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郭汝瑰
释义

§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907年9月15日,郭汝瑰出生于中国四川铜梁伊家市达昌池,父亲郭锡柱是当地的教员。郭家的小块土地由佃农耕种。

1919年,郭汝瑰随父亲去投靠在川军中任职的堂兄郭汝栋。郭汝瑰在成都高等师范小学及成都联合中学就读。1924年,成都联合中学的学生因为嫌校长纪律过严而发起学潮,使校长张铮被军阀杨森调离,郭汝瑰为积极参与学潮的学生代表之一。杨森任命的新校长挥霍教学经费,大饱私囊,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大幅下降,学生们对当初带头闹事的学生代表大为不满,认为早知如此当初就不应该反对张铮,郭汝瑰感觉“内心不安,非常尴尬”,在毕业前离开了学校。

秘密入党

郭汝瑰于1925年进入黄埔军校第五期。1927年,郭汝瑰按照吴玉章的安排,提前毕业,回到四川涪陵策反自己的堂兄、川军师长郭汝栋。郭汝瑰任第20军政治部科员、连长、营长等职,多次参与四川军阀间的小规模战争。1928年5月,郭汝瑰由少校团副袁镜铭介绍,在四川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郭汝栋部被国民政府调往湖北,并被要求进行清党,郭汝栋遂礼送自己部队中的共党分子离职,郭汝瑰被安排去日本留学。

留学日本

郭汝瑰于1931年4月进入日本士官学校,就此与中共失去联系。

陆军大学

郭汝瑰在九一八事变后退学,回国后于1931年底进入蒋中正任校长的中国陆军大学第十期和庐山军官训练团学习。1937年5月任第18军第14师参谋长。

§ 战乱时期

对日抗战

郭汝瑰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抗战爆发。郭汝瑰随所在的第14师参加了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郭于战役中代理第15集团军第18军第14师第42旅旅长,随后被陈诚提升为第54军参谋长,第20集团军参谋长,第73军暂编第5师师长。郭汝瑰后来参加了薛岳将军指挥的第三次长沙会战。

1943年,郭汝瑰任国防研究院研究委员,中央训练团第一大队队副。1944年以副武官名义去英国考察。1945年回国。1945年3月,郭汝瑰任军政部军务署副署长,国家总动员会议秘书。

1945年4月,郭汝瑰通过黄埔军校的同学任逖猷,与中共恢复了联系。郭汝槐为了保护自己,曾经检举国防部负责作战的次长刘斐有共谍嫌疑。

国共内战

1946年2月,郭汝瑰任军事三人小组中国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的随员。郭汝瑰受到国防部长白崇禧的赏识,于1946年6月,任中华民国国防部第五厅副厅长;10月,升任第五厅厅长。

郭汝瑰在四年国共战争期间与中共间谍任廉儒接头一百余次,将国军的大量军事机密洩露给共产党;其中包括:重点进攻山东计划、徐州司令部兵力配置、国军在大别山的调度计划、解围兖州计划、解围长春计划、解围双堆集计划、国军江防计划、武汉、陕甘、西南等地区的兵力配备序列等等。

哭陵事件

郭汝瑰有意在国军内部制造混乱,动摇军心。1947年3月19日,四百名国军退役将校因“整编”而被迫“自谋生路”而发生的“哭陵事件”,就是他所制定方桉一手造成的。

§ 人物经历

郭汝瑰

担任徐州司令部参谋长

1947年3月,郭汝瑰任陆军总司令部徐州司令部参谋长,协同顾祝同指挥中原和山东等地的作战。郭汝瑰一直对蒋中正隐瞒“刘邓大军”要向南跃进的战略意图,最后导致了蒋中正判断失误,作出“集中兵力追歼”的错误决策,放“刘邓大军”突出黄泛区直抵沙河。郭汝瑰在徐州陆总参谋长任上还依照董必武的指示,设法调任另一个中共间谍张克侠为徐州城防司令。1948年11月10日,张克侠等在万年闸率部投共,使徐州防线的东北大门洞开,让解放军得以直捣徐州。

孟良崮战役

1948年7月,郭汝瑰复任国防部第三厅(作战厅)厅长。1948年9月22日,授少将军衔。

孟良崮战役中,郭汝瑰将国军作战部署抄录转交任廉儒。整编74师(由74军改编)后来被解放军以优势兵力包围并歼灭,中将师长张灵甫阵亡。

徐蚌会战(淮海战役)

郭汝瑰除洩露军情外,还存心製造内部矛盾,作出错误的部署,拟订让国军吃亏的作战命令,发佈了很多假情报。

1948年10月,国军统帅决定“守江必守淮”,集中优势兵力于徐州、蚌埠之间的津浦铁路两侧,与解放军决战。“徐蚌会战”(淮海战役)的具体作战方桉就是由郭汝瑰本人所制定,此方桉尚未下达到前线的国军,就被郭汝瑰报达给解放军的指挥部。郭汝瑰还诱使蒋中正屡次变更作战方桉,放弃坚守蚌埠,在徐州外围作战,增加了国军在移动中被分割围歼的机会。

在四川“起义”

徐蚌会战后,郭汝瑰继续得到国军统帅的器重和信任:1949年7月,郭汝瑰被任命为为新组编的第72军中将军长;随后升任国军第22兵团司令,直接指挥第21军、第44军、第72军和 3个独立师;负责保卫四川。1949年12月,郭汝瑰在宜宾率部投降,彻底破坏了蒋介石固守大西南的计划。

§ 晚年波折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郭汝瑰虽为中共在内战中的胜利做出巨大贡献,但中共在1949年以后仅给予他校级军衔,他为中共所做出的贡献不为人知。郭汝瑰恢复中共党籍的要求也被拒绝。

“国民党特务”、“右派”

郭汝瑰于1951年任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教员、军事史料研究处副处长、研究员。1957年,南京军事学院一位投降留用军官“坦白”自己是“国民党特务”,郭汝瑰则是国民党潜伏特务组长;郭汝瑰随即被逮捕,后因董必武等人作保而被“平反”。郭汝瑰在反右斗争中被打成右派,文革时也被批斗。

重新入党

1980年4月,郭汝瑰所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警备区党委接到了中组部的通知:“准许郭汝瑰入党”。

郭汝瑰在1980年代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担任过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退休后“享受副兵团司令级待遇”。1997年因车祸去世。

郭汝瑰着有《郭汝瑰回忆录》、《中国抗日战争正面战场作战记》(郭汝瑰主编)等书。

§ 人物评价

郭汝瑰对腐败现象深恶痛绝,经常告诫为政者不要忘记国民党因腐败而失败的历史教训。解放战争结束后,许多国军战俘都是郭汝瑰当年的黄埔校友,1959年大赦后他们大多数选择台湾,从此远离国土多年。

马鼎盛:离休后回到四川定居的郭汝瑰还是没能闲下来,他义务给重庆警备区的干部教授英语;重庆警备区组织民兵演习,他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教民兵爬山;组织上给他钱修缮住房,他全部交了党费;成都军区按副兵团级待遇,要他搬进别墅楼,他住在北碚的七十多米的平房不搬。

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会议,国家主席杨尚昆请他和邓兆祥吃饭,他毫不客气地说:“我们的部队无论如何不能经商。国民党军队,就是因为军官敛财,丧失了战斗力。”

郭汝瑰还以古稀之年东奔西走,联络当年各方战友编写了两本600余万字的《中国军事史》和《中国抗日战争正面作战战记》,道出历史事实:自1937年7月至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军发动大型会战22次,重要战斗1117次,小型战斗28931次。陆军阵亡、负伤、失踪321万1419人。空军阵亡4321人,毁机2468架。国民党是抗日的,蒋介石是抗日的。为败军败将讲实话,令人肃然起敬。

解放战争结束后,许多国军战俘都是郭汝瑰当年的黄埔校友,1959年大赦后他们大多数选择台湾,从此远离国土多年。许多人在后来写《国民党将领淮海战役亲历记》时,仍然流露对郭汝瑰恨之入骨的感情。1997年10月23日,刚刚完成《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史》和回忆录的郭汝瑰因车祸与世长辞,享年九十岁。这位军事家与同样出身于黄埔军校的国民党人的恩恩怨怨,既是国共两党合作和斗争的一个缩影,也成为中国近现代政治史上的一段传奇。

郭相操:去世以后我就收到了他原来在国民党里的老同学老同事的来信,有曾曾的,还有这个,反正好几个人的信,都是一张白纸,“郭汝瑰收”,打开一看是张白纸,当时我就没有理解,过了一段时间我想起来当时他们在陆军大学分手的时候临别真言,就是大家告别嘛,一切尽在不言中。就是说立场不同和观点不同,我父亲害得他们两百万人都跑到台湾去了他们对我父亲是很恨的,但是“一切尽在不言中”,一张白纸,表示还是老同学嘛是吧。

中央军委在为郭汝瑰举行的追悼会上,对他作了很高的评价,赞颂他的一生是“惊险曲折、丰富深刻的一生”,称郭汝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马鼎盛: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郭汝瑰正式被确定为副兵团级离休干部。他在晚年完成《郭汝瑰回忆录》并正式出版,之后由王钟伦写成的长篇报告文学《独钓龙潭》也相继出版,台湾方面舆论哗然,一些报纸以通栏大标题《一谍卧底弄乾坤,两军胜负已先分》、《郭汝瑰投共始末》,发表长文。有些人在惊愕之余,把一股怨水泼到郭汝瑰头上,似乎没有郭汝瑰“投共”,国民党就不会败走台湾。有的人甚至骂他为“叛徒”,郭汝瑰听到只是坦然一笑说:“战争的胜败,决定于人心的向背。如果站在清王朝的立场,说孙中山先生为叛徒,视郑孝胥、张勋这些保皇派为忠臣,岂不可笑?”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19 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