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野间宏 |
释义 | § 人物简介 野间宏(1915~1991)Noma Hiroshi。日本小说家。1915年2月23日生于神户 ,卒于1991年1月3日。1938年毕业于京都大学法文系。1941年被征入伍,翌年因病从菲律宾战场遣送回国。1943年因违反治安维持法被捕受审,判处4年徒刑,缓期执行。这段痛苦的经历和体验,成为他日后创作反战小说的基础。战后,他动手写的第一篇作品《阴暗的图画》在杂志上一发表,就受到广泛注意,被认为是战后派文学出现的先声。继之,他又接连发表了《两个肉体》、《脸上的红月亮》、《第36号》、《地狱篇第28歌》和《崩溃感觉》等一系列中短篇小说,从各个角度挖掘人们的青春、爱情、个性和幸福是怎样被这场罪恶的侵略战争所扼杀 野间宏和破坏的。1952年,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真空地带》问世。该书仍以反战为主题,有力地揭露了法西斯军队内部的黑暗腐败。其后,他又相继出版了《我的塔耸立在那里》和《青年之环》等长篇小说,后者长达5卷,300余万字。获谷崎润一郎奖。《真空地带》、《脸上的红月亮》和《志津子的去向》均已有中译本。 野间宏是日本"战后派"文学的主要代表作家。在日本战后文坛上,他的战争文学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广泛的影响。日本战后文学的开始可以说是以他的创作为标志的,"真正称得上‘战后文学'的第一部作品的,就是野间宏的<阴暗的图画>"。野间宏 ①我国的外国文学研究领域对野间宏的评价也非常高,赞扬他的长篇小说<真空地带>"带着明显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目的意识","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战争文学观"。 野间宏笔下的战后日本人--小说《脸上的红月亮》及《崩溃感觉》主人公该文通过分析日本战后派作家野间宏的两部小说即《脸上的红月亮》和《崩溃感觉》中的主人公形象,揭示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给日本国民,尤其是给一部分有知识、有一定良知的日本国民造成的不可痊愈的心灵创伤。作家从对人性摧残的层面强烈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日本战后派代表作家。生于神户市东池尻。10岁丧父。1932年人第三高校习文,在学期间发表诗作,受象征主义影响,高校毕业前后,接近马克思主义,并对革命运动甚为关心。1938年于京都大学毕业,在大阪市政府社会部供职,积极参加部落民的解放运动。1941年应征入伍,被派住中国华北、菲律宾。1943年夏以违反《治安络持法》的罪名,由陆军军事法庭下令逮捕,关进大阪陆军监狱。同年11月开除军籍。这一时期的亲身体验,为《真空地带》的创作作了准备。1944年进军需工厂工作。1946年发表短篇小说《阴暗的图画》,采用意识流手法,以主人公回忆的形式,描写“七七事变”前后京都大学几个学生参加进步活动被捕惨死狱中的故事,表现了对军国主义的愤恨。这篇小说以1931年日本侵略我国东北前后为时代背景,细腻描述了学生们参加绝望的左翼运动的心 野间宏理状态。学生们明明知道毫无成功的可能,但他们追求的是心理的自我完成。这部作品实际上已经超出了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日本评论家本多秋五说:“这是一篇从生理、心理、社会三个角度描写人的综合小说。”1946年加入日本共产党和新日本文学会。1947年发表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反映侵略战争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上所造成的创伤。1952年发表短篇小说《志津子的去向》,写一个女学生的堕落。他擅长人物内心活动的分析和刻画。最初几篇作品受爱尔兰作家乔伊斯和法国作家普鲁斯特的影响。长篇小说《真空地带》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一个普通士兵遭到诬陷迫害,暴露了法西斯军队的腐朽黑暗,引起很大的反响,成为日本战后派文学的杰作之一,曾获每日出版文化奖。野间宏还写有许多中、短篇小说,如《崩溃的感觉》(1948)、《骰子的天空》(1958)以及《我的塔矗立在那里》(1960)。1966年完成的《青年之环》(1947~1971)是作者迄今为止最长的一部小说,获谷崎润一郎奖。《真空地带》、《脸上的红月亮》和《志津子的去向》均已有中译本。在创作方法上,可以说他交错使用了现代主义、现实主义两种不同的方法。野间宏在文学的国际交流工作中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1958年出席在苏联塔什干召开的第二届亚非作家会者,作了题为《国际紧张局势对作家的影响》的报告。1960年5月作为日本文学代表团团长率团来中国访问。1961年出席在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召开的亚非作家会议理事国会议。1962年又应苏联作家同盟的邀请访问了苏联。 § 《真空地带》浅析 主要内容:故事讲述上等兵木谷给人陷害,给人陷害,说他偷了林中尉的钱包和有反军思想而被投入陆军监狱,刑满后释放回到内务部,打算找诬蔑他的人报仇。后来经过多方面的追踪,终于知道了自己成了军需室里的林中 野间宏尉和中崛中尉形成尖锐对立的两派斗争的牺牲品。正当他想找林中尉算帐时,却被告知给派去南方战场。他的最后一次反抗便是逃跑。然而,这不过是一次无谋的举动,结果被捉了回来,塞进了开往海外的兵船。连生命也保留不了,还谈得上什么复仇,这时就连木谷利一郎自己也断了生还的希望。 摘要:野间宏的代表作、长篇小说《真空地带》(1952)通过描写战争与战后、战争与个人、个人与个人、自我与自我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关系,以细致深刻的心理剖析和严肃的现实主义描写显示了对法西斯战争强烈的批判和否定。小说轰动文坛,成为战后派的第一号作品。野间宏体验过侵略战争带来的灾难,熟悉他所描写的对象,能够从中捕捉艺术形象,因而写出了知识分子在噩梦般的动乱年代,经受身心摧残的真切感受和思考。 《真空地带》是野间宏在自己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写成的。他在陆军监狱服刑时就怀有一种愿望:出狱后一定找仇人算帐并写成小说,说清楚到底谁是正直的人。但到他写成小说时,个人复仇的色彩完全为深刻的社会内容所取代了。日本的这部侵略战争机器被赤裸裸地暴露出来,军营、医院、监狱的生活,军队内上下级、军政、军民关系,军法会议以及战争情况等,几乎涉及这整部战争机器的各个方面。 作品鉴赏:野间宏在创作《真空地带》的时候,成功地运用自己从军的经历,通过细致描写日本军队内部生活而对其内在结构和士兵的精神状态进行了综合和深入的批判。 (一)日本军队对士兵的思想的独裁专制。 人道主义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人的思想进行独裁专制,这些形式包括教会的、政治的、意识形态的、社会体制的各种有可能对人的思想进行钳制的压迫形式。 然而看看主人公生活的兵营环境,小说虽然并没有明说,但它引用《步兵操典》纲领第一条“军队的主要任务是战斗,万事皆以战斗为标准”的规定,并指出“所有的价值都由战斗这一点来决定,人性在军队里没有存在的余地”。兵营实质上是个灭绝人性的活地狱,在兵营里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均彼剥夺,被迫砍断在地方生活时的一切关系,如与父母妻子的关系,同别人的工作关系等。可见在兵营里建立起来的是人为的非人之间的关系。 日本军队内务纲领第一条却有这样奇怪的规定:“兵营是军人同甘苦共生死的家庭”表面上看,好象是建立人为的非人关系的一种弥补,不过现实情况却远非如此。小说对这个人工的家庭,有透彻的分析。中队长是父亲,班长是母亲,老兵是兄长。就连老兵都可以对新兵肆虐,铁拳制裁,污辱体罚,更不用说长官可以私设公堂,竹刀欧打了。 林中尉和中崛中尉既是敌对的双方,然而面对木谷这个共同敌人的时候,竟又勾结在一起。军官之间为了向上爬、搞贪污、尤其是搞暴行而进行不讲信义和野蛮的竞赛等一系列事件,令人寒心。这样 “家庭”可谓稀有之极。这个军队是靠国家权力的强制手段建立的非人世界。不说没有正义与道义的存在,连人性也给灭绝了。 (二)日本军队对人性尊严的践踏。 个人尊严的价值。人的高贵和尊严是人道主义的核心价值。所以人道主义反对一切宗教的、意识形态的、伦理道德中具有那种:贬损个人、压制自由,愚弄智识,或非人化的信条。人道主义坚信最大程度的个人自主性与社会 野间宏责任感是合谐一致的。从年代久远的幕府以迄明治维新后的日本,一贯轻视人的个体生命价值,更谈不上什么尊重人的“高贵”和“尊严”,特别是二战中,士兵不能享受公平、尊严,更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军令”远高于“人”。《真空地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刻画了非人境况促成的军营痈疽。“真空”,vacuum,从它的词义上看,本指没有任何实物粒子存在的空间,但什么都没有的空间是不存在的。而在这里,实质上是指军营是密不透风的封闭禁区,没有一点人类空气的“真空地带”,而人的天性又不容有真空,从而宣泄人性的呻吟喟叹,体现了作家接受灵魂深处的拷问和深刻的反省。 主人公木谷利一郎为了复仇,向这个令人窒息的“真空地带”发动攻击,企图擦出一点救命的火花,但他失败了;故事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承担着作者希望的曾田原二则期望木谷能爆发出毁灭性的能量,给这恍如人间炼狱的地方带来一点希望的火光。小说中,木谷与曾田的友情算是“真空地带”唯一幸存下来带点“人性温暖”的亮点。 再看木谷与妓女花枝的交往,木谷一次外出期间,在山海楼妓院,结织了妓女花枝。花枝因家境贫寒沦为妓女,而木谷幼年丧父,过早的领受了地主的横征暴敛。可能出于“同是天涯沦落人”怜惜心理,木谷同花枝同命相怜的骨肉之情大于情欲,可是就连这点点的人间之爱,也毁灭在军队的践踏中。由于钱包事件,军队已派人调查了花枝,此后木谷恨死了花枝,认为他背叛了自己。花枝这个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的女人,已经集中了人间的一切不幸,至此又加上了遭木谷误解的不幸,使她丧失了最后一滴同胞之爱,简直使她难以再承受下去。 小说的最后部分,采取意识流手法,深入开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木谷先是遭到林中尉的迫害,后来又因中崛中尉,金子军曹的出卖,被送往南洋送死。他坐在船舱里想:从此和中崛中尉,金子军曹,还有冈木检察官,终于不再见面了。 “吃饭啦——”值日官的喊声从船梯处传来,接着船头传来了背诵军人训的声音。 一军人以忠节为本/一军人须正礼仪/一军人崇高武勇/一军人须重信义/ 一军人须…… 心想不来,/偏又来了,/每夜更换的花枕头,/你那妖艳的姿容。/纵然要停在身,/也不忍心离去。 木谷闭着眼睛,口里低声哼着,眼泪早已流干了。 船头的士兵背着军人训的声音,木谷却在低声哼青楼小曲。两种不同的人物,两支不同的歌曲反衬出两种完全不 野间宏同的心态。船头的士兵还在背诵所谓的军人训,即使他们明知道即将开往南洋,命不久矣,还是没有发出一声叹息,或表示什么遗憾,只是背着军人训。这足以表示他们的精神麻木,对军权的追随和盲目崇拜,对自我的丧失。相对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木谷,他早已看出了军营的本质,心里充满对陷害过他的人的怨恨,故而想:“从此和中崛中尉,金子军曹,还有冈木检察官,终于不再见面了。”这句话饱含着木谷对残酷的法西斯军队血与泪的控诉。其中,不能再见面的还有花枝,这句话也显示了对花枝的内疚和怀恋以及对自己命运的绝望。 野间宏的《真空地带》是“长时间静默压抑后发自心灵的一声深沉叹息……是使全国严肃思考问题而坐立不安”的一部小说。小说揭示法西斯横行年代所造成的各种创伤大张挞伐,点燃起包括作家在内的日本人民压抑心中多年的仇恨之火,做着痛苦但无法回避的各种思考。 《真空地带》与《好兵帅克》有些相像,完全循着你所反对却真实存在并强大无比的逻辑说话,让包含这种逻辑的事物自身暴露,这比从外部分析、批判它更为有力。丸山真男推崇野间宏拥有“思想家式的作家”的资质,能把自己的生活作为思想史加以书写。他混在人群里,以自己决不接受的方式,尽力熟练地模仿着人群中的“正·不正”的固守模式,除非他像演员,完全投入角色,如此与自己悖反地说话、行动几乎没有可能。做一个演员,进入各种角色之中,然后又能够随时走出来,这是一件多么难的事,但也同时是把自己的生活作为思想史书写,或用文学的方式把握世界的基本功。我们存在吗?不,只有我们的意识形态存在!我们不存在吗?不,我们通过流动的视野,不断把自己带出意识形态,艰难地、更艰难地存在下去!存在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 § 人物评价 丸山认为野间宏是日本文学家中极其少见的、可以把其生活作为思想史加以书写的“例外的存在”;这是因为,“思想”不是如同帽子一样可以戴在头上的东西,它必须具有一种如性欲般的冲击力,能够从人的内部驱动他的肉体;而他的思想发展方式并不仅仅靠读书和观念性的反省,他的思想贯穿着他的经验,通过他的行动加以验证从而得到发展。“外在的足迹无论有着多大的转向和飞跃,在其精神发展之中起支配作用的却是其自身无法摆脱的法则性,这恐怕是自古以来值得被称为思想家的人们的通例。”丸山以此来评价野间宏,认为他具有“思想家式的作家”的资质。野间宏在动荡不安的昭和前期,的确可算得上是“固守自我”、忠于自己的“皮肤感觉”的作家,因而对他来说,昨日的思想并非仅仅是一个通过点,而“恰如地壳一般,这种时间的经验同时在他的精神构造中也作为空间中的地层累积起来,我觉得他作品的重量感的秘密就潜藏在这里。” 丸山真男如此高度评价野间宏,是因为他在后者那里找到了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工作方式,他将其概括为:通过 野间宏从对象内部把握它来达到否定它的目的。这是在历史研究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难题。面对历史对象,从外部对它进行批判是比较容易的,通常思想史的“启蒙主义”采取的就是这种态度;但是这种外部的态度很难深入到对象之中去,因而也不具有批判和瓦解其内在逻辑的功能;而与此相对,所谓“历史主义”的态度是深入到对象中去,力求理解对象的内在逻辑,它的难点则在于很容易被对象同化,因认同式的“理解”而丧失批判精神。丸山指出,“在思想史领域里以启蒙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对立形态表现出来的这一两难之境,其实并不仅仅是狭义上的学问与艺术的问题,它也是我们与周围的反动环境——包括机构、人际关系、意识形态等等全部内容——对峙时经常不得不面对的日常性问题。天皇制和军国主义问题在处理上的麻烦就在于此,所以这一点在政治行动方面、在学问与艺术领域里都是日本进步阵营的致命之处。”具体而言,丸山强调的是天皇制的精神病理深深浸润着包括日本无产者和前卫派知识分子在内的整个日本社会,因此所谓启蒙主义的暴露性批判和道德主义的憎恶乃至客观性的分析都不再具有有效性。野间宏在创作《真空地带》的时候,成功地运用自己从军的经历,通过细致描写日本军队内部生活而对其内在结构和士兵的精神状态进行了综合和深入的批判。丸山在这部作品中看到的,是野间宏表现出的克服历史认识中上述“两难之境”的可能性,它反衬出日本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日本马克思主义抽象合理主义思维的局限性:固守“正·不正”的固定范畴并把它与具体情境中的敌我区分混为一谈。显然,丸山在野间宏那里看到了思想从内部驱动人的肉体的冲击力,他意识到文学家(当然只是少数人)具有更直接的“进入历史”的能力,这种能力正是他在分析实体化思维导致理论对现实的无限责任时所深切期待于日本社会科学的。① § “战后派”作家作品 “战后派”作家,在此主要指1946~1950 年间陆续出现的一批新人作家。如野间宏、梅崎春生、椎名麟三、中村真一郎、福永武彦、加藤周一、武田泰淳、埴谷雄高、大冈升平、三岛由纪夫、安部公房等等。这些作家,战前大多默默无闻,战后突然成为 “战后文学”的主流。从总体特征上看,这批作家的经历、秉赋、思想基础各不相 野间宏同,共同之处仅在于创作构思新颖、方法独特等方面。“战后派”文学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堪与无产阶级文学、 “新感觉派”文学相提并论。因为实际上这批作家兼具方法、内容两方面的革新热情,将所谓 “文学的革命”与“革命的文学”同时体现在独自的创作中。此外,这批作家所关心的不仅仅是文学,他们将目光直接投向人类、世界、思想、革命乃至上帝等诸多领域。 “战后派”作家的小说虽以自身体验为基础,却与视野狭窄的 “私小说”不同。其中许多作品与社会具有广泛的、有机的联系。他们在呈示思想、观念的过程中,描绘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物形象。 “战后派”作家所共有的舞台背景是战时、战后的种种现实物象——败军、俘虏、监狱、废墟、殖民地、饥饿等等。这些物象直接关联于世人的心理、情感、习俗与道德,也涉及人类的生死或存在。他们笔下呈示的往往是某种极限状况下的特殊体验,但却同时表现了具有普遍性的人类观念。于是,“战后派”文学超越了以往日本文学的种种弊端,而真正成为体现主体性的新文学。人们将 “战后派”作家看作新时代的旗手,认为“战后派”文学在不远的将来,会成为日本文学的主体。然而, “战后派”文学的基础是战后特定的废墟时代。自 50 年代前后,这种战后的特定时代不知不觉地成为过去,人们又重新返回到充满日常性的平淡无味的社会现实中。新的时代一开始,“战后派”作家赖以探究人类存在深渊的极限状况不复存在,“战后派”文学便也趋于解体。作家们分别步入 “风俗小说”、“中间小说”或传统“私小说”等种种不同的创作领域。 “战后派”作家第一部名作是野间宏(1915~1992) 《阴暗的图画》(1946)。这部作品,开篇即给人以滞重印象,那种特殊的文体在日语文法中十分罕见。野间宏随后又刊出 《脸上的红月亮》(1947)和 《崩溃的感觉》(1948)等,方法上亦别具追求。具体地说,即致力于融合象征主义与写实主义两种创作方法。几部作品,均试图通过人类个人主义或性欲,描写青年时期的左翼运动或军队生活体验。野间宏具有纪念碑性质的作品,是 1952年发表的长篇小说 《真空地带》。这部作品以同样滞重的文体,描绘出日本军队内部的残无人性。此外,野间宏凭藉他那特有的执著与责任感,战后成为低潮期左翼文学的领袖。有趣的是,佛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共同成为他的精神基础。这种特征在后期作品 《我的塔矗立在那儿》(1960、1961)以及长篇巨著 《青年之环》(1947~)中,亦十分明显地呈现出来。 § 参考资料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faf7d6010009hi.html 2.http://bbs.wish365.com/archiver/tid-141085.html 3.http://www.61-54.com/news_detail-0db1-c7058bde1a443218c3f5953d7e236038848.html 4.http://fld.hsu.edu.cn/Article_Show.asp?ArticleID=648 5.http://www.chinabaike.com/article/316/336/2007/2007022582770.html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594082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