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释义

§ 学院简介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随着我国公路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学院不断发展壮大,从创始初期仅有两个专业,发展建设成为我国公路交通建设行业学科齐全、专业配套、规模较大的重点学院和主要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院人才济济,名师荟萃,现设有五系八所四办,教职工200人(专任教师156人,工程实验、管理人员4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38人,硕士生导师109人; 绝大部分教师和研究人员具有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全院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65%。

学院历来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截止2007年1月,学院教职工总数为205人,其中正高职57人,占教师总数的36.77%,副高职58人,占教师总数的37.42%;博士生导师36人;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7人,占教师总数的43.22%。[1]

§ 师资队伍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学院现有队伍中: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交通部专家委员会委员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18人。

交通部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1人;交通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人;交通部“十百千”8人; 陕西省“三五” 人才工程8人;交通部交通科技英才3人;交通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人;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人员3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人员1人;“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 学科建设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多年来,学院(研究院)依托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以学科建设发展为方向,不断完善和创新用人机制,涌现出一批年富力强,成绩卓著的知名专家和学者。

目前,学院有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4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7人,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7人, 交通部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交通部跨世纪学术带头人3人,陕西省“三五”人才6人,交通部交通科技英才3人,陕西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

学院重视学科建设,目前已形成了多规格、多层次、多方位的学科体系。1981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结构工程、交通工程、道路经济与管理、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材料学、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企业管理、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交通工程、道路经济与管理等l1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1995年学院建立了博士后流动站。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桥梁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公路建设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列入国家“2ll工程”重点建设行列,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拥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保留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

学院是全国高等学校路、桥及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交通部路、桥继续教育中心”和“交通部西安公路工程检测中心”设在学院。学院还是全国交通系统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检测工程师和公路交通高新技术培训基地。

§ 培养人才

学院才俊辈出,目前在校本科生2000余人,硕士研究生1000余人,博士研究生近300人,外国留学生20余人。50多年来,已培养出各类不同层次的毕业生数万人,其中大批已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有的已成为国内外颇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如交通部副部长冯正霖、陕西省军区副司令员李登武少将、十六大代表周伟等等,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开拓创新,勤奋求是,为我国的经济建设作出了应有贡献。

§ 学院历史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1981年以来,学院先后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和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结构工程、交通工程、道路经济与管理、道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1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及道路与铁道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岩土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材料学、结构工程、市政工程、企业管理、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交通工程、道路经济与管理等l1个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学院先后建立了交通运输工程、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

桥梁工程、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为省部级重点学科,公路建设科学与技术学科群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和道路与铁道工程学科、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两个二级学科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学院拥有“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岗位。

学院现有6个本科专业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保留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和交通工程专业是陕西省名牌专业。同时,学院是全国高等学校路、桥及交通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交通部路、桥继续教育中心”设在学院。学院还是全国交通系统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检测工程师和公路交通高新技术培训基地。

§ 科研创新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学院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民经济和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近五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0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诸多领域的空白。

近五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西部交通建设项目、交通部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资助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700余项。科研经费逐年增长, 2002年合同金额达8200余万元,2003年合同金额达6700余万元, 2004年合同金额近8000万元,2005年合同金额9066余万元,2006年合同金额9700余万元。发表科技论文16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60余部。科学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学院以“211工程”建设为契机,加强科研机构和基地建设,使之成为理论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学院现有公路桥梁与隧道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道路结构与材料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和特殊地区公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建成的冻土工程实验室在全国高校首屈一指。学院拥有一批国内一流水平的实验设施和检测系统,包括美国“MTS”公司的电液伺服闭合循环试验系统,英国“ELE”公司的自动马歇尔仪,丹麦“B?K”公司的测振试验系统,日本“三荣”、“共和”等公司的超级数据采集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等,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平台,同时也可为公路交通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等部门提供优质高效的科技服务。

学院科研实力雄厚。近五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奖励100余项,多项科研成果达到国际或国内领先水平,填补了诸多领域的空白。近年来学院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西部交通建设项目、交通部科技攻关项目、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教育部骨干教师基金资助项目、霍英东青年教师资助项目等重大科研项目百余项。

科研经费逐年增长,2002合同金额达8200余万元,2003年合同金额达6700余万元, 2004年合同金额近8000万元,2005年合同金额9066余万元,2006年合同金额8000多万元。近10年来,发表科技论文1600余篇,出版专著及教材100余部。学院充分发挥科技与人才优势,紧密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主战场,为国民经济和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科学研究成果极大地推动了交通事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 合作交流

长安大学公路学院

学院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与美、英、德、俄、澳、日、南非、巴西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关系,包括互派专家讲学,进行合作研究,合作培养研究生、建立联合研究中心等,促进了学院整体水平的提高,扩大了学院的国际影响和地位。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院广大师生员工开拓创新,开放求是,团结协作,力争把公路学院(公路科学研究院)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

为将学院(公路科学研究院)建设成为建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使学院(公路科学研究院)成为一所国际化、开放式的教学研究型学院,多年来,公路学院(公路科学研究院) 积极组织开展,参与、推进国内、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公路学院(公路科学研究院)在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广泛而扎实的交流与合作联系网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2 18:2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