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铁影壁 |
释义 | § 简介 铁影壁 铁影壁成于元代,为一块中性火成岩雕成,两面浅雕云纹、界兽等,古朴雄健,因颜色和质地象铁,所以称铁影壁。高1.89米、檐口长3.56米。原在德胜门内铁影壁胡同,后移至今址。[1] § 历史 铁影壁,始建于元代,由一块中性火山岩雕成,呈深赭色,因色泽如铁而得名。相传这个铁影壁是为震慑北京风沙而建,是北京城的镇城之宝。从元代建成算起,铁影壁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高1.89米、宽3.5米。铁影壁最初立于元代北京建德门一座古庙的前面,明朝初年,才被移到德胜门内护国德胜庵的门前。当从铁影壁胡同德胜庵被迁至北海时,由于行事匆忙,铁影壁的底座并没有一起跟随搬迁。事隔39年后,直至1986年,人们才又重新找回铁影壁原来的底座,使它与铁影壁合为一处。 影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重要的单元,它与房屋、院落建筑相辅相成,组合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雕刻精美的影壁具有建筑学和人文学的重要意义,有很高的建筑与审美价值。古老的北京城中,无论皇宫、王府,还是官绅宅邸,它们的影壁多以简约质朴为主调。如今,看着北海公园这面饱经600多年风霜的铁影壁,人们除了惊喜赞叹以外,又增添了几多珍惜和敬重之情。 § 地理位置 在北京北海北岸澄观堂前。 § 基本信息 名称:铁影壁 高:1.89米; 宽:3.56米 年代:元代(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级别:国家珍贵文化遗产 现存:北京市北海公园北海北岸澄观堂前。 § 工艺特色 相传铁影壁的建立是为了震慑风沙,从而被赋予了镇城之宝的美誉,保存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铁影壁,就它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国宝,是当之无愧。铁影壁雕刻分精美,一面是麒麟栖居在山林中的图案;一面是狮子滚绣球的图案。在壁座的四周还刻有奔马图案和花边,雕刻粗犷、古朴、雄健。 § 国宝争夺战 背景 20世纪40年代,正值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许多外国人乘机来到中国。英国人约翰专以倒卖中国文物为生,他来到中国后,将中国的宝物倒卖到欧美各国。1947年春,约翰听说元代铁影壁就立在德胜庵的门前时,喜出望外,便三番五次地在德胜庵门前转悠。守门的和尚上前询问,他支支吾吾、含糊其辞。一天,约翰又一次来到德胜庵。一场国宝争夺战由此拉开…… 夺宝 约翰专门到德胜庵门前勘察,看着这面材质奇特、造型精美的铁影壁,把铁影壁弄到手的计划在约翰脑袋里形成了。这天,约翰身穿西服、头戴礼帽,前来拜会德胜庵的住持。几句寒暄之后,约翰拐弯抹角地说明来意,提出要购买铁影壁,并把随身所带的一箱子金条摆在住持的面前,还故作斯文地说:“如果大师能给予方便,待事成之后,我另有一半功德捐给庵内……”没想到,住持根本不为金钱所动,不动声色地说:“铁影壁乃我中华宝物,岂可随意买卖!请速速离开。” 一见收买住持无望,约翰立刻换了一副嘴脸,很不客气地说:“住持不要黄金,难道想要一堆烂泥吗?”原来,约翰早有计划。他见用金钱收买不成,便开始出言要挟,声称自己买不到铁影壁,就找人把铁影壁打成碎片。看着约翰一副泼皮嘴脸,庵内住持冷笑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就这样,不管约翰怎么软硬兼施,庵内住持就是不卖铁影壁。约翰只好离开。 护宝 约翰走后,德胜庵住持回绝了约翰购买铁影壁的请求,但他似乎料定了约翰不会就此善罢甘休,住持放心不下,他吩咐庵内僧人日夜轮流巡查,保护国宝。庵内僧人也很担心,这个约翰以后还会使出什么把戏? 果不其然,约翰真的是不死心,他决意要不择手段把铁影壁弄到手。一天黑夜,约翰带人拿着锹镐悄悄地潜伏在了德胜庵门前,准备偷盗铁影壁。然而,庵内的僧人轮流看守国宝,毫无懈怠,约翰根本没有机会下手。眼看着深夜将过,于是约翰索性直接带着人一拥而上,照着铁影壁就砸。混乱中,铁影壁壁脊上的兽头被打掉了……外国盗宝者强抢铁影壁的事件一夜之间轰动了北京城,人们强烈要求政府严惩凶手,还纷纷想办法要为铁影壁找个更安全的存放处。经过协商,1947年4月5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北平文物整理委员会工程处致函北海事务所,将这尊铁影壁移到了现在的北海公园,成为北海公园的一道风景。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