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闽东 |
释义 | § 简介 闽东 闽东是福建省宁德市的俗称,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南连省会福州,北接浙江温州,西邻武夷名山,东与台湾岛隔海相望,全区辖一区二市六县,面积 1.34 万平方公里,人口 305 万,森林覆盖率 62% ,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4.7-19.3 ℃一年四季均宜旅游。 闽东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古越族先民就在这里劳动生息。历代名人朱熹、陆游、戚继光、唐伯虎、冯梦龙等在本区留下足迹和珍贵文物,还有保存完好的建筑群、石雕等古迹。 § 地方特色 闽东依山傍海,山峦叠嶂,景色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被誉为“海上仙都”的福鼎太姥山,全国独有的屏南鸳鸯溪,被明永乐帝赐为“天下第一山”的宁德支提山,华东仅有的周宁九龙氵祭瀑布群,人鱼和谐闻名数百载的周宁鲤鱼溪,日本国高僧空海大师入唐求法的登陆地霞浦赤岸,驰名东南亚与妈祖庙同享盛誉的古田临水宫,胜似太湖的古田翠屏湖,以及天然良港三都澳等著名景区,都是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 闽东,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达 16 万,约占全省畲族人口的 1/2 、全国畲族人口的 1/4 。畲族人民勤劳俭朴、文明优雅、能歌善舞,有着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及生活习俗,丰富中华文化宝库,也是风情旅游的一大景观。 闽东物产丰富,茶叶、油茶、花菇、竹荪、太子参、槟榔芋、四季柚、猕猴桃、晚熟龙眼和荔枝及大黄鱼、石斑鱼、二都蚶、剑蛏等众多名优特产品享誉海内外。 闽东交通便利, 104 国道贯穿南北,铁路以莱(舟)福(州)线上的古田站为中转。构成与全国公路、铁路的联运网络,三沙、赛岐等港口开辟有直达香港、上海等地多条定期不定期航线。 地形 闽东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的陆缘地带,位于欧亚板块的东南缘,东面经岛弧、海沟与太平洋板块相连,在两大板块长期相对作用中,形成自己的地质特征,闽东地处洞宫山脉南麓,鹫峰山脉东侧,东面濒临太平洋,中北和中南部又有呈北东—南西、西北—东南走向的太姥山和天湖山两条山脉,构成沿海多山地形。地势西、北部高,东、南部低,中部隆起,大致呈“门”型的梯状地势。区内山岭起伏,地表深切,高差悬殊,地势陡峻,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其间杂有山间盆地,沿海一带夹滨海堆积平原。海岸线漫长曲折、港湾众多、海岛棋布,海域辽阔。 编辑本段气候 闽东地处东南沿海,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具有山地气候、盆谷地气候等多种气候特点,春夏雨热同期,秋冬光温互利,光能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海洋性季风气候显著,沿海和内陆温差悬殊,气候类型呈多样性。 闽东地区现辖宁德、福安、福鼎三市和霞浦、柘荣、寿宁、古田、屏南、周宁六县。共124个乡镇、街道办,人口319万,旅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近30万人。土地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直接相邻的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 地形以丘陵山地兼沿海小平原相结合为特点,年平均气温13.4℃~20.2℃, 年平均降雨量在1250~2350毫米,无霜期235~300天。 闽东东临台湾海峡,海岸线长878公里,占全省海岸线总长的28.35%;海域面积4.45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海洋渔场总面积35.63%,区域内有岛、礁、沙、滩、岬角、水道、河口共1215个,闽东水产资源极为丰富,拥有海洋生物600多种。海域面积4.46万平方公里, 浅海面积9.34万公顷,滩涂面积4.36万公顷,盛产着大黄鱼、对虾、石斑鱼、二都蚶、剑蛏等海味珍品。大黄鱼人工繁殖及育苗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同时,闽东海域分布大小岛屿344座,港湾29个,是开发滨海旅游业的理想场所。建设“海上闽东”,培植海洋产业,沿海已成为闽东条件最为优越、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