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银杏 |
释义 | § 简介 银杏 银杏,拉丁名为Ginkgo biloba L,又名白果、公孙树,落叶乔木,雌雄异株植物。银杏生长较慢,寿命极长,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因此又名“公孙树”,有“公种而孙得食”的含义。寿命可达千余岁,存世3500余年大树仍枝叶繁茂果实累累。 银杏树高大挺拔,叶似扇形,冠大荫状,5月开花,10月成熟,果实为橙黄色的种实核果。银杏是现存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之一,人称“活化石”。银杏从栽种到结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结果,能活到一千多岁,是树中的老寿星。 银杏苗体高大,姿态优美,是理想的园林绿化、景观园林树种,被列为中国四大长寿观赏树种(松、柏、槐、银杏)。 银杏种子营养丰富,具有天然保健作用,长期食用能够延缓衰老,益寿延年,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 § 历史 银杏最早出现于3.45亿年前的石炭纪,曾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美洲,与动物界的恐龙一样称王称霸于世,至50万年前,发生了第四纪冰川运动,地球突然变冷,绝大多数银杏类植物濒于绝种,唯有在中国奇迹般的保存下来。所以,科学家称它为“活化石”、“植物界的熊猫”。目前,浙江天目山,湖北大别山、神农架等地都有野生、半野生状态的银杏群落。国外的银杏都是直接或间接从中国传入的。现在的银杏分布大都属于人工栽培区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国、法国和美国南卡罗莱纳州。 中国人种银杏业已很久,有些庙里的树已经有1500年了。因为佛教认为银杏是圣树,所以僧侣们在庙里的栽种,而且养护上千年。欧洲人在1691年第一次见到银杏种在一个日本佛庙花园。因为银杏在儒学和佛教都很有名,日本和朝鲜也有很多人养银杏。1712年,一个德国医生把它引种到欧洲。虽然银杏到处都有,直到近代才在中国西部两个小地区发现野生银杏。 银杏树也很长命。据说有些树已经2500多年了。树可以长到很高大,贵州李家湾有一棵40米高,在甘肃还有一棵60米高。 中国不仅是银杏的故乡,要知道生产地就搜银杏人工繁衍基地档案或大丰女贞银杏基地。可谓利用和研究银杏最早、成果最丰富的国家地区之一。古往今来,无论是银杏栽培面积,还是银杏产量,中国均居世界首位。从现存古银杏树的树龄来看,中国商、周之间即有银杏栽植。 银杏是中国特有而丰富的经济植物资源。利用银杏果叶的有效化学成分和特殊医药保健作用加工生产保健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正引起国内外研究、开发、生产单位的重视,各国众多企业竞相研制生产以银杏为原料的天然绿色产品,替代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副作用的合成化学品,从而为中国的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无比广阔的前景,迅速提高了银杏的利用价值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影响。[1] § 形态特征 嫁接银杏 银杏树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米,直径可达4米,幼树树皮近平滑,浅灰色,大树之皮灰褐色,不规则纵裂,有长枝与生长缓慢的距状短枝。叶互生,在长枝上辐射状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状,有细长的叶柄,扇形,两面淡绿色,在宽阔的顶缘多少具缺刻或2裂,宽5-8厘米,具多数叉状并列细脉。雌雄异株,稀同株,球花单生于短枝的叶腋;雄球花成葇荑花序状,雄蕊多数,各有2花药;雌球花有长梗,梗端常分两叉(稀3-5叉),叉端生1具有盘状珠托的胚珠,常1个胚珠发育成发育种子。种子核果状,具长梗,下垂,椭圆形、长圆状倒卵形、卵圆形或近球形,长2.5-3.5厘米,直径1.5-2厘米;假种皮肉质,被白粉,成熟时淡黄色或橙黄色;种皮骨质,白色,常具2(稀3)纵棱;内种皮膜质,淡红褐色。 [2] § 生活习性 野生状态的银杏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水热条件比较优越。年平均温15℃,极端最低温可达-10.6℃,年降水量1500--1800毫米。土壤为黄壤或黄棕壤,pH值5--6。伴生植物主要有柳杉、金钱松、榧树、杉木、蓝果树、枫香、天目木姜子、香果树、响叶杨、交让木、毛竹等。 银杏寿命长,适于生长在水热条件比交优越的亚热带季风区。一般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有3000年以上的古树。初期生长较慢,寿命长。雌株一般20年左右开始结实,500年生的大树仍能正常结实。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动展叶,4月上旬至中旬开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种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叶。[3] § 地区分布 银杏果银杏在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均有大量分布。银杏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围很很广。从水平自然分布状况看,以北纬30度附近的银杏,其东西分布的距离最长,随着这一纬度的增加或减少,银杏分布的东西距离逐渐缩短,纬度愈高银杏的分布愈趋向于东部沿海,纬度愈低银杏的分布愈趋于西南部的高原山区。 银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温带和亚热带气候气候区内,边缘分布“北达辽宁省沈阳,南至广东省的广州,东南至台湾省的南投,西抵西藏自治区的昌都,东到浙江省的舟山普陀岛”,遍及中国22个省(自治区)和3个直辖市。中国的银杏资源主要分布在山东、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北、河南、湖北、江苏,湖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等省的60多个县市。从资源分布量来看,以江苏、山东、浙江、江西、安徽、广西、湖北、四川、贵州等省最多,而各省资源分布也不均衡,主要集中在一些县或市,如江苏的三泰地区、邳州、吴县,山东的郯城县、泰安市、烟台市,广西的灵川、兴安等。许多银杏专家考证后认为,浙江天目山、湖北大洪山、神农架等偏僻山区,发现自然繁衍的古银杏群。它们是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研究生物多样性、确保银杏遗传资源的持续利用,具有重要作用。自然资源考察人员还在湖北和四川的深山谷地发现银杏与水杉、珙桐等孑遗植物相伴而生。 银杏的垂直分布的跨度比较大,在海拔数米至数十米的东部平原到3000m左右的西南山区均发现有有生长得较好的银杏古树。如江苏泰兴海拔为5m左右、吴县海拔约300m、山东郯城海拔约40m、四川都江堰海拔1600m、甘肃为1500m(兰州)、云南为2000m(昆明)、西藏为3000m(昌都)。但这些分布现状,并不表明银杏能够分布在这样的垂直跨度内的所有地区,因为影响银杏自然分布的因素除纬度和海拔外,地形和土壤也是很重要的因子、如土壤含水量、含盐量、日照、极温等均直接限制着银杏的发展。在银杏自然分布的边缘地区,可能由于地形等因素,出现利于银杏生长的小气候,银杏仍旧可以生长得很好。同样在银杏的自然分布区范围内,由于小气候或者地形、土壤、水热条件的差异而有不适合银杏生长的地区,所以在自然分布区范围内,银杏多呈点状分布。从气候因子来看,垂直分布主要集中在年平均气温8-20度,绝对最低气温不低于-20度的海拔范围内。 § 相关品种 按照种核形状划分为 银杏长子类、佛手类、马铃类、梅核类、圆子类等五大类别。 按栽培品种类型划分为 核用品种:家佛指、马铃3号(魁铃)、大金果、洞庭皇、大梅核、海洋皇 叶用品种:高优Y-2号、安陆1号、WL43号 银杏 观赏品种:叶籽银杏、金带银杏、多裂银杏、垂乳银杏 雄株品种:G♂~12#、嵩优1号、广西早花 材用品种:豫宛9#、直干银杏S-31号 银杏的种子品种是各银杏产区多年来选育出的传统优良品种,如泰兴佛指、洞庭佛手、郯城金坠、马铃、郯城圆铃、等等。 其他分类 1、垂直银杏(Pendula)枝条下垂。 2、塔形银杏(Fastigiata)枝向上伸,形成圆柱形或尖塔形树冠。 3、斑叶银杏(Variegata)叶有黄斑。 4、黄叶银杏(Aurea) 叶黄色。 5、叶籽银杏(Epiphylla)部分种子着生在叶片上,叶柄和种柄合生;种子小而形状多变。我国山东忻源县织女洞风景区的一古庙里有一株。 良种介绍 安银1号大马铃:种核平均每千克268粒,出种率28%,出种仁率78%。树冠投影面积产量为每平方米2.7千克。味甜,有糯性,极丰产品质上等。 大佛手:江苏省洞庭山一带的主要地方品种。种核卵状长椭圆形,长约2.88cm,宽约1.73cm,每千克300—350粒,味甜,有糯性,极丰产,品质上等,9月成熟。3元/株。 大园铃:为山东郯城银杏产区主栽品种。果实圆球形,熟时棕黄色被薄白粉,并具半透明油脆,种实单粒重11.8-15.7g,千克粒数64-85粒.种核卵圆形,单粒重2.97-3.75g,千克粒数266-366粒.出核率25%,出仁率78%,种仁质细性糯味香清甜,品质上乘,丰产,9月成熟。3元/株。 小园铃:为江苏大丰林业基地的特产,不但常年供应果实,用于绿化的银杏树非常多有几万株之多,是全国银杏基地保护地之一。 § 栽培技术 银杏 银杏实生繁殖。种胚有休眠现象。冬季或层积后早春播种。待苗高1米以上即可栽植。作行道树宜选用雄株。亦可用扦插及分蘖法繁殖。为促进提早结实、和培育良种无性系,可用芽接或枝接法繁殖。 种植步骤 1、播种育苗种子宜采收颗粒大,树龄在80年左右的雌树最好,采收的种子去皮阴干。南方可以秋播,北方以春播为宜。苗床宜选用透水性较好的沙质壤土。 2、利用萌蘖繁殖苗木在2月前后(北方化冻后)挖取基部半边带根的萌枝条,栽在苗圃里,直径1厘米至4厘米均可。此法容易成活。约10年左右即可开花结果。 3、扦插育苗在5月至6月份选用当年生软枝,剪成10厘米至15厘米,上留3叶至4叶,插入士中一半经常喷水,保证叶片不干,约一个半月至两个月即可生根。 4、苗木移植银杏直径在5厘米以下可以裸根种植,6厘米以上一般要带土培。裸根栽植的苗木,当年是缓苗期。而带土坨的苗木当年能生长。小苗成行栽好后用水漫灌。而大树栽植,最好是栽前将坑中灌满水,待坑中水渗完后,将大树植入坑中捣实,让坑中的水返上来滋润根部。下次浇水宜在坑边挖引水沟盛满水,让水慢慢渗透到银杏的根部。千万不要大水漫灌,很多人移栽银杏不活的主要原因不是干死的,而是泡死的。因为银杏的根系呼吸量大,大水漫灌,使根系缺氧窒息而发不出新根,根系逐渐腐烂。有些银杏即使死了,它的叶子还能展开,甚至第二年、第三年还能发芽,但是叶子很小,待它体内的营养耗光了,它才不发叶了。这就是银杏的“假活”现象。而有些银杏种下后第一年不发叶,甚至第二年也不发叶,如果掐皮,会发现皮是新鲜的,枝条也不干缩,这种树不一定是死的,说不定第三年就能发出叶子来。这种现象又称为银杏的“假死”现象。确定银杏假死还是假活,不能光看叶,重要的是看根。新鲜的苗应该是根的木质部发白,根皮略呈红色和木质部紧贴。 苗木管理 (1)银杏成活后无须经常灌水,北方地区,化冻后发芽前浇一次水,5月如果天气干旱,可浇一次水,因为这是银杏—年中的生长高峰期。到了秋天,8月中旬是银杏一年中第二个生长高峰期,可浇一次水,两次灌水都可结合施肥进行。 (2)施肥:苗圃地施肥可在春、夏两季进行,春季在两行间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5000斤至10000斤,然后用小型旋耕机旋耕一遍,使肥均匀捣入土中,大苗可开放射状沟数条,将有机肥和表土拌匀填入沟中,春季施肥如果量大,一年一次即可,量小则在8月中旬补施一次。 (3)修剪:银杏一般不用修剪,因为银杏新梢抽发量少,即使是苗圃里的苗木,也应尽量地保持多的枝叶,以利其加速增粗。将要出售苗木的前一年,将1.8米以下的枝条剪去,经过一年的生长,可将剪口长满,表皮光滑,枝干直立。 (4)中耕:适当中耕可以改善土壤的通透条件,中耕对银杏的须根起到了修剪作用,可以刺激更多的须根萌发,中耕的次数春秋各一次即可。 (5)防病治虫:银杏的病主要是幼苗期的立枯病。大田里苗木的主要虫害是金龟子幼虫(蛴螬)。幼苗期注意通风排湿,疏松表土,喷施波尔多液,防止立枯病。防治蛴螬的办法是尽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在施肥时,全园喷施一次3911农药500倍液,然后旋耕一遍,将喷施过药的肥料,旋进土里。另一种办法是将麸皮、米糠等拌湿后,拌上敌百虫药,用桶装两天,让其充分吸收了农药后,撒进地里,然后中耕。还有一种办法是每隔10米左右,埋一堆枯草,枯草上经常浇些水,每隔两个月掀开枯草,下面会有许多蛴螬,集中杀灭。 (6)结果树的培养:银杏为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所以结果树应配置授粉树,银杏的授粉能力很强,在微风下顺风25公里都是有效的授粉区,雄树和雌树的区别是:雌树枝条轮生明显,枝条平展生长,叶色浓,而雄树枝条直立互生。银杏果园种植的间距为4米×6米,实生苗生长速度快,选取胸径3厘米至4厘米的苗木,截头进行嫁接,一般用枝接,接穗选用3年生,皮色有光泽,并带有3个至6个短枝,结果颗粒大的优良品种为好。嫁接后3年至4年即可挂果。 (7)嫁接技术: 1、由于银杏为雌雄异株,异花授粉,栽培时需要雌雄配置,这样会减少雌株的亩栽植数量,影响产量,所以可以在雌株上嫁接一定量的雄性枝条,这样就不会减少雌株的亩栽培量,也不影响产量。 2、由于银杏叫公孙树,从小苗培养到结果需要几十年,所以采用嫁接果枝技术,可以在第二年就可以结果产生经济效益。 芽接 最常见的芽接方法有两种: ①方块嵌接法。先在接穗芽眼上下各1厘米处环割一周,再在芽眼背面竖切一刀,取下芽片。再在砧木上选一芽眼,削去芽片,保留芽轴,将接穗芽片嵌在砧木芽轴上,扎紧封严。此法以春秋两季树液流动时效果最好。接穗芽片也可用短枝代替,即将优良品种的短枝做为一芽,在长枝上切取方块皮层,再在砧木上削去一方块皮层,将短枝方块皮层嵌入扎紧封严。此法多用于大树骨干枝上,嫁接3-4个或5-6个,嫁接后剪去上部枝条,更换为优良品种。 ②丁字形芽接法。此法为多种果树苗木上常用。即在砧木树皮光滑平整之处,用刀横竖各切一刀,成“T”字形。再在接穗上选芽,在芽的上方2-3毫米处横削一刀,深达木质部,然后在芽的下方1.5-2厘米处,用刀切入向上推削至芽的上方横刀口处,即可轻轻取下芽片,插入“T”形切口中,使接芽上端切口与“T”形切口上端紧密吻合,扎紧封严。此法在生长期中均可应用,但以春秋两季为好。在砧木上应在不同方向嫁接,目的在于将来能形成三大主枝。 插皮接(插皮舌接) 这一嫁接方法在银杏上应用比较普遍,不论大小砧木,应用方便,成活率也较高。这种嫁接方法在春季树液流动,枝皮离条至展叶前均可应用。选2-3年生枝条作为接穗,最好在嫁接前20-30天先采接穗沙藏备用。接穗上端可留两芽,在第二芽0.5厘米以下处的背面向下重削一刀深达髓心,切口长4-5厘米,在其另外一面再削0.5厘米长的短削面,在短削面两侧和长削面两侧各再轻削一刀,使形成层露出,然后将接穗的长削面对准砧木的木质部轻轻插入,上部可露白0.3厘米,扎紧封严。小砧可接一个接穗,大砧可接2-4个接穗。 插皮舌接的方法与插皮接基本相仿,不同之处在于先将砧木上平直光滑的一侧,用刀削去老皮露出形成层,削面长3-5厘米,削好接穗,从背面下端向上将皮层捏开,将接穗的木质部插入形成层内,上部露白0.3厘米,并将接穗上捏开的皮包于砧木嫩皮之上,扎紧封严。 切接法 利用此法嫁接大小树均可使用。接穗选用2-3年生枝条为宜,先在接穗下端一侧用刀斜着向下方削成约3厘米长的一个斜面,作为长切口,长切口斜削面的进刀深度约占接穗粗度的三分之一,然后在长切口的背面约1厘米处向下削一斜面,作为短切口,使两个斜削面的末端刀口相接成薄片状。再在砧木一侧用刀由外向内斜着浅削一刀,使斜削刀口最深处宽度与接穗削面宽度相等,再垂直向下切深约4厘米,将接穗的长切口向内,短切口向外,插入砧木刀口内,使接穗形成层与砧木层形成相吻合,扶正捏紧、绑缚套袋。用这种方法嫁接,每一砧木可接1-2个接穗。 劈接法 接穗应选壮龄大树1-3年生健旺枝条,砧木以5年生以下的幼树为好。嫁接时在砧木剪口正中纵劈一刀,劈口深度应视接穗粗细而定,再将接穗下端正反各削一刀成楔形,然后将接穗从砧木劈口插入,并使接穗的一侧或两侧与砧木劈口的一侧或两侧的形成层密切吻合,用塑料薄膜扎紧并套袋保湿防干。常见病害 1.1症状:病菌侵入后,在光滑的树皮上,产生光滑的病斑,圆形或不规则形。以后病斑继续扩大,患病部位渐见肿大,树皮出现纵向开裂。春季,在受害树皮上,可见许多枯黄色的庞状子囊抱子座,直径l一3毫米。天气潮湿时,从子囊抱子座内会挤出一条条淡黄色至黄色卷须状分生抱子角。秋季,子座变枯红色到酱红色,中间逐渐形成子囊壳。病树皮层和木质部间,可见羽毛状扇形菌丝体层,初为污白色,后为黄褐色。感病枝干的病斑蔓延,逐步使树皮成环状坏死,最后导致枝条和植株死亡。 1.2病原:银杏干枯病,又称银杏胴枯病。病原为子囊菌纲、球壳菌目真菌。该病菌亦能侵染板栗等林木. 1.3发病规律:病原菌由伤口侵入,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器在病枝中越冬,待温度回升,便开始活动。长江流域及长江以南,3月底至4月初开始出现症状,并随气温的升高而加速扩展,直到10月下旬停止。分生孢子借助雨水、昆虫、鸟类传播,并能多次反复侵染。全国各主要银杏产区均有分布,常见于生长衰弱的银杏树。 1.4防治方法:①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性。这是防治银杏干枯病的关键措施。②重病株和患病死亡的枝条,应及时清理销毁,彻底清除病原。③及时刮除病斑,并用1:1:100波尔多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0.1的升汞水、1%硫酸亚铁溶液、石灰涂白剂涂刷伤口,以杀灭病菌并防止病菌扩散。 人工授粉 银杏花银杏是著名的古生植物和观赏植物,同时又是重要的经济树种。银杏是雌雄异株,各地常见有古老的银杏,大树因缺乏雄株不能授粉而不结果。采用简便有效的方法使其结实,既能增强该树种的景观效果,又能满足消费市场及种苗生产的需要。近年来,我们采用喷雾法进行人工授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授粉步骤 1.采集花穗 选择花期比雌株稍早或花期基本同步的雄株作为花粉来源。每年4月上中旬花期到来时,注意观察,待雄花花穗由青变黄的时候采下,装入透气的口袋中,不要挤压得过于密实,以防发热。花穗要及时采集,早采了花粉不成熟,采晚了花粉飞散,采不到优质花粉。 2.制取花粉 花穗采回后,将其薄薄地摊在铺有白纸的竹萝中置于室内阴干,每天翻动2-3次,也可将花穗摊匀后盖上白纸,放在无风的阳光下晾晒。每天翻动3-5次。2-3天后花粉散出,及时收集过筛,除去花梗、叶片等杂物,即获纯净花粉。一般1kg新鲜花穗有4000个左右,可获纯净花粉20-30g。 3.确定授粉期 雌银杏花为球状花,有长梗,梗端分又,两边各有一胚珠,上有环孔。当银杏雌环花两边胚珠环孔吐出晶莹透亮的水珠(即“性水”)时,为开花期。花期(性水)能保持1周,但最佳授粉期仅2-3天。“性水”水珠大小达到孔口直径的2倍以上,用手将“性水”水珠抹掉,1分钟后重新溢出,即为最佳授粉期,应立即授粉。授粉时机宜适当提前,以防阴雨大风天气无法授粉或授粉不良时,重新授粉。 4.喷雾授粉 用1g纯花粉兑水1-2.5kg,再加入0.1%-0.3%的硼砂和5%的砂糖,搅拌均匀即是授粉液。在晴朗无风的白天,用高压喷雾器或超低量弥雾器将授粉液均匀地喷洒到雌树上。一般在l0点后l6点前喷施效果最好。技术要点 (1)适时 采集雄花穗要及时,喷雾授粉的时间要加强观察,适时进行,以防错过授粉时机。授粉后第2天“性水”水珠消失即完成受精;若大多数“性水”水珠仍存在或授粉后遇雨,需重新作业,但授粉量应酌减。 (2)适量 授粉时树冠上下内外要均匀喷施。对历年种子产量较高或树势衰弱的植株要减少授粉量,保持树体的营养均衡。一般用每立方米树体喷0.3-0.5g纯花粉来推算整株树冠的授粉量。 (3)保持花粉的生命力 花粉采回后要置于透风、干燥20-25℃的环境下保存。配花粉液的水要绝对纯净;喷雾器械要清洗消毒,去除其它农药残留,防止花粉中毒死亡。花粉液配好后1-2小时内用完,否则,花粉吸水膨胀后会丧失生命力。[4] § 价值 食用价值 银杏种子银杏属于干果类,在诸多的干果中,银杏的经济价值排名第三。白果的价值主要体现在食用和药用。 中国白果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银杏叶、果是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尤其是防治高血压、心脏病重要的医药原料,从银杏叶中提取物可以“捍卫心脏,保护大脑”,特别是叶片的化学提取物达160余种,其有效利用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果是高级滋补保健品。 银杏果营养丰富,具有天然保健作用,长期食用能够延缓衰老,益寿延年,银杏在宋代被列为皇家贡品。日本人有每日食用白果的习惯,西方人圣诞节必备白果。就食用方式来看,银杏主要有炒食、烤食、煮食、配菜、糕点、罐头、饮料和酒类。银杏叶成分复杂,到目前为止已知其化学成分的银杏叶提取物多达160余种,主要有黄酮类、酚类、生物碱、白果醇等。食用方法 银杏仁为中国著名干果之一,常用于宴席或家庭接待宾客,如泰兴的"椒盐白果"(用微波炉带壳烤炸尤佳)、"糖腊白果",味道鲜美,柔韧滑腻、清香可口、别具风味;如鲁菜中的"诗礼银杏",四川青城山道家的"白果炖鸡"、"蜜制白果"等等。 银杏的烹调方法主要有煮、炒、蒸、煨、炖、焖、烩、烧、镏等10余种,与副食品、干货、主食相配,制成十三类400余道菜,无不体现银杏独特的风味和特有的魅力。 银杏食用时,因有微毒,不宜多食。熟食每人一般15-30粒为宜,去心多吃无妨;生食6-10粒为宜。 与牛、羊、猪肉或禽蛋相配,采用炒、蒸、煨、炖、焖、烩、烧、熘等多种方法做成美味佳肴。(民间佳肴:银杏全鸭、银杏熘子鸡、白果炖鸡、白果鸡丁、银杏蒸鸡蛋、腐竹白果粥、蜜汁白果、白果腊八饭、白果粥、白果西谷米、白果棕子、白果仁蒸饼、白果什锦圆糕、白果月饼、白果干酪、无心糖白果等等)。 禁忌:银杏种仁特别是胚和子叶中含少量银杏酸、银杏酚和银杏醇等有毒物质,生食或熟食过量会引起中毒。中毒因人而异,中毒症状轻者表现为全身不适、嗜睡,中毒重者表现为呕吐、抽筋、嘴唇青紫、恶心、呼吸困难等。中毒轻者喝浓茶或咖啡,卧床休息可康复,重者应送医院救治。为安全食用银杏仁,应去掉胚和子叶,先用清水煮沸,倒去水和内种皮后,再加水煮熟或用于烹饪。此外,已发芽的银杏种仁不能食用,食银杏种仁时切忌同时吃鱼。带壳炒炸类:椒盐银杏、炉炸银杏 去壳甜食类:银杏粥、银杏汤圆、糖腊银杏、糖丝银杏、拔丝银杏、桂花果、诗礼银杏、羔烧银杏、八宝饭 去壳咸食类:银杏鸭煲、冬瓜银杏盅 药用价值 银杏 白果的药用主要体现在医药、农药和兽药3个方面。明代李时珍曾曰:“入肺经、益脾气、定喘咳、缩小便”。清代张璐璐的《本经逢源》中载白果有降痰、清毒、杀虫之功能,可治疗“疮疥疽瘤、乳痈溃烂、牙齿虫龋、小儿腹泻、赤白带下、慢性淋浊、遗精遗尿等症”。明代江苏、四川等地曾出现了用白果炮制的中成药,用于临床。 银杏外种皮含有大量的氢化白果酸和银杏黄酮。外种皮水溶性成分具有较好的镇咳祛痰作用,其作用性质与环磷酰胺及地塞米松类似。外种皮醇类中间体对22种临床常见致病真菌的抑制有效率为81%。0.1%的氢化白果酸抑制25种种临床致病真菌的有效率为92%。此外,外种皮提取物对苹果炭疽病等11种植物病菌的抑制率达88%-100%。醇提取物对丝棉金尺蠖3天内防治率达100%,同时可防治叶螨、桃蚜、二化螟等害虫。 据《民间兽医本草》记载,银杏制剂可治家畜劳伤吊鼻、肺痈咳喘、肺虚咳嗽、尿淋尿血、母畜白带等症。山东牧畜医站研制的定喘汤,治疗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治愈率达95%。随着现代药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银杏叶中不但含有黄酮类物质,而且还有萜内酯类、酚类等化合物,它们卓越的药理作用已被人们逐渐认识。 临床观察证明,银杏叶有下面几种功效: 1.降低人体血液中胆固醇水平,防止动脉硬化。对中老年人轻微活动后体力不支、心跳加快、胸口疼痛、头昏眼花等有显著改善作用。 2.通过增加血管通透性和弹性而降低血压,有较好的降压功效。 3.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积成分,改善血液流变性,增进红细胞的变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畅,可预防和治疗脑出血和脑梗塞。对动脉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痴呆症亦有一定疗效。 4.银杏叶制剂与降糖药合用治疗糖尿病有较好疗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辅助药。 5.能明显减轻经期腹痛及腰酸背痛等症状。 6.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也有较好疗效。 7.降低脂质过氧化水平,减少雀斑,润泽肌肤,美丽容颜。 经济价值 银杏护肤品银杏是中国特有而丰富的经济植物资源。利用银杏果叶的有效化学成分和特殊医药保健作用加工生产保健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正引起国内外研究、开发、生产单位的重视,各国众多企业竞相研制生产以银杏为原料的天然绿色产品,替代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副作用的合成化学品,从而为中国的银杏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无比广阔的前景,迅速提高了银杏的利用价值及其对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影响。 用银杏叶提取物配制的护肤、护发、保健等方面的产品达50余种。此外,江苏大丰银杏基地有10公分以上2万株利用银杏叶研制的银杏叶饮料、银杏桃果汁、银杏啤酒、银杏茶等保健品已在市场上流通,并取得了良好效果。江苏省邳州市在银杏叶的种植和加工提取物(GBE)生产方面处于全国先进行列。中国有成千上百个用银杏果叶机器提取物为原料,研究开发保健食品,医药品、化妆品的科研、生产和教学单位,银杏的产品琳琅满目,银杏的科学研究论文不计其数,银杏的产值已在中国各银杏产区的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的比例,银杏的资源和深加工产品市场在国内外竞争激烈。 生态价值 据科学测定,银杏属抗城市大气污染能力最强的第二类树种。当城市中二氧化硫及烟尘增加到一定数量时,银杏叶片气孔会自动关闭。在当前大气污染较严重的情况下,银杏的抗烟尘能力,对保证行道树的成活和茁壮生长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银杏的枝叶富含水分,树皮具栓质层,不易燃烧。因此,具有较强的抗火烧能力。即使遭受火灾,也不会烧死,几年内便会萌发新芽,重新焕发新枝。由于银杏树冠大荫浓,夏季降温效果特别明显,对15种常用行道树遮阴降温效果的测定,在直射阳光下,气温高达40℃ 时,银杏树下气温仅为35.3℃,其降温效果位于榜首。同时由于银杏在生长季节,因此叶片分泌氢氰酸有机气体,夏季银杏树附近,苍蝇、蚊子显著减少。 从栽培角度上看,银杏属于防护树种、抗病虫树种、长寿树种及耐污染树种。银杏适应能力强,是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护滩林、护村林、林粮间作及“四旁”绿化的理想树种。它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叶子和种子,同时还可以净化空气、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改善农田小气候,是一个良好的造林、绿化及观赏树种,对农林种植结构调整、平原农区林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银杏木材优质,价格昂贵,素有“银香木”或“银木”之称。 观赏价值 银杏盆景 银杏树是著名的长寿树种,生命力强,叶形奇特,易于嫁接繁殖和整形修剪,是制作盆景的优质材料,用银杏树制作的银杏盆景更是一绝,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银杏是中国盆景中常用的树种,银杏盆景干粗、枝曲、根露、造型独特、苍劲潇洒、妙趣横生,是中国盆景中的一绝。夏天遒劲葱绿,秋季金黄可掬,给人以峻峭雄奇、华贵雅之感,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被誉为“有生命的艺雕”。按照人们不同的欣赏要求,主要有观实盆景、观叶盆景和树桩盆景几种类型。 § 重要作用 人类对银杏生态价值的认识较晚,银杏价值的最高层次--生态价值,无价之宝!银杏的生态效益主要体现在:从栽培角度上看,银杏属于果树--干果;属于林木--用材树种、防护树种、抗病虫树种、长寿树种及耐污染树种。银杏适应能力强,是速生丰产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护岸林、护滩林、护村林、林粮间作及"四旁"绿化的理想树种。它不仅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木材、叶子和种子,同时还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治虫害、调节气温、调节心理等,是一个良好的造林、绿化和观赏树种,对我国大江南北农林种植结构调整、平原农区林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绿化环境 银杏抗病虫害,被公认为无公害的种树,是观赏绿化最理想树种。公园,园林,住宅小区,行道两旁,城市绿化,栽植银杏,可谓"一劳永逸"。 净化空气 银杏具抗污染、抗烟火、抗尘埃等功能。可在工业区、住宅小区、城镇、人口密集地、休间小区、等按一定比例种植银杏树,形成银杏林区,银杏林带,自然净化空气,减少大气层悬浮物含量,提高空气质量。 保持水土 银杏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等功效。在森林被伐,水土流失,风沙侵蚀地带,栽培银杏防护林区、防护林带,护路林、护岸林、护滩林、防沙林等,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1996年贵州省普定县把栽培银杏,发展银杏产业为该县脱贫致富之路。该县水土流失严重,即使一把土也要种上一棵玉米,满地都是石炭岩沙。为防水土流失,农民改种银杏,既改善生态环境,又有经济收入(银杏叶卖给加工厂),当今,银杏已作为大别山,大巴山,沂蒙山等老、少、边地区脱贫致富的新路子,即种银杏,改善生态环境,又形成产业经济,一举多得。 防治虫害 银杏有杀死农作物病虫之功能,尤其对棉花、叶螨、桃蚜、二化螟虫等尤其有效。在农业区周围种植银杏,为作物虫害天敌,以保护农作物。 调节气温 银杏树具冬暖夏凉特异功能。盛夏时节,掌心触摸银杏树干,手感冰凉,触摸其他树干(柳树),掌心觉热。据测定,盛夏时节,阳光直射大气气温高达40.20C时银杏树下为35.30C,大气气温与银杏树荫下温差为4.90C,而垂柳温差仅为2.30C,银杏调温能力为柳树之2倍多。因此,营造银杏林区,银杏林带,形成规模,造成小区气候,对农田,居住区均有调节气温改善气候的不可小视的良好影响。 § 相关资料 天下银杏第一树天下银杏第一树 莒县浮来山古银杏树,号称“天下银杏第一树”,也有人管它叫“银杏之祖”。它阅尽沧桑三千载,不仅当之无愧地成为历史的见证,而且留下了许多轶闻趣话。 古银杏树参天而立,远看形如山丘,龙盘虎踞,气势磅礴,冠似华盖,繁荫数亩。树下古碑林立,诗词萃集,留下了先人的许多题咏纪略。其中“大树龙盘会鲁侯,……”(《左传》)记载:“鲁隐公八年,九月辛卯,公及莒人盟于浮来。”)是指春秋时期,莒国的国君莒子与鲁国的国君鲁侯,在银杏树下,结盟修好一事。那时,此树虽无确切年龄记载,却已为“大树”。又如清顺治甲午年间,莒知州陈全国所立碑云:“此树至今三千余年”,就是说此树在三百年前就已三千余岁了。因而古人留下“十亩荫森更生寒,秦松汉柏莫论年”的佳句。 银杏王高24.7米,干围15.7米,有“七搂八拃一媳妇”之说。相传很久以前,一女子倚树而立,暂避风雨。恰在此时,一游客想实地测量一下银杏树的周粗,便从女子的一侧量起,量了七搂,又拃了八拃,那女子仍未挪动。游客不好再量,于是就有了“七搂八拃一媳妇”之说。其实,还有一种说法,叫“大八搂、小八搂”。就是说大个子搂八搂,小个子也是八搂。因稍向上点,树干更细些。 老干结果,是古银杏树的一大奇观。金秋季节,观光者会惊奇地发现,在那数抱粗的主枝老干上,孤零零地生长着一叶一果,乌黑的树皮衬托一只金灿灿的果实,令游人称奇。 怀中生子,是银杏王的又一趣闻。银杏树属裸子科乔木,通常以果实萌发新苗,传宗接代。早在三十多年前,这里的管理人员卢省三、刘明三、段会三三位老人在一九五九年冬,从古银杏枝中拔出一银杏树条植于古树西二十米处,很快成活,并茁壮成长。目前已成干围米许的银杏后裔了,当年树下曾立一石,上书:“此树非是果仁胎,祖树怀中移下来,从此古树有后代,一九五九冬月载”。 象河龙王掌千年银杏 位于河南省驻马店地区泌阳县象河乡龙王掌银杏树,树高30余米,树粗10余米,八人合抱不拢,树上有泉,四季向外溢水,大旱不润,村下原有一座破庙,残存6尊白色石佛像,树北侧的一通残碑上有“汝南遂邑,吴房国寺”、“明成化拾叁岁次丁酉年拾壹月初二日为申施工于盈福寺”等字,据考证,此树栽于建寺之初,重修寺距今已千年,从树的枯象分析,该树距今约1400余年。 六朝文物 位于嘉定方泰乡光明村的一棵银杏,至今已经有1206岁了,被誉为“申城树王”。它的历史,当从唐朝算起,经历了宋元明清,到现在,已经有了六个朝代的文献记载,它的周围曾有多座庙宇,老顾庙、八石庵等都曾在这一带。它曾经是江苏省最大的两棵银杏之一,在“文化大革命”时,仅被锯掉两巨枝,作为7间房屋的建筑材料。1983年4月4日,周谷城访此树时,曾吟七绝诗一首:“六朝文物越千年,古寺禅林尽荡然。银杏一株今尚在,从知润物有渊源”。石横大寺白果树在山东省肥城市石横镇大寺村西头原有一座古寺,曰正觉寺。寺后有一棵白果树,相传植于汉代。树高22.15米,胸径1.72米,基部周长10.35米,冠径东西长21.3米,南北15.5米,主干之上4个分枝直径均1米左右,虬枝繁茂,遮荫近亩,年年果实累累。 相关诗词 《辋川二十泳.文杏馆》 王维 文杏栽为梁,香茅结为宇。 不知栋里云,当作人间雨。 瑞鹧鸪·双银杏 李清照 风韵雍容未甚都, 尊前甘桔可为奴。 谁怜流落江湖上, 玉骨冰肌未肯枯。 谁叫并蒂连枝摘, 醉后明皇倚太真。 居士擘开真有意, 要吟风味两家新。 河北省遵化县掸林寺,是遵化县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寺院周围矗立着十三株蔽天遮日的古银杏,其中一株树心已腐朽,又在洞腹中生出一株粗大的银杏,母子合一共擎苍天,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寺庙碑文曾记载:“先有禅林后有边(边,指长城),银杏还在禅林前”。这足以证明这十三株银杏历尽苍桑已两千多年。清代遵化州进士史朴到禅林寺巡视时亦留下赞颂诗句: 五峰高峙瑞去深 秦寺云昌历宋金代出名僧存梵塔 名殊常寺号禅林 岩称虎啸驯何迹 石出鸡鸣叩有音 古柏高枝银杏实 几千年物到而今 遐迩闻名的四川省灌县青城山天师洞轩辕旁的古银杏,据传为东汉道人张道陵手植,仰首目测,高达数十米;拉手合抱,足有五围。树姿雄奇,枝叶婆娑。树旁有一古碑,上面刻着: 状如虬怒势如蠖曲 姿如凤舞气如龙蟠 垂乳欲滴状若玉笋 苍翠四荫雅若图卷 《银杏王》 乾隆 古柯不计数人围 叶茂枝孙绿荫肥 世外沧桑阅如幻 开山大定记依稀 七言律诗 吴宽 错落朱提数百枚洞庭秋色满盘堆 霜余乱摘连柑子雪里同煨有芋魁 不用盛囊书后写料非钻核意无猜 却愁佳惠终难继乞与山中几树栽 《咏银杏》 张无尽(北宋) 鸭脚半熟色犹青, 纱囊驰寄江陵城。 城中朱门韩林宅, 清风明月吹帘笙。 玉纤雪腕白相照, 烂银破壳玻璃明。 《答友人》 梅尧臣(宋) 北人见鸭脚,南人见胡桃; 识内不识外,疑若橡栗韬。 鸭脚类绿李,其名因叶高。 吾乡宣城郡,多此以为豪。 种树三十年,结籽防凶猱。 剥核手无肤,持置宫省曹。 今喜生都下,荐酒压葡萄。 初闻帝苑夸,又复王第褒。 累累谁采掇,玉碗上金鏊。 打银杏 骆崇泉 屋前有棵银杏树,屋后有棵翠竹林, 屋后采来一枝竹,屋前树上打银杏。 手中翠竹轻轻摇,银杏树下遍地金。 屋前有棵摇钱树,屋后有片聚宝林, 屋后编成大竹框,屋前树下装笑声。 手中竹筐沉甸甸,银杏树下喜盈盈。 市树 临沂市树银杏为提高城市建设品位,树立对外开放的良好形象,山东省临沂市将银杏定为市树。 临沂市花协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开展了多次市树评选的问卷调查。共有6963人参与市树评选,推荐市树前三名分别是:银杏6586票、松树196票、板栗23票。之后该花协组织全市林业、园林、花卉等方面专家进行了论证,并经当地人大批准,确定银杏为该市市树。 丹东市树银杏树在丹东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丹东就把银杏树移植于街路两旁。据资料考证,现今亚洲国家城市种植有百年银杏树的街道只有6条,而丹东市就有3条。丹东是亚洲国家拥有百年以上银杏树最多的城市。丹东大孤山寺庙中的一棵银杏树树龄达1300多年,树高35米,其果实每年都达数百公斤。在丹东市区的大街小巷和公园内,分布着相当数量的300-500年树龄的银杏树,市区的主要街路,几乎被百年以上的银杏树所覆盖。丹东市下属宽甸县、永甸镇行道树大多为银杏树,树形优美,景色怡人。据统计,丹东市80年以上树龄的大银杏树近千株,30年以上树龄的4000余株。目前,全市培育银杏的圃地达1000余亩,存亩150多万株。 丹东人民喜爱银杏树,多年来一直对其进行精心栽植和保护,使银杏树在丹东这片边城沃土上茁壮成长并快速发展。1984年3月, 经丹东市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银杏树被正式命名为丹东市市树。 湖州市树湖州银杏属于浙江天目山一带的银杏。著名的有湖州长兴古银杏长廊。古银杏长廊位于小浦八都,为长兴县三大古生态奇观之一。整个长廊长约12.5公里,宽在5公里到500米之间,长廊中散落着3万株原生野银杏,其中百年以上的老树2700多株。 银杏,又名白果,公孙树,鸭脚。明代李时珍曰:“原生江南,叶似鸭掌,因名鸭脚。宋初始入贡,改呼银杏,因其形似小杏而核白色,今名白果”。银杏是银杏类植物唯一生态的后裔,也是现存种子植物中最古老的一个属,现存银杏目中仅一科一属一种,属国家二级保护的稀有植物。目前,世界上只有我国浙江西天目山、四川和湖北交界处的神农架地区以及河南和安徽邻接的大别山,尚残存少量呈野生和半野生状。 八都?除遍生银杏之外,其文化渊源也特别悠长,据传汉代刘秀曾八躲追兵至此,八都?由此得名,而南朝皇帝陈霸先曾到丝沉潭垂钓,宋代杨万里曾到此为银杏赋诗,谷内的乌瞻山是古代著名的星占术士向往之地,上有杨仲庚墓。谷地两侧青山环抱,中有清溪流水,各式各样的民居建筑掩映在银杏群中,环境清幽,鸡犬相闻。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