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逆城市化
释义

§ 简介

城里人开始向往着去郊区生活

“逆城市化”是相对于“城市化”而言的。“城市化”是一定区域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社会功能以及居住和消费功能向城市聚集。在这些聚集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大城市化”的必然结果是愈来愈强大的聚集效应,同时也带来了聚集空间趋近极限和难以持续的种种“城市病”。当城市的发展到了一定极限,就得调整和优化城市的功能结构和空间结构,由此,中心城市的各种功能,比如政治中心、经济中心、文化中心以及居住和休闲娱乐等功能纷纷向有条件的中小城镇及乡村分解。这些功能分解就是“逆城市化”。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进入二十一世纪,在城市化的同时,中国的一些中心城市,“逆城市化”的趋势也开始愈加明显,越来越多的城里人开始向往着去郊区生活、居住。据北京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在被调查的人中,有54.5%的人近期有意到郊区投资,70%的人有意到郊区购买第二居所。在上海,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人士,希望能过上周一到周五在市中心写字楼里上班,周六、周日在农村田园风光里休闲的“五加二”式的生活。在东南沿海为数不少的城里人相中了那些无人居住的无名海岛,盘算着怎样在那里投资,重新开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 主要表现

城市是历史上形成的具有相当人口规模的非农业人口聚居的居民点,它随生产力发展而产生,并随生产力发展而发展。城市化和逆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两种表现形式。社会生产的发展导致城市化的产生,它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逆城市化是城市化的延续和发展,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所谓城市化,是指非农产业在某地形成和集聚所引起的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逆城市化主要表现有三点:第一城市数目增多。早期城市因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劳动生产率低,不能为更多的非农业人口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这时城市数目少,城市化还没有开始。城市化的开始之时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发展之时。工业革命以后,新城市应运而生,成为所在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20世纪以后,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大城市不断涌现,城市数目猛增。1800年世界人口超过50万的大城市只有7个,1900年增加到42个,1950年由增加到175个。1900年特大城市世界上只有7个,1970年就增加到100个左右。城市和大城市的增多,加速了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形成,如美国出现了波士顿一华盛顿城市带,德国有鲁尔区城市带等。

第二,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工业革命时期,是城市化进程空前加速时期。随着工业企业,市政工程和公共设施的不断发展,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不断扩大。英国伦敦在1545年只有81万人,到1901年已达到658万。美国纽约在1800年仅61万,到1950年增至1230万人,日本东京在1950年为670万人, 1990年增加到1810年万人。城市人口的增长使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和超级大城市,如东京和墨西哥城等。同时,人口的增长刺激了工业企业,城市环保,住房城建等其它行业的发展,使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展。第三,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提高。人口的迁移,农业人口的剧增,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这是城市化最突出的表现。逆城市化

初步城市化的国家,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30 %以下。中等城市化的国家,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为30 %—70 %之间。高度城市化的国家其城镇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大于70 %。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的继续,它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非农业人口向郊区流动,使城市人口不断减少的过程。它有三点表现:第一,城市人口向郊区移动,城郊差别减小。工业的发展使工业布局过分集中,导致环境恶化,地价上涨等。城市中心区人口开始向郊区移动,它们在城市周围大建新城和卫星城,将城市人口,文化,产业一并带到郊区,这种现象在西方一些大城市尤为严重,被称为“美国式郊区化”现象。超级市场,高档住宅,大型停车场的构建,一改郊区简陋的面貌,使城市和郊区之间在生产和消费上趋于平衡。

此外,高速公路,地铁等交通事业的发展,缩短了城郊之间的距离,使大量人口频繁往来于城市和郊区之间成为可能,形成独具特色的“钟摆式”移动趋势。这是逆城市化的开始。第二,城市人口减少,城市规模缩小。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减少是相当普遍的现象。英国伦敦从1950年的年到1970年的年的20年间,城市人口减少了10万人。其它像法国,德国,美国,日本等国,每年城市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且呈逐年上升趋势。

人口的减少使城市规模逐渐缩小,大城市趋于消失,乡村人口增加,城乡人口差别缩小。这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结果,也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第三,城市人口比重不断下降。由于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向着更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方向迁移。乡村清洁的环境,优越的就业条件,宽松的氛围... ...吸引着城市人口涌向乡村,致使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这是逆城市化发展的较高阶段。

§ 起源和发展

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

100多年前,英国城市规划的边缘人士霍华德曾竭尽全力想创建一个人类理想的“田园城市”。即在不影响英国社会既得利益集团利益的情况下,开创一个集农村和城市各自优点长处的人居环境。这可以算是逆城市化的思想起源。逆城市化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普遍。二战后尤其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美国加快了城市郊区化的进程。大都市内部的郊区人口增长速度远远快于中心城市人口增长速度。这是美国近期城市发展的主要趋势。逆城市化本身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一般要经历以下4个阶段:

萌芽阶段———首先搬入郊区的都是富有阶层;

形成阶段———大量中产阶级开始搬入新的郊外开发区居住,但仍要每天到市中心工作,购物和娱乐;

发展阶段———居住郊区化和工业郊区化;

成熟阶段———郊区的自立程度越来越高,由单一的居住功能变成具有各种城市功能的就业中心。郊区人口是都市区人口的一部分,郊区化的出现导致了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巨型城市带的兴起。

真正意义的“逆城市化”是在1970年以后在发达国家发生的。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经历快速发展之后进入城市化进程的第三个阶段,其主要特征是大城市人口停止增长甚至减少,人口和其他资源的流向开始转向中小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周围的郊区小城镇。这种现象在7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并被命名为逆城市化,然后在欧洲的发达国家出现。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逆城市化不意味着国家城市化水平的下降,它只导致城市发展新的区域再分配,它是人们对居住环境偏好变化、交通通讯高度发达、生产地理格局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事实上,逆城市化正在推动城市化更广泛地传播。

§ 意义

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派生出来的新潮流。城市化发展水平越高,“逆城市化”趋势越强。“逆城市化”对“城市化”而言是吐故纳新,对村镇来说,则是巨大的发展能量。“逆城市化”潮流涌向哪里,哪里的乡镇发展速度就快。利用“逆城市化”趋势发展小城镇和乡村,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和乡村成为中心城市自我优化、减轻空间压力的广阔平台,促使中心城市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产业优势更加突出,聚集效应和带动效应更加强大。由此形成中心城市与中小城镇、乡村彼此之间产业呼应、优势互补、良性循环的空间布局,搭成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的强对流(双向对流)正比关系。

促进村镇发展,普遍使用的力量有两类:一类是依靠农村和小城镇自身的实力,即依靠小城镇所管辖的区域经济的自然增长和农村人口转移。一类是依靠政府的支持,即“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发展村镇还有一股力量,那就是“逆城市化”的力量。

首先,利用“逆城市化”的力量,可解决“城市病”,促使城乡同发展、共繁荣。其次,交通、电信的发达是“逆城市化”得以畅流的基本物质条件。再者,利用“逆城市化”的力量发展村镇,即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发展应注重与中心城市“对接”。同时,提高小城镇的吸引消费的能力和消费力,就是吸引中心城市的人流、物流和产业流,为二三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而深厚的基础。此外,在创造吸引和驻留“逆城市化”的条件上着力,就是强化特有的天然优势、历史优势,以及创造新优势。可见,借助“逆城市化”的力量发展村镇,是促使村镇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和最佳选择,也是推进城市化的最佳选择。

§ 区别

注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

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见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市区出现“空心化”,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 城市郊区化村镇、开发区、工矿企业与城市、城乡相融连成一片,几乎是城区、郊区紧紧相连、不分彼此了。从西方发达国家来看,城市郊区化所产生和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极为相似的。

其一、城市郊区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城市中心区的人口过度集中、住宅紧张和交通拥挤状况,改善了城市工作条件,促进了人地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其二、注重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协调,通过制定和实施完善的区域规划,促使城市产业、部门在地域空间范围内的协调布局,有利于充分发挥城市在生产、流通、生活、消费等领域的整体功能;其三、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质量。然而,城市郊区化建设并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这种追求规模不断向周边地区蔓延发展的城市化建设道路,若任其发展下去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系列“城市病”,最终使处于蓬勃发展阶段的城市化建设遇到阻碍而停止不前。这种“城市病”在中国开始逐渐暴露出来。

其主要表现为:1、布局分散、城市整体规划相对落后。在城乡结合部位(处于城市和农村的交叉地带),规划与管理出现“被遗忘的角落”和“真空”。

2、占地过多,土地利用矛盾突出。。

3、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不足和落后。

4、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不能得到良好保护。

5、城市建设中的人文问题严重。在大规模的城市郊区化历程中,伴随着大量工业园区的向外迁移及大量城市居民楼房的兴建,每年都要建设新的公路或城市基础设施来满足城市扩张的需要。在政府强制或通过市场力量的安排下,许多农民失去了农田和家园。政府给的补贴可能杯水车薪,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层层克扣,真正到农民手中的根本不够农民迁移到另一地方的费用。许多农民由此陷入了贫穷的境地,有的甚至沦为乞丐游荡于城市的大街小巷。而这一切有悖于城市决策者的初衷。这种由于城市蔓延带来的人文问题在许多大中小城市十分严重,成为城市有关管理部门的心头之痛。(当然,城市郊区化给中国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不只以上几种。)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9/21 19:3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