是人体一种内源性调节单胺氧化酶活性物质的生理性调节剂,它能抑制P单胺氧化酸治性,同时鹿茸中的神经磷脂具有抗衰老的作用,恢复脑细胞功能,提高记忆力的作用。

鹿茸富含能刺激睾丸细胞增加和睾丸酮分泌的特定氨基酸……可以对激素产生诱导作用的信号,参与这一过程的细胞叫做问质细胞,被认为可促进睾丸的内分泌。这些因被激活而产生了额外活力的激素叫做促黄体,对青春的性功能障碍及壮老年期的前列腺萎缩症的治疗均有效;对治疗女性更年期障碍效果良好。

科学实验证明:服用中等剂量的鹿茸制剂能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强心收缩力、加速心率、增大心缩幅度,提高心缩搏出量及每分钟的输出量,消除心肌疲劳,使已疲劳或衰弱的心肌活动得到改善,可达到强心的目的。服用大剂量的鹿茸制剂,还可治疗低血压及其它慢性循环障碍,颇具强心升压益脑的作用。鹿茸中的有效成份可使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红细胞数、网织红细胞数、血色素显著增加,临床上用于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症以及苯中毒引起的血液病等,能使病人的眩晕、头痛、倦怠乏力,齿龈出血,鼻衄、失眠等症及血向得到好的改善。鹿茸中含有创伤修复因子可用于治疗外科疮疡及伤科跌打损伤等多种疾病,尤其是慢性经久不敛者,疗效更佳。实验表明,鹿茸对长期不愈和新生不良的溃疡及创伤,能增强其再生过程,加强氮素及碳水化合物的代谢,从而促进溃疡面和骨折的加速愈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3 17: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