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天涯共此时》
释义

§ 栏目背景

CCTV图标

由于两岸长期阻隔,民众的收视习惯显然也有很大的差异,但这并没有太多地阻碍台湾民众收看央视的热情。作为极少数具有提供大陆资讯功能的频道,许多老农民、台商和他们的家人都愿意通过CCTV的节目了解大陆的近况。与此同时,CCTV也不断调整节目设置,尽可能满足台湾观众的需求。1991年9月,中央电视台成立对台节目编辑部,专门负责针对台湾受众制作的电视节目。《天涯共此时》、《国宝档案》等一系列后来在台湾广受好评的栏目便出现于此。

陈翊萱坦言,做《天涯共此时》外景主持,可以见到各式各样的人和事,丰富自己人生阅历,“从他们身上还可以学习到乐观积极的态度和体会不同的人生感受”。节目还让她体验到各种以前从没想过要尝试的活动,比如:野外求生、飞行伞、改装车特技等等。即使是后来央视4套所在的第18频道在台湾被停播后,原先受观众喜爱的央视著名栏目如《天涯共此时》等,仍借助台湾当地的合作公司“数位制作”,在中天电视台以单独栏目的形式继续播出。

§ 栏目介绍

《天涯共此时》以关注两岸民生民计的社会话题为内容,节目形式是采用两岸连线互动方式,陈翊萱负责介绍台湾的部份,用她的话说是“有点两岸对对碰的感觉”。

对于两岸电视人工作方式有没有不同,陈翊萱说,在还没来跟央视的节目组的工作人员碰面之前,会觉得央视的作法比较严谨,工作方式不能太综艺化,直到过来跟北京的工作人员碰面后才知道,大陆编导其实很喜欢台湾这种自然的、主持人亲身体验的工作方式。

§ 栏目主持

陈翊萱在录外景

桑晨

1994年开始主持《天涯共此时》,并先后兼任过《十二演播室》、《中国旅游》等节目的主持人。1996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从1997年开始担任编导,编辑制作过《相约在冬季——〈天涯共此时〉 1999年春节特别节目》、《回家——〈天涯共此时〉1999年中秋特别节目》等。曾于1998年1999年两度赴台湾采访。

林芝

1983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采专业,在中央电视台对外节目部任编导,编辑过上百个专题节目,其中以《扫描京城时装潮》等节目获得全国对外宣传奖。1991年,经台里推荐,被美国教科文组织选中,赴韩国治城参加电视交流培圳班,获结业证书。1994.10-1997.1被台里派往美国洛杉矶熊猫电视台任编导兼主持人,其间拍摄大量反映华人生活的专题片,1996年由于表现杰出,被南加州华人评为“南加州百名著名华人”之一。1997年2月回台在《天涯共此时》任编导“寻亲组”节目主持人至今。

陈翊萱

甜美的笑容,活泼的个性,自然清新的主持风格,赢得了大陆观众的认可,使得陈翊萱担任了将近6年的《天涯共此时》台湾外景主持。陈翊萱来北京录制《天涯共此时》棚内节目,抽空接受采访,记者近距离感受到这位台湾甜姐平易近人的亲和力,听她讲述和《天涯共此时》不解之缘。

§ 创作团队

《天涯共此时》

栏目负责人

汪骢,男,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其后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出版社工作,1991年进入中央电视台第四套节目编辑部。《天涯共此时》播出之后,一直在本栏目工作。曾多次参予该栏目的策划、改版,也多次策划在栏目中播出的专题系列片。对于电视栏目的运作和电视专题片的制作比较熟悉。

王文昌,男,法学硕士。1991年至1994年在北京医科大学任教,1995年到中央电视台《天涯共此时》栏目工作。 编辑制作的电视专题节目有《〈马关条约〉五十年祭》、《紫檀迷陈丽华》、《四十年后的重逢》、《台湾义勇队》等。曾于1997年赴台湾采访。

编导

徐小燕,男,北京大学毕业,编辑制作的电视节目有《正大综艺》等。在《天涯共此时》节目中编辑制作的节目有《1996年祭黄帝陵特别节目》等。

程欣欣,女,北京广播学院毕业。曾在北京广播学院任教,并曾在广播电影电视部任职,1998年加盟《天涯共此时》。编辑制作的电视作品有《台湾电视制作人周平》、《京城台湾广告人》、《艺人经纪人杜玲》等。

吴飞,男,首都师范大学毕业。曾在中国新闻电视纪录片厂从事电影工作,编辑制作的电视作品有《相约在冬季——1999年〈天涯共此时〉春节特别节目》、《回家——1999年〈天涯共此时〉中秋特别节目》等。曾多次赴台湾采访。

方堃,男,北京广播学院毕业。曾在中国新闻电影纪录片厂从事电影工作。后加盟《天涯共此时》。主要电视节目有《两岸圆合〈富春山居图〉》、《北京房山石经回埋》、《半个世纪的票友》等。

关蕾,女,北京广播学院毕业。编辑制作过的节目有《十八罗汉回故里》、《维族收藏家》、《台湾朱宗庆打击乐团》、《台湾来的儿媳妇》等。

李晓平,男,曾在中央电视台多个部门任职。获奖电视节目有《阿吉和他的孩子们》、《飞向宝岛的歌声》、(1996年1998年荣获中国政府彩虹奖)。

阿玲,女,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曾拍摄制作过《归家》、《海峡情不断》等许多电视作品。其中《归家》一片获1994年度中国彩虹奖一等奖,《海峡情不断》获1997年至1998年度中国彩虹奖一等奖。

张韶明,女,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获奖电视节目有《〈天涯共此时〉1996年中秋特别节目》等。

刘永恩,男,北京电影学院毕业,主任记者。长期在中国新闻电影纪录片厂从事摄影工作。获奖电影作品有《猴子趣谈》、《攀登珠穆郎玛峰》、《自行车王国》等。1995年加盟《天涯共此时》,参予《天涯共此时》很多节目的摄制工作。并编辑制作《百家姓·颜》等节目。曾于1998年赴台湾采访。

彭武华,男,主任记者。曾长期在中国新闻电影纪录片厂工作。后加盟《天涯共此时》。参予《天涯共此时》很多节目的摄制工作。编辑制作的电视节目有《韩倍与韩姓》、《刘姓与刘邦》等。

马翔宇,男,经济学硕士。曾先后任职于《北京青年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部门,后在中央电视台《神州风采》、《中国旅游》、《中国风》等栏目工作。后加盟《天涯共此时》。主要电视节目有《黄山根雕》、《七彩丽江》、《节日的北京》等。

§ 播出时间

《天涯共此时》

亚洲版:

首播 周 二 22:00

重播 下周二 09:00

欧洲版:

首播 周六 15:10

重播 周六 23:40

美洲版:

首播 周六 06:10

重播 周六 13:00

§ 栏目评价

明道

陈翊萱说《天涯共此时》是一个颇有质感的节目,她觉得做节目还是做个能长长久久走下去的节目,这样比较有成就感。

赵斌于2002年成为《天涯共此时》的一名编导,他告诉《国际先驱导报》,台湾观众对该节目的“寻亲”板块兴趣很浓,“或询问寻亲结果,或提供寻亲线索。”两岸很多观众,正是通过这个栏目找到了失散已久的亲人。

谈及节目在台湾的影响,赵斌举了节目扩版的例子。“从2003年开始,《天涯共此时》正式改版,就是为了适应台湾观众的收视需要。”当时,节目时长由原先的30分钟增至45分钟。“我们的收视率一直在台湾媒体中处于中上等水平。”赵斌说,常有台湾民众打电话咨询节目各板块的播出时间,“他们经常会关注介绍中医中药的电视内容,了解大陆素食的情况,总之,台湾的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非常感兴趣。”

§ 视频欣赏

§ 参考资料

[1] 人民网 http://www.022net.com/2009/2-27/451344372367503.html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1: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