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铁岭龙首山
释义

§ 龙首山风景区介绍

龙首山位于铁岭城东二里,1991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龙首山东枕柴河,西窥城廓,横贯银州南北。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3公里,最高峰海拔156米。因它从东南奔驰而来,到了柴河岸边突然昂起,象巨龙的头,故名龙首山,是铁岭著名的风景区。每年五月,山岗上、山谷里开满色彩艳丽的蔷薇,醉人的花香随风飘荡。这里的春光美,秋景更为雅致。凉爽的秋风吹红了漫山枫叶,在层层密密的树丛中,游人不断。"龙首寻秋"是柴河八景之一。

古老的慈清寺坐落在龙首山北峰之巅,原名秀峰寺、水潮寺,又称三清观。寺院为一座古朴的四合院落式建筑,有正殿、东西配殿、藏经阁、醉翁楼。院落前还有半墙、宿云两座碑亭。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间,檐下有廊,横枋有鲜艳的彩绘。殿内供释迦牟尼等三尊佛像,并立有八大金刚泥塑。醉翁楼原为山门,1921年重建时改为木结构硬山式二层小楼,一楼为进出寺院的通道,二楼原为文人墨客品茗赋诗之处,现改为贵客休息室,藏有多幅名人题咏龙首山的书画。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龙首山

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龙首山下还有一座历史悠久的书院---"银岗书院"。创建者是清顺治年间进士、湖广道御使郝浴。郝浴字冰涤,号雪海,后更号为复阳。他少有才名,为人刚直不阿。巡抚四川期间,因弹劾当时权贵吴三桂,于顺治十一年(1654年)九月贬谪奉天。顺治十五年为寻访剩人和尚来到铁岭,在南门内建此书院,收授门徒,广交学者名流。郝浴在铁岭居住了近十八年,直到康熙十四年(1675年)吴三桂反清被诛才得以官复原职。郝浴走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将他的书房辟为郝公祠,用来供奉和祭祠.铁岭龙首山游览区位于铁岭市银州区内,1991年被省政府定为省级风景名胜区。龙首山,东枕柴河,西窥城廓,横贯银州南北。东西宽1公里,南北长3公里,最高峰海拔156米。龙首山历史悠久,是清康熙皇帝东巡驻跸的地方。近年来,龙首山几经开发建设,更加美丽壮观。

登临其上,可观赏诸多的文物古迹,品味古老的神话传说,俯瞰腾飞的古城新貌。(1)慈清寺位于龙首山北部山顶。相传始建于唐代,原名秀峰寺,后改为水湖寺,明代重修清代又更名为慈清寺,沿袭至今。寺前的《清静阿若碑》上刻有“唐曰秀峰,明曰水湖,清曰慈清”的碑文。慈清寺古朴典雅,环境清幽。两层套院,台阶相连。整个寺由正殿,东西配殿组成一个四合院。现在殿内有“如来,观音,托塔李天王,韦驮和十八罗汉”等29尊塑像。西侧一间正房是三清观,里面有“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太上老君”塑像。东配殿为陈列室,西配殿为游乐室,其两廓壁上都镶有近代地方名人的题壁。如《补修浮屠记》,《慈清寺藏经楼记》等。慈清寺为硬山式木结构,屋脊为龙背插剑,背坡走兽。院中有一株历经500余年的古松,院心青砖铺地,门前两侧有石狮和碑亭各一座。后院东侧的半墙亭,留下了周恩来少年时代登临的佳话,两侧的展望亭,保存着辛亥革命后维修龙山古迹的碑铭。慈清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辽北四大名胜之一,其已同龙首山一起载入《中国名胜大辞典》。(2)醉翁楼1921年由原慈清寺山门改建而成,为慈清寺住持僧去日本取回大藏经一套藏于此楼,故也曾改名为藏经阁。(3)秀峰塔始建于明弘治二年(1489),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曾进行过多次维修。该塔为九级实心八角密檐式佛塔,塔高16.4米。每面各有浮雕佛象一尊及一个大字,八面合日:“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级塔檐八角处各有一个兽头和一个风铃,全塔上下共有72个风铃。阵风吹过,塔叮哆作响,优美动听。(4)魁星楼 位于龙首山的最高峰,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原在城之东南角上,后因塌毁于1922年移至龙首山改建,几度苍桑,于1981年重修。该楼过去曾供有魁星神像,故此得名。魁星楼为四角形砖木结构,分上下两层,楼体造型别致。四面有四块雇工匾额,东面是岳琰所题“光照龙山”,南面和西面是阎晖所题“文焕离明”和“笔参造化”,北面是刘玉林所题“星辉斗极”,均为1870年所书。该楼的四周围有两层青砖花墙,二层建筑高矗云宵,登楼展望美景尽收。(5)星桥 据载,星桥这个地方原有一座木桥,后毁坏。龙首、龙尾被分为两段,游人只能相望而不能相聚,1958年重新修建的星桥是钢筋混凝土结构,桥长42.5米,宽5米,高18米,可载重15吨。桥身两侧设有铁栅栏和汞灯,桥体粗扩大方,美丽壮观。相声大师候室林,书画家王冠分别为星桥题写了桥名。(6)滴翠亭位于秀峰塔的两侧,东观柴河晚渡,群山叠翠,西望山廓朝烟,辽河泛波,正如亭上槛联所咏:“两水河流一市嚣尘都洗去,万山叠起十分爽气尽飞来。”每当雨过天晴和晨露初晓之时,滴沥之声如音似乐妙趣横生。(7)知秋亭 进入北门抬级而上,知秋亭便映入眼帘,亭体建筑宏伟壮观,四角飞檐粗犷大方。其下方立有碑林,碑上刻有地方名流撰写的碑文。(8)宿云亭位于东南角上林木丛中,时闻鸟鸣声。每逢秋季,天高云淡景天一色,满山红叶层林尽染,构成优美的画面,确有红叶胜春之感。(9)洗心亭 位于秀峰塔的东侧,临崖危峻。六角密檐式建筑,彩绘画染明油鲜艳。始建于民国初年,1979年重修。登亭俯瞰,稻田翻绿浪,柴河呈碧波。亭内有鼍龙驮石碑,下刻碑文记叙着秀峰塔和洗心亭的史实。亭上的槛联:“此地风光原秀美,出门泉水总澄清”。(10)高鹗、高其佩诗碑亭 高鹗是《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高其佩是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指头画创始人。为纪念铁岭历史上这两位名人。1986年在龙首山上修建了高鹗、高其佩诗碑亭。二高诗碑亭和稻香亭为一组景观。三亭均为国角飞檐凉亭,成三足鼎立之势。高鹗诗碑选用了作者本人续完《红楼梦》后写的一首诗:“老去风情减昔年,万花丛中日高眠,昨宵偶抱嫦娥月,悟得光明自在禅。”高其佩诗碑上刻有其本人亲笔题写的指头画诗:“天设津梁自有意,山开怀抱岂无心,等闲未许人轻到,不独知音在一琴。” (11)八景亭 位于星桥北侧,为两级八角飞檐结构。亭上“八景亭”三字出自当代著名书法家沈延毅的手笔,亭四周绘有:八大仙人的兵器,八种名花,《封神演义》里面的八卦图及历史上铁岭著名的“八大景”(龙首寻秋,蓬渡风帆,柴河晚渡,红崖积雪,鸳湖泛月,白塔横云,帽峰云树,山郭朝烟)等30多个画面。(12)四望阁 位于龙山顶峰,由一座三层凉亭和一座阁楼组成。登上四望阁,西看银洲,高楼林立,马路纵横,古城新貌;东望柴河,碧波荡漾,恰似玉带,缠绕龙山;近处沟壑交错,花红似锦,松林满山;远处山峦叠蟑,枫林成片,红绿相间,别有情趣。龙首山

(13)太阳庙 座落于龙首山脚下小岭子,因庙中供奉太阳神,故名太阳庙。太阳庙为四合院,正殿及配房高出前庭甚多,中间由石阶相连。太阳庙建筑方式独特,窗、墙、顶、檐、梁、柱均由石头雕砌而成。从整体造型到石阶、石匾、石碑和石头楹联都匠心独运,特色郁浓。庙内浮雕构思奇特,玲玫透剔,巧夺天工。该庙有22尊雕像,正殿供有太阳神、老祖,吕祖和财神,东西配殿是道人练丹参禅之所。(14)龙门 该门是龙山风景名胜区的正门,建于1987年,它是一座牌坊式中山门。门楼造型别致,气势雄伟,色彩斑斓,工艺精湛,为长方四角飞檐,分上中下三层,下面由四根石柱支撑。建筑材料多采用汉白玉和琉璃瓦,门楼高1.4米,三孔,宽13米。龙门正面上方是赵朴初题写的四个大字:“龙首千秋”。大门两侧有一对汉白玉狮子,左侧竖立一巨石,上面刻有出自当代书法家王骋手笔的“龙首山”三个大字。(15)龙园 此园是游览龙首山的第一景点。其位于龙山山门前山脚下,建于1986年,占地面积1公顷,是一座仿谐趣园的古典建筑。园内有仿清式角亭4个,中间由曲廓相连,亭子下面是座喷水池。龙园中央竖立一尊壮士柴义和郝氏女雕像,仿佛向人们讲述龙山的传说。半山坡有一对花岗岩雕刻的二龙吐水。每当夏季,上有二龙向下吐水,下有龙池向上喷水,整个龙园喷雾弥漫,色彩绚丽,构成一幅十分壮观的景象。(16)驻跸塔 该塔位于龙尾山南部陡峭的山峰之上。相传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明朝辽东总兵李成梁所建,原名无考。后因清康熙十年(1671)年清圣祖康熙皇帝东巡途经铁岭并登上龙山于此驻跸,从此得名。驻跸塔为青砖结构的九级空心八角密檐式佛塔,塔旁有驻跸亭,塔下有康熙诗碑,上面刻有康熙当年所作的《铁岭》一诗:“雨余塞草自绿,日出山花更红,辙迹神洲近远,骥鸣广陌西东”。(17)柴河水乐园 该园位于龙山脚下,柴河岸边。银州区城西,最高峰海拔240米,整个景区面积达6万平方公里。山上火山岩。壁立如峰拔地而起,周围群山烘托山峦叠嶂。北有古石洞新石器遗址,南有云峰洞贯穿山中,东山有山植园、葡萄园、鹿场,西山有南果梨、杏桃园、猪场,鸡场。帽峰居群山之首,登山展望,铁岭城廓及龙山美景尽收眼底。帽峰山顶松林苍劲植被丰富,几株苍松挺拔入云,身临其境如在云雾中,帽峰云树是铁岭八景之一。整个帽山、群山环绕帽峰独峙,怪石横生洞天府地,树高林密果园遍布,引来三江四水人,游山尝果夜忘归。

龙首山的传说

在辽宁北部,有一座“较大城市”叫铁岭。铁岭城内有一座山叫龙首山。山的东面有一条河叫柴河。这山、这河,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的光彩。关于这山、这河,还有一段凄美而悲壮的传说。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铁岭这个地方还没有城,只有一个几十户人家的村庄,也没有山,只有一条河,叫麒麟河,时常泛滥成灾。河边有一户姓郝的人家,只有父女二人,靠打鱼为生。一天傍晚,父女二人打完鱼收工回家。突然路边蹿出几个强盗,把老汉打倒在地,抢走了老汉的女儿。老汉急得大声喊叫:“快来人哪,胡子抢人啦!”这时跑过来一位武士打扮、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只见他手起剑落,三下五除二,砍倒了三个强盗,救回了老汉的女儿。剩下的强盗也都吓跑了。武士上前扶起老汉刚要搭话,不料身后飞来一镖,刺在武士的左臂。武士忍痛拔出飞镖,追上去杀死了那强盗,自己也倒了下去。父女俩见武士双眼紧闭,面色苍白,不省人事,左臂上的伤口流出的血色发黑,断定是被毒器所伤。他们赶紧把武士抬回家中。从此,父女俩煎汤熬药,精心照料,而武士的伤不但不见好,反倒一天比一天重。父女俩愁得没有办法。一天,老汉从河里打了一条红毛鲤鱼,赶紧拿回家让女儿给武士熬汤喝了。说来也怪,武士喝完鱼汤,顿时精神大振,立刻就能下地走动了。宾主相互道谢救命之恩自不必说。叙谈得知,这位武士姓柴名义,年方二十一岁,从小投师学艺,练就一身好武艺,为打抱不平而吃了官司,因此只身流落江湖。老汉见柴义身世可怜,便收为义子。从此一家三口平安地过着日子。一晃儿三年过去了。这一天,忽然狂风大作,雷雨交加,河水猛涨,眼看就要吞没庄稼、冲毁房屋。这时村里来了一位道士,告诉村民:“龙宫一日,人间三年。三年前的今天,你们村里有人打到一条红毛鲤鱼,它是河中恶龙的得意徒弟。恶龙兴风作浪,是要与人间算帐啊。”龙首山凉亭

人们惶恐不安地问道士有何解救办法,道士说:“只有打鱼者自身跳入河中让恶龙吃掉,方能解除这场灾难。”这话传到老汉耳朵里。他思前想后,最后拿定主意,一人做事一人当,宁死也不能让乡亲们受连累。他把自己的想法对女儿和义子一说,柴义忙说:“鱼汤是我喝的,还是让我去吧,凭我的武艺也能与恶龙拼杀几番,如果能战胜恶龙也算是为民除了大害。”老汉争执不过,也只好依了柴义。第二天清早,父女俩陪柴义来到河边,全村的百姓也都到河边站脚助威。只见柴义一身武士装束,手执利剑,威风凛凛地等待着恶龙的到来。一会儿工夫,只见河水骤涨,浊浪翻滚,一条三丈多长、二尺来粗的恶龙跃出水面,张牙舞爪地直奔柴义扑来。一会儿跃上浪尖,一会儿潜入水底,从水中杀到陆地,从岸边又战到水里,直杀得浊浪涛天、飞沙走石、天昏地暗。大约过了一个时辰,风平浪静,天开云散。只见恶龙已被截成两段,死在岸边。柴义却不见了,岸上只剩下了一顶武士帽。乡亲们见此情景,都哀叹不已,父女俩更是放声恸哭。人们把恶龙的尸体就地埋了,把柴义的帽子埋在了恶龙尸体的正南方。天长日久,两处都长出了大土包,而且越长越大,逐渐变成了大山。从此,人们就把埋龙头的地方叫做龙首山,埋龙尾的地方叫龙尾山,把埋柴义帽子的地方叫帽峰山了。为了纪念柴义,人们还把麒麟河改叫为柴河。如今龙首山、帽峰山都已经成为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柴河沿岸也成为了风景秀丽的旅游观光带。秀峰寺塔位于慈清寺南百米处,为八角九级实心密檐式砖塔,也建于明弘治年间,1591年重修。塔身有砖雕佛像、佛龛。秀峰寺塔的北面有陶然亭,南面是滴翠亭,滴翠亭南有魁星楼。秀峰寺塔的东面还有一座小石亭,亭内的石碑上记载着古塔的重修经过。慈清寺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秀峰塔位于慈清守南200余米处,明自治二年(148年)建成。该塔因建在秀峰电 (慈清寺)附近而得名。塔为9级实心8角经檐式佛塔,每面各有一尊浮雕像和一个大字,即"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密据上下分别确72个兽头和风铃。秀峰塔虽然几经风雨,至今仍然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曾进行过5次较大的维修。秀峰塔东侧悬崖峭壁,在临崖危峻处于民国初年始建洗心亭,1975年重修。该亭角密檐,彩绘画梁。洗心亭内的大饭石形似乌龟。相传,以前石下是泉水,涌流不息,飞瀑直下柴河。亭内还有驮石碑,碑文记述了建筑秀峰塔和洗心亭的史实。亭上的橡梁描绘了龙山景区的秀姿。"此地风光原秀美,出水泉水总澄清。"与洗心亭相呼应的是滴翠事。该事位于秀峰塔的西侧,6角造型粗护美观。站在亭内可东观柴河从群山叠翠中而来,沿岸稻田翻绿浪;西望山郭朝烟,辽河泛波。这一美景正如对联所形容:"两水环流一市嚣尘都洗去,万山叠起十分爽气尽飞来。

铁岭八景诗

鸳湖泛月

看花楼侧宿鸳鸯

朗月水中莲藕香

暗淡天光舟匿影

湖边女子话牛郎

浮屠耸立古城外

白塔横云

菊绽闲云绕塔来

雨后托出天上景

凡人常道临瑶台

龙首寻秋

满山枫叶染寒霜

色比春花秋气凉

燕子南归蝉语寂

老翁悲叹柳稍黄

红崖积雪

寒来雪落红崖顶 龙首山

旭日银装初照晴

辽水岸边赤壁在

何须赏景江南行

柴河晚渡

柴水波光映晚霞

艄公正午三杯酒

醉卧青石傍野花

篷渡风帆

蔽日帆墙辽水上,

渔夫怨恨网难张

南来北往舟船影

古镇码头连海江

帽峰云树

雨后纤尘隐迹踪

帽峰树木郁葱葱

云遮雾罩仙人庄

恰似山峦改日容

城郭朝烟

啼晓晨鸡唤日红

城垣隐没炊烟中

闻听寺院钟声响

不辨阴晴雾蔽空

亦喜亦忧龙首山文物

北为首、南为尾的龙首山,绵延在铁岭市东侧。蜿蜒南北的柴河,从龙首山东麓经过后,汇入辽河的怀抱。人杰地灵的龙首山地域,蕴涵着众多的历史文明遗迹。文物专家寻访了这些历史遗迹后,专家的结论是:文物保护现状亦喜亦忧。在铁岭老城南门内,有一座青砖灰瓦的四合院,这便是曾经名噪一时的银岗书院。银岗书院目前占地1500平方米,保留着清代风格的单檐硬山、砖木结构建筑共15间。银岗书院为两进院落,由门房、东西厢房、正房构成一进院落;正房与其北面的郝公祠,组成了第二进院落。银岗书院内丁香茂盛、古朴幽雅,身居其中,似乎尚能听到朗朗读书声。史载,银岗书院始建于清代顺治十五年(1658年),为寓居铁岭的郝浴创建。郝浴为顺治六年进士,顺治十一年任湖广道御史。任职期间,被贬铁岭地区,遂创建书院,收授学徒,治学不息。书院初称“银园”,后称“银岗”。346年来,银岗书院历尽沧桑:清代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书院迁徙,原址一度荒废;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书院被旗丁占据;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银岗书院才得以恢复。建国前,银岗书院一直是铁岭地区的文化教育中心,培养了大批人才、革命志士。1910年春起,当时12岁的周恩来,就在银岗书院读书半年,然后来到沈阳东关模范学校就读。1988年,银岗书院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如今的银岗书院保护完好:朱红大门、条石墁地、球状灌木排列整齐、环境卫生整洁,各个建筑修葺规整,保留了古建筑原貌和儒雅氛围。龙首山上的慈清寺、慈清寺塔、驻跸塔,均在1988年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龙首山,尽管这些文物依然健在,但或被改装易容,或破败不堪。龙首山塔

慈清寺:藏经殿外铁楼梯

龙首山北峰之颠、翠树林翳掩映之中,便是始建于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的慈清寺。寺前石阶顺山势而上,左右各设一甬上有半遮碑亭的石碑,可惜驮碑头部遭毁,竟用水泥沙浆填充、修补。慈清寺的山门为二层单檐硬山阁楼式样,其中间为山门通道,西间为售票室、东间为楼梯间。据文物专家介绍,慈清寺原有山门,1921年重修时,将山门改为醉翁楼,供当时文人墨客登临饮酒赋诗。一进院内正中,为面阔五间、进深两间、前面出廊的正殿;东、西各有1921年重建的配殿。令人遗憾的是,醉翁楼、正殿的柱子表面、横枋彩绘均已褪色、龟裂,呈现破败之相。慈清寺二进院落的藏经殿,如果不是有“藏经殿”匾额高悬,人们肯定会以为它是与慈清寺毫无瓜葛的什么建筑:崭新的青砖、现代风格的二层楼房、水泥预制板搭建的二楼外走廊、探出长长的白色屋檐,以及门窗的形制、颜色、质地等等,都酷肖一座饭店、旅店。尤其是二层外走廊漆成红色的铁管栏杆、暴露在建筑物外西面的铁楼梯,以及高悬的广播喇叭,与具有500多年历史的慈清寺古刹格格不入。秀峰塔:青砖外面涂水泥 出慈清寺南行百余米,可见一塔高耸,这便是龙首山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秀峰塔。

文物专家介绍说,秀峰塔实为慈清寺的一部分,塔名曾随着寺名的改变而几易其名:初始叫秀峰塔;明代叫水潮塔;清代叫慈清塔。秀峰塔建于明代弘治二年(1489年),塔身雕有砖雕佛像、佛龛等,为八角九层实心密檐式砖塔。然而,当审视这座古塔时,却怎么也分辨不出它的建筑材质,如石料砌筑,又有砖砌痕迹。有关人士解释说,这是重新修缮后的结果:在塔身的青砖外面又罩上了一层水泥沙浆!文物专家认为,修旧如旧,是维护修缮文物古建筑的惟一原则。类似这种画蛇添足的维护修缮,实质上等于给文物古建易容,客观上破坏了国家文物。 驻跸塔:仰莲浮雕太过大龙首山南面的“龙尾”处,矗立着另一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驻跸塔。该塔为八角九层实心密檐砖塔,距今至少已有550年以上,是辽北地区罕见的明初古塔。据当地一位老人介绍,清初时,该塔下面曾有一户人家。清代康熙皇帝东巡时,登上龙首山观瞻时,突然天降大雨,康熙皇帝便来到这户人家避雨,并住宿一夜。从此,该塔便名为“驻跸塔”。由于驻跸塔年久失修,早已残破不堪。于是,当地文物部门对驻跸塔进行了“落架”修建。修建中,当地考古工作者在驻跸塔的天宫中,发现了二石、一铜3块“塔记”,终于弄清了该塔的真实身份:灵应寺塔;明代维修3次:景泰六年(1455年)维修一次、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维修一次、万历十九年(1591年)维修一次,足见明代景泰六年之前,便有该塔。据此记载,该塔附近应当原有灵应寺,可惜早已不复存在。文物专家发现该塔当间的仰莲浮雕过于夸大,与塔身极不协调,破坏了古塔的整体效果,未能达到按照古塔原貌复建,留下遗憾。辽代塔:专家不认是古迹

铁岭市城北,还有一座辽代古塔。尽管当地文物部门对其进行了修缮,但因修缮中走了样,至今省里文物部门和专家们不予认可,该塔只能屈居铁岭市文物保护单位。该辽塔始建于辽代何年,已无从可考。该塔为八角十三层砖砌密檐制式。刚一见到该塔,文物专家就指出:塔身中宫部位下端的浮雕力士,头不着天、脚不挨地,不伦不类,犯了古塔浮雕制式的大忌;中宫部位的八面浮雕佛像,身边各个缺少了两名胁侍浮雕雕像;佛像头上的华盖、两侧的飞天浮雕均过小,比例失调。令文物专家尤为不解的是,该塔基座北面,竟然设立了一个佛龛,供人们烧香叩拜。

龙首山及其周边地区,蕴涵着宝贵的辽河流域文化遗产。科学、有序、秉承历史原貌地保护这些国宝,使辽河文明传承万代,已是当务之急。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9:5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