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郑桓公
释义

§ 生平简介

民国时期古代陵墓- 陕西省- 西北地区- 老照片中国老照片| 老电影| 纪录片

郑氏既以国名为姓,故郑国的建立者郑桓公即成为郑氏始祖。郑桓公名友,又称多友,或称多父,或称桓友,是周厉王少子、周宣王之弟。其生年不详,不过他既是周厉王少子,周厉王死于公元前828年,因此郑桓公的出生不会迟于公元前827年。郑桓公去世于公元前771年,因而他享年应超过56岁。

郑桓公早年事迹,在古代史籍中不见记载。1980年11月,在陕西长安县出土了一件铜鼎,上有铭文。经专家考证,铭文记载了郑桓公早年,曾率兵迎击进犯周境的北方部族猃狁,并取得胜利,时间约为周宣王十六年(公元前812年)至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之间。周宣王二十二年(公元前806年),他被分封于郑,建立了郑国。以后人们称他为郑桓公,是因为他是郑国国君,死后的谥号为“桓公”。[1]

§ 迁国立都

郑桓公治国有方,深得郑国百姓爱戴。至周宣王死,周幽王即位后的周幽王八年(公元前774年),郑桓公被任命为周朝的王室司徒。司徒是王室六卿之一,掌管国家的土地和人民。郑桓公在司徒任上,对周民和协安抚,赢得周民的欢心。据说《诗经》中的《缁衣》,即为歌颂郑桓公而作。但周幽王宠爱褒后,昏庸腐败,以至天下动荡不安。郑桓公看出西周王朝前途不保,便思退路,遂问计于太史伯。太史伯又称史伯,名颖,为周幽王太史,掌管起草文书,策命诸侯,编写史书,兼管祭祀等事。太史伯劝郑桓公将郑国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以东,黄河、济河之南地区。郑桓公听从太史伯的建议,在请示了周幽王以后,于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在商人的协助下,将妻、子和财产寄存到洛邑以东的东虢国和郐国之间,为以后迁国打下基础。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西北部族犬戎攻破西周,将周幽王杀死于骊山之下,郑桓公也同时同地遇难。郑国人立桓公之子为国君,即郑武公。郑武公拥立周幽王之子周平王,从镐京(今西安西)迁到洛邑,建立了东周。郑国也于周平王二年(公元前769年)全部迁到郑桓公生前安排好的洛邑以东地区,都新郑(今河南新郑县)。郑国至此东迁,离开了曾立国37年的古郑,即今华县一带。

§ 桓公寄孥

却说周幽王为人粗暴残酷,喜怒无常,每天沉溺于声色,不理朝政,并闹出“烽火戏诸侯”、“千金买一笑”的荒唐故事。郑桓公见周幽王一意孤行,国家他日必将陡起祸患,自己只好另作打算,早思退路。一日,他把掌管王室书籍的太史伯请到府上,问:“老大夫见多识广,侍奉过好几位天子,依您看这周室的江山还长得了吗?”太史伯长叹一声:“当今天子残害忠良,宠信小人,周室恐有累卵之险!”郑桓公点点头,又问:“覆巢之下,焉有完卵,老大夫您为我筹划,怎样才能躲过这场灾祸呢?”太史伯沉吟片刻,说:“司徒不如趁早离开这是非之地,找一个安身之所。”郑桓公忙问:“老大夫您看到哪里去比较合适呢?”太史伯说:“依我看,只有洛阳东面,黄河和济河的南面可以居住。这个地方,临近虢国(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和郐国(在今河南新密市东南),这两国国君都是贪财好利之辈,百姓们不归附他们。您身为朝廷司徒,又是天子叔父,朝野上下都很爱戴您,只要您张口向他们借地,他们不敢不给。日子一长,虢郐两国的百姓都会成为您的子民啊!”郑桓公说:“虢郐之地,地面平缓,是四战之地,子孙恐怕不易安身,到江南一带怎么样?”太史伯说:“以往祝融曾经作帝喾高辛氏的火正之官,功劳很大,然而他的子孙在周代都没有很兴盛的部族,只有楚国还有兴起的可能。周衰,楚必兴;楚国兴起,对郑国不利。”郑桓公说:“那么我到西方怎么样?”太史伯说:“那一带的人贪财好利,性好争斗,不能久居。”郑桓公又问:“周代衰落,哪国又将兴起呢?”太史伯说:“可能会是齐国、秦国、晋国、楚国吧?齐国姜姓,是太公望的后裔,太公望曾经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秦国,是伯翳的后裔,伯翳曾辅佐舜帝怀柔百物;楚国的先辈祝融曾创下盖世功勋。而唐叔虞到晋地,地势险奇雄壮,又治理得井井有条,也肯定会兴盛。”郑桓公说:“老大夫对天下大事真是了若指掌呀!”就暗地开始筹划东迁事宜。

周幽王九年(公元前773年),郑桓公派长子掘突带上丰厚的礼物向虢郐二君借地。郑桓公是当朝司徒,天子的亲叔父,位高权重,哪敢得罪!又贪图礼品丰厚,好处多多,两君一合计,各献五座城池:鄢、补、历、华、丹、田柔、蔽、苑、函、依。郑桓公闻讯大喜,这样,郑桓公便有了立国的基础。不久,就下令原封地上的居民东迁。根据太史伯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今荥阳京襄城),史称"虢郐寄孥"(或桓公寄孥)。为以后武公东迁、开辟郑国400多年基业打下了基础,也为荥阳郑氏家族扎下了根基。

§ 郑桓公墓

华县郑桓公墓

郑桓公殉难后,就葬于郑国故地。经两千七百多年岁月沧桑,其墓冢奇迹般地保存下来。

远在三国曹魏时成书的《皇览》,就记“桓公墓在郑县番”,清代《关中胜迹图志》在转引这一条资料时,指出“番”即“蕃”,为地名。西晋学者阚马因认为“蕃”在郑县之西,也就是说,郑桓公墓在郑县之西。

明朝的《华州志》记“郑桓公墓,州西关路南”。这时郑县已“省县入州”,其地由华州直辖。因此郑桓公墓在郑县之西和在华州西关,其方位还是一致的。明朝的郑桓公墓前有牌坊,原题“缁衣遗爱”四字。在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有一官吏郑国仁至陕西任职,路过华州,因是郑桓公后裔,遂将牌坊题字改为“周宗忠贤”。此牌坊可能毁于明朝末年。明朝郑桓公墓后有祠堂3间,天启(公元1621—1627年)末年,华州知州冯甲弟,“因岁不给”,出卖墓旁土地,“祠亦化为乌有”。

至清代,《续华州志》、《再续华州志》、《三续华州志》仍记郑桓公墓在“西关路南”。郑桓公祠也予以修复,因此,撰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的《续华州志》记“郑桓公祠在西关外”。至清同治元年(1862年),华州一带发生战乱,“庙宇民房尽成焦土,无一椽留者”。因此,撰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的《三续华州志》记“郑桓公祠,在西关,毁。”但墓尚存。

二十世纪初,《重修华县县志稿》记郑桓公墓“在今西关一天门西旁,仅余土冢,旁有大树一。1936年,华县县长吴至恭,目睹墓地寂凉,令姬、段后裔筑围墙,立石碑,以表忠烈。吴县长所以令姬、段二姓修墓,是因为郑桓公为周厉王少子,而周朝王族出自姬姓;郑桓公的孙辈中有一人名太叔段,太叔段之后以段为姓,因而段氏亦为郑桓公后裔。

新中国成立后,仍旧位于“西关路南”、“一天门西旁”的郑桓公墓得到妥善保护。1957年5月,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今陕西省人民政府前身)将郑桓公墓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后,郑桓公墓圈于华县螺钉厂院内,仍得到该厂职工的精心爱护。1988年,华县文物管理委员会与县螺钉厂将残留土冢四周用砖砌封,顶部用水泥抹盖,墓冢周长10米,高2.1米,不时有郑氏后裔前来拜谒。2007年,华县人民政府拨专款重新进行了维修,郑桓公墓从而得到了更好的保护。 [1]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9 9: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