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防川
释义

§ 概况

一眼望三国。远处是日本海,桥梁连接的是俄国和朝鲜。如果把中国版图比作一只昂首啼鸣的雄鸡,珲春恰好在尖尖的鸡嘴处。而从珲春市驱车70多公里便可到达“东方第一村”——防川,这里是中、俄、朝三国交界的鼎足地带,过去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之说,今天享有“花开香三邻,笑语传三邦”的盛誉。  防川国家级风景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珲春市敬信镇,是我国唯一中、俄、朝三国鼎足地带,吉林省唯一“一眼望三国”景区。东南与俄罗斯的小镇包得哥尔那亚毗邻,西南与朝鲜的豆满江市隔江相望,俄、朝的两个城市由图们江上的一座铁路大桥相接。

防川景区拥有三国交汇的边疆特色、多民族融合的人文特色、空灵秀美的山水特色、冷凉宜居的气候特色,以及丰富厚重的历史遗存和繁盛多样的生物资源,具有建成东北亚国际旅游胜地的潜质。这里山峰、湖泊、河流、沙漠、森林、草原、沼泽、民居交织成一幅优美的生态画卷。图们江红莲、野玫瑰、珍稀候鸟、洄游鱼类共同奏响蓬勃盎然的生命乐章。国家东北虎自然保护区、中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地、张鼓峰战役爆发地、洋馆坪天下第一堤、联合国世界公园、渤海国古城遗址、防川“东方第一村”、沙丘湖、吴大澂雕像、莲花湖公园、圈河口岸(中朝铁路大桥)、敬信湿地、龙山湖等20余个大小景点组成了内涵丰富的旅游产业集群。 [1]

近年来,依托地理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防川以项目建设、产品包装为重点;以“望三国”景点为品牌;以莲花湖、沙丘公园为特色;以吴大澂雕像、张鼓峰战地展览馆和边关历史为主题;以朝鲜族民俗村的民俗文化为灵魂进行科学规划和有效整合,大力开发和培育边境风光游、民俗游、历史遗址遗迹游和避暑休闲度假游等主打品牌,不断丰富产品内容,增加文化内涵,完善服务功能,提升景区品质,按照“围绕大生态、开发大市场、发展大旅游、培植大产业”的目标,逐步把防川风景区打造成全国旅游目的地。

§ 地理位置

珲春市防川村地理位置防川东面是俄罗斯的边境铁路小站包得哥尔那亚,西南面隔图们江与朝鲜豆满江市相望。俄朝的防川这两个城市由图们江上的一座铁路大桥相连接,是联结俄朝陆路贸易的唯一纽带。 从防川沿图们江而下,经15公里即进入日本海,可成为中国同俄罗斯、日本、朝鲜半岛乃至东北亚国家和地区进行贸易的“海上丝绸之路”。从防川沿图们江出海到俄罗斯的波赛图港仅16公里,距海参崴180公里。防川到日本札幌比大连口岸至札幌近一半路程,到加拿大渥太华近4000海里。防川距朝鲜半岛的清津、罗津、雄基、釜山港均很近,到日本的新泻港也只有800公里。这里是中国到俄罗斯、朝鲜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为恢复经图们江出海权,我国曾两次组织出海考察,考察数据证明,圈河到海口平均水深2.39米,淤泥层8公尺。现已达到国家内河通航5级航道标准(可通300吨到500吨船只),疏浚以后可以达到国家二级航道标准。这条历史上的“黄金水道”,“海上丝绸之路”,一经开通,必然会重振雄威,促进东北经济区的开放开发。[2]

§ 主要景点

莲花湖公园

莲花湖水面面积为48万平方米,东系宽480米,南北最长处可达1000米,潭水清澈。东依群山,三侧环林,每年天然生长出满池的荷花,常有当地居民来采莲,日久不败,可谓一奇。 莲花湖每年8月中旬时节,湖面上红、白、粉三色荷花相映成辉,明艳照眼,凌波翠盖,美不胜收,那碧蓝、葱绿、鲜红构成了这幅清新、洁净、秀美的山水画的主色调,朵朵荷花或含苞待放或笑脸迎宾,微风徐来,清香扑鼻。常有野鸭、海鸟、丹顶鹤、白鹭嬉戏其间,别有一番情趣。清末诗人韩文泉有佳句“幽谷如临君子国,深山得睹美人仙”盛赞此景。此地荷花又称“图们江红莲”,现在这里已成为我国野生荷花的研究基地。[3]

洋馆坪大堤

从珲春到防川,有一段路途狭窄到只剩下公路是我国领土,这段路叫洋馆坪大堤。路实际就是图们江的江堤,路的南侧是图们江,岸边用铁丝网拦着。北面陆地一侧的公路路基下,另一道铁丝网与公路同行。铁丝网的另一边就是俄罗斯领土,行车经过可以看到铁丝网上挂着 “严禁攀越国境”的告示牌。 连接珲春市敬信镇与防川村的通道——洋馆坪大堤历史上的防川曾孤悬海外与内地之间只有两处“地狭”。1957年,最窄的洋馆坪段被图们江水冲断,我国公民长期借走前苏联领土进出此地,防川地区遂成为我国的一块“飞地”。1983年8月8日,在图们江中用青石填筑而成的洋馆坪堤路通车,至此这块“飞地”才有了自己的通道。1992年政府投资建设了洋馆坪大堤,彻底解决了通行困难。

洋馆坪大堤全长888米,宽8米。大堤北侧起始段立有“防川风景名胜区”和“联合国世界公园”两块石碑。其中,联合国世界公园由韩国女士崔珉子教授发起筹建,旨在加强东北亚地区各国间的经济文化合作,是横跨中、俄、朝三国的世界公园。

沙丘公园

是一处面积达120多万平方米的金色沙丘,掩映在一片青山绿水之中,堪称“绿洲中的沙漠”。这里的沙质细腻柔滑,滑沙、沙浴别有一番情趣,且对皮肤病、儿童厌食及多动症有神奇疗效。在沙丘的下面,是一泓湖水,被人们誉为“塞外仙人湖”。沙丘与湖水以一狭长半岛有机结合,游人可以在沙丘上进行沙浴、滑沙,可以在湖中游泳,在半岛上垂钓,尽情享受大自然的赏赐,水光山色,令人流连忘返。

东方第一哨和望海阁

东方第一哨 右边只见一侧的三层楼房是望海阁东方第一哨位于中俄边界山岗上,是我国地处最东部的边防哨所,因此,被称为“东方第一哨”。胡锦涛、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多位国家领导人来此视察,慰问全体官兵。在院子中有一块石碑,上面是江泽民为哨所的题词:“当好国门卫士,固我中华边关”。  望海阁1993年建成,三层14米高,建筑面积650平方米,矗立于防川哨所东侧。站在望海阁上可眺望朝鲜的豆满江里和俄罗斯的包德哥尔那亚镇及正前方一片湖泊沼泽的濒海平原。“望海阁”匾额为前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所题。

防川朝鲜族民俗村

防川村位于防川景区南部,中、俄、朝三国交界地带,距珲春市区59.3公里,被誉为“东方第一村”,素有“鸡鸣闻三国,犬吠惊三疆,花开香四邻,笑语传三邦”之美誉。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李鹏、朱镕基、邹家华、刘华清等曾先后到过防川村视察慰问。  当年幸亏有防川村,在中国柔弱的情况下,国土还细细长长延伸了几十公里该村总面积14平方公里,海拔高度仅5米,是吉林省海拔最低的地方。全村现有村民43户,总人口100余人,村内所有居民都是朝鲜族,其民族文化内涵浓郁,现仍保留着原有的文化气息和民族特色,是吉林省为数不多的纯正的朝鲜族村落,也是研究和发展朝鲜族民俗文化的现存宝典。村周围群山环抱,景色优美,前有江,后有湖,新建的村民房舍整齐亮丽而又不失民族建筑风格。拟建的朝鲜族民俗演艺场馆、民俗文化展览馆等旅游设施将全面展示朝鲜族的历史文化,游人可在此处亲身体验朝鲜族的民俗风情。

一眼望三国

位于防川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内,地处中、俄、朝三国交界处。站在观景台南望,图们江缓缓远去,俄朝铁路大桥横架江上;转向西南,朝鲜豆满江市境内群山起伏,柳绿江蓝;俯视东南,俄罗斯哈桑镇包德哥尔那亚城近在咫尺;再向远望是一片平坦辽阔的濒海平原和湖泊沼泽,平原尽头,蔚蓝的日本海与天际相连,宛如一条银色丝带飘浮于天际。在这里,游人可以饱览群山抱海,海纳百川,天之浩远,地之灵秀的奇妙景色。

“土”字牌

土字牌位于珲春敬信防川村中俄边界的起点处,1886年中俄重堪珲春东部边界时立 位于防川中俄边界,“土”字牌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为花岗岩质。我侧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其左竖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俄侧刻有俄方“T”字,“土”字牌牌体完整,字迹清晰。1960年,我国政府为保护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完整疆域标志不被江水冲毁,修筑了高6-8米不等,长1860米的江岸护堤。现在“土”字牌为国家一级文物,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4]  说起土字牌,首先得说说一个叫吴大澂的人,吴大澂在中国近代史里是值得赞誉的少数官吏之一。1860年,一纸不平等条约让沙俄掠走了我国乌苏里江以东从图们江口到黑龙江口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沿日本海所有的漫长海岸线。不过,在那个弱国无外交的年代,仍然有一些爱国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力抗争,吴大澂是其中之一。1886年,清朝督办边务大臣、督察院左副都御使、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澂受清朝廷命令,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勘察边疆。他通过现场勘察,发现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清朝廷割让东北大片土地后这里的的边境线应在距图们江入海口20华里的地方。但1861年立界碑时俄国却擅自立在了距图们江口45华里的沙草峰上。于是吴向沙俄拒理力争,沙俄方同意将界牌南移15华里,也就是移至现在所处的位置。吴大澂凛然的抗争,最终为自己的国家争回了黑顶子(今敬信镇)地方和中国在图们江俄朝国界段的出海航行权,这就是土字牌的来历。土字碑高1.44米,宽0.5米,厚0.22米,为花岗岩质。土字碑我方一侧碑面上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左侧竖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八个小字,俄方一侧刻划一个“T”字。1993年,中俄重新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在距土字牌135.6 米,离俄朝贸易大桥511.9 米处,设立了423 界碑。[5]

吴大澂雕像

吴大澂雕像位于沙丘公园北侧。吴大澂,江苏吴县人,字清卿,又字止敬,号恒轩,又号愙斋,别号白山云樵,生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殁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历任散馆编修、河南河北道、左副都御使、河道总督、北洋会办、湖南巡府等职,曾受命督办吉林军务,督办吉林三姓、宁古塔、珲春防务兼屯恳,善诗文、作画、作篆,是著名古文字学家和金石学家。1886年,中俄重勘珲春东部边界时他据理力争,将沙俄偷立于现洋馆坪大堤处的界碑“土”字牌,移至“土”字牌现址,使我国边界线前移了8公里。

张鼓峰

张鼓峰 (又名刀山)位于防川村东北1.5公里的中俄边界线上,图们江上溯20公里的东岸,是中、俄、朝三国接壤地区的制高点,海拔152米。 山顶分水岭为中俄边界,是北部主要山峰,山林别致,山顶平坦,便于眺望。  1938年7月,日本为了试探前苏联在远东地区的军事实力,蓄意挑起了张鼓峰战役,该战役历时13天,战争中,日苏双方伤亡5940人,最终以日苏在莫斯科缔结张鼓峰停战协定宣告结束。事件发生后,日军封锁了图们江航道,从此,中国中断了出海活动。张鼓峰因日苏之间的“张鼓峰战役”而闻名。 现在其山坡仍可发现战争遗物。 张鼓湖位于张鼓峰西一公里处,长800米,宽700米,湖水碧蓝如镜,清澈宁静,其四面环山,清秀幽雅。青山、湖水与沙丘的结合,堪称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是防川风景名胜区的重要景点之一。 歌曲《喀秋莎》在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广为传唱,很快成为了世界名曲。苏军官兵还由于对心中偶像“喀秋莎”的喜爱,把当时刚刚投入战场的一种威力强大的速射火箭炮昵称为“喀秋莎”。战后,苏联为表彰《喀秋莎》这首歌在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鼓舞作用,专为它建立了一座纪念馆,这在人类的战争史和音乐史上,应该是首例。也正因为《喀秋莎》有着这样的“身世”,很多人认为它就诞生在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喀秋莎》实际诞生于张鼓峰事件。  张鼓峰在战役期间,斯大林派出了强大的军事记者队伍,拍摄了大量的纪录影片与新闻照片,并写出了许多战地报道。当时,正值珲春地区的夏季,漫山遍野盛开着梨花和野玫瑰花,清澈的图们江如缎带一般,飘落在一碧千里的原野中,从日本海吹来轻纱一样的薄雾——苏联著名诗人伊萨科夫斯基就是从这美妙的大自然画卷中,得到了创作的灵感,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歌《喀秋莎》: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

苏联著名作曲家勃兰切尔看到这首诗歌后,马上把它谱成了歌曲——优美动听的旋律好像为朗朗上口的歌词插上了翅膀。但当时并没有流行,而是在此后的苏联卫国战争中脱颖而出,并伴着隆隆的炮火流传开来的。 [6]

§ 历史的沧桑

国人多以“眼看三疆山川风貌,耳听三国鸡鸣狗吠”来向世人炫耀防川的特殊地理位置。但国人似乎是忘了,这道特殊的风景线其实是中华民族身上的一道深深的伤痕。

据史料记载,隋唐时期,防川是举世闻名的“日本道海上丝绸之路”。唐代的经济文化、民俗宗教由此传到日本,促进了两国经济文化交流和人民的友谊。16世纪后期,沙俄越过乌拉尔山,侵略黑龙江流域,结果被清军打败。此后,两国经过谈判,正式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18世纪中期,沙俄在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同时,也趁火打劫,再次出兵,强占了黑龙江流域的大片土地,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俄瑷珲条约》,随后又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北京条约》。这两个条约掠夺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1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且截断了中国的领海,使吉林成了一个离海最近却没有海域的内陆省。[2]  在被掠夺土地的最南端,沙俄将图们江入海口北岸约十五公里的地段划为已有。这样,大清国东端陆地和海洋失去了联系。防川就位于俄罗斯占据的北岸十五公里的范围内,是一块飞地,又称防川岛,是世之罕见的陆上孤岛。国人从陆路进出这块飞地要借路于沙俄的沿江路段。七十年代初,通往防川的沿江路段被江水冲毁,国家便投资近千万,在江湾里垫起了一条堤坝,总长近一公里,名叫洋馆坪坝。此堤坝替代了原来的沿江路段,这样,中方一劳永逸地解决了从陆路进出防川的问题。

在防川可以眺望日本海。从防川沿图们江顺江而下十五公里即可进入日本海。就地理距离而言,防川是中国到朝鲜的东海岸、日本西海岸以及北美北欧的最近点,从防川沿图们江出海距海参崴一百八十公里,到日本的新泻港只有八百公里。

中俄边界。黄土路上留下巡逻车走过的痕迹然而,历史没有眷顾中华民族。俄罗斯据有图们江入海口的北岸,朝鲜据有入海口的南岸。俄朝各据一边,如同一把铁钳,截断了中国东端陆地与海洋的联系,使吉林省成了一个离海最近却没有海域的内陆省。中方虽有沿图们江出海的权力,但由于江水流量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在内江修建港口,只能通过陆路向人家的港口转运货物。  我国一位领导人在视察防川时感叹:“图们江水向东流,土字牌前路断头,登上哨所望沧海,旧事不堪再回首。”  朝鲜战争爆发及停战后,东北亚的国际关系长期处于冷战与对抗之中,一些国家的双边关系也时好时坏。1964年中苏边界谈判时,我国正式提出恢复经图们江出海权问题,并与苏联和朝鲜进行过交涉,两国对此均不持异议。但是,由于中苏两党分歧加剧,两国关系破裂,边界谈判中断,此事就被搁置下来。而珲春由于地处边疆战略要地,长期是军事禁区,处于封闭落后状态。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中苏两国关系逐渐好转,重开边界谈判,苏联承认了我国经图们江的出海权,朝鲜也表示同意。1992年3月,《中苏东段边界协定》正式生效,我国经图们江出海权得到了恢复。

§ 相关的不平等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尼布楚议界条约》) 清王朝和俄罗斯之间签定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清政府和西方国家签定的第一份不平等条约。开“以土地换和平”之先河,为日后沙俄大规模鲸吞中国东北地区埋下了伏笔。《尼布楚条约》的内容,曾用满文、汉文、蒙文、俄文和拉丁文五种文字刻成了界碑。这个条约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的东西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沙俄同意把入侵雅克萨的军队撤回,清朝同意把贝加尔湖以东原属中国的尼布楚部分土地让给俄国。 中俄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沙皇俄国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签定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令中国失去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瑷珲条约》当时未经清政府批准,但后来在《中俄北京条约》中被确认。《瑷珲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正如恩格斯所说,俄国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国在远东的成功,《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页662)。 中俄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是沙皇俄国和清朝于1860年(咸丰十年)11月14日在北京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该条约使清政府确认了《瑷珲条约》的合法性,并割让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约4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中俄北京条约》确认了中俄《瑷珲条约》的效力,再次承认了沙俄对中国黑龙江以北领土的侵占,并把《瑷珲条约》规定为中俄“共管”的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割占,使中国彻底失去了东北地区对日本的出海口。同时《中俄北京条约》的签订,又为沙俄进一步割占中国西部领土制造了“条约依据”。这个条约极大地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7]

§ 小贴士

防川中俄朝时区

防川附近东北亚时区图1884年在美国华盛顿召开的一次国际经度会议上,规定将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它们是中时区(零时区)、东1-12区,西1-12区。每个时区横跨经度15度,时间正好是1小时。最后的东、西12区各跨经度7.5度,以东、西经180度为界,并规定了一条国际日期变更线。每个时区的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区内统一采用的时间,称为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1小时。但实际上,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都不严格按时区来采用时间,而往往根据自身需要来确定。  中、俄、朝三国交界处位于北纬42度25分,东经130度38分,虽然在地理上都应该属于东九时区范围(从东经127度30分到东经142度30分),但只有朝鲜境内采用东九区时,俄罗斯境内的“滨海边疆区”采用的是东十区时,中国全境跨了东五区到东九区共5个时区,但为了在全国范围内采用统一的时间,就都采用东八区时(北京时间)。防川夜里四点就开始蒙蒙亮了,这与时差有关。  交通提示

从图们到珲春的防川边境乘车约需2个多小时。

§ 相临景点

红旗村 井泉 六顶山渤海墓群 龙虎石刻 城子山山城 墩台遗址 人民公园 干沟子山城 延边古长城 浴池山 小山度假村 玄武岩柱石 草帽龙泉 师恩纪念碑 敖东城 延吉道尹公署楼 六顶山风景区 明月湖 满天星风景区 边墙 仙景台自然风景区 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 天佛指山自然保护区 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 白河自然保护区 黄泥河自然保护区 正觉寺 萨其城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