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鄂尔多斯高原 |
释义 | § 概述 鄂尔多斯高原鄂尔多斯高原(Eerduosigaoyuan,OrdosPlateau)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伊克昭盟境内。黄河的流向急剧转折,三面环绕,形成一个大弓形,习惯上叫它黄河湾,为广义的内蒙古高原的南部。鄂尔多斯为蒙古语,意为很多的宫帐。因在明代成吉思汗陵寝移至此处,蒙古族游牧部落号鄂尔多斯,故高原也以此命名。为广义的内蒙古高原的南部。 历史上蒙古族鄂尔多斯部落聚居地域,其范围大致为黄河河湾的长城以北地域。位于北纬37°20′~40°50′,东经106°24′~111°28′。行政区划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全境,乌海市海渤湾区,陕西省神木、榆林、横山、靖边、定边5县的北部风沙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盐池、灵武2县的部分地域和陶乐县全境。面积12万余平方公里。 鄂尔多斯高原西;北、东三部分被黄河河湾怀抱,东南部以古长城为界和陕北黄土高原相接。地势中西部高,四周低,西部高于东南部。东部为准格尔黄土丘陵沟壑区,西部为桌子山低山缓坡和鄂托克高地,北部为库布其沙漠,南部为毛乌素沙漠和滩地,中部沿北纬39.5度一线隆起,海拔14001700米,为鄂尔多斯台地。高原内虽无山脉,但海拔高度相差很大,东部河谷洼地海拔最低只有850米,西部桌子山一带高达1500-2000米。因深居内陆,极端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季气候干燥而寒冷,夏季形成东南季风。 § 地质 高原位于鄂尔多斯台向斜的北部,包括了东胜台凸全部和陕北台凹的北部,均为华北台块的稳定部分。全区除桌子山外,岩层基本水平,中生代沉降形成向斜盆地,沉积较厚的中生代砂岩、砂砾岩、页岩,西部有第三纪红色砂岩。第四纪以来各地有不同幅度的上升。 § 地貌 鄂尔多斯高原高原海拔大部为1300~1500米,东部切割河谷部分可下降到 1000米以下, 高原顶面个别地方可达1600米以上。西北部桌子山自北向南伸延,主峰桌子山(2149米)。东胜以西至杭锦旗以东一带是海拔较高地区(1450~1600米)。其北沿是黄河三级阶地,为包头内陆断陷的南缘。东南部为构造凹陷盆地,境内广泛分布第四纪沉积层和现代河湖沉积。鄂尔多斯流沙和“巴拉”(蒙古语固定、半固定沙丘)分布广泛。由于不合理开垦,过度樵采和放牧,大片沙区中的固定巴拉日益沙化为流沙,原无大片沙地分布的高原中部亦出现不少新沙化地面。本区水系除高原内部为内陆区外,四周均为黄河支流,属黄河水系范围。 本区可分为5地貌区: ①中西部干燥剥蚀砂质高地。 ②东南部多湖和沙丘分布的凹地平原──毛乌素沙地。 ③北部黄河阶地库布齐沙带。 ④西部桌子山。 ⑤东部沟谷底薄覆黄土丘陵区。 § 气候 植被 鄂尔多斯高原气候、植被和土壤 本区位于温带季风区西缘,年均温6~8℃,1月均温-14~-8℃,7月22~24℃,年均降水量150~500毫米,集中于7~9月,降水变率大。风向除西南部全年以偏西风为主外,冬天以西北风为主,夏天以东南风和西南风为主。无霜期130~170天,10℃以上活动积温2500~3200℃。自东南向西北愈趋干旱,降水自东南缘450~520毫米,依次下降到西北缘的150毫米以下,干燥度由4.0增至16.0。高原东部属栗钙土干草原地带,西部属棕钙土半荒漠地带。 鄂尔多斯高原生态过渡带复杂多变的地理地带、气候、地质、地貌、土壤、植被、生物区系、社会生产方式及文化特点,决定了该地区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多样性,也意味着它在环境和生态方面的脆弱与敏感性,很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和自然干扰的影响而产生土地退化和荒漠化,毛乌素沙地是中国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鄂尔多斯生态站的建立对我国广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理论研究、生态环境建设及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通过在多层次上对草地沙化产生、存在及演化的机理的研究,可为地区经济持续发展、荒漠化防治、矿区环境治理等提供理论基础和试验示范。鄂尔多斯高原油松王 天下第一松(油松王)挺拔于准格尔域西,独雄耸于瘠土僻壤之上,其枝曲嵌盘屈,突怒偃蹇,争为奇状;抉疏垂荫,四季皆然。若是风起,声壮如涛,声闻数里。据中国林科院测定,树龄910多年,高25米,为中国油松之最,遂称王。 大松形同伞盖,撑举于丘陵沟壑间,树干或直,或曲,或蜷,或伏,或弯,或侧,千姿百态,殆不可述,一树翠叶,铿锵之声铮铮若铁,从东西南北四面观看,移步换形,叹为观止。 § 自然资源 高原地下矿产资源丰富。尤以煤炭遍布各地月储量巨大,有煤海之称。高原面积80%的地下埋藏煤炭,储量达1050亿吨。东胜煤田和准格尔煤田正进行大规模建设。西部盐、碱湖分布广泛,盛产碱、盐、芒硝、石膏等化工资源。 在干旱缺水的高原北部已发现特大地下水源。光能资源丰富,积温高,昼夜温差大,是中国日照丰富的地区之一 § 人文概况 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上的库布其沙漠黄河阶地库布齐沙带以灌溉农业为特点,旱作农业和畜牧业也占很大比重。中西部砂质高地牧业占绝对优势,农业在其东部有较普遍分布。桌子山是石质山地,放牧少量羊、牛等牲畜。东南部凹地以种植沙地、广种薄收为特色。河谷滩地有旱作农业,耕作比较精细。东部沟谷底薄覆黄土丘陵地,农耕历史久,是旱作农业类型,黄河沿岸以及地势较低的河谷适合葡萄、杏、山楂、枣等的培植。 高原分布有大面积流沙和冲沟侵蚀地面及滩地。风沙为害、水土流失、灌溉滩地盐渍化,对本区农业生产很有影响。高原面积80%的地下埋藏煤炭,储量达1050亿吨。东胜煤田和准格尔煤田正进行大规模建设。在干旱缺水的高原北部已发现特大地下水源。 鄂尔多斯高原的伊克昭盟东部是蒙古族、汉族混居的区域,西部为蒙古族分布区,南部以汉族为主,西南部为蒙古族、回族混居区域。境内主要城市为陕北的榆林市,内蒙古伊克昭盟的东胜市和西部的矿业城市乌海市。 § 历史文化 鄂尔多斯高原鄂尔多斯市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伊克昭”(蒙古语)汉意是“大庙”,伊克昭市是由中国清朝时期鄂尔多斯六个旗在达位特旗王爱召会市而正式得名。“鄂尔多斯”(蒙古语)汉意为“很多宫殿”,这一名称已成为伊克昭市的代名词。伊克昭市现有许多珍贵的文化遗迹,如成吉思汉陵、“河套人”故地、朱开沟文化遗址、统万城、十二连城、准格尔召、油松王和神奇响沙等。 以长城为界,鄂尔多斯南临陕西、山西省,形成秦晋文化与草原文化南北交融的"歌海舞乡"。黄河北岸的呼和浩特、包头市与鄂尔多斯又形成内蒙古自治区最为富集的"金三角"地区。纵贯南北与横贯东西的铁路、公路为前来旅游的宾客提供了别捷的交通。 美国西部有个德克萨斯,中国西部有个鄂尔多斯。来自大洋彼岸的考古学者们发现,鄂尔多斯的历史要比德克萨斯古老得多、悠久的多。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恐龙脚印化石群与35000年前的"河套人"发祥地,会把你带入旷古久远的境界里。一条历经几千年风雨的秦直道南北穿越鄂尔多斯,从这里,横扫六合的秦皇战车走过去,铁马金戈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也走过去,还有王昭君、郦道元、司马迁,都从这里走过去,走过去…… 拜谒成吉思汗陵寝,仰视一代天骄的形象,再赏独具蒙古族特色的鄂尔多斯婚礼仪式表演,品尝元代宫廷宴--诈玛宴的美味,会使你体验出马背民族的精神特质和鄂尔多斯独特的祭祀文化、歌舞文化、服饰文化、饮食文化。 § 蛮汉调 鄂尔多斯高原鄂尔多斯高原上的蛮汉调 在鄂尔多斯的文化艺术殿堂中,有一个被黄河母亲抚育了近百年的骄子,那就是土生土长在准格尔山区的蒙古族和汉族群众共同传唱的蛮汉调(又名蒙汉调、漫瀚调)民歌。 一首蛮汉调唱道:“准格尔是晋陕蒙的三交界,蛮汉调是蒙汉人民的牵魂线。”此语唱出了蛮汉调产生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不同的地域铸造了不同的民族,产生不同的文化形态,这些文化形态又展示了不同的心理性格和民族精神。有价值的地域文化大都是经历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才传承下来的,这些文化大都体现了民众生活、劳动、习俗、信仰等方面的审美情趣。千百年来,鄂尔多斯人民以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民族、地域文化,并且以其特有的功能与价值,丰富和发展着各种门类的艺术。蛮汉调就是鄂尔多斯民族、地域文化的一个宠儿。 § 当地美食 鄂尔多斯高原鄂尔多斯牧区蒙古族的主食是奶食、肉食和粮食。 奶食,蒙语叫“查干伊德”,直译为“白色的食品”,含有纯洁、吉祥的意思。 奶食分食品和饮料两种。食品主要有白酥油、黄酥油、奶皮子、酪蛋子。白酥油:把鲜羊奶或鲜牛奶装进瓷罐里发酵为酸奶后、用杵杆上万次左右,即可从酸奶里分离出糊状的白酥油。好年景时,牛羊肥壮,鲜奶质量也高,百公斤鲜奶可提炼白酥油五、六公斤。提炼酥油是一项最繁重的体力劳动,目前很多牧民用分离器代替。 黄酥油:把白酥油熬去水分后即成黄酥油,一般只得五成。黄酥油是鄂尔多斯的特产,味道纯香,营养价值极高,是奶食中的精品。 奶皮子:鲜奶煮熬六、七小时后,表面即成一层皮,用筷子桃起;通风处阴干为奶皮子。 酪蛋子:将取出白酥油的酸奶经慢火煮熬后,放入布袋,挤出酸水,再制作成碎块状或面条状,晾干,即成酪蛋子。酪蛋于质硬,味酸,泡奶茶炒米吃,咀嚼时酸中带有香味。 奶食品中的饮料主要有鲜奶、奶茶、卧奶子和奶酒等。 一日三餐,牧民早、午都喝茶。奶茶配以酥油、酪蛋子、炒米、红糖和“宝高热苏格”(烙或油炸的面食品的通称,如月饼等),或者中年再加熟冷羊肉,吃来昧美无比。 “爱热格”俗称卧奶子,由鲜奶直接发酵而成,样子很象豆腐脑,味道特殊,香美可口,夏日食之消暑解热。据民间传说,成吉思楞有一次在征战途中路经鄂尔多斯、天赐他三碗“爱热格”。在他离钎鄂尔多斯时,挂在胡子上的奶滴了下来,此地才有独享“爱热格”的福分。、 鄂尔多斯地区的奶酒,因原料和酿制方法不同可分为四类:一起叫“祈格”,即由鲜马奶直接发酵而成的酸奶,俗称马奶酒,这是奶酒类中最为上等的;二是“萨琳阿日何”、也称蒙古酒,其酿造方法是把提炼过白酥油的牛、羊酸奶煮熬、蒸馏而得;色透明,味酸甜酒精度小,饮后易兴奋但不易醉,但过量又不易解;三是叫“阿日吉”,即将“萨琳阿日何”再蒸馏而得,类同汉族酿制的二锅头酒;四是“洁日吉”,将“阿日吉”再进行蒸馏而成,质同酒精,一般人一次饮一杯足矣。 鄂尔多斯蒙古族牧民的晚餐主要是肉食,羊肉、牛肉最为多数;牛肉一般炖着吃,而羊肉的烹制方法就较为多样了,最有名的是“手扒肉”和“羊背子”。 鄂尔多斯高原手扒肉是牧民常吃的饭食。吃法是将全羊切成若干块(头、蹄、下水除外),白水下锅,大火煮至红肉变色即可食之。手扒肉,鲜美鲜嫩,不油不腻,容易消化。 羊背子是蒙古族人民最佳美的盛宴。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定天下,大享功臣,设全羊名为乌查之宴“,说明此宴已有悠久的历史。摆羊背子汉族同志又称其为乌查)是把全羊卸为七大件(除去胸叉),然后白水加盐,煮熟而食。放羊背干极为隆重,只有祭把婚嫁喜事和老人过寿,或亲朋贵客到来,牧家才摆这种宴席。 鄂尔多斯蒙古族食用的粮食主要有糜子米、白面、炒米和大米。吃过羊肉,在肉汤里煮面条,或用酸奶熬稀粥;油炸肉馅饼、牛羊肉饺子等,是喜食的面制品。 蒙古族不吃马肉,这种习惯的形成原因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成吉思汗在世时原本也吃马肉,汗崩后,元世祖忽必烈昭令以马肉祭典,所以马肉即为后人所忌食。另一种说法是,黄教传入,其教义视马为“天驹”,食之有罪。其实真正的原因,是聚古族在生产和生活中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感情至深,不忍食之。 牧民过去也不喂猪,不养鸡,不吃猪肉、鸡肉和鸡蛋,其原因也有种种说法,但比较切合实际的说法,这是由于蒙古族长期的游牧生活之不便,加之猪随地拉屎拉尿,有碍卫生,牲畜不慎吃了鸡毛易得咳喘病。现在,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牧民也开始喂猪养鸡了。 § 相关词条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气候 地理 § 参考资料 1、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鄂尔多斯沙地草地生态研究站: http://eco.ibcas.ac.cn/station/eeds/station.htm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