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霍尔斯特
释义

§ 简介

霍尔斯特

1874年9月21日生于切尔滕纳姆,1934年5月25日卒于伦敦。成长于音乐家庭。父亲是管风琴演奏家,母亲是钢琴家。1893年入伦敦皇家音乐学院,先后学钢琴、作曲理论、长号,并从C.V.斯坦福学作曲。毕业后在卡尔罗萨歌剧团乐队任长号演奏员。1905年任圣保罗女子学校的音乐教师。1907年兼任伦敦莫莱学院的音乐指导。1909年起,同时在皇家音乐学院教授作曲。

§ 创作历程

霍尔斯特古斯塔夫·霍尔斯特是现代最杰出的英国作曲家之一。霍尔斯特祖籍瑞典,他的曾祖父于1807年移居到了英国。霍尔斯特出身于音乐世家,他的家族中曾出现过不少优秀的音乐家。1874年9月21日,霍尔斯特出生在英国的切尔特汉。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霍尔斯特很早便对音乐发生了兴趣,他的父亲也想把他培养成一个优秀的钢琴家。他在幼年时一直跟随父亲学习钢琴。1893年,十九岁的霍尔斯特考取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学习钢琴和作曲,后因手指患神经炎而改学长号,从音乐学院毕业以后,他曾在几家剧院里担任长号手和合唱指挥;1905年,他担任了圣保罗女子学校的音乐教师;1907年又担任了伦敦莫利学院的音乐教师;1919年,霍尔斯特受聘担任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作曲教授;1923年,他到了美国,在密执安、哈佛等大学讲学。晚年的霍尔斯特辞去了一切教学职务,专心于自己的音乐创作。

霍尔斯特是一个成绩卓著的作曲家。他的创作不乏现代的表现手法。但却没有那种炫耀式的空洞与怪诞。在他的作品中,民间音乐的因素占有很大的比重,音乐含蓄、意境耐人寻味。1900年,他创作的《芭蕾组曲》获得了巨大成功。1916年,他根据朋友巴克斯为他讲解星占学的印象,写成了管弦乐组曲《行星组曲》。这部作品是他一生中最重要和最成功的作品,曲中运用了大胆的艺术想象力和新颖的管弦乐和声与配器技巧,表现了宇宙间那种神奇莫测的境界。

霍尔斯特一生创作过多部歌剧和舞剧,还有二十多首管弦乐作品。其中除著名的《行星组曲》外,较著名的还有歌剧《十足的傻瓜》、交响诗《埃格敦荒野》和为弦乐队而作的《圣保罗组曲》等。

1934年5月25日,霍尔斯特在英国伦敦逝世,终年六十岁。

§ 行星组曲

霍尔斯特行星》组曲是一部庞然巨著,整个作品分为七个乐章,分别以九大行星中的七个星球(地球和当时尚不为人类所知的冥王星除外)命名,而且乐队编制也异常庞大,启用了一般很少登台的低音长笛、低音双簧管、低音单簧管、低音大管、次中音大号等管乐器,以及管风琴和众多的打击乐器,在最后一个乐章中还有一段六声部的女声合唱(有时亦以两支独奏长笛取代)。如此众多的乐器的组合产生了丰富的音响色彩,如在"火星"乐章的一段音乐中,乐队的全奏展示出了地动山摇的气势。但也许正是由于《行星》组曲本身及其乐队编制过于庞大,这部作品一般很少全曲演奏,通常仅演其中的三、五个乐章,有时则只是单独演奏一个乐章。

就《行星》组曲的意义来说,该曲与纯粹的天文学并无关系,而仅仅是建立在古代勒底人、中国人、埃及人和波斯人所熟悉的"占星术"之上的。关于这一点,霍尔斯特在 1920年全曲公演时曾这样对记者说:"这些曲子的创作曾经受到诸行星的占星学意义的启发。它们并不是标题音乐,也不与古代神话中的同名神仙有任何联系。如果需要什么音乐上的指引,那么,尤其是从广义上来说,每一曲的小标题足以说明与某些庆典活动有关的那种礼仪性的欢乐。例如,土星带来的不仅是肉体的衰退,它也标志着理想的实现,而水星则是心灵的象征……"

这里主要介绍第一乐章(火星)与第四乐章(木星)。

第一乐章 火星--战争使者 霍尔斯特是在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完成这一乐章的。因此有人认为,作曲家的这段音乐是对当时迫在眉睫的战争的预言。确实,这一乐章的音乐,尤其是由打击乐器和弦乐器弓杆击弦奏出的蛮横、激昂的渐强节奏型,暗示出军队在行进,给人以一种咄咄逼人的紧迫感(片段1)。 霍尔斯特第二乐章 金星--和平使者 与上一乐章凶残的战争音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乐章显得格外宁静安谧。它使人想起了一个没有电闪雷鸣、远离战争喧嚣的世外桃源,到处呈现出一派和平安乐的景象。

第三乐章 水星--飞行使者 据说,水星不仅是带有翅膀的信使的象征,也是窃贼的保护神。因而,这一乐章的音乐异常机敏灵活,是一首急板谐谑曲。俏皮的旋律就是信使的写照,他正忙碌于走家串户,为人们带来福音与欢乐。乐曲旋律带有民歌风格,表现出人们为飞行使者的光临与他所带来的信息而欢庆歌舞的情景。

第四乐章 木星--欢乐使者 与其它乐章相比,这一乐章构思宏大,篇幅也较长。整个乐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气势异常浩荡,欢乐的情绪犹如一幕幕场景,此起彼落,绵亘不绝。这一乐章经常被单独演奏,成为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音乐作品。 乐章的第一部分分为三个主题。第一主题为C大调,快板,2/4拍,喜悦的情绪十分明显(片段2);第二主题充满生机,热情洋溢,富有气势(片段3);第三主题转为3/4拍,象一首民间舞曲,气氛热烈(片段4)。 乐章的第二部分为一首雄壮的"欢乐颂歌",类似东方五音音阶的旋律,亲切感人,朴实生动,又不乏庄严与伟岸(片段5)。 乐章的第三部分为第一部分的反复。

第五乐章 土星--老年使者 "土星"乐章是《行星》组曲中最精彩的篇章之一,也 是经常被单独演奏的段落。乐章以长笛、大管和两架竖琴奏出的由两个邻音交替构成的固定节奏为开始,它象征着老年人蹒跚、滞重而单调的步态,是时光消逝与体力趋向衰退的写照。 霍尔斯特第六乐章 天王星--魔术师 这段音乐也是《行星》组曲中的精彩段落。霍尔斯特在这里运用了变幻无常的调性和配器色彩,以及力度的突兀变化等现代作曲手法,从而达到了扑朔迷离的魔幻般的效果。

第七乐章 海王星--神秘主义者 "海王星"这最后一个乐章,在给人以娴静温柔之感的同时,又表现出神秘莫测与朦胧的太空景象。乐章的第一主题就是以这种色调构筑起来的。霍尔斯特以钢片琴、竖琴和小提琴的大量运用,成功地渲染出一种迷茫的神奇景象。

§ 圣保罗组曲

古斯塔夫.霍斯特1960年任圣保罗女子学校音乐科主任,二者开始了愉快的合作。他的圣保罗组曲是为该校管弦乐团而作。起初他加入了管乐部分,“为了让每个人手中的乐器都能起作用“,而作品最终以弦乐形式问世,也就是我们今天听到的版本。霍尔斯特第一乐章,快步舞曲,开始极其欢快。其中的第二首相对整个乐章来说较为简洁,与开头成为漂亮的对比,是在衔接与发展方面最为巧妙的一个旋律。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12/2005129161818630.mid

第二乐章,反复的节奏。主旋律声部由小提琴独奏。通篇冠以第二小提琴的固定低音。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12/2005129161818212.mid

第三乐章,间奏曲有独奏小提琴以拨弹和音完成,结尾处加入中提琴,形成二重奏风格。

http://www.yijuy.com/bbs/UploadFile/2005-12/2005129161818151.mid

第四乐章,为军乐团而作,是霍尔斯特迪尔组曲终曲的改编曲,以及轻柔的乡村舞曲“加德森”开

场,随后大提琴演奏的“吕秀子”进入乐曲,两支旋律交相辉映,配合完美,给人奇妙的和谐感。

§ 参考文献

洪恩在线 -> 艺术百科 -> 乐海流连 -> 名曲博览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1 8:5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