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锡疫 |
释义 | § 锡疫 § 正文 锡在低温时崩碎成粉末的现象。常见的金属锡是白锡(β锡),在低于13.2℃开始转变为它的同素异形体灰锡(α锡),但转变速度很慢,要冷到-30~-40℃才达到最大的转变速度。当β锡(密度7.298克/厘米3)转变为α锡(密度5.846克/厘米3)时,体积增大约20%,便崩碎成粉末。锡中所含的少量铝、铜、镁、锰、锌等杂质,可加速这一转变;而所含的铋、铅、锑、银、金等杂质可使转变减慢,含量增到一定量时,甚至可抑制转变的发生。为避免锡疫发生,锡在储运过程中的温度不可太低,寒冷地区不能用锡质容器或锡焊容器。粉末状的灰锡可重熔成为白锡。 1911~1912年,英国探险家斯科特(R.F.Scott,1868~1912)去南极探险,他和四名助手于1912年1月17日到达了南极中心。在返回途中,发现储存在供应点的油罐破裂,燃料油流失,食物被油污染,终于冻饿而死。油罐是用锡焊接的,在严寒气候下,产生锡疫,导致斯科特等人的死难。 § 配图 § 相关连接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