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道与德
释义

§ 道与德

§ 正文

中国 古代哲学、伦理思想中的一对基本范畴。"道"、“德”对举,始于孔子,《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老子》对道、德作了哲学升华。“道”原意为人行的道路,用作哲学范畴,通常指事物运动变化必须遵循的普遍规律,亦指世界万物的本原或本体;"德"与“得”相通,意为具体事物得之于“道”的特殊性质。“故德者得也。得也者,其谓所得以然也”(《管子·心术上》)。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人所共同遵循的普遍原则,“德”指合乎“道”的行为和品德。“道”与 “德” 在先秦的一些著作中开始联用,合成一词。《管子·君臣下》说:“道德定于上,则百姓化于下矣”。《荀子·劝学》也说:“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在中国历史上,不同伦理学派对“道”与“德”的具体规定互有差异。 唐代思想家韩愈指出:“道” 与“德”作为范畴,一般只是“虚位”,不是“定名”。因而各家都“道其所道,德其所德”。佛、老以“清净寂灭”为“道”、“德”,“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

§ 配图

§ 相关连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2 22: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