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邱先通 |
释义 | § 简介 邱先通 1929年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转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兴国模范师第十六团连指导员,营政治委员,红一军团随营学校总支部书记。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第四支队十二大队政治处副主任。十一大队政治处主任,第三军分区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政治部副主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教导一旅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辽北军区后勤部政治部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辽西军区副政治委员,辽宁省军区副政治委员,中共辽宁省委常务委员,辽宁省军区党委副书记、党委常务委员,辽宁省军区党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届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 邱先通于1975年9月14日在沈阳军区总院逝世,终年64岁。 § 生平经历 苦难的童年 邱先通 邱先通幼时家4口人,有房屋两间,靠父亲租地种田为生,家境甚是贫寒。1920年,邱先通得天花病,而且病情挺重,地主怕孩子死在他家,硬是把这孤儿寡母扫地出了门。邱先通是个吃苦耐劳的孩子,小小年纪这样干两三年,除了打短工、当脚夫外,他又租了几担公堂田种。家里的日子好过一些了,他萌发了强烈的求知欲望。在外婆和姨娘的支持帮助下,邱先通读了三年半私塾。 立志当红军 邱先通的姨父赖香华是个地下共产党员,与东固县的游击队有秘密联系。在姨父赖香的说服下,邱先通加入了游击队。1928年1月,共产党在兴国县高兴圩发动了农民暴动,邱先通按照赖香华说的“穷人要团结起来,同地主斗”的话做,积极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时时事事争先恐后。他因此被群众先后推选为贫民团主任、雇农工会主席和村、乡苏维埃代表。1929年2月,经赖香华的介绍,邱先通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于1931年3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长征 1933年9月,国民党军发动了对中央苏区第五次围剿,由于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路线的错误指挥,在反围剿作战中,中央红军伤亡严重,中央苏区仅剩下瑞金、会昌、于都、兴国等狭小地区,中央决定突围西进。这时,兴国模范师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3军团第6师,邱先通任3军团教导营地方工作队队员。1934年7月,参加了江西省石城县攻坚战,11月中旬,突破国民党军队的封锁,离开江西,踏上了两万五千里长征的漫漫征途。 1935年11月,邱先通调陕北红军第28师3团(即352团)任总支书记。不久,党中央为了培养干部,以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1936年5月,邱先通又被选调红军大学(后改为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红一军团政治部巡视团工作。1937年3月,调军团随营学校任总支书记兼特派员。 抗战建功勋 抗日战争爆发后,1937年8月,中央军委决定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邱先通来到了华北的正太、平汉铁路线,发动群众,壮大抗日队伍,打击日本侵略军。1937年11月,八路军组建晋察冀军区,下设4个军分区,邱先通调第3分区政治部任组织科科长,不久便提为3分区政治部副主任。邱先通虽然长期做政治工作,但他军事技术过硬,尤其是枪法,不说能百步穿杨,百发百中,弹无虚发,也称得上是一个神枪手。并且,他打仗机动灵活。对阵中,他能打到敌人,敌人却打不到他。他经常带着部队和游击队四处袭击日、伪军,破坏敌人交通,搞得敌军日夜不得安宁。在一次反扫荡的作战中,邱先通带着部队在完县的大山中和敌人打转转,弄得鬼子蒙头转向地钻进了八路军的伏击圈。因此,他身经百战,没有受过伤。1939年,在晋察冀军区各军分区党政工作竞赛评比中,3分区的工作获得了第一名。 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召开。邱先通回延安参加了党的七大。 奋战在东北 参加七大之后,邱先通继续回教导1旅工作。1945年8月22日,赵承金、邱先通根据军委命令,开始做到东北工作的准备。8月25日,赵承金、邱先通回到清泉沟旅部,立即组织去东北的部队。经研究决定,随他们一起去东北的主要干部有:参谋长李英武、后勤部部长张占一、管理科长高英、通信科长崔国英、文工团长陈其通以及苏俊禄、王玉锋和回民支队的张回钰、刘士昌、刘新义等,加上教导1旅机关、3团、回民支队等共计指战员3000多人,组成了赴东北支队。 1946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的指示,东北局决定将东北划分为东、西、南、北四个战略区。由原辽东军区机关和第3纵队机关组成南满军区。1946年6月改称辽东军区。为加强辽东军区的后勤工作,东北民主联军副政委李富春决定调邱先通到后勤部任政治部主任。 1947年夏季攻势后,东北军的形势有所好转。这时,组织上考虑到邱先通已36岁,应该解决婚姻问题了。经辽东军区后勤部部长吕麟介绍,与后勤部的干部邵竹青于当年4月在朝鲜江界结婚。 1947年12月,邱先通因病回到辑安(今吉林省集安)休养,1948年2月,调辽宁军区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同年7月,东北军区决定,将辽吉军区与辽宁军区合并,组成辽北军区,聂鹤亭任司令员,赵杰任副司令员,彭嘉庆任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邱先通任政治部第一副主任。 解放战争 1948年9月28日,邱先通在四平主持召开了辽北军区政治工作会议,组织动员机关、部队全力以赴投入辽沈大决战。1948年12月,辽北军区机关一部分调出组建特种兵纵队,重建辽北军区领导机构,由彭嘉庆任司令员,郭峰兼政委,邱先通任政治部主任。1949年4月27日,东北军区决定,将辽北军区与锦州军区合并为辽西省军区,驻锦州市。司令员程世才(后为胡奇才),郭峰兼政委,邱先通任政治部主任。 新中国成立后 1954年8月1日,根据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关于撤销大区一级行政机构和合并若干省市建制的决定》,辽东、辽西两省军区合并为辽宁省军区。张海棠为第一副司令员、省军区党委常委,邱先通为副政委、党委副书记。 1955年2月12日,邱先通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了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57年,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1961年,军委批准邱先通离职休养。 1975年9月14日8时20分,终因病情恶化医治无效,邱先通与世长辞,享年64岁。 § 情钟大义 雕塑 战友情 邱先通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在人民军队的大学校培养下,他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对上级、对下级、对同级都能友爱相处,团结共事。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年代,他舍生忘死救过多少战友的命,谁也说不清。但是,原江西省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谢象晃,这位断了一条腿的老红军,谈起邱先通,总人一往情深地说:“他是我的救命恩人。” 那是在长征路上发生的一次战斗中,谢象晃被敌人的枪弹打伤了,血流如注,人事不省。偏在这时老天爷淅淅沥沥下起了小雨。刚结束一场鏖战,队伍都陆续离开。在这茫茫荒野里,呼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即使不被豺狼吃掉,也会饿死或流血致死。躺在水沟里的谢象晃听着“沙沙”的雨声,心想:“这一下完了,革命算是到头了。”忽然间听得一阵马叫声,他又感到有希望了,便吃力地撑起身子拼命喊叫。正在巡视战场的邱先通被这模糊不清的声音牵动着每一根神经。他赶紧策马循声走去,见是谢象晃倒在血泊里。“老谢,你负伤了?不要动,等我来。”他撕下自己的衣服,赶紧给谢包扎伤口。然后把他托上马背,拉回营地救治。事后,邱先通还多次去看望谢象晃,每次都要带上点好吃的东西。谢象晃总是要说番感激的话,邱先通连连摆手说:“你受伤那天,我刚好打扫战场,当时还有其他同志来了,即使我没有看见你,别的同志也会发现你的。” 曾任南昌军分区司令员的林忠照,过去是邱先通的部下,邱先通与他交往笃深。在史无前例的“文革”期间,林忠照遭到造反派的冲击。造反派还到辽宁砸了林忠照送给邱先通的一对樟木箱,强制邱先通揭发林忠照的所谓“罪行”。邱先通这位老革命决不肯随风倒,对造反派给予义正词严的驳斥:“即使你们把我打成林忠照的黑保护伞,我也决不会落井下石、陷害同志。我坚持实事求是,死不改悔。”后来他才知道,为林忠照的事遭到冲击原是祸起萧墙,是他身边一个警卫员告的黑状。因为这个警卫员曾要求给他办违背原则的私事,邱先通没有满足其要求,同时还批评了他,因此借机报复。以后平反冤假错案,清理“文革”期间“三种人”时,有人要邱先通对那个警卫员惩治一番,邱先通却说:“他年轻无知,只要他认错改了就好。徇私报复不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品质。” 父子情 邱先通有六个孩子,二男四女。他对孩子严格要求,经常教育他们生活上要低标准,学习和工作上要高标准。他这几个子女没有辜负他的期望,长大以后都有出息,分别在海陆空部队工作。这些子女的提拔,没有一个是通过他的关系“走后门”的。 邱先通是独子。他参加革命后,一直和家中失去联系。因此,他的一个堂弟过继给他父亲为子。这个堂弟有个儿子长大后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七十年代在吉安军分区当兵。1973年,邱先通回乡路过吉安时,特地要这个侄儿陪他上井冈山。一路上对他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鼓励他为人民多做贡献。并要求他不要把将军伯父看做向组织要求照顾的背景和靠山。他的侄子遵照他的教导,退伍以后还乡务农。 故乡情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家乡人民的乳汁哺育了邱先通的成长。参加革命后浪迹天涯,他一直没有忘记家乡父老对他的期望、关怀和爱护,没有忘记家乡的山和水。他在东北工作时,曾多次写信回乡,询问家乡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家乡的变化,关心家乡的建设事业。1973年他返回家乡,县政府考虑到他家的房子破旧,住宿条件差,准备接他到县招待所住,他不同意。说要在家乡住上几晚。乡里的干部要安排他在乡政府住,他也婉言谢绝,非要住在他出生的老房子里不可。他说:“住上我的老房子,回味往事,会加深我对家乡、对人民的感情。”他用了当时一句时髦的话,诙谐地说:“我这也是‘接受再教育’么。毛泽东同志常常对我们这些老同志说:‘你们进了城,生活条件好了,不要忘了当年我们革命的老根据地,要回到那里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那里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这是有好处的。’” 这次回来,他到村里几十户人家走了一遍,给每户人家送了20元的见面礼。他说:“你们不要认为我当大官发了财。我是共产党的干部,你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在家时,你们对我很爱护,我走了以后,你们对我的父母诸多照顾。现在我代表我的父母聊表谢意。钱很少,这是我的心意,你们收下我就高兴。”当他了解到家乡的小学教室漏雨,学校没钱维修时,就掏出自己身上的生活费180元,给学校买瓦。学校领导人说:“老首长,你自己的钱不要拿,请你出个面,给县教育局打个招呼,拨点款给我们就是了,”邱先通严肃地说:“这样不好,教育局的钱是国家的钱,全县还有很多教室是危房,要体谅他们的难处,我们要尽量给国家省钱。”当时生产队没有柴油机,碾米和饲料加工都要跑十几里路。邱先通回到部队后又给家乡寄了200元钱买柴油机。群众都说:“老将军的心意我们记在心里。” 这次在家乡,他还发现村里左邻右舍的婴儿特别多。当他了解到他的堂弟也有超生现象时,当即找到村干部,通知召开群众大会,他语重心长地对大家说:“我们村的田就这么多,如果家家都超生,这怎么得了。我们要为子孙后代着想啊。”他严厉地批评了自己堂弟“多子多福气”的封建思想。那时计划生育政策并不很严,但他反复提出要大家实行计划生育,减轻国家的负担。他把超生带来的恶果分条分缕地分析得很透彻,说得大家羞愧地低下了头。从此,村里的年轻人都主动实行计划生育。 邱先通在战争年代多次负伤,由于当时医疗条件差,更谈不上营养补品,工作起来又是个“拼命三郎”,不注意休息,所以身体一直不好,六十年代后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医院的病床上度过的。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家乡的亲人。他在临终时嘱咐自己的家人:“我死之后,我们不要忘了祖宗,不要忘了我的出生地,我不是要你们去搞封建迷信的那一套,而是要你们像我在世那样,跟家乡保持密切联系,关心家乡人民的生活和家乡建设,尽力支援他们。” § 人物品格 邱先通不仅自己能正确对待职衔级别,他对家属子女要求也很严格,不准有特殊化,防止有优越感。邱先通有六个子女,孩子小的时候,上学放学,他不让司机接送,孩子参军后回家,他也不让警卫员接送。 由于过去长期处于战争年代,环境艰苦工作劳累,邱先通体弱多病,几乎每隔几年就要大病一场。1955年邱先通发高烧,虽多方医治烧却不退。就在这种情况下,他仍然坚持工作,有时主持会议,实在挺不住了,就打一针照样坚持下去。1956年在党委扩大会上,个别同志不顾事实,错误地批评邱先通生活腐化,工作主观,作风浮夸,邱先通带病仍然坚持听取意见。当时,有人为邱先通打抱不平,而他却说:“毛主席说要经得起委屈,宰相肚里能撑船,能忍则忍。” 后来邱先通病情加重,到北京经血液专家邓家栋确诊为红斑狼疮。这个病,当时可以说是绝症,但邱先通不悲观失望,他在同病魔斗争中,表现出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坚强意志和高尚情操。在整个治病过程中,邱先通一贯尊敬医务人员,服从治疗,配合治疗,从来没有提出过特殊要求和意见。为了治病,做埋药、埋针疗法,要经常注射,每打一针十分痛苦,但他从不叫苦,也不呻吟,也不抱怨,硬是咬牙坚持。 邱先通的病情是很严重的,但他从不轻易要别人照顾,坚持自己生活,坚持锻炼身体。只要能走动,便坚持到公园去锻炼,不论春夏秋冬,刮风下雨,从不间断。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