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郑天翔 |
释义 | § 生平经历 郑天翔 郑天翔(郑庭翔),凉城县六苏木乡人,民国3 年(1914 年)9 月9 日出生。民国14 年(1925 年),郑天翔在凉城县上小学,民国8 ~ 23 年(1929 ~1934 年),先后在绥远省立第一中学、北京市立第一中学、北京师大附属中学学习。民国23 年(1934 年),入南京中央大学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学习。翌年转到北京清华大学文学院外国文学系学习,后转入该院哲学系。同年12月,郑天翔参加了北平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发动的“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并参加了其后的各次示威游行和其它抗日救亡活动。民国25 年(1936 年) 2 月,加入左翼作家联盟和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6 年(1937 年)10 月后,郑天翔到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工作。翌年11 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后,调晋察冀边区中共北岳区党委宣传部工作。民国32 年(1943 年) 任河北阜平县委副书记兼宣传部长。同年8 月,任聂荣臻的秘书。民国34 年(1945 年)6 月,调绥蒙地区工作,后任中共塞北地委,任宣传部长。 解放战争时期,郑天翔先后任绥南专区专员(后兼凉城县县长)、中共绥南地委敌工部部长、中共凉城中心县委书记、中共绥南工委副书记、中共中央华北局宣传科长。 1949 年9 月,中共包头市委在丰镇组建,郑天翔任市委副书记。同年12 月,郑天翔兼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包头工作团团长,进驻包头开展工作。1950 年2 月,兼任包头市市长。1952 年9 月,调华北局工作。1953 年,调任中共北京市委常委兼秘书长。1955 年6 月,任中共北京市委副书记兼秘书长。成立市委书记处后,任市委书记处书记兼秘书长。“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受迫害。1975 年11 月,任北京市建委副主任。1977 年7 月,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市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78 年5 月,任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第一副书记。1982 年5 月,任七机部顾问。1983 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并任中共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 郑天翔历任中国共产党第七、八、十二、十三届代表大会代表。在党的十二、十三届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 [1]盟市旗县志->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市->乌兰察布盟志->人物->名人简介->郑天翔2008年6月23日 12:08:00">[2] § 人物成就 在“12.9”抗日救亡运动中,郑天祥与裴鸿昌、武新宇、李舞琴、梁化之(梁寒冰)等同志组织了晋绥旅京同学抗日联合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郑天翔时时关注着家乡的发展变化,他多方奔走,争取国家交通部、内蒙古自治区交通厅的支持,最终为凉城修通了通往呼市的油路,紧接着又修通了丰凉、集凉油路,彻底扭转了凉城县交通闭塞的局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