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风采楼
释义

风采楼位于韶关市区,西望武水,东临浈江,是明代宏治年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北宋名臣余靖而建,屡经重修。因余靖有“更加丰采动朝端”之誉,故名丰采楼。明代学者陈白沙所书“风采楼”墨迹柔韧苍劲、潇洒俊逸,镌刻成石匾高挂门楼。风采楼高约22米,楼体重檐碧瓦,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整座建筑物雄伟独特,气势轩昂,是韶关市的标记建筑,现为韶关市博物馆。

§ 简介

风采楼风采楼座落在韶关市区风采路,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风采一词是来自于宋襄赞美余靖的诗句:“必有谋猷俾帝右,更加风采动朝端。”宋襄是借用“风采”一词比喻余靖的学识和品格。“风采楼”三个字的题额,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茅笔字的存世珍品。风采楼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木结构,于1934年以水泥钢盘结构重建,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风采楼东临浈江,西望武水,气势轩昂,建筑精巧,古色古香,被誉为韶关的标记。

§ 地理区位

风采楼风采楼座落在广东省 韶关市区风采路与上后街(旧名学宫街)之交叉口,建筑雄伟独特,气势轩昂,被誉为韶关的标记。

风采楼是明代弘治十年(公元1497年)韶州知府钱镛为纪念韶关藉北宋名臣余靖而建的,屡经重修。风采楼在中“风采楼”三个大字,写得柔韧而苍劲,笔力神韵活跃于字中,是明代书法家陈白沙(献章)茅笔字的存世珍品。

§ 结构特点

风采楼风采楼与北京天安门、故宫为同时代同风格的建筑物,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正中有华饰小圆顶。占地100多平方米,原是砖林结构,于1932年以水泥钢筋结构重建,保持原有建筑的一些特色,楼底可通行各种车辆,北门建有铁栅小门,循回环形楼梯而上便是一层主楼,东西巩园上有“风采楼”三个大字,风采楼内有一块玉石碑,署有《风采楼前后记》 。“风采”两字取自当时的刑部尚书 蔡君谟的诗:“必有谋风采楼 猷禅帝石,更加风采动朝端”之名。风采楼西望武水,东临浈江,气势轩昂,建筑精巧、古色古香、气势轩昂。

这座建筑物现为韶关市博物馆馆址,楼上有余靖的生平介绍展,晚上在彩灯的装饰下更显其“风彩”。

§ 现状

风采楼原为砖木结构,几度毁于战火,几度重建,最后一次重建于1933年,为水泥钢筋结构。风采楼楼高22米,正方形,顶为三重飞檐翘角,楼底可通行车辆。该楼现为韶关市博物馆,楼上有余靖的生平介绍。

2003年,中国邮政发行了《中国·韶关风采楼》邮资信封,上有韶关市标志性建筑——“风采楼”的图案。

§ 意义

在韶关市区,风采楼是唯一的古物,由于现代建筑的规则与宏大,如今风采大厦下的风采楼就更显得格外古雅,那是一种从历史中走出的玲珑美感,当风采楼在过去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任务,而这种风采似乎又在预示在明天的经久不衰。它是古城的一个象征,至今仍有不少商家以“风采”作为字号、商标。

§ 余靖简介

余靖

余靖,公元1000年生于韶州府城,二十四岁一举高中进士,初授官为赣县尉,很快又升为新建(江西 南昌县)知县。三十四岁入朝延做官任秘书丞。四十三岁升为右正言(谏官),后又出使辽国,使当时宋、辽西夏 三足鼎立的局面得以和解,为巩固宋代天下立下了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余靖是岭南继张九龄后又一显赫的朝延重官,他与张九龄一样刚正不阿,廉洁自重。与范仲淹、欧阳修、尹沂被尊为宋朝“四贤”,与欧阳修、王素、蔡襄被称为“四谏”,后来官于工部尚书。公元1065年病逝于江宁(今南京)。广东省广州曾有“八贤堂”,余靖就是八贤之一。

§ 相关词条

沙克湾

屋久岛

七支刀

二条城

顾亭林祠

邾国故城

阿拉沟金饰

越王勾践剑

玉玺

§ 参考资料

1.http://www.51766.com/img/fcl/

2.http://www.gd-sg.net/sg/fcl.htm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1:4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