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飘带兜兰 |
释义 | § 形态特征 飘带兜兰 飘带兜兰,附生兰,产于云南、贵州。叶5至8枚、绿色,背面色较淡,极少可看到不明显的网格斑。花葶高30至60厘米,绿色,密生白色短柔毛;花通常4至8朵,花瓣带状,基部边缘波状。花期6月至7月,在兜兰属中比较特殊,栽培容易。飘带兜兰,一茎数花,乃名贵品种,通常一茎可着三四朵花,健壮的植株还能多着一些。它的副瓣细长,形状如同扭曲了几道的竹叶,朵朵如此,翩翩然如同在清香的花朵边飘动着两条丝条,花名即由此而来。“飘带兜兰”的底色的白色,主瓣和飘带副瓣都有细长的淡青色线条,副瓣稍有淡淡的紫红色点缀,下方的:“兜”则有很淡的紫红色和条纹,它的叶质特别厚韧多肉,而且又宽又长,但是没有兰头,花期较长,有一个月之久。 § 地区分布 在云南文山地区及邻近国家有分布。 § 生长习性 飘带兜兰性喜兰阳和空气畅通,所以不宜放于荫蔽处。植料最好采用芒骨(蛇木枝),夏天在表面铺一层温水苔,只需保持潮湿,植料表面变干时才浇水,肥料宁稀勿浓。 § 栽培养护 飘带兜兰应避免置于光线过强处,或者被烈日照射,否则爱起褐斑点,老叶易共黄。其叶质也较易发生水伤、肥伤,应在浇水施肥后,放于通风处,使叶面上的水分尽快蒸发掉。[1] § 附生植物 飘带兜兰 较高大。叶基生,二列,4—8枚;叶片宽带形,厚革质,长15—24(—35)厘米,宽2.5—4(—5)厘米,先端圆形或钝并有裂口和弯缺,基部略收狭成柄并对折,彼此套叠,无毛。花葶近直立,长30—40(—60)厘米,绿色,密生白色短柔毛;总状花序具3—5(—8)花;花苞片绿色,卵形或宽卵形,长2—2.5(—3)厘米,宽1.5—2.5厘米,膜质,背面基部偶见短柔毛;花梗和子房长3.5—4厘米,被短柔毛;花较大,中萼片与合萼片奶油黄色并有绿色脉(尤其在近基部),花瓣基部至中部淡绿黄色并有栗色斑点和边缘,中部至末端近栗色,唇瓣绿色而有栗色晕,但囊内紫褐色;中萼片椭圆形至宽椭圆形,长3—4(—5)厘米,宽2.5—3厘米,先端近急尖或短渐尖,边缘向后弯卷,背面近基部多少被毛;合萼片与中萼片相似,略小;花瓣长带形,下垂,长8—9厘米,宽6—8(—10)毫米,先端钝,强烈扭转,下部(特别是近基部)边缘波状,偶见被毛的疣状突起或长的缘毛;唇瓣倒盔状,基部有宽阔的长达1.4—1.6厘米的柄,囊近卵状圆锥形,长2—2.5厘米,宽1.5—2厘米,囊口极宽阔,两侧各有1个直立的耳,两耳前方的边缘不内折,囊底有毛;退化雄蕊倒卵形,长1—1.3厘米,宽7—8毫米,先端具弯缺或凹缺,基部收狭。花期6—7月。 产云南勐腊县;生于海拔1000—1100米的雨林内树干上。分布于缅甸和泰国。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