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格致余论》
释义

§ 医书简介

《格致余论》

中国最早的一部医话专著是元代著名医学家朱震亨(128l-1358年)所著的《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撰写于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之一事”(本书自序),遂以《格致余论》为书名。书中共载医论41篇,着重阐述“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医理。指出物欲是引起相火妄动,造成阴精亏损的根本原因。要人们节饮食、戒色欲,养心收心,不使相火妄动,从而保持'阴平阳秘',达到防病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他所创用的方剂如大补阴丸、琼玉膏等,迄今仍为临床常用效方。[1]

此外,本书内容还广泛涉及临床内、外、妇、儿各种,其中对养生学、老年医学、优生学等方面都有许多独到见解。[2]

§ 主要内容

《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是朱氏医学论文集,全书1卷,共收医论42篇,涉及内容相当广泛,篇次排列没有规律,颇有随笔杂记之韵味,若不拘原书篇序而按所论内容分类,则大致有:论苏生者,有“饮食色欲箴”、“养老论”等;论生理病理者,有“受胎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论诊断者,有“涩脉论”、“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等;论治则者,有“治病必求其本论”、“大病不守禁忌论”等;论具体病证者,有“痛风论”、“疟论”等;论具体方药者,有“脾约丸论”、“石膏论”等。另外,还有其他杂论数篇。

在人体生理方面,朱氏重视阴血,认为阴精难成而易亏,提出著名的“阳有余阴不足论”;在病因病机方面,朱氏重视湿热,相火,特撰“相火论”,指出正常相火虽为人身动气,但若因物欲妄动,则可成为贼邪;在治疗上,朱氏注重滋阴、养血、清热,互对滥用温补和盲目攻邪。

§ 医学价值

《格致余论》

《格致余论》,倡言“王道医学”,提出“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医学理论,全书内容大致可归纳为四。为谨食、节色的养生论。卷首即有《饮食箴》 、 《色欲箴》二篇,论述色、食的摄养要点,又列《茹淡论》 、 《房中补益论》 、 《大病不守禁忌论》等,进一步阐明食、色的养生观;《慈幼论》 、《养老论》则从人生发展规律,议论养生的不同特点; 《阳有余阴不足论》是丹溪论养生的理论基础,从而强调指出“人之情欲无涯,此难成易亏之阴气,若之何而可以供给也”。是内生火热的病因、病机论,和“攻击宜详审,正气须保护”的治疗观。他在《内经》 “少火壮火”说基础上,继承了河间“火热论”、东垣“阴火说”,并汲取陈无择、张子和若干观点,提出《相火论》这一生理、病理学说,创造性地发展了“内生火热”理论,指桑出“火起于妄,变化莫测,无时不有,煎熬真阴,阴虚则病,阴绝则死”,其“暴悍酷烈,有甚于君火者也,故曰:相火元气之贼”。他还认识到,胃气是清纯冲和之气,故攻击药之施治,宜注重保护正气。是以气、血、痰、郁、火等到观点,讨论痘疮、痛风等各科十多种疾病的辨治。则或论天气,或论辨脉、形,或驳正《内经》章句等。

他认识到江南依山傍海,地士卑弱,“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六气之中,湿热为病,十居八九”。故提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论点。他看到当时医家盛用辛燥之《局方》 ,深感与临床实际不符。力主在治疗原则上应滋阴降大,勿妄动相火,开滋阴清热之先河,在学术上独树一帜,并因此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由于义乌气候、地理环境、生活习惯、嗜食酒肉厚味等情况,因而有痛风病发生的条件,丹溪在67岁时,著《格致余论》一书,内有痛风论一篇,明确提出:“彼痛风者,大率因血受热,已自沸腾,其后或涉水,或立湿地,或偏取凉,或卧当地,寒凉外搏,热血得寒,污浊凝涩,所以作痛,夜则痛甚,行于阴也”。这里他明确指出:本病因,是自身血分受热,再受风寒湿等诱因而致,与一般风湿病先从外受六淫不同,此其一;由于血热,又受寒凉,热血得寒,而污浊凝涩,此其二;其痛所以夜剧,是行于阴之故,此其三。在治法上,虽指出“以辛热之剂,流散寒湿,开发腠理,其血得行,与气相和,其病自安。然亦有数种治法稍导,谨书一二,以证予言”。从所举三个病例看,一是60多岁男性患者补血温血,以四物汤加桃仁、牛膝、陈皮,生甘草,入生姜研潜行散(即单味黄柏)。二是30岁女性患者,因食味甚厚(肥甘厚味),性情急躁,挛缩数月,诊为挟痰与气证,当和血疏气,导疾,以潜行散入生甘草、牛膝、桃仁、通草、炒枳壳、姜汁煎,半年而安。三是20多岁的男子,痢后患痛风,叫号撼邻,诊为恶血入经络,血受湿热,久必凝浊,所下未尽,留滞隧道,所以作痛,用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牛膝、黄芩、陈皮、生甘草,入生姜研潜行散。这三个病例,第一与第三所用药物基本都是四物汤加活血通络药;第二例明确指出是饮食肥甘,其治不用导滞药,而用活血通络、理气药:这三个病例都用潜行激、生甘草,以苦寒躁湿,清热解毒是其特点,这与丹溪所说“湿热相火为甚”的论点是二致的。在《丹溪手镜》中,作者将痹列为十一,痛风十三,清楚表明二者非同一病症。 《丹溪心法·痛风》中,尽管有寒、有湿、有热、有淡之不同,但所创制之上中下通用痛风方,力求通治。从组方遣药看,是将清热燥湿之二妙散,泻火行水之龙胆、防已,活血祛瘀之桃仁、川芎,燥痰祛风之南星、白芷,祛风通络之桂枝、灵他,消积和胃之神曲于一炉,共奏疏风祛寒宣于上,清热利湿泄于下,活血祛瘀,燥痰消滞调其中,以达到三焦同治之目的。当今,我们有必要了解其思路,但决不能不加化裁地用古方以治今病。《丹溪心法·痛风63》中。列举了分别体质和不同证候的加减用药,对我们研究防治痛风病有很大的启迪。如治酒湿痰痛风、气实表实,骨节痛方、阴火痛风等,均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 作家介绍

朱震亨

朱震亨是浙江金华(今义乌县)人,因世居丹溪,故人称丹溪翁或朱丹溪。朱氏为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之一。他自幼研读理学,因母病,三十岁时开始攻读医经。后从当时名医罗知梯学医,学术上受刘完素、李杲等影响。由于他刻苦研究,数年之间医名闻于四方。朱氏一生著述甚多,如有《局方发挥》、《证因脉治》、《格致余论》、《丹溪心法》等。其中《格致余论》是一部著名的医话专著。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0 5:3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