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金川河 |
释义 | § 概述 金川河 金川河位于城北,为城区第二大河,金川河发源于该区的鼓楼岗和清凉山北麓,并与玄武湖相通,下游经宝塔桥入长江,主要河道在该区境内。明初,金川河作为京城运输航道,有小型运粮船只进城。河道东达狮子桥,南至阴阳营,西抵古平岗。明代修都城始分金川河于内外,水面逐步缩小,但其位置与现今河道无大出人。其下游汇水面积达59.32平方公里。其中玄武湖水系包括太平门以东紫金山沟、唐家山沟、新庄沟等,汇水面积33.198平方公里;内金川河汇水面积18.269平方公里;外金川河汇水面积为5.27平方公里。内金川河,分为主流、老主流、中支、东支、西支和北支,长9317米。解放前,河道弯曲段较多,淤塞严重,泄洪能力不足,汛期淹水成片,特别下关区四所村、五所村及鼓楼区三牌楼、萨家湾一带水涝灾害严重。解放后。南京市人民政府多次分段疏浚,开挖新河段,使部分主流河段改道。修建堤防,兴建大小桥梁水闸31座。同时,进行全流域治理,疏浚玄武湖,治理南十里长沟,建成大型引水工程,不断改善金川河水系面貌。 § 详细 金川河主流改道,从三牌楼导桥以下,经萨家湾、老金川门、四所村、晓街一段,1958年新开河道总长2095米,其中自东瓜圃桥向北至城墙根,新挖河道长865米,河底宽7米,河底标高6.3—5.5米,边坡1:2,纵坡3%o,设计流量28立方米/秒,挖土方4.7万立方米,投资33.27万元。自老城墙基向北经安乐村至铁路涵与原河道相接,长1230米,设计河底宽12米,河底标高5米,纵坡7%0,流速0.6米/秒,设计流量40万立方米/秒,完成土方10.5万立方米,其中挖河土方5300立方米,筑堤土方5200立方米。堤顶标高11一11.5米,顶宽2—3米,内外坡为1:2,两岸防洪堤长5240米。西堤加砌块石护坡至标高8.5米。金川门外经晓街到铁路涵的老河道,在新河道竣工后已经填没。主流河段自瓜圃桥至中央路长776米,原样未动,仅做过多次清疏。 为防止江水倒灌,于城墙基处新建3孔节制闸一座,设计流量28立方米/秒。1959年又在节制闸西侧(护城河)建两孔分洪闸一座,设计流量20立方米/秒。当内金川河节制闸关闭分洪时,城内雨水通过分洪闸分洪人护城河,利用新建金川门泵站排入外河。老主流自新建的瓜圃桥经福建路涵闸人铁路北街涵、大石桥,受西支来水,过妙峰庵涵、老金川门闸至西北护城河,长1298米,河面宽10----18米,河底标高6—7米,河岸护砌(单侧)404米。平时向东排水人新主流,雨季分洪人下关护城河。 为了控制主流、老主流及西支来水流向,1966年,在老金川门和福建路河道上各建节制闸一座。老金川门闸(两孔),平时关闭,雨季则敞开分洪入护城河。当金川门泵站引水人玄武湖时,老金川门闸关闭,以免城内河道污水带入引水泵站。当西支老主流分洪入护城河时关闭福建路涵闸,平时敞开。中支自北京西路涵北口经宁海中学过西桥、化学厂桥、大方巷桥、陈家巷桥、山西路桥、山西新村桥、人和街桥、南京电子管厂盖沟、中山北路桥,穿越建工学院、新模范马路桥、斜桥、草桥,在邮电学院北侧入主流,长2525米,汇水面积4.56平方公里,河面宽14--10米,河底标高6--8.7米,砌筑驳岸3010米(单侧)。自华新巷至北京西路涵,原有河沟长332米,已改为管道和盖沟。东支自丁家桥涵经铁道医学院、新模范马路桥至测绘仪器厂东侧入主流,长1220米,汇水面积1.3平方公里,河面宽11—16米,河底标高6.1至6.6米,砌筑驳岸(单侧)60米。上游河段(狮子桥经湖南路省军区大院内至丁家桥涵口)长459米,已埋设管道。西支自回龙桥小学前经南师附中过察哈尔路涵,绕越省邮电管理局,以~2000毫米管道穿过中山北路经政治学院内管道至萨家湾涵入老主流,河长1145米,汇水面积1.36平方公里,河面宽7--9米,河底标高6.5---6.1米,护砌(单侧)2200米。上游河段自虎踞北路到回龙桥,长331米。于1985年建成盖沟(宽3.3--4米,沟底标高10.66---9.7米)。北支自蔡家桥西口至吴家桥入主流,长263米,河面宽2---6米汇水面积0·69平方公里,河底标高6.5—7.5米,护砌(单侧)526米。上游紫竹林河段197米,已埋设管道。 外金川河出节制闸后汇中央门护城河、南十里长沟、玄武湖等来水。流经引水渡槽、长平路桥、沪宁铁路涵、水关桥,受二仙桥沟、老虎山沟来水,过长江大桥回龙桥至宝塔桥入江。长2898米,河面宽36—50米,河底标高4—5米,设计流量40立方米/秒,砌筑驳岸(单侧)3200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