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礼德 |
释义 | 韩礼德 韩礼德(M.A.K.Halliday),1925年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里兹。英国当代语言学家。韩礼德教授是世界两大主要语言学派之一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创始人,世界语言学界的杰出代表和语言大师。他的语言学框架在当代世界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界具有广泛和深远影响。以研究Halliday的理论为中心的国际系统功能语言学学会已召开过29次国际会议,他的影响遍及欧洲、澳洲、南美洲、北美洲、非洲、亚洲。 § 人物年表 韩礼德 1925年出生于英格兰约克郡里兹,青年时期在英国伦敦大学主修中国语言文学,获得学士学位。 1947年至1949年到中国北京大学深造,导师为罗常培先生。 1949年至1950为攻读现代汉语转入岭南大学,跟随王力先生学习。回国后,跟随剑桥大学弗思(Firth)教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1955年完成了对用中国14世纪北方官话译述的《元朝秘史》一文的语言学分析,获得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韩礼德先后在剑桥大学、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耶鲁大学、布朗大学和肯尼亚内罗毕大学任教。 1963年韩礼德担任伦敦大学语言学教授,主持多项对英语研究和教学工作。 1973年到1974年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级研究员。 1974年到1975年任英国埃克塞斯大学教授。 1976年移居澳大利亚筹建悉尼大学语言学系并担任系主任。 1987年12月退休。 § 学术思想 韩礼德 韩礼德是一位既重视系统的概念又重视功能概念的学者,《功能语法导论》一书阐述了韩礼德的功能语法思想。 从韩礼德对语言学和语言的一些基本观点,可以进一步探索贯穿于他的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核心,最主要有六点: 一、纯理论功能的(metafunctional)思想 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尽管这种功能千变万化,我们可以把它们归纳为若干个有限的抽象的功能,这就是“纯理功能”或“元功能”,这是种种语言用途所固有的。纯理论功能包括三方面: 1.语言是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这是“经验”(experiential)功能,或者说关于所说的“内容”的功能。在语言中还有“逻辑”(logical)功能,即以表现为并列关系和从属关系的线性的循环结构的形式出现,由于两者都是建立于说话人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的经验,与其功能相比较是中性的,因而可统称为“概念”(ideational)功能。 2.语言是社会人的有意义的活动,是做事的手段,是动作,因此它的功能之一必须是反映人与人间的关系。这个纯理功能称为“人际”(interpersonal)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创始人韩礼德教授 3.实际使用中的语言基本单位不是词或句,而是表达相对的来说是完整思想的“语篇”(text),上述两种功能部分最后要由说话人把它们组织成语篇才能实现。这就是语篇(textual)功能。语篇功能使语言和语境发生联系,是说话人只产生与语境相一致的语篇。 上述三种功能用通俗的话可转述为“观察者”的功能(指说话人对主客观世界的观察)“闯入者”的功能(只向他们灌输自己的思想)和“相关”功能(指语篇的完整性、一致性、衔接性)。韩礼德认为心理语言学可能会强调概念功能,社会语言学会强调人际功能,但他本人坚持这三个纯理功能是三位一体的,不存在主次问题。 二、系统的思想 韩礼德不同意索绪尔等把语言单单看作是一套符号的集合。在他看来,语言不是所有合乎语法的句子的集合,因而语言不能用解说这样一个集合的规则解释,而是用意义的有规则的源泉——意义潜势来解释。其次尽管弗思是韩的导师,在把系统看作潜势还是具体化的问题上,韩礼德倾向于叶姆斯列夫的观点:结构是过程的底层关系,是从潜势中衍生的,而潜势可以更好地用整合关系来表达。这就是说,韩礼德的系统的思想把语言系统解释成一种可进行语义选择的网络,当有关系统的每个步骤一一实现后,便可产生结构。 尽管如此,韩礼德对语言是“系统的系统”的观点是承认地。这与他和弗思的语言多系统论的观点一致,也与他的系统网络的观点一致。系统存在于所有语言层次,诸如语义层、语法层和音系层,都有各自的系统表达本层次的语义潜势。韩礼德 三、层次的思想 当代语言学的两大思潮中,语言是多层次的系统还是单层次的系统是分歧的一个重要标志。韩礼德和系统功能语法归属多层次的一方。他的多层次的思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是有层次的,至少包括语义层、词汇语法层、音系层。这得益于叶姆斯列夫的观点。叶姆斯列夫在解释索绪尔关于语言是一个包括能指和所指两个方面的符号系统时,提出了这实际上包含内容、表达和实体三个层次,因而语言不完全是索绪尔所说的单个符号系统,而是在各个层次间具有相互关系的系统。 2.各个层次间存在“体现”的关系(realisation),即对“意义”的选择(语义层)体现于对“形式”(词汇语法层)的选择;对“形式”的选择又体现于对“实体”(音系层)的选择。用俗话说,“能干什么”体现于“能意味着什么”;“能意味着什么”体现于“能说什么”。可见,体现的观点不同于结构主义的单层次的组合观点不同于结构主义的单层次的组合观点,即语言是由小单位依次组成大单位。韩礼德对叶姆斯列夫的层次体现的方向性作了一些修正。叶姆斯列夫认为在上的层次是对下一层次的体现,如内容是表达的体现,表达是实质的体现,而韩礼德认为每个在下的层次是对上一层次的体现,因为从功能上来看,语义层应该居上。 3.根据体现的观点,我们又可把语言看作一个多重代码系统,即由一个系统代入另一个系统,而后又带入另一个系统。韩礼德 四、功能的思想 对“功能”这个术语有不同的理解。在传统语法中,词汇和句法的区别有时可以“形式”和“功能”的区别表示。此的不同形式和类别属词法,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属句法,如“主语”“宾语”“补语”等所表达的都是句法功能。在这个基础上,又把功能的概念扩大到大于词的单位,如在“The old man met his former classmate in Beijing ”一句中“The old man ”和“his former classmate ”叫名词性短语,因此它们起“名词”的功能。 弗里思(Fries,1962)等人在结构主义语法中,把功能与“结构意义”或“语法意义”相联系,因而表示语法或结构关系的词称为“功能词”。 韩礼德的功能思想术语义分析的概念。与前面所讲的纯理功能不同,这里所说的功能是形式化的意义潜势的离散部分,即构成一个语义系统的起具体作用的语义成分; 除及物性系统外,语气系统包含“语气”和“剩余成分”等功能成分;主位系统包含“主位”和“述位”两个功能成分;信息系统包含“已知信息”和“新信息”两个功能成分。 语言“用途”不等同于语言“功能”。用途指在实际情景类型的语境中,从语言系统的选择项中进行选择,因而它是一个价值概念。但语言用途千变万化,难以一一描述,而语言的个个语义系统却可以由有限数量的语义功能成份组成。 § 学术贡献 韩礼德 韩礼德是J.R.弗斯的学生。人们认为他是伦敦学派的主要成员,又是“新弗斯派”的领袖。M.格雷戈里说,在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韩礼德受弗斯和B.马林诺夫斯基的影响最深。60年代后期,他接受了布拉格学派的“功能句子观”和美国S.拉姆的“语言层次和体现”的理论,后来又从英国B.伯恩斯坦的社会学理论得到启发,他的学说就进一步发展了。在《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1978)的引论里,韩礼德自己承认,他有许多思想来自瑞士的F.de索绪尔,丹麦的L.叶尔姆斯列夫,捷克的V.马泰休斯,波兰的B.马林诺夫斯基,英国的弗斯,美国的F.博厄斯、E.萨丕尔和B.L.沃尔夫。他赞赏美国的W.拉博夫(1927- ),而批评N.乔姆斯基的理论与人们实际写出的文章和说出的话彼此脱节。他坚持,讲语言体系不能不讲语言实践,讲语言表现不能不讲语言能力。 在论文《语言理论的范畴》(1961)和专著《语言科学和语言教学》(1964)中,韩礼德提出了他的早期理论,名为“阶和范畴的语法”。这时他对语言的看法,可以列表如下:他所谓“实质”,指具体的语音和文字;所谓“形式”,其中心是语法和词汇。他把词汇归入语法,称为“词汇语法”。语法和词汇一方面靠音系学与声音联系,靠正字法与文字联系;一方面又通过语义与客观世界的情况联系,这种联系他叫做“衬托”。 在“阶和范畴的语法”中,韩礼德认为语言组织有3 个“阶”,4个“范畴”。3个“阶”:一是“级别”,如句子高于分句,分句高于词组;二是“精度”,如“新书”比“书”意义限制较严,因此它的精度比“书”高;三是“标示”,即作为具体例证,如“书”可以标示名词,“新书”可以标示名词词组。 4个范畴:一是“单位”,如词素、词、词组,分句是由小到大的单位;二是“类别”,如名词、动词、名词词组,各是一个类别;三是“结构”,如“新”加上“书”是两个单位合为一个结构,这里有组合关系;四是“系统”,如在“新书、旧书、奇书”这 3个结构中,“新、旧、奇”都可以放在“书”前, 3个形容词成为一个“系统”,这里有聚合关系。韩礼德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阶和范畴的语法”中,“系统”只是范畴之一,地位并不特别重要。到了70年代,“系统”便提到中心地位,整个语法改称为“系统语法”。“系统”并不是一般人所谓有条理、有组织的意思,而另有其特殊涵义。韩礼德认为,整个语言体系是由许多“小系统”组成的“大系统”,其基本特点是选择。一个“系统”有许多可供选择的项目,由于作出了选择,人们才能说出话来。例如谈到某个人的时候,在词汇方面有选择。可以在“人”前放“青年、老年、本地、外来”等等形容词,选择哪一个,要看这人的性质而定。谈到某件事的时候,在语法方面也有选择。可以用英语陈述式、命令式或疑问式来讲这件事,选择哪一个,要看说话人的态度而定。就英语说,在一般情况下你要发出命令,就得用命令式: Open the door(开门),不能用陈述式: You open the door(你开门),否则便与叙述事实的口气难以区别了。 70年代韩礼德出版了5本书:《语言功能探索》(1973)、《学习做到有所指》(1975)、《语言的系统与功能》(1976)、《英语的连贯问题》(1976)、《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1978)。在这些书中,他指出语言有 3种功能,各有其相应的结构来作为表现方法。第1种功能是通过语言来理解说话人所处的环境,这叫做“观念功能”;第2种是通过语言对别人施加影响,这叫做“人际功能”;第3种是说出既有内容又有效力的话,这叫做“篇章功能”。朱永生院长与韩礼德教授在东方明珠 韩礼德的学说包罗宏富,体系严密,远远超过了他的老师弗斯。但是英国有些学者如R.H.罗宾斯和T.F.米切尔对这种学说仍不免怀疑。在1985年出版的《功能语法引论》里,韩礼德自己也承认“英语语法中有许多范畴我还不懂得它的意义”,而且认为“语义与语法没有什么明显的界线”。 韩礼德是伦敦学派的主要成员,又是“新弗思派”的领袖。他的学术思想,受弗思和马林诺夫斯基影响很深,在60年代后期,他接受了布拉格学派的“功能句子观”和美国S.拉姆的“语言层次和体系”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学说。 韩礼德坚持从系统和功能的角度研究语言,批评乔姆斯基的纯形式理论。世界各地围绕着韩礼德已形成了一支系统功能语法学家的队伍,他的理论对中国语法研究的影响也已日渐加深。 § 学术著作 《语言功能探索》 (1973) 《语言的系统和功能》(1976) 《作为社会符号的语言》(1978) 《学习做到有所指》 《功能语法导论》本书出版于1985年,英文名《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是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理论的重要著作。 《婴幼儿的语言》 《韩礼德语言学文集》 韩礼德 韩礼德 韩礼德韩礼德 韩礼德韩礼德 § 参考资料 [1] 韩礼德专题学习网站 http://sfs.scnu.edu.cn/halliday/show.aspx?id=72&cid=10 [2] 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school/2003-04/18/content_839168.htm [3] 云南师范大学 http://www.ynnu.edu.cn/showMsg1.php?id=3833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