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黑汉王朝 |
释义 | 一、黑汗王朝的兴衰 840年西迁的回鹘十五部西奔葛逻禄。当时葛逻禄已“徒居碎叶川(今中亚楚河河谷)”,“尽有碎叶(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附近)、怛逻斯(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江布尔)诸城”。葛逻禄在唐代曾是回纥(鹘)“十一部落”之一;双方有较密切的联系。西迁的这一部分回鹘人,和葛逻禄、样磨等突厥语民族一起,建立了黑汗王朝。 黑汗王朝的奠基者是毗伽阙·卡迪尔汗,他在八拉沙衮(位于今古尔吉斯斯坦共和国托克马克东10公里处)建立政权。他死后,长子巴兹尔仍在八拉沙衮进行统治,以狮子汗为称号。次子奥古尔恰克驻怛罗斯。公元893年,怛罗斯城被萨曼王朝攻破。奥古尔恰克迁往喀什噶尔。他的称号为公驼汗。巴兹尔的次子萨图克称布格拉汗(942—956)。《喀迷尔乌脱泰瓦力克》一书称之为“撒吐克喀拉汗”,说他是黑汗王朝的“始祖”,崇奉伊斯兰教。他统一黑汗王朝全境,以喀什噶尔为都城,他死后葬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图什市境内。 萨图克的长子巴依塔什(木萨)继位,称阿尔斯兰汗(956—971)。他以伊斯兰教为国教,使黑汗王朝成为历史上突厥语民族中第一个伊斯兰国家。他向当时西域佛教中心之一的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市一带)发动“圣战”,但作战失利。 971年(宋开宝四年),于阗僧人吉祥送其国王的书信给宋太祖说:“破疏勒国(喀什噶尔)得舞象一”。由于在这场“圣战”中,双方都得到附近同教国家的支持,所以战争前后经过三十多年,直到11世纪初才以于阗国被黑汗王朝征服而告终。征服于阗的是玉素甫·喀迪尔汗。 10世纪末,黑汗王朝的邻国萨曼王朝,因为南受哥疾宁(今阿富汗加兹尼)王朝的侵略,北遭黑汗王朝袭击,加之内乱,已经摇摇欲坠。 999年,黑汗王朝军攻占其首都布哈拉,萨曼王朝亡。从此,黑汗王朝占有中亚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河中地区。 这时,黑汗王朝的疆域扩大为:东面包括今伊犁河流域,东南包括今新疆和田地区,西南抵今阿姆河中游北岸,西北包括昔格纳黑(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提尤缅阿雷克北)、讹打刺(位于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土尔克斯坦南)等地,北抵今巴尔喀什湖。以八刺沙衮为首都。喀什噶尔曾是该国的第二都城。黑汗王朝分裂为东西两个部分后,西部王朝以撒马尔罕为中心,东部王朝仍以八拉沙衮、喀什噶尔为中心。 在黑汗王朝征服于阗以后,《宋史》上开始出现“黑汗”一名,这是该王朝的自称。起初作“黑韩”,它是中外史籍中最早出现的黑汗王朝的名称,也是最早的汉译名。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其国(于阗)黑韩王遣回鹘罗厮温等以方物来贡”。于阗已于1001年左右被黑汗王朝占领,所以新王自称“黑韩王”。1063年(宋嘉祐八年)八月,宋仁宗赵祯封于阗王为“归忠保顺鳞黑韩王”。这是由于来使“罗撤温言其王乞赐此号也”,即这一包括“黑韩”名称在内的封号是由黑汗王朝下属的于阗王自己提出来的。黑韩即黑汗。1081年(宋元丰四年),于阗王在给宋神宗赵顼的表文中,自称“于阗国偻有福力量知文法黑汗王”。 在黑汗王朝时期的巨著《突厥语大辞典》(1072—1074年成书)中,作者马赫穆德·喀什噶里(黑汗王朝贵族知识分子)将黑汗王朝称为“可汗王朝”。稍后,在依宾爱尔阿梯儿(1160—1233)的《喀迷尔乌脱泰瓦力克》一书中,称黑汗王朝为伊儿克诸汗或突厥斯但诸汗,即伊儿克汗朝或突厥斯但汗朝之意。在近代西方历史著作中,才开始将黑汗王朝称之为哈刺汗朝。“各瑞勾瑞夫教授在《俄国考古学会研究报告》(1874年第17期)中刊印有关这一朝(指伊儿克诸汗)的论文,他称之为哈喇汗朝”。此外,我国学者王日蔚曾于1935年提出“葱岭西回鹘”一名,用以指黑汗王朝。 黑汗王朝的有些汗在其称号中冠有“桃花石”一词,如“桃花石·布格拉汗”。《突厥语大辞典》说:桃花石是摩秦的名称。秦本来分为三部:上秦在东,即桃花石;中秦为契丹;下秦为八儿罕,即喀什噶尔(令新疆喀什市)。1221年,长春真人丘处机在阿里马城(今新疆霍城县西北阿尔泰古城)听说“桃花石”一名,他记载道:“桃花石谓汉人也。”黑汗王朝的汗王们加“桃花石”一词于其称号中,是为了表示他们是中国王朝之君主。伊卜拉欣·伊本·纳赛尔汗甚至在其钱币表面铸上“东方与中国之王”的称号。 1008年,黑汗王朝军在巴里黑(今阿富汗巴尔赫)附近,被哥疾宁王朝军打败,中止了向阿姆河以南扩张的军事行动,并引起黑汗王朝内部产生派系,即以萨图克汗长子木萨之子阿里为第一代的阿里系和以萨图克汗幼子苏莱曼之子哈桑为首的哈桑系。阿里系为西支,其中心在讹迹邗(今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乌支根)、撒麻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哈桑系为东支,仍以八拉沙衮、喀什噶尔为中心。 1041年,在东支哈桑系、西支阿里系的基础上,黑汗王朝终于正式分裂成东、西两个王朝,二者之间以忽章河(今锡尔河中游)为界。阿里系的阿里甫特勤在讹迹邪自立为桃花石汗(1041—1052)。他死后,其弟贝里特勤继位,称校花石·布格拉汗(1052—1068),迁都撒麻耳干。 西部的黑汗王朝在1089年被突厥塞尔柱王朝攻破都城,成为塞尔柱的附庸。1141年九月,西辽在撒麻耳干北面的卡特万大会战中获胜,塞尔柱王朝的势力退出阿姆河以北地区,西部黑汗王朝转为西辽的附庸。 1212年,花拉子模攻占撒麻耳干,西黑汗王朝最后灭亡。 1134年初,西辽占领东黑汗王朝的七河地区,将喀什噶尔与和阗一带留给东黑汗王朝,并使之成为附庸。王朝的伊卜拉欣汗被取消汗号,降为伊利克一伊·土库曼。1211年,东黑汗王朝最后的一位君主被杀,王朝亡。东黑汗王朝统治地区的回鹘人民是现代维吾尔族的先人。西黑汗王朝境内的突厥语诸族,后来逐渐融合于中亚乌兹别克人中。 二、黑汗王朝的文化概况 西迁前的回鹘人以游牧为生,在黑汗王朝时期,许多回鹘人进入今塔木里盆地和中亚河中地区的绿洲,逐渐转变为农民,经济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早先,回鹘人主要信仰摩尼教,并受萨满教影响;喀什噶尔与和阗一带的人民则信仰佛教。在黑汗王朝以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推动下,王朝统治下的人民基本上都改信了伊斯兰教。 黑汗王朝时期,回鹘人和其它突厥语民族的人民大量迁入喀什噶尔、和阗一带以及河中地区,使这些地方的民族结构发生变化,并出现新的民族融合。在语言使用方面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维吾尔语逐渐成为今新疆西部和南部的主要语言,而突厥语则在中亚(塔吉克斯坦除外)成为广泛通用的语言。这许多变化,促进了黑汗王朝文化的发展,其标志为以下几部巨著的出现。 《福乐智慧》。这是一部13290行的长诗,作者为八拉沙衮人优素甫·哈斯·哈吉甫。全诗用回鹘语写作,成书于1069年。著名作家老舍认为,“它不仅是维吾尔族的宝贵遗产”,同样也是构成祖国文化历史的宝贵财富。这部长诗不但是优秀的文学著作,并且深含哲理,是研究黑汗王朝时期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的宝贵资料。此书汉文译本已由民族出版社于1986年出版发行。 《突厥语大辞典》。这是一部黑汗王朝时期用阿拉伯语注释突厥语的词书。作者为喀什噶尔人马赫穆德·喀什噶里。全书收词7000余条。于1072—1074年写成。这本书内容丰富,注释详细,举例生动,涉及黑汗王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和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它是世界上第二部突厥语词典。现存的唯一抄本系于1266年抄自原书。我国的维吾尔文译本已于1981年起由新疆人民出版社分卷出版。 《真理入门》是一部劝诫性长诗。包括抄本的跋诗在内,共五百多行。作者阿赫马德是黑汗王朝的一位盲诗人,他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使用回鹘语创作此诗。诗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黑汗王朝末期衰落和动乱的情况。现存最早的手抄本为1444年的回鹘文写本。该书已由魏萃一译成汉文,由新疆人民出版社于1981年出版。 除上述几本名著外,黑汗王朝时期还有一些重要著作问世。总之,这一时期是维吾尔族历史上文化丰收的季节之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