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雅利安人 |
释义 | § 简介 Aryan一词源自梵文,意为“高贵”。史前时期居住在今伊朗和印度北部的一个民族。他们的语言亦名雅利安语,南亚印欧诸语言就是源自雅利安语的。19世纪,雅利安语一名被用作印欧语的同义语,从狭义上说是指印度-伊朗诸语言(Indo-Iranian languages)。现在此名在语言学中,仅用于印度-雅利安诸语言(Indo-Aryan languages)一支。 (Aryans)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从印度和波斯古文献的比较和研究中推知,远古在中亚地区曾有一个自称“雅利阿”(Arya)的部落集团,从事畜牧,擅长骑射,有父系氏族组织,崇拜多神。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间,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另一支迁入小亚细亚。自18世纪欧洲语言学界发现梵语同希腊语、拉丁语、克尔特语、日尔曼语、斯拉夫语等有共同点后,即用“雅利安语”一词概括这些语言。 雅利安人的另一股势力曾经入侵南方。说梵语的雅利安民族,早在公元前1000年以前,就已经沿西路进入到了印度北部。在这里,他们与最早的黄褐色文明——达罗毗荼文明接触,学习了很多东西。其他一些雅利安民族还扩展到中亚的高山地区。这些地方迄今尤有金发碧眼的北欧系诸种族,不过他们如今用的是蒙古语。 § 历史 公元前3000年代,雅利安人还是一个部落联盟,其生产力发展已进入铜器和青铜器时代,他们本来就是一个游牧部落,所以畜牧业在他们的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畜养公牛和乳牛,牛粪则被做成圆饼,充当燃料,驯养的动物有山羊、水牛、绵羊、马等,他们选用马和马车作为交通工具,过著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其社会组织形态尚处于父系氏族部落和军事民主制时期。 为了寻找新的水源和牧场,雅利安人的部落开始不断向外迁徙,向西进入欧洲大部分地区,向东深入欧亚的腹地、向南则伸入西亚和南亚,在人类历史上形成了规模巨大的世界性的游牧部落迁徙浪潮。 公元前3000年代末至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住在黑海沿岸的一支,从俄罗斯南部的库班地区越过高加索山脉进入小亚细亚的安那托利亚。这些人和当地原居民杂居、融合,被称为卢维人、帕来人、赫梯人、吕底亚人。 同一时期,居于黑海沿岸的另一支,进入巴尔干半岛的东北部,接着陆续分批进入希腊,被称为希腊人。 公元前2000年代初,居于东欧草原西部的一批雅利安人,沿多瑙河向西挺进,他们翻越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被称为拉丁人。拉丁人是这些迁移民族中最著名的一支。与此同时,另一些雅利安人继续向西和北两个方向迁移,形成了西欧的塞尔特人和北欧的日耳曼人。 也是从公元前2000年代初开始,又一支雅利安部落从里海东岸分批南下进入伊朗高原,称为伊朗雅利安人,早期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先后在两河流域北部和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坦尼王国和加喜特王国,居民被称为米坦尼人和加喜特人。后来进入伊朗高原的雅利安人则定居在这一地区的西北部和西南部,分别建立了米底王国和波斯帝国,被称为米底人和波斯人。 而最先进入伊朗高原的一部分雅利安人则继续向东南方向移动,在公元前1200左右越过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脉约于公元前1200年来到印度河流域。在印度河流域,他们遇到了当地土著达罗毗荼人的顽强抵抗,这使得雅利安人不得不放慢征服的脚步,经过6个世纪的漫长战争,雅利安人最终把大量土著达罗毗荼人赶走,有的则变成了印度雅利安人的奴隶。印度北部也叫雅利安·伐尔塔,雅利安人的国土,种姓制度把人分成雅利安瓦尔那与达斯瓦尔那。 另有一说,中国古代西北部少数民族塞种,即是斯基泰人是继续东迁的雅利安人后代。 在20世纪,纳粹分子改变“雅利安”原来的意义,用这个字眼指“高尚的纯种”,认为德国人是雅利安人的典范。但是尼泊尔深肤色的婆罗门与刹帝利也是雅利安人。 印度雅利安人有分为崇拜太阳与月亮的二支,日族是父系社会,月族是母系社会。[1] § 人种 在19世纪中,由于戈宾诺伯爵(Comte de Gobineau)及其门徒张伯伦(Houston Stewart Chamberlain)的积极鼓吹,出现过一种“雅利安人种”的说法。所谓的“雅利安人种”成员是讲印欧诸语言的人,有利于人类一切进步的人,并宣称优越于闪米特人、黄种人以及黑种人。雅利安主义的信徒们将北欧和日耳曼诸民族视为是最纯粹的“雅利安人种”成员。这种说法在1930年代—50年代已被人类学家们所抛弃,却被希特勒和纳粹分子所利用,并以之作为德国政府政策的依据,对犹太人、罗姆人(吉普赛人)以及其他一切非雅利安人采取灭绝措施。 20世纪晚期和21世纪初,许多白人至上主义的团体采用雅利安作为他们的意识型态标签。由於这种用法且与纳粹主义有关,该词含有贬意。 雅利安人种计划 二战期间,纳粹主义为了其人种主义开始的一项秘密计划,希特勒在其著作《我的奋斗》一书中曾提到,雅利安人,亦为现代的日耳曼人,是继承神志之民族,地球上最优秀的人种。 在纳粹的鼓吹之下,为了创造党卫之中的精英,希特勒曾尝试选取军中符合雅利安特征的男性于金发碧眼的女性结合,进行疯狂的造人计划。他鼓励那些“雅利安人”无休止的生育,但是有幸被希特勒“选中”的雅利安女子之中大多数是性工作者,以及生计无着的无知妇女,这个被战争狂人命名为“生命之源”的计划在二战的炮火中愈演愈烈,希特勒的得力助手莱姆希曾在巴伐利亚建造一座雅利安人种的“摇篮”,这个农场一般的育婴场被堂而皇之的命名为“生命之源中心”。无数的“雅利安”儿童在没有家庭温暖和社会关爱的情况下成长起来。 而孩子的母亲们则是不得不为了维持生计与党卫精英们媾和,在鼓吹为纳粹做贡献的社会风气之下成为一人身饰两角的犯罪者和受害者。 雅利安人种计划的“娇子”们通常被送到育婴院或少年院过着凄惨的日子。或是送给党卫精英抚养,希望他们成为将来德意志的“希望和光明”。丧心病狂的战争贩子甚至不满于雅利安人制造流水线的速度,一度从国外掳来符合雅利安特征的儿童送交德国家庭抚养,以便提高育婴农场的产量。 § 统治 虽然雅利安人的文化比较原始,但他们有着明显优势:他们在到达印度前,不但已经掌握了带金属尖头的武器,而且拥有用两匹或更多马拉的带辐轮的轻便快速战车。这种战车与荷马时代的希腊战车相同,有一名驭者和一名弓箭手或投枪手。他们的文化赞美战争,他们对较温和的印度人施加了超出必要的军事打击。入侵埃及的喀西特人、赫梯人和喜克索人喜克索人,一群由闪族和亚洲人混合而成的侵略者。他们约于公元前1674年占领埃及北部,在第十五王朝期间进行统治。他们把马和战车、排弓、改良的战斧和先进防御工程技术传入埃及。——译者,还有多里安或迈锡尼的希腊人,曾用同样方式进行打击。印度人此前已经知道马,但未用于战斗。《吠陀经》和英雄史诗讲述雅利安人对“外来”人的胜利,讲述他们如何围困并征服“外来”人的城市,描绘领导他们取胜的战神、手挽巨弓驾车战斗的因陀罗。和大多数由胜利者撰写的历史一样,《吠陀经》和英雄史诗把雅利安人描写成神勇的英雄,而被征服者则被说成“不信教”的低贱者。印度河文明的考古发现鲜明地否定了这种宣传,但措辞上必得说雅利安人获得胜利,这可能是由于雅利安人虽居少数却成了统治者。在梵语中,arya(“雅利安”)的意思是“高贵”或“纯洁”,同一词根也出现在希腊语的arios(“优良品德”)和伊朗语及爱尔兰语的名词中,这些再次表明了印欧之间的联系。 约公元前1000年,好战的雅利安人集团已经征服或同化了温迪亚山脉以北的大部分印度领土,而温迪亚山脉则像一道屏障,将半岛部分的印度南方及德干高原与北方恒河及印度河流域隔离开。南方也试图对迄今名之为“雅利安”的压迫或影响进行抵制,但实际上南方与“雅利安”北方在宗教、艺术、文学、哲学及其他许多文化领域的双向密切交流已经持续了数千年。 [1] § 社会生活 雅利安人中三个高种姓是婆罗门、刹帝利和吠舍。他们一生的生活有一定规:先是过一种独身的生活和学习吠陀(称为"梵行期"),然后在十六岁那年成家立户(称为"家住期"),第三阶段是退居森林过隐居生活(称为"林栖期"),最后成为"弃世者"(称为"遁世期")。 在吠陀后期,婚姻法规变得越来越严格。婆罗门和刹帝利可以通婚,但这两个种姓的人开始互相贬低。有那么一首诗,说"刹帝利并不至高无上,婆罗门只不过是国王(刹帝利)的一个侍从。" 一些吠舍种姓的人也开始成为商人、战车制造者、金匠、木匠、硝皮匠或渔夫。干这些职业的人开始在社会上被人们认为是低下的。譬如,与一个木匠接触,在礼仪上意味着不纯洁。首陀罗种姓也被认为是不纯洁的,不允许接触献给火神的牛奶。吠舍种姓曾一度与首陀罗种姓归为一类,这两个种姓就同更高的两个种姓为敌。 据一些希腊作家记载,各种姓之间的通婚大约是在公元前六世纪时被禁止的,变换职业也被禁止了,但通婚在法律上是许可的。有些《往世书》提到过一些国王娶了首陀罗种姓的妇女为妻。据《摩诃婆罗多》记载,有一国王娶了一个婆罗门女子为妻,一个刹帝利种姓的王子成了一个婆罗门。还提到一个刹帝利武士拥抱一个尼沙达人(非雅利安人)的事例。 [2] § 语言 吠陀本集上使用的语言叫做吠陀语,从中发展成为梵文。吠陀语和梵文在语言方面都有r、ri、l、li、s、sh等音素,名词和动词都有单、双、复等数的变化。佛陀用巴利语传教,巴利语没有r、ri、l、li、s、或sh,只有单、复两种数的变化。 当今属印度雅利安语的有阿萨姆语、奥里萨语、乌尔都语、孟加拉语、马拉塔语、古吉尔语、拉贾斯坦语、印地语和僧伽罗语。 属印度伊朗语的有阿富汗语或称波肖托语、俾路支语、加尔卡语、波斯语和库尔特语。 南印度所使用的语言除马拉塔语以外都属于达罗毗荼语系。它们是泰米尔语、马来衍那语、坎纳达语、泰鲁古语和杜鲁语。[2] § 宗教 婆罗门教,是雅利安人的宗教,这个宗教的形成,是在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居于印河度流域的时代,后来,恒河流域产生了耆那教,特别是佛教等新宗教,经过长时间的相互影响,婆罗门教本身也发生了革新运动,故到近世以来,称之为印度教。[1] § 解释 《辞海》中对“雅利安人”一词的解释: 雅利安人(Aryans)是欧洲19世纪文献中对印欧语系各族的总称。从印度和波斯古文献的比较和研究中推知,远古在中亚地区曾有一个自称“雅利阿”(Arya)的部落集团,从事畜牧,擅长骑射,有父系氏族组织,崇拜多神。公元前2000至前1000年间,一支南下定居印度河上游流域,一支向西南进入波斯,另一支迁入小亚细亚。自18世纪欧洲语言学界发现梵语同希腊语、拉丁语、克尔特语、日尔曼语、斯拉夫语等有共同点后,即用“雅利安语”一词概括这些语言。(现通称印欧语系语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