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预警机 |
释义 | § 简介 预警机是集侦察、通讯、指挥、控制于一体的作战飞机。世界上拥有预警机的主要国家和机型有:美国装备了E-2A、B、C、2000型“鹰眼”预警机和E-3“望楼”预警机、E-8远距离雷达监视机,俄罗斯装备了A-50预警机、以色列装备了先进的“法尔康”预警机……预警机自诞生之日起,就在几场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大显身手,屡建奇功,深受各国青睐。预警机苏联设计研制的A-50空中预警飞机,主要用于配合米 格-29、米格-31或苏-27执行防空或战术作战任务,可以提供对陆地和海上的空中预警、指挥和控制能力。于1986年开始装备部队,A-50是选用大型喷气运输机伊尔-76改装成载机的。改装后的A-50起飞全重为190吨,最大时速85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5500千米。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滞空时间为7.5小时。该机机身上方装有一个直径9米、高2米的全方位旋转雷达天线罩。前机身上面装有卫星导航和通讯天线。机头下方装有地形测绘雷达。机腹两侧的天线罩内为电子对抗监视天线。机上装有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系统,可以标示、记录雷达接收到的信息,并对所获得目标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其对空探测能力在620千米以上,A-50最大跟踪目标批数为50,测高精度为距离的1%,可以同时引导12架战斗机作战。 预警机美国海军装备的E-2C“鹰眼”预警机E-2的改进型,该机装有AN/APS-138合成孔径雷达,能够对1250万立方千米范围内的空中目标实施远距离深测、自动跟踪和信息的高速处理。每架E-2C能同时跟踪600个目标,并控制40多个空中截击任务。机载雷达还可以在260千米的范围内探测到来袭的低空飞行目标,并能够监视敌水面舰只和陆上车辆的活动情况。E-2C在技术上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在复杂的山区背景下,并不具备下视能力,不能精确检测出低空目标;续航时间短,活动半径小,需要地面或航空母舰指挥系统的协调支援等。 美国70年代初研制成功并开始部署的E-3“望楼”新一代预警机。该 机由波音707型飞机改装而成,该机巡航高度为9100米,对中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为500-650千米,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为300-400千米,滞空时间为8小时。该机的雷达系统能同时显示600个目标,其指挥控制系统能对100架己方飞机发出控制指令。 预警机中国装备的“空警-2000”的预警机,采用了相控阵雷达技术,要比目前美俄产品还要先进。它的服役填补了解放军从前没有装备预警机的空白。该预警机采用俄制伊尔-76为载机,但固态有源相近代阵雷达、显近代台、软件、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高速数据处理电脑、数据总线和接口装置等皆为中国设计和生产。 1999年以色列在美国强大压力下虽停止向中国出售预警机,中国更于2002年主动中断从俄罗斯购买入价格和性能都不符要求的预警机,转而全力发展更先进的大型预警机。其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空警-2000”的雷达天线并不像美俄预警机一样是旋转的,相反它是固定不动的。“空警-2000”采用的,是比美俄领先一代的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它只需以电子扫描进行俯仰和方位探测,所以不需要再采用落后的机械扫描转天线。“空警-2000”集美俄及以色列所长,既采用相近代阵雷达,也仍沿用碟形天线。“空警-2000”采用这种天线,有利于降低技术风险和开发成本,加快形成战斗力。 § 功能 预警机靠形成电子侦察警戒网,为航空母舰"掌舵" 主要由航空母舰舰载预警飞机和侦察卫星等组成,通常以电子侦察设备等发现敌目标,迅速将情报信息传送给航空母舰指挥控制中心,由其指挥舰载武器实施攻击。 电子侦察警戒网的主要任务是:争取在敌作战平台(飞机、水面舰艇和潜艇)发射导弹之前将其发现,并引导己方兵力进行拦截和干扰;发现来袭导弹后即向航空母舰战 预警机斗群发出警报,进行目标指示,保障战斗群的各道防线实施有效干扰或将导弹击毁。舰载预警机通常配置在以航空母舰为中心的敌来袭方向上,前出距离为200海里,带副油箱时续航为6小时。每艘航空母舰搭载预警机4~5架(一个中队)。作战时能保证有一架在空中警戒。预警机可在半径数百海里、高度30000米以下的广阔空域同时发现、识别、跟踪、监视250个以上速度不同的各类目标,并控制30架作战飞机进行空战。它在航空母舰前方370公里空中警戒时,通过数据链等通信设备为航空母舰战斗群及时提供距航空母舰千余公里以内的来袭高空轰炸机、低空轰炸机、低空战斗机、舰船和低空巡航导弹等目标的坐标、批路及主要参数。预警机 航空母舰战斗群的战术旗舰指挥中心与预警机之间有数据链进行信息交换,共同完成预警及任务分配等任务。预警机的电子侦察设备和机载雷达可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工作,能抗击敌电子干扰。如E-2T预警机作战使用时,可全面监控其防区范围至对方纵深内的广阔空域,增加预警时间,加大防御纵深,进而对对方达成战役的隐蔽性、突然性构成严重威胁;可对己方作战飞机实施及时的指挥、引导,增加主战飞机的作战范围,先对对方发现和攻击;可前出指挥引导,当情况需要时,E-2T也可在F-16的掩护下,前出150~2千米进行区外活动,实施警戒、指挥、引导等综合保障,进而对对方纵深部署构成经常性的威胁。 预警机当飞行高度为9100米时,其对高空轰炸机发现距离为650千米,对低空轰炸机的发现距离为480千米,对低空战斗机的发现距离为408千米,对舰船的发现距离为360千米,对低空巡航导弹的发现距离为250千米。E-2T升空后,可有效弥补地面雷达存在的对低空目标的探测死角。1架飞行在约10000米高度的E-2T,可侦测时速0.9马赫的低空飞行目标,可较地面雷达提前20分钟发现目标,因而可使防空预警时间由原来的5分钟增加到25分钟。E-2T与IDF、F-5E、幻影2000、F-16等型战斗机可实现数据传输系统联网,联网后1架E-2T型机留空活动,可同时引导190批飞机实施空战。E-2T装备有ALR-73被动探测系统,可侦测距其850千米处的电子信号发射源,可与EC-130H型电子战飞机配合实施电子战行动。 预警机是航空母舰的"千里眼",作战就怕对方发现自身弱点预警机预警机虽监视范围大、指挥自动化程度高、目标处理容量大、抗干扰能力强,通常远离战线、纵深部署、执勤时有歼击机掩护,工作效率高。但它也存在着许多弱点:活动区域和飞行诸元相对固定;活动高度一般在8000~10000米,有一定规律;飞机体形较大,雷达反射截面积大,利于雷达发现和跟踪,行迹容易暴露;机动幅度小,机载雷达只有在飞机转弯坡度小于10度的条件下,才能保证对空的正常搜索,且下视能力弱于上视能力;巡航速度慢,机上没有攻击武器,自卫能力弱;电子防护能力弱,工作功率较大,极易对方探测、电子干扰和反辐射导弹攻击;技术复杂,作战操纵不便。在未来作战中,我们只有打掉敌预警机,才能挖掉敌航空母舰上的“眼睛”,瘫痪敌“大脑”中枢,掌握战场制空权和主动权。因此,应立足现有装备,针对其弱点,寻求有效的战法。 如E-2T预警机的弱点有以下三个方面:机动性差。由于 其速度/巡航速度496千米/小时,最大速度也仅598米/小时,实用升限低只有9390米,因而在受到导弹攻击时难以规避;被弹面积大。E-2T身长17.54米,翼展24.56米,天线直径约7.3米。据理论计算其被弹面积是F-16飞机的1.6、米格-29机的1.5倍,被命中击毁的概率高;自身没有防御能力。一旦对方攻击武器突破其掩护兵力的防护,E-2T就成了没有还手之力的靶子。 预警机有对方乘虚而入的战机,打掉预警机的招法层出不穷 在未来作战中,强敌航母战斗群驶抵作战海区后,舰载预警机首先要升空,并实施及时不间断的探测,以掌握情况,指挥引导其他飞机作战。所以作为航母战斗群C3I系统主要节点的预警机,就成为欲反击航母优先攻击的目标,只有先打掉这个指挥、探测、引导的环节,才能夺取电磁优势,实施有效的电子对抗。 电子侦察,及早预警 要根据敌预警机基地和我重要保卫目标的位置,研究敌航母出动的主要方向,针对敌预警机的活动高度、探测能力,分析判断其可能的活动区域;采取电子侦察机和技侦部队等多种手段,加强对敌动向、通信和预警系统、各类目标的侦察监视,及时掌握敌预警机活动情报;针对敌预警机飞行高度高、目标大、不断工作的弱点,我可及时启用大功率干扰雷达,突然探测;广泛收集电子情报,组织对预警机预先电子侦察和直接电子侦察,准确地掌握其作战活动规律。 欺骗迷敌,电子干扰预警机要集中主要电子对抗力量,干扰预警机机载搜索雷达,为航空兵突击兵力开辟安全的电磁通道;采取模拟欺骗,巧设诱饵,严密组织电子防御,以防止敌预警机的雷达搜索及电子侦察,避开电子战飞机的电子进攻和反辐射导弹攻击;对敌军战略电子侦察和航母编队的战术电子侦察进行电子欺骗。中东战争、马岛战争以及海湾战争都一再表明,只要施计用谋,可以隐蔽战役战术行动企图,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经常使用无人侦察机和干扰机在箔条干扰走廊的掩护下,抵近航母编队实施 干扰,频频调动敌预警机、电子战飞机和其他作战飞机,诱导欺骗敌雷达开机、电台工作,对航母编队进行电子疲惫。 布撒扰片,通信干扰 由金属箔条形成的干扰走廊是干扰敌预警机机载雷达的简便有效方法。战役行动开始时,首先出动电子干扰飞机,在航母编队周围空域多方向、多层次大量布撒箔条干扰走廊,同时使用干扰飞机从多个方向对敌预警机机载预警搜索雷达和区域防空系统的相控阵雷达施放大功率有源干扰。可以出动电子干扰飞机用机载通信干扰装备,对敌舰载特高频卫星通信收发信机和卫星信号接收机进行有源压制性或有源欺骗性干扰,破坏卫星通信的接收系统。 空中打击,以空制空 众所周知,舰载预警机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都在距航母数百公里的地方巡逻,从而为我们率先打击敌预警机提供了可乘之机。当掌握敌预警机活动区域位置信息时,我机应先期起飞,隐蔽出航,尽可能与敌预警机同时到达其预定活动区域,对其实施突然打击;当敌预警机换班或空中加油时,应抓住其机动能力受限,疏于戒备的有利时机,适时组织力量进行打击;要根据战场情况和敌预警机可能活动的空域范围,划定电子干扰机和歼击掩护机活动区域,以保证一旦发现预警机,能够立即升空,按照所划定的区域对敌干扰;要采取多向进入,多机突防围歼战法,低空进入,低空接敌,低空占据待机点,然后以快速 机动的性能优势,迅速爬高抢占有利空域,突然发起导弹攻击。 机动设伏,远程打击预警机敌预警机通常在空中进攻编队后侧,距攻击目标一定距离(300~400千米左右)的中高空空域活动,有相当的掩护兵力和一定的干扰自卫能力,能及时发现来自空中和地面的威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因此,打敌预警机,要全面掌握敌预警机活动规律和特点,搞清其优长和弱点,切实做到"知彼"。要选择作战空域大、反应速度快的地空导弹部队,担负打预警机任务,部署在防空区内,在掌握敌行动征候后,携带精干主战装备以摩托化行军方式,在数小时内快速机动前出至预定作战地域,选择敌预警机探测盲区范围,占领发射阵地,做好战斗准备。作战中,应放过敌其他飞机,专门伏击在作战地域上空活动的敌预警机;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每射击一次(打一仗)就立即转移阵地或撤回原防区;要充分发挥远战武器的威力,待敌预警机准备升高和着陆时,迅速突然袭击,打击敌飞行平台。 § 中国 预警机早在20世纪60年代末,出于国土防空的需要,中国就已经用图-4轰炸机的机身改装过一架预警机,并命名为空警-1号。该机不但可探测数百千米外的空中目标,对海上目标也有较强的探测能力。其作用相当于把一台雷达站搬到了空中,拓展探测范围和减小盲区,性能与上世纪50年代早期的预警机相当。由于种种原因,空警-1号并没有设计定型,惟一的一架至今仍保存在北京小汤山航空博物馆。 2007年中国自主生产的最新预警机投入使用,参考消息引述香港《广角镜》月刊2月号文章 标题:国产新式预警机横空出世 采固态相控阵雷达中外瞩目。 在某地上空频繁试飞的国产大型预警机,引来军事迷的激烈争论。据专家指出,该架称作“空警-2000”的预警机,采用了相控阵雷达技术,要比目前美俄产品还要先进。它的服役填补了解放军从前没有装备预警机的空白其先进的雷达技术,也令全世界震惊。该预警机采用俄制伊尔-76为载机,但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软件、砷化镓微波单片集成电路、高速数据处理电脑、数据总线和接口装置等皆为中国设计和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1999年以色列在美国强大压力下虽停止向中国出售预警机,中国更于2002年主动中断从俄罗斯购买入价格和性能都不符要求的预警机,转而全力发展更先进的大型预警机。作为空军天字第一号的国家头号军事重点工程之一,它的重要性和被寄予的厚望,从被命名为“一号工程”中可见一斑,其技术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据悉,“空警-2000”的雷达天线并不像美俄预警机一样是旋转的,相反它是固定不动的。这似乎印证了“空警-2000”采用的,是比美俄领先一代的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由于它只需以电子扫描进行俯仰和方位探测,所以不需要再采用较落后的机械扫描旋转天线。也可以证明,中国专家已有效解决了相关的一系列难题。 “空警-2000”集美俄及以色列所长,既采用相控阵雷达,也仍沿用碟形天线。“空警-2000”采用这种天线,有利于降低技术风险和开发成本,加快形成战斗力。前不久,俄罗斯MAIL.RU网站发表了"世界空中之眼"一文,文章介绍了中国发展空中预警指挥机的情况。 中国十分重视空中预警指挥机的研制。由于安装了大功率的机载雷达和无线电技术侦察等设备,空中预警指挥机已经成为防御巡航导弹和战机进攻以及对己方战机和舰艇实施引导作战的重要武器之一。因此,中国加快了空中预警指挥机的研制步伐,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中国空军第一架"空警-1"预警机是在苏联生产的图-4远程轰炸机基础上研制而成的。 苏联空军图-4远程轰炸机基本上模仿了美国空军的B-29远程轰炸机 预警机。1947年5月19日,苏联空军图-4远程轰炸机完成了首次试飞。与美国空军B-29远程轰炸机一样,图-4远程轰炸机采用了张臂式全金属中单翼气动布局,起落架采用前三点式和可收放式。整个机身由前密封舱、中部机身、中部密封舱、尾部机身和尾部密封舱五部分组成,机头座舱与中部密封舱直径为0.71米的密封涵道联结在一起。图-4远程轰炸机机组成员为11人,翼展为40.05米,机身长为30.18米,机翼面积为161.7平方米,飞机空重为32270千克,正常起飞重量为47500千克,最大起飞重量为66000千克,最大飞行速度为558千米/小时,实际航程为5100千米,实际升限为11200米,不开加力时起飞滑跑距离为960米,使用减速伞降落滑跑距离为1070米。图-4远程轰炸机安装了4台АШ-73TK(4X2000马力)活塞式发动机,10挺口径为12.7毫米УБ型航空机枪,10部口径为20毫米Б-20Э型航空机炮,5部口径为23毫米HC-20型航空机炮。此外,图-4远程轰炸机还可以携带8000千克ФАБ-1000型航空炸弹。 在苏联航空发展史上,图-4远程轰炸机不仅是唯一由苏联领导人斯大林以书面命令形式下达研制的远程轰炸机,而且也是最后一批安装活塞式发动机的远程轰炸机。因此,它的研制成功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1954年,在苏联托茨科耶地区举行的军事演习中,苏联空军一架图-4远程轰炸机投放了一颗原子弹,引起了北约组织的高度关注,从而使冷战进入了新的高潮。苏联共计生产了847架图-4远程轰炸机,而中国则从苏联采购了15架。1965年5月,中国空军一架图-4远程轰炸机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试验了一颗威力为4万吨当量的原子弹。 预警机1967年,中 国在图-4远程轰炸机基础上研制出了"空警-1"预警指挥机。中国空军"空警-1"预警机安装了苏联空军图-126"苔藓"预警机使用的"蔓-1M"机载雷达。"蔓-1M"机载雷达圆盘型整流罩直径为11米,高为1.9米,探测距离为370千米,主要用来发现海上和空中目标,并引导战斗机对其实施拦截。"蔓-1M"机载雷达是苏联为预警机研制的第一部预警雷达,采用脉冲多卜勒体制,功率为2毫瓦特,脉冲重复频率为300赫兹,天线尺寸为10.0X1.8米,天线与圆盘型整流罩固定在机身上方的塔座上,每10秒钟旋转一圈。 中国共计生产了2架"空警-1"预警机。但是,由于中国空军认为"空警-1"作战效率较低,因此停止了"空警-1"空中预警指挥机的生产。 § 国外 全世界约有300架预警机 最早研制装备预警机的是美国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美国海军为及时发现利用舰载雷达盲区接近舰队的敌机,把当时较先进的警戒雷达装在小型的TBM-3W飞机上,这就是早期的预警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世界上近20个国家(地区)已经装备和研制的预警机有十几种,在役的约有300架。这些预警机约80%是美国研制生产的。同时,美国也是装备空中预警机最多的国家,约占全世界总数的55%。俄罗斯生产的预警机占全世界总数的10%。以色列 预警机开始在机载相控阵雷达和电子系统方面占据重要地位。瑞典和巴西在轻型预警机领域呈现上升势头。 随着科技的发展,预警机的作用已经从单纯的远程预警扩展到空中指挥引导等功能。现代高技术战争中,没有预警机的有效指挥和引导,要想组织大规模的空战几乎是不可能的。信息化战争,正进一步提升着预警机的作用。21世纪的预警机超越了“千里眼”的范畴,它集侦察、指挥、控制、引导、通信、制导和遥控于一身,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空中指挥堡垒”。世界上最早的预警机是美国海军在20世纪50年代生产的E-1“追踪者”舰载预警机,随后即是著名的E-2“鹰眼”舰载预警机。E-2是美国海军现役最主要的预警机,于1965年开始服役,目前使用的基本上都是E-2C。目前,E-2C预警机已经生产了175架以上,其中的32架出口给了法国、以色列、日本、新加坡、埃及、阿联酋、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是世界上最畅销的预警机。该机采用双发涡桨发动机,巡航速度500千米/小时,续航时间5.5小时,当巡航高度为9390米时,其背上的AN/APS-145雷达能监视2400万立方千米的空域或38.85万平方千米的海域,且无下视波束盲区,提供的预警时间可达25分钟。可同时监视、跟踪显示2000个目标,可同时指挥引导100架战斗机遂行空中拦截任务。 美国空军的现役主力E-3A“哨兵”预警机,由于不受航母的限制,采用了民用客机波音707为载机,其探测距离较远,对低空、超低空飞机的发现距离达400多千米,对中、高空目标的发现距离达600千米,可提供30分钟的预警时间,能同时探测600个目标,同时识别200个目标,同时处理300个~400个目标。日本的新一代预警机E-767其实就是以波音767为载机的E-3A。 预警机俄罗斯也是生产装备预警机的大国,对研制预警机的认识并不比美国人晚,可当时苏联认为这一设想没有前途,搁置了研制计划,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研制出第一种预警机图-126。此后,以伊尔-76为载机的A-50“中坚”预警机取代了图-126,成为俄 军的主力。杜达耶夫就是在打卫星电话时被A-50截获信号,招来导弹而一命呜乎的。A-50在探测目标的距离上、自动引导波道数量上逊色于美国的E-3,但它识别低空目标的能力却要略胜一筹。另外,A-50机上的电子计算机可储存来自人造卫星的情报,而E-3目前尚无此种能力。 除了美俄以外,只有少数国家有研制预警机的能力,以色列就是其中之一。以色列的“费尔康”是世界上第一种相控阵雷达预警机,其空中预警能力不亚于美国E-3A预警机,有些性能甚至超过E-3A。其他一些中小国家,如瑞典、荷兰也研制了“萨伯2000”等小型相控阵雷达预警机,虽然功能远不及美国预警机那么强大,却是中小国家的理想选择。 海湾战争期间,美国动用了27架E—2C和11架E—3预警机参战,共出动了1631架次,累计飞行10246小时,不仅向战区指挥中心提供了详实的空情,还与RC-135电子侦察机、战地空中指挥控制中心和战术空中指挥中心建立了数据共享网络。作为旁观者的苏联每天也要出动两架A-50预警机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监视美军从土耳其飞向伊拉克的飞机和舰射巡航导弹。A-50“中坚”预警机 A-50“中坚”预警机 该机是苏联自行设计研制的空中预警飞机,主要用于配合米格-29、米格-31或苏-27执行防空或战术作战任务,可以提供对陆地和海上的空中预警、指挥和控制能力。于1986年开始装备部队,迄今共生产了30余架。A-50是选用大型喷气运输机伊尔-76改装成载机的。改装后的A-50起飞全重为190吨,最大时速850千米/小时,实用升限12000米,最大航程5500千米。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滞空时间为7.5小时。 E-2C“鹰眼”预警机 E—2于1960年首次试飞,E-2C为E-2的改进型,首批E-2C于1973年交付美国海军、该机装有AN/APS-138合成孔径雷达,能够对1250万立方千米范围内的空中目标实施远距离深测、自动跟踪和信息的高速处理。每架E-2C能同时跟踪600个目标,并控制40多个空中截击任务。机载雷达还可以在260千米的范围内探测到来袭的低空飞行目标,并能够监视敌水面舰只和陆上车辆的活动情况。 E-3“望楼”预警机 该机是美国70年代初研制成功并开始部署的新一代预警机。该机由波音707型飞机改装而成,1975年完成首次试飞,1978年5月,首批8架E-3型飞机交付美军并形成初步作战能力。该机巡航高度为9100米,对中高空目标的探测距离为500-650千米,对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为300-400千米,滞空时间为8小时。该机的雷达系统能同时显示600个目标,其指挥控制系统能对100架己方飞机发出控制指令。 § 未来发展 为了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世界各军事强国在加强、完善预警机方面都不遗余力,从而使预警机的发展呈现出了以下趋势。 一、不断提高现役预警机的性能,延长服役期。预警机美军E-2C的最新改进型“鹰眼”2000已经装备在“尼 米兹”号航母上,并参加了伊拉克战争。“鹰眼”2000改用940中央计算机,其重量和尺寸分别是原来的1/2和1/3,但处理能力提高了15倍。俄国也已把A-50“中坚”预警机改进为A-50U,其探测目标距离和跟踪目标数量均有所增加,提升了对飞行目标的预警能力和抗干扰能力。 二、研制性能适中、价格便宜的小型预警机。 大型预警机的价格动辄数亿美元,普通国家难以承受,因此有些国家正在积极研制性能适中、价格便宜的小型预警机,像瑞典的“萨伯2000”、荷兰的“极乐鸟”Mk2等。这些小型预警机体积小,功能也较少。瑞典的“萨伯2000”实际上只是一种地面控制的机载监视系统,探测到的雷达图像通过数据链传送到瑞典地面防空系统的指挥中心,再进行处理分析。 三、相控阵雷达是预警机发展的主要方向。 预警机 相控阵雷达的优点众多,其可靠性高、探测能力强、扫描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包括上述两种小型预警机在内的新一代预警机差不多采用的都是相控阵雷达。美国对相控阵雷达十分重视,各军种均有各自的计划,光在研的型号就有四种,分别是空军的波音747-200预警机、海军的S-3预警机、海军陆战队的V-22预警机以及格鲁曼公司的D754遥控预警机。 § 参考资料 [1]奇虎网 http://mil.qikoo.com/ku/kongjunzhanji/yujingji/ [2]新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841982f010004o6.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