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阿米巴性阴道炎amEBICvaGInITIs
释义 中医病名

带下病,阴痒,阴蚀。

定义及释义

阿米巴性 阴道炎 ,是因感染了阿米巴原虫引起的一种阴道炎症。当机体处于 健康 水平下降,全身情况较差,外阴阴道有损伤时,阿米巴原虫得以侵入阴道的组织中共繁殖生长,引起病人出现阴部疼痛,脓血样白带量多及阴部溃疡形成为主的临床症状。

病 因

西医病因

导致阿米巴性阴道炎的阿米巴原虫多来自于肠道感染。通常阿米巴滋养体随阿米巴 痢疾 患者的粪便排出,污染了外阴阴道所致。

流行病学

阿米巴性阴道炎发病率较低,临床罕见。

发病机理

当阿米巴侵入阴道粘膜后借伪足的活动及所分泌的溶组织酶的作用,使上皮细胞坏死,形成溃疡。

病机探微

本病的形成多由素体气血虚弱,饮食不节,情志不爽,肝郁脾虚,湿热下注,蕴久生虫,虫蚀阴中所致。本病以虚为主,挟有邪实。

诊 断

中医诊断

辨 证:

阿米巴性阴道炎的主要症状是阴部不适、灼热、瘙痒、疼痛及带下的改变,因此辨证时应以阴部不适的情况及带下的量、色、质、味和伴有的全身症状作为本病的重点,参合舌质、舌苔、脉象进行辨证。同时注意与能使阴部出现溃破的其它病变作鉴别。

1. 脾虚湿热

主证:阴部瘙痒、灼热、坠痛,阴部有溃烂,带下色黄,混有血丝秽臭,伴心烦少寐,便溏,口淡食少,小 便涩痛,大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脾虚生湿,湿郁久化热,湿热流注下焦故带下色黄;湿热伤及阴络放带中有血;湿热久渍生虫,虫淫泛滥故阴痒、阴痛灼热,甚则热腐成脓故阴部溃烂;脾虚湿热中阻故纳少便溏;气血不足心神失养放心烦少寐。余证为脾虚湿热之象。

2·肝经湿热

主证:阴痒、灼热破溃刺痛,带多色黄赤,质稠味臭,伴心烦易怒,胸胁胀痛,目赤肿痛或 耳聋 耳肿,口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分析:七情郁火,伤损肝脾,湿热下注,久蕴生虫,虫蚀阴中致阴痒溃烂,阴部红肿灼热;湿热伤津故带如脓黄赤且多;湿热久渍腐败成脓故味臭;肝经湿热循经上犯故有胸胁胀痛、目赤肿痛,耳聋耳肿等证;湿热郁结胆热液泛故口苦、舌脉为湿热内盛之象。

西医诊断

诊断标准:

本病参考诊断标准如下:

1,脓血样自带量多,阴道痛, 性交 痛。

2. 典型的阴道溃疡,触痛,散在或融合成片。

3.实验室及病理检查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或原虫。

具备1~2项可诊断,第3项可确诊。(王淑贞. 实用妇产科学 第1版 人民卫生出版和1992:564~565)

症 状:阴道分泌物呈血性、浆液性或黄色粘液脓性,量多味更。外阴阴道疼痛、瘙痒、性交痛。

体 征:

妇科检查可见阴道有典型的不规则表浅溃疡,边缘隆起,表面被血性、粘液性分泌物或黄棕色坏死组织覆盖,极易出血,触痛明显。溃疡可以散在或融合成片。少数病人常因组织增生反应强烈,使阴道呈不规则肿瘤样增生。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或结核。

体 检:妇科检查可见阴道有典型的不规则表浅溃疡,边缘隆起,表面被血性、粘液性分泌物或黄棕色坏死组织覆盖,极易出血,触痛明显。溃疡可以散在或融合成片。少数病人常因组织增生反应强烈,使阴道呈不规则肿瘤样增生。

实验室诊断:

1.阴道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以找到阿米巴原虫或滋养体。

1.患者粪便检查;可以找到阿米巴原虫或滋养体。

1.溃疡处活组织检查:当阴道分泌物检查为阴性时,取活组织病理切片,常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鉴别诊断

一、白带增多的鉴别诊断

1. 滴虫性阴道炎:阿米巴性阴道炎与滴虫性阴道炎均可引起白带增多,但二者性状不同。滴虫性阴道炎的阴道分泌物是灰黄色、稀薄,有泡沫,阴道壁粘膜充血,有小出血点,无明显的溃疡形成。

2.霉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的白带改变呈豆腐渣样,凝乳样,常粘附在阴道壁上,撕下后见粘膜充血明显,与阿米巴性阴道炎的白带改变有明显不同。

二、阴道溃疡的鉴别诊断

1. 恶性肿瘤;阿米巴性阴道炎呈肿瘤样增生时,往往肉眼不易与恶性肿瘤区别,因此需通过组织活检后方可明确诊断。恶性肿瘤病人无阿米巴原虫及滋养体。

2. 结核性溃疡;阿米巴性阴道炎可出现阴道溃疡;结核性溃疡也可表现在阴道粘膜上。但结核性溃疡边缘不齐,呈鼠咬状,溃疡底部有颗粒状突起的结核结节。病理切片无阿米巴滋养体而为干酪样坏死及类上皮样细胞和郎格罕氏细胞形成的肉芽肿。

3.急性单纯性溃疡:偶尔见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见于阴道前后壁膨出时,由于粘膜受压摩擦引起。阴道分泌物涂片检查无阿米巴滋养体。阴道粘膜取病理检查可见鳞状上度增生,底部为肉芽组织,无阿米巴滋养体。而阿米巴性阴道炎分泌物涂片及组织病理检查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

治 疗

中医治疗

治法与方药:

本病的治疗应根据证候表现的特点,进行辨证施治。按照本病的阴痒、灼痛、带下黄稠秽臭、夹杂血丝等症状的归属多与肝脾两脏功能失调有关,故治疗上以调理肝脾功能为主结合脉证遣方用药。因牌虚生湿蕴热者当以健脾利湿为主;因肝经湿热下注而病发者应以清肝利湿为主,同时注意伍用解毒杀虫之品内外合治,有利于本病的治疗。

一、辨证选方

1.脾虚湿热

治法:健脾清热,利湿杀虫。

方药:萆薢渗湿汤加味。萆薢e20g,薏苡仁15g,黄柏15g,木通15g,茯苓15g,泽泻15g,滑石15g,白术15g,生姜10g。若阴痒、阴痛明显者加贯众15g,川楝10g,鹤虱10g,白鲜皮15g。

2. 肝经湿热

治法:清肝泄热,除湿杀虫。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30g,柴胡15g,桅子10g,黄芩15g,甘草10g,泽泻10g,木通10g,车前子15g,当归10g,茵陈15g,白鲜皮15g,蜂房10g。若伴口苦 便秘 者加大黄10g。

二、专方验方

l.取皂角适量,用稻草烧皂角,烟熏阴部10余次,阴痒、阴痛症除。

2.百部50g,加水1. 5千克煎煮30分钟,弃渣,温水坐治10~20分,每日2次。3~7天即可治愈。

中药 :

1. 妇科白带丸:本方健脾利湿,补肾固冲,收涩止带,适用于脾虚湿热证。每次50粒(约3g),每日3次口服,连服2周~1个月。

2.调经白带丸:本方健脾益气,除湿止带。每次9g口服,l日 1次,半月一疗程。

3.白带丸:本方清热燥湿,适用肝经湿热症。每次1丸约9g,每日2次,半月一疗程。

西医治疗

本病的治疗以杀虫灭菌为主。

一、局部治疗

1.用0.2%甲硝唑注射液250ml作阴道灌洗,诺氟沙星10粒去胶囊保留粉剂喷撒阴道壁,每日1次,5—7次一疗程。

2、喹碘方5g,喷撒阴道壁,每日1次,7天一疗程。

二、全身治疗

1.灭滴灵片200~400mg,每日3次口服,10~14天为一疗程。

2. 喹碘方 0.5~0.75g,每日 3次口服,7天一疗程,并要加服土霉素 0.5~10g,能够提高疗效。

历史考证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关于:“妇人手少阴脉滑而数,阴中即生疮。阴中生疮蚀烂者,狼牙汤主之。”的记载以及清·吴谦《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中关于“蟲蚀成疮脓水淋,时疼时痒若虫行,少腹胀闷尿赤涩,食少体倦哺热蒸,”的论述与本病的表现极其相似。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6: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